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明朝時期,北方延綏鎮兵馬云集,其軍需全賴商人接濟,每年有定額,往往招集山西商人,領認淮、浙二鹽,輸糧于各堡倉給(鹽)引,然后前去江南鹽運使司,領鹽發賣,大獲其利。這一現象A.打破了私人對販鹽業的壟斷 B.推動了地方商業中心形成C.抑制了徽商經濟實力的增強 D.優化了政府對經濟的管控2.晚明某歷史文獻中記載:“今諸夷進貢方物,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賜繒、帛、靴、帽之屬,尤極不堪,一著即破碎矣……且近來物值則工匠侵沒(侵吞)于外,供億(供應)則廚役克減于內,狼子野心,且有誶語(責罵);誶語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遠之道也。”該材料可以用來說明朝貢貿易A.包含一定的商業利益 B.遵循“厚往薄來”的原則C.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D.導致中央與地方矛盾尖銳3.到18世紀,北美殖民地形成了生產分工的經濟格局:南部地區從北部和中部采購肉類和小麥,北部和中部地區則從南部采購煙葉,而紐約、費城、波士頓則承擔著將北美各地的商品轉口銷售到英國與西印度的使命。這種經濟格局表明,當時的北美殖民地A.國內統一市場形成 B.經濟交往日益頻繁C.生產方式出現革新 D.受制于英國的統治4.在學者認為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非禁絕其他思想學派,事實上,儒家之外各家學術的傳習者仍不乏其人,他們不僅可公開教授、治學,且不少可以進入宮廷為官。漢代“罷黯百家,獨尊儒術”A.提高了儒學的政治地位 B.復興了先秦的正統儒學C.摒棄了法家的治國理念 D.促進了百家爭鳴的再現5.下表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開鑿的主要水利工程。據此可知名稱時期開鑿時間主持國家邗溝春秋公元前486年吳國西門豹渠戰國公元前421年魏國鴻溝戰國公元前360年魏國都江堰戰國約公元前256年秦國鄭國渠戰國公元前246年秦國A.秦魏在興修水利工程上競爭激烈 B.興修水利工程為秦統一奠定基礎C.當時各國日益重視興修水利工程 D.這時期改造自然的能力大為提升6.1882年,某官員因洋布、洋紗輸入額逐年增加,“奏請設立紡織局,謀堵塞漏卮”。后來“堵塞漏卮”成為了晚清官場的一個熱詞,這反映了當時A.列強侵略促使民族主義興起B.政府推動下洋務運動開始興起C.中國被完全卷入到世界市場D.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受官府制約7.如圖為1961—1971年聯合國大會上關于恢復新中國合法席位的投票情況。總體來看,此種變化反映出A.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 B.國際社會需要中國發揮作用C.第三世界主導了聯合國 D.中美之間的關系實現正常化8.青銅器在中國的使用,約相當于從夏朝至春秋戰國之交(公元前5世紀),經歷了1500年,習慣稱這時段為中國文明的青銅時代。下列有關中國青銅時代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新石器時代中國已出現小件早期銅器 B.商代青銅器生產規模已相當大C.青銅上金文后成為五大主要字體之一 D.西周青銅器大多為禮制的9.西周通過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對空前擴大的統治區域,卻采用了郡縣制。其進步性主要體現在A.行政區域劃分的變化B.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C.官員任用原則的變化D.保證了專制皇權的強化10.下表為1928—1935年中國輪船統計表。據此判斷正確的是中國輪船統計年份船只噸位其中千噸以上輪船船只噸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國民政府日益重視發展海洋經濟B.表明外國侵略由沿海轉向內陸C.國家經濟建設促進輪船業的發展D.表明工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化11.下表為咸豐初年戶部銀庫置銀數(單位:萬兩),導致表中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庫存銀數新收銀數支出銀數實存銀數咸豐元年(1851年)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咸豐二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豐三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國內農民起義的影響B.清政府急需償還債款C.政府投資開辦工廠D.小農經濟逐漸解體12.這部憲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過的,議員們既無熱情,又無掌聲。在溫和的君主派眼里,這是他們無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國,是“較小的壞事”;而在溫和共和派眼里,這是一個與其設想的憲政計劃想去甚遠的“妥協的共和國”,它還需要大力改造。下列表述屬于這部憲法且論述正確的是A.把五個黑人折合為三個人來計算,打上了種族歧視的烙印B.規定議會采用兩院制,眾議院有權否定參議院通過的法律C.規定議會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兩部分組成D.總統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涉等13.明清時期,景德鎮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恥,東際海,西被蜀,無所不至……而商賈佳以是牟大利”;佛山鎮的鐵鍋全國各地“無處不需”、“四方賈客各輦運而鬻之”。據此可知,明清時期A.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迅速 B.專業性的生產區域較為普遍C.區域之間市場需求存在差異性 D.