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高三六校第一次聯考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史記·殷本紀》記載:“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對上述史料看法正確的是A.《史記》素以“信史”著稱故該史料可信B.該記述屬于神話傳說,基本無歷史價值C.該史料屬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參考價值D.該史料屬于文獻史料,可尋求實物印證2.下圖是1842年刊載在《倫敦圖畫新聞》上道光皇帝畫像。該畫像A.直接源自對清朝皇帝的采訪和記錄B.僅代表鴉片販子和侵華士兵的態度和立場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英國民眾對清朝的認識D.透視出鴉片戰爭結束后,英國對清朝統治者的鄙視心態3.1919年1月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巴黎宣稱:“…我們在此集會有兩個目的:一是就解決此次戰爭引起的問題,提出若干當前必要解決的措施;另一是通過當前的這些措施…,以保證持久和平。我認為,成立國際聯盟對于上述兩個目的都是必需的。”對此解讀錯誤的是A.“集會”是指巴黎和會 B.“我”代表美國政府C.“此次戰爭”是指“一戰” D.“措施”包含加入“國聯”4.杜牧《上李太尉論江賊書》記載“(江賊)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陸劫。……凡江淮草市,盡近水際,富室大戶,多居其間。自十五年來,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殺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無有五年獲安者。”從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①民間集市在江淮出現②古代經濟重心開始南移③草市稅是國家重要收入④交易者財貨缺乏安全保障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范仲淹有詩句形容當時的農村狀況,“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后人在后頭”。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斷引用這首詩,明人顧慶元撰寫的《夷白齊詩話》將其收錄其中。這句詩反映出A.農村租佃關系的日趨普遍 B.均田制下的農業生產發展較快C.農產品的商品化日趨提高 D.地權的轉移頻繁和私有化加強6.1979年,在四川省委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一些縣委書記認為,農村經濟工作還可以搞得更靈活一些,給勞動群眾的“小自由”可以放得更寬一些。許多經營項目可以包產到組,也可以包產到戶、包產到人。只要思想解放了,認識端正了,辦法會越來越多,路子會越走越寬。這表明①四川已率先“改社建鄉、政社分開”②農村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已有所松動③改革開放步入一個發展新階段④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思想得到解放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7.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回想起來,這一事件作為對國際聯盟和旨在維護現狀的整個外交結構的第一次沉重打擊”。“這一事件”應該是A.法西斯上臺 B.德國突襲波蘭 C.偽滿洲國事件 D.“七七”事變8.黃宗羲評價某先賢時說:“先生之學……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下列屬于該先賢的主張是A.“孔夫子亦庸眾人類也” B.“然而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 D.“一物不格,則闋了一物道理”9.蔣介石曾在1925年演講中說:“民生主義就是打倒資本家,反對大地主。這明明白白是為無產階級而奮斗的……只是因為民生兩個字足以代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解決人類生活,謀求社會生存的要義,所以我們叫做民生主義,而不再分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這一論斷A.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B.推動了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興起C.奠定了國共之間第二次合作的理論基礎D.明確顯示蔣介石掩蓋反動面目的欺騙性10.“天下之兵,本于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于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上下相維,不得專制。”該政策需要與哪一制度配套執行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內閣制11.“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個神圣……為人民所拋棄是沒有疑問的。”引發這種變化的歷史事件是A.維新變化B.辛亥革命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12.許倬云在《萬古江河》中寫道“他們清明的理性,為人類社會提出許多至今仍有待實現的理想。科學的探討與實證代替了過去神學的教條與武斷……從此以后,一般平民嘗試用選票決定如何治理國家。”文中的“他們”A.開啟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先河 B.打破了民眾對宗教的信仰C.恢復了被基督教泯滅的人性 D.開辟了啟蒙運動的新時代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永嘉(晉懷帝年號,307-313年)以來,五胡的威脅使得北方漢人大量建設塢堡,這些塢堡常以宗族、士族為中心團結鄉里,平時戮力耕作,遇敵時聚眾以自衛,民戶隱匿成為普遍現象。“(北)魏初不立三長,故民多蔭附。蔭附者皆無官役,豪強爭斂,倍于公賦”,北魏名臣李沖力主“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這些基層官員按照政府制定的標準來收取租賦。東晉和南朝的戶籍制度整理,被稱為“土斷”,就是將北方遷徙的民戶編入當地戶籍,不和土著民戶產生混淆。剝奪大族的部曲(豪強的依附農民)為自耕農,納入繳稅的編戶。會稽余姚士族虞亮抗命,藏匿亡命千余人,被(宋武帝)劉裕處以死刑,于是豪強肅然,遠近知禁。——摘編自汪翀《南北朝的戶籍和土地改革》(1)據材料結合所學,概括北方與南方戶籍改革的不同內容。(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戶籍改革給南北方帶來的相似影響。14.