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題庫:古代經濟思想解讀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題庫:古代經濟思想解讀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題庫:古代經濟思想解讀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題庫:古代經濟思想解讀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題庫:古代經濟思想解讀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題庫:古代經濟思想解讀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孔子曰:“夫道者,所以通天下之志也。道者,所以成天下之務也。道者,所以教天下之學也。”夫道也者,虛而明,清而通,博而一,廣而大,遠而近,大而小,無不包,無不統。故能以虛而明,清而通,博而一,廣而大,遠而近,大而小,無不包,無不統。是以圣王之治天下,不治其身而天下治,不治其家而家治,不治其國而國治。是以天下之治,必由道也。1.下列對“夫道者,所以通天下之志也”中“所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此B.表示原因C.表示目的D.表示手段2.下列句子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夫道者/所以通天下之志也B.夫道也者/虛而明C.圣王之治天下/不治其身D.天下之治/必由道也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成天下之務也(成就)B.教天下之學也(教育)C.虛而明(空虛)D.清而通(清澈)4.下列對文中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強調了道的重要性,認為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B.文章中提到圣王不治其身而天下治,說明圣王具有很高的道德修養。C.文章中提到道虛而明,清而通,博而一,廣而大,遠而近,大而小,無不包,無不統,說明道具有包容性。D.文章中提到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但并沒有具體說明如何實踐道。5.下列對文中觀點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認為,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是圣王治理國家的指導思想。B.文章中提到圣王具有很高的道德修養,是因為他們能夠遵循道的原則。C.文章中強調道具有包容性,說明道可以適用于各種情況。D.文章中提到天下之治,必由道也,說明道是治理天下的唯一途徑。二、古詩文默寫要求:根據上下文默寫下面的名句名篇。1.《孟子·離婁上》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出自哪一篇?2.《莊子·逍遙游》中,“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這句話出自哪一篇?3.《荀子·勸學》中,“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句話出自哪一篇?4.《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出自哪一篇?5.《莊子·養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出自哪一篇?6.《論語·為政》中,“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哪一篇?7.《莊子·養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出自哪一篇?8.《論語·里仁》中,“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這句話出自哪一篇?9.《莊子·逍遙游》中,“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這句話出自哪一篇?10.《孟子·離婁上》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出自哪一篇?四、古詩詞鑒賞要求: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文后各題。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通過描繪秋風破屋的景象,表達了對世態炎涼的感慨。B.詩中“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一句,反映了詩人晚年生活的艱辛。C.詩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句,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的關懷和責任感。D.詩人以“茅屋”為象征,寓意了自己的清貧和孤獨。12.下列對詩中關鍵詞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字,形象地描繪了秋風肆虐的景象。B.“布衾多年冷似鐵”中的“冷”字,傳達了詩人生活的艱辛和孤獨。C.“風雨不動安如山”中的“安如山”形容詩人內心的堅定和執著。D.“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中的“突兀”一詞,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五、文言文翻譯要求:將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史記·屈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國事不可為也。乃往見太史令周容,欲求救于楚懷王。周容以為不可,曰:“吾聞之,人貴其不欺也,何益于己?”屈平曰:“吾聞之,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子其為我謀,吾將聽子。”周容曰:“吾聞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子其思之,吾不敢妄言。”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疾(痛恨)B.讒諂(諂媚)C.明(明智)D.求救(求助)14.下列對文中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屈原痛恨大王聽不進忠言)B.國事不可為也(國家大事無法挽回)C.吾聞之,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聽說,忠言逆耳有利于行為)D.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聰明人考慮問題千次,必定有一次失誤)六、現代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文后各題。《平凡的世界》節選孫少平是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他的生活充滿了艱辛。在艱難的生活中,他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態度,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少平從小就熱愛讀書,他認為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在高中畢業后,他決定去城里打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城市里,少平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通過自己的勤奮和智慧,逐漸在城里站穩了腳跟。然而,城市的生活并沒有給少平帶來他想象中的幸福。他發現,城市里的生活同樣充滿了艱辛和無奈。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后,少平開始反思自己的命運。他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并不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努力,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1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描寫孫少平的生活,展現了普通農村青年的艱辛生活。B.文章強調了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鼓勵人們通過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C.文章中提到,少平在城市里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展現了少平的堅韌不拔。D.文章最后指出,少平開始反思自己的命運,意識到命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理解1.B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所以”在這里表示原因,因此選B。2.C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正確的停頓應為“圣王之治天下/不治其身”,因此選C。3.C解析思路:根據句意,“虛而明”表示道是空虛而明亮的,因此選C。4.D解析思路:文章中提到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但并沒有具體說明如何實踐道,因此選D。5.D解析思路:文章中提到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但并沒有說明是唯一途徑,因此選D。二、古詩文默寫1.《孟子·離婁上》2.《莊子·逍遙游》3.《荀子·勸學》4.《左傳·僖公二十五年》5.《莊子·養生主》6.《論語·為政》7.《莊子·養生主》8.《論語·里仁》9.《莊子·逍遙游》10.《孟子·離婁上》三、古詩詞鑒賞11.A解析思路:詩人通過描繪秋風破屋的景象,表達了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因此選A。12.C解析思路:詩中“風雨不動安如山”形容詩人內心的堅定和執著,因此選C。四、文言文翻譯13.C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明”在這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