商品交換突破狹隘區域市場14.1956年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上,4703人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此次勞模評選的主要標準是“提前完成五年計劃規定指標”“達到優等質量指標”“在學習與推廣先進經驗或在掌握先進技術試制新產品方面有成就”“在節約方面有優良成績”等。這次評選表彰活動A.折射出新中國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完成B.有利于構建崇尚勞動和技術的社會氛圍C.旨在推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順利進行D.反映了廣大民眾對新生政權認同感增強15.法國1793年憲法規定國民議會的會議應當是公開的,允許民眾旁聽,導致實踐中旁聽者通過鼓掌或吶喊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允許群眾舉著武器在議會大廳內列隊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議員們的意志。這反映出當時法國A.主權在民的原則得到有效執行 B.溫和保守的政治主張備受推崇C.代議制民主保障廣大民眾利益 D.君主立憲制政體在漸進中完善16.有學者認為“用現代的說法,可以說列國的軍隊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銅武器與盔甲。可是秦國在軟件上更勝一籌”。這里的“軟件”是指A.有效的管理制度 B.優越的地理位置C.繼承了西周傳統 D.首創了郡縣制度17.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新興工業異軍突起。下列關于這一時期新興工業發展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包括電力、石化、汽車工業等②在歐美列國中得到普遍重視③是自然科學新發展的必然結果④最先產生托拉斯等壟斷組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下圖是美國1921-1945年社會經濟發展某一指數的趨勢圖。聯系所學知識判斷該圖最有可能是A.工業生產發展指數趨勢圖B.銀行存款總量趨勢圖C.居民之間貧富差距系數的趨勢圖D.農業生產發展指數趨勢圖19.中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喜歡用黃金裝飾畫面,其目的是為繪制的神圣人物創作一種神圣的氛圍。14世紀,畫家們開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風景圖案的襯底,這樣就創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間,人物看上去似乎真實地生活在這樣的空間里。這一改變A.受到了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 B.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政治追求C.推動了思想解放潮流的進展 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20.1896—1898年,嚴復在翻譯英國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時,提出了“天行人治,同歸天演”的調和表述。這表明嚴復A.誤譯了赫胥黎的著作 B.重新詮釋了進化論C.主張人性本善的倫理 D.強調回歸傳統文化21.1980年,步鑫生接任瀕臨破產的浙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采取“聯產計酬制”的做法,按照完成定額好壞對工人進行考核,實行實超實獎,實欠實賠,超產得獎不封頂,欠產扣賠不保底,使企業面貌煥然一新。他這一做法A.為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提供了借鑒B.引入市場化管理沖擊了企業僵化的局面C.貫徹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精神D.旨在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現代企業制度22.在俄國歷史上因為一次革命造成了政府同反對派的非對抗性模式,兩個政權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羅斯帝國的傳統觀念:讓人民講話,讓沙皇讓權。下列有關這次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A.它成功促成了俄國社會轉型B.它的過程類似于英國光榮革命C.它使得無產階級掌握了政權D.它的性質類似于中國辛亥革命23.“正當中國人沉浸在康乾盛世的幻境中時,在地球的另一端,一種新的文明,一場偉大的革命,一個新的運動正在萌發和蓬勃發展。”它們分別是A.伊斯蘭文明/宗教改革/文藝復興B.民族國家/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C.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D.大學崛起/現代化/社會主義運動24.毛澤東在給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要求各地各級政府發布命令。規定“過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別人不得侵犯……田中出產,除交土地稅于政府外,均歸農民所有;吃不完的,任憑自由買賣”。這一指示A.為大革命贏得了農民的廣泛支持B.沿襲了太平天國的土地分配制度C.保護了農民自由支配土地的權利D.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迅速確立25.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利用“爐邊談話”向人民闡釋其施政方針的總統。在“新政”期間,羅斯福“爐邊談話”的內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 B.闡釋福利國家所帶來的弊端C.解讀《全國勞工關系法》 D.展望“新經濟”時代的奇跡26.