(20分)材料一:2010年1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任仲平的署名文章《迎戰國際金融危機的“中國答卷”》,以下是文章摘選:國家能力是國家將自己的意志、目標轉化為現實的能力。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個政黨執政能力的重要標準。對危急情況的應對水平,往往更能直觀地呈現“國家能力”的高下。……縱觀歷史,每次大的經濟危機都曾重創世界經濟,同時又催生新的發展機遇。在危機中抓住機遇的國家,通常率先復蘇并占據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金融危機重塑了世界經濟版圖。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國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聲音被世界認真傾聽,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力量”舉世矚目。這樣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千。有學者提出,中國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經濟與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紀末中國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國實力不衰,余威仍在,卻終至山河破碎、備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家能力”的持續下降。當政者對人民凝聚力的喪失、國家對社會組織動員能力的衰退,讓偌大的中國一盤散沙,這才會在列強環伺中一觸即潰。材料二:山東航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張幸福2009年5月赴美國哈佛大學學習考察,在此期間寫下了3萬多字的學習筆記和考察有感,取名為《哈佛日記——學習與思考》,以下為日記片斷:5月30日,星期六,晴,57-66F,游覽萊克星頓、康拉德鎮。第一次聽美國人看中國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事,那時候我在煙臺市芝罘區工作,接待美國紐約州一個專業協會組織的中小企業訪問團。訪問團團長告訴我,他是第一次到中國來,這次他們去過北京、上海、西安、煙臺,感觸很大。他過去了解的中國主要是從電影中了解的,大草原、大馬、大辮子。從紐約出發前,他做好了從北京下飛機后騎馬到煙臺的準備,他專門帶了騎馬的衣服和鞋。想不到,煙臺與北京直通飛機,而且城市也這么漂亮,這么現代。我問隨團的一個團員,他關于中國知道多少,他說他知道中國有孫子兵法和古老的關于性保健方面的一些辦法。我當時感到不可思議,如果說他知道孔子和中國功夫還好理解,偏偏他知道不是這些。在哈佛的課堂上,我感到現在的美國人更關心中國的有三大問題:……三是中國崛起的問題,特別是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同一個傳統的大國的關系問題。講課的老師反復講的是這三個問題,在這三個問題上,美國人看到了中國的作用,看到了中國發生的變化。……第三個問題,美國人認為,從世界發展史上,一個新興國家的崛起必然會同原來的傳統大國發生矛盾,甚至有的美國人認為,兩次世界大戰都與此有關。……從美國人看中國的變化,我感受到了祖國發生的變化,感受到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感受到了中國正在積極地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問題:(1)以美國為例說明材料一中的“在危機中抓住機遇的國家,通常率先復蘇并占據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觀點。(2)導致材料二中美國紐約訪問團團長對中國誤解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二中作者為何會發出“如果說他知道孔子和中國功夫還好理解,偏偏他知道不是這些”的感嘆?(4)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1840年以來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的看法。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題意中記載的內容屬于文獻史料,但是有待實物的考證,故選D項。《史記》記載雖然以信史著稱,但大禹治水和封于商屬于沒有實物考證的記載,不能就此推斷該則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A項。大禹治水和被封于商是我國古代許多文獻史料中記載的內容,并不能將其完全歸于神話傳說而認定其毫無歷史價值,故排除B項。《史記》中的記載屬于司馬遷二次加工整理的記載,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項。【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的含義,并準確把握直接史料、間接史料的關系。2、D【解析】
該圖片具有明顯的貶低和諷刺意味,結合材料時間可知,鴉片戰爭結束后,英國對清朝統治者的鄙視心態,選項D正確;鴉片戰爭時期,道光帝并未和英國接觸,排除A;材料無法看出代表哪一群體,排除B、C。3、D【解析】
依據題干“1919年1月”和材料內容可知,“集會”指巴黎和會;“我”代表美國政府;“此次戰爭”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故ABC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錯誤”的,所以ABC不選;美國沒有加入國聯,故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4、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①項,由材料“江淮草市”可判斷在唐朝江淮地區已經出現民間集市,故①正確。②項,材料中沒有南北經濟的比較,不能看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情況,故②錯誤。③項,該項材料不能反映,故③錯誤。④項,由材料“劫殺皆便”可以看出交易者財貨缺乏安全保障,故④正確。綜上所述,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故根據題意,C項符合要求。ABD均不符合題意,故排除。5、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信息“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后人在后頭”反映了土地轉換的頻繁,土地私有化日益加強的趨勢,故D正確;材料體現不出租佃關系的日趨普遍,故A錯誤;均田制實行于北魏至唐朝前期,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農產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錯誤。6、C【解析】