布爾什維克黨在《四月提綱》的指引下,深入工廠和農村,宣傳組織群眾認清蘇維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擴大黨在蘇維埃中的影響。布爾什維克黨的活動A.推動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出現B.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專制統治C.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D.響應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27.有學者總結了漢初的經濟政策,如下表所示。這些政策A.推動了土地私有制確立B.促進了鹽鐵官營的實施C.有利于自耕農經濟發展D.協調了農工商業的關系28.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周時期,玉器主要服務于禮儀活動。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佩玉替代禮玉成為“風潮”。這體現出A.儒家正統地位確立 B.禮樂制度逐漸完善C.崇德重教漸人人心 D.玉器制造技術進步29.據史料記載,兩宋時江浙地區曾是我國重要的產糧區,大量糧食通過大運河運往北方。但到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糧食已不能自給,幾乎每年要從湖廣、江西等地調運大量糧食。對此現象解釋最合理的是,明清江浙地區A.經濟結構發生變化 B.農業生產技術漸趨衰退C.自然經濟開始瓦解 D.政策調整導致人口劇增30.表為中美貿易的相關資料。關于資料的解讀,正確的是A.中美對抗造成1972年以前兩國沒有貿易往來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貿易額的急速攀升C.中國大量引進美國資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貿易出現巨大逆差D.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推動了1985年對美出口的快速增長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1942年6月,蘇美和蘇英發表聯合公報,達成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充分諒解和共識。7月,英美倫敦會議,決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陸。1943年上半年,蘇德戰形勢非常嚴峻,蘇聯強烈要求英美在歐洲發動登陸作戰。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于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辟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代號“霸王行動”)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為開辟歐洲的第二戰場奠定了基礎,對加速法西斯德國的崩潰以及戰后歐洲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美盟軍實施代號“霸王行動”的原因。(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諾曼底登陸戰役的作用。32.材料1901年起,清政府決定由袁世凱負責,開始編練常備軍。袁世凱除裝備訓練方面效仿西方外,在后勤保障方面也進行了改進。設置糧餉局總理糧餉事務,軍械局承辦軍械管理、維修等,軍醫局負責人員、馬匹的衛生醫療事務。所屬各營都設有軍需長、軍械長、軍醫長等專職后勤負責人員。袁世凱為加強后勤工作,還制定了各軍械官長辦事章程、經理修械章程、經理檢查章程、正軍需官職守章程、副軍需官職守章程等各項章程,明確后勤官員職責范圍和檢查辦法。為籌集常備軍所需軍餉費用,清政府向全國各省分派款項,三令五申要求各省為練兵籌餉。此外,袁世凱還創辦了軍醫學堂、馬醫學堂、經理學堂、軍餉學堂,學員畢業后到各級后勤機構任職,這在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摘編自陳崇橋、張玉田主編《中國近代軍事后勤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常備軍后勤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晚清常備軍后勤改革的影響。3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美之間經濟實力的差距越來越大,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復返。……國際金融中心開始從倫敦轉向紐約,美元在世界貨幣中的地位上升。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經濟情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材料“輸糧于各堡(給(鹽)引,然后前去江南鹽運使司,領鹽發賣”,可知明政府需要商人運輸物資,開放鹽業,引導商人賣糧販鹽,該做法優化了政府對經濟的管控。D正確;“打破私人壟斷”的說法不符合題意,A排除;該做法不能推動地方商業中心形成,B排除;該做法的目的并不是抑制徽商增強實力,曲解了題意,C排除。故選D。2、A【解析】
材料中主要敘述的是朝貢貿易的問題,可以看出在晚明時期朝貢貿易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商品的質量以及人們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說明當時的朝貢貿易中帶有一定的商業利益,A正確;題干未反映朝貢貿易中“厚往薄來”的內容,排除B;題干中朝貢貿易中人們的態度發生變化,更多強調的是經濟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貢貿易涉及的是藩屬國和明朝政府的關系,而非中央和地方關系,排除D。3、B【解析】
材料中18世紀的北美殖民地的生產分工的經濟格局說明當時的北美殖民地經濟交往日益頻繁,故B正確;既然是北美殖民地,說明美國尚未成立,不存在國內統一市場,排除A;材料沒有世界生產方式革新的信息,C錯誤;材料沒有反映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D錯誤。4、A【解析】
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未禁絕其他學術流派,儒家之外各家學術的傳習者仍不乏其人,他們不僅可公開教授、治學,且不少可以進入宮廷為官,說明漢代的思想政策是提高了儒學的政治地位,A正確;漢代推崇的是董仲舒的儒學,而非先秦儒學,排除B;漢代治國理念是外儒內法,排除C;D不符合史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文化專制政策,不利于思想繁榮,排除。5、D【解析】
春秋以前沒有大型水利工程,原因在于生產工具的落后,春秋戰國時期由于鐵制工具的廣泛運用,大量開鑿水利工程成為可能,說明這一時期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秦魏兩國的競爭,排除A項;材料只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水利工程開鑿的史實,不足以論證興修水利工程為秦統一奠定基礎,排除B項;材料中所涉及的只有秦、吳、魏三國,不能反映出各國興修水利情況,排除C項。6、A【解析】
“堵塞漏卮”指堵塞住利益外溢的漏洞。材料反映面對列強的經濟侵略尋求維護民族利益的途徑,故選A;早在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就興起了,時間不符,排除B;鴉片戰爭后,我國逐步卷入到世界市場,排除C;材料沒有反映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受官府制約的信息,排除D。7、B【解析】
依據材料時間“1961-1971年”并結合中國外交狀況可知,支持中國的國家數量逐漸上升,表明國際社會需要中國發揮作用。B正確;支持中國的國家增多,不一定代表中國綜合國力上升,A排除;主導的說法不符合史實,C排除;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時間在1972年,D排除。故選B。8、C【解析】
依據中國的文化可知,中國的五大主要字體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因此金文不屬于五大主要字體,C符合題意;依據所學可知,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過一些銅片,表明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早期銅器,A不符合題意;商朝時期,我國青銅器鑄造技術已有提高,生產規模相當大,B不符合題意;西周時期青銅器大都是禮制的象征,D不符合題意。故選C。9、C【解析】郡縣制是指對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體制下,郡、縣二級政權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總稱,它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排除A。封建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政治制度的變革,政治制度的穩定又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排除B。和分封制相比,郡縣制的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襲,C項正確。和分封制相比,郡縣制的實施使君主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D。所以選C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弄清“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比較,運用所學知識逐一排除選項即可。10、C【解析】
材料信息體現了1928年一1935年中國輪船船只數量、噸位尤其是千噸位以上的輪船增長的數據,說明輪船制造業有了較快的發展。1927年后南京政府通過與聲名顯赫的資本家合作來促進工業發展,推動了中國輪船業的發展,故C項正確。海洋經濟一般指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產業活動,輪船船只數量及噸位數的增長可以從側面說明內河或沿海航運繁榮,但不能說明政府重視海洋經濟,故A項錯誤。1928一1935年,外國侵略者加緊了對中國從沿海到內陸的侵略,但不能說明由沿海轉向內陸,故B項錯誤。材料并未顯示輕工業的信息,因此不能判斷工業結構的變化,更不能說明工業結構逐漸趨于合理化,故D項錯誤。11、A【解析】從1851這個時間來看國內出現了太平天國運動,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個農民起義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銀數,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是鎮壓農民起義而非償還債款,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C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排除;不涉及小農經濟的問題,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12、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這一憲法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協的結果,這符合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這一憲法規定總統有權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實行大赦等,選項D正確;選項A是美國1787年憲法,排除;選項B表述錯誤,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參議院可以否決眾議院的法律,排除;選項C是德意志帝國的憲法,排除。