“農村經濟工作還可以搞得更靈活一些,給勞動群眾的‘小自由’可以放得更寬一些。許多經營項目可以包產到組,也可以包產到戶、包產到人。只要思想解放了,認識端正了,辦法會越來越多,路子會越走越寬”表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思想得到解放,農村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已有所松動,故②④正確,故選C;①材料未體現,排除AD;③是20世紀90年代,故排除B。7、C【解析】
偽滿洲國為國聯成立后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的傀儡政權,與國聯“維護現狀”的宗旨沖突,是對國聯的沉重打擊,故選C項;法西斯上臺、德國突襲波蘭和“七七事變”皆在偽滿洲國成立之后,與“第一次”描述不符,排除ABD項。8、C【解析】
材料中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評價的是陸王心學的主張,C項是王陽明的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項;A項是李贄的看法,B項是黃宗羲的主張,D項是朱熹的觀點,均排除。9、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民生主義就是打倒資本家,反對大地主”、“民生兩個字足以代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解決人類生活,謀求社會生存的要義”、“民生主義,而不再分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倡導的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與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的目標基本一致,A項正確。國民革命興起于1924年國民黨一大后,故B項錯誤,排除。第二次國共合作出現于抗戰時期,與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相關,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蔣介石掩蓋反動面目的欺騙性,而是強調三民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排除D。10、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北宋“樞密”與“三帥”之間在兵權上的互相牽制,北宋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使得讀書人通過“科舉制”得到重用,故C正確;分封制與材料中的發兵與調兵的現象無關,A錯誤;郡縣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B與材料無關;內閣制開始于明朝,D與材料無關。11、B【解析】
根據“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個神圣……為人民所拋棄是沒有疑問的”,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B正確;維新變法并沒有推翻封建專制統治,排除A;新文化運動主要是對封建思想文化的打擊,而不是對封建政體的打擊,排除C;五四運動重點是反帝愛國,不是側重在國內的反專制,排除D。12、D【解析】
根據題干“清明的理性……科學的探討與實證……嘗試用選票決定如何治理國家”可知,“他們”即資產階級,他們注重理性,追求科學,主張通過實現民主權力造就理想社會形式,體現了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主張,故D項符合題意;開啟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先河指古代希臘智者運動,排除A項;啟蒙運動并未打破民眾的宗教信仰,排除B項;恢復了被基督教泯滅的人性發生在文藝復興時期,排除C項。故選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北方:統一戶籍,對塢堡組織進行編戶和征收賦稅;設立三長制加強管理;南方:土斷制度,對北方遷移人口另外編戶;剝奪士族部曲,增加納稅編戶數量。(2)加強吏治,抑制豪強;維護社會安定,鞏固政權;推動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推動民族的交融。【解析】
(1)根據“這些基層官員按照政府制定的標準來收取租賦”得出北方:統一戶籍,對塢堡組織進行編戶和征收賦稅;根據“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得出設立三長制加強管理;南方:土根據材料“東晉和南朝的戶籍制度整理,被稱為“土斷”,就是將北方遷徙的民戶編入當地戶籍,不和土著民戶產生混淆”可得出土斷制度,對北方遷移人口另外編戶;根據“剝奪大族的部曲(豪強的依附農民)為自耕農,納入繳稅的編戶”得出剝奪士族部曲,增加納稅編戶數量。(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加強吏治,抑制豪強、維護社會安定,鞏固政權、推動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推動民族的交融等角度概括。14、(1)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中,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采取國家干預經濟、采取提高國民消費能力的方式,改造了近代資本主義制度,從而使美國走出危機,率先復蘇。(也可以回答二戰以后,面對戰爭的創傷,美國通過第三次科技革命,又一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有機化學 有機上期末試卷(含答案)學習資料
- 2025風力發電項目合同
-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及答案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
- 2025糧食收購銷售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辦公室改造工程(承包)合同承包電路改造合同
- 2025綜合裝修合同范本
- 2025勞動合同集錦范文
- 2025烘焙技術合作協議合同
- 2025BT項目合同范本
- 2025年企業合同模板集錦
- 2025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中級)技能鑒定精練考試指導題庫及答案(濃縮300題)
- 2025年紅十字初級急救員證考試題庫及答案(一)
- 腎梗死護理措施
- 《頸椎病的針灸治療》課件
- 湖水水質監測方案
- 醫美診所院感知識培訓課件
- 河北省氣象部門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塔吊司機崗位責任制樣本(2篇)
- 監理工程師歷年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 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課件
- 施工項目安全教育培訓制度(2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