13、D【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古代的商業。根據材料“自燕而北,南交恥,東際海,西被蜀,無所不至……”“無處不需”、“四方賈客各輦運而鬻之”等信息可知,景德鎮瓷器遠銷國內外市場,佛山鎮的鐵鍋全國各地均有銷售,說明此時商品交換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場,故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商品交換突破了區域之間狹隘的地方市場,而不是長途販運貿易發展,故A項錯誤;材料中僅僅說明景德鎮和佛山鎮兩地的市場交換,并不是較為普遍,故B項錯誤;材料突出的是商品交換突破地域限制,并不是說明區域之間市場需求的差別問題,故C項錯誤。14、B【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建國初期經濟建設和社會風貌的理解和認識。依據材料中的評選標準可以看出其在產品的生產及質量要求和新技術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故B項說法正確;1953年底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已經完成,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任務已經基本結束了,故C項說法錯誤,排除;評選標準中未涉及到政權的認同問題,故D項說法不合題意,排除。15、A【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近代法國民主政治的相關史實。依據材料中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舉著武器……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議員們的意志”等處可以看出在實踐中公民的權力得到執行,故A項說法正確;材料中體現了較為充分的民主權力,而不是保守的主張,故B項說法不合題意,排除;近代法國屬于資產階級民主,所以代議制保障資產階級利益,故C項說法錯誤;當時的法國屬于民主共和政體,不是君主立憲制,故D項說法錯誤,排除。16、A【解析】
秦朝經過商鞅變法,實行廢井田,開阡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一躍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故A正確。秦國地處西部,地理位置偏僻,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秦國繼承西周傳統,C錯誤。郡縣制起源于春秋時期,不是秦國首創,D錯誤。17、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美國和德國重視科技的發明,但是英國和法國對此次工業革命沒有充分重視,②表述錯誤,排除A、B、D三項;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工業革命是自然科學新發展的必然結果,產生了電力、石化、汽車工業等一些新興工業,同時也產生托拉斯等壟斷組織,故①③④表述符合史實,C項符合題意。故選C。18、C【解析】根據圖示和所學知識可知,美國1921-1945年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是:1921-1929位經濟迅速發展,1929-1933年為經濟大危機,1933-1945年經濟恢復發展。故可知工業生產發展指數在1933-1945年應為上升發展趨勢,排除A。銀行存款總量在1933-1945年應為上升發展趨勢,排除B。經濟危機后,政府推行以工代賑和社會保障措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故在一定程度上居民之間貧富差距系數呈下降趨勢,C項正確。農業生產發展指數在1933-1945年應為上升發展趨勢,排除D。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C。19、C【解析】
這一改變反映了14世紀的畫家們不再以神為中心而是以人為中心,促進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推動了思想解放,故選C項;14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尚未興起,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畫家創作內容的改變,并非資產階級的政治追求,排除B項;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是古希臘時期的人文主義,排除D項。20、B【解析】
嚴復在翻譯《進化論與倫理學》時提出“天行人治,同歸天演”,即將進化論規律應用到人類社會,意在喚醒國人,表明嚴復重新詮釋了進化論,故B正確;A是對材料的誤解,排除;CD材料未體現,排除。21、B【解析】
改革開放初期,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膽在海鹽襯衫總廠進行企業改革,創品牌、闖路子,努力搞活經營,嚴格內部管理,打破“大鍋飯”“鐵飯碗”,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B項符合題意;步鑫生采取“聯產計酬制”的做法,是借鑒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做法,A項不符合題意;《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是1984年通過的,故C項不符合題意;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現代企業制度是1992年以后國企改革的目標,D項不符合題意。22、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二月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俄國沙皇封建專制統治,在性質上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結合選項可知,中國的辛亥革命也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故D項正確。十月革命成功促成了俄國社會轉型,而不是二月革命,排除A。二月革命屬于暴力革命,因此與英國的不流血政變的光榮革命不同,排除B。二月革命后俄國同時存在蘇維埃政權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爆發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排除C。23、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康乾盛世時期是17世紀60年代至18世紀上半期,這一時期西方在經濟上興起了工業革命,政治上興起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文化方面興起了啟蒙運動,選項C正確;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與康乾盛世時間不符,排除A;新航路開辟時間是在15世紀至16世紀,排除B;大學崛起是在14世紀前后,排除D。24、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對農民土地所有權和產品支配權的肯定,保護了革命根據地農民的利益。C正確;這一指示是在土地革命期間發出的,時間不符,A排除;中共的土地革命不同于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分配方式,B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結束,中國才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D排除。故選C。25、C【解析】試題分析:羅斯福不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提倡國家加強對經濟干預,推行計劃經濟模式一說錯誤,A項可排除。羅斯福十分注重社會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戰后福利國家才紛紛建立起來,B項說法排除。D“新經濟”時代指美國的20世紀90年代,和羅斯福新政無關。考點: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26、D【解析】
《四月提綱》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布爾什維克黨宣傳組織群眾認清蘇維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擴大黨在蘇維埃中的影響,這是響應《四月提綱》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故D正確;二月革命后出現兩個政權并存,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專制統治,排除AB;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符合題意,排除C。27、C【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漢文帝和漢景帝減輕賦稅,允許百姓鑄錢、冶鐵和煮鹽,這一政策有利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發展,故C項正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故A項錯誤;鹽鐵官營是在漢武帝時期,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商業,故D項說法錯誤。28、C【解析】
材料表明隨著玉代表德的思想產生之后,玉器逐漸受到了人民的歡迎,表明當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德教。C正確;儒家正統思想在漢朝確立正統地位,A排除;依據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制度逐漸被破壞,B排除;材料表明因為德的關系,玉才受到人民的歡迎,而不是玉器的制造技術進步,D排除。故選C。29、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經濟作物大量種植,工商業迅速發展,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選項是在鴉片戰爭之后,排除;人口變化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D選項錯誤。故選A。30、D【解析】
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關系正常化。【詳解】試題分析:題目涉及到1972——1985年中美之間的貿易,A項1972年以前中國兩國沒有貿易往來說法錯誤;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因而B錯誤;1980年中國剛改革開放大量引進美國資金是錯誤的,排除C項。根據圖示內容可知,1980年開始,中美貿易額迅速增長,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應該與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有關,故正確的選項為D。二、材料解析題: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珠寶貨品采購合同協議
- 特約代理商合同協議
- 物資搬遷協議合同書范本
- 瑜伽館次卡合同協議
- 牽頭方合同協議
- 現金混凝土合同協議
- 電子檔車庫轉讓合同協議
- 豬頭肉采購合同協議
- 電纜遷移設計合同協議
- 瓷磚展架采購合同協議
- 亞低溫的治療與護理
- 危險化學品企業設備完整性 第2部分 技術實施指南 編制說明
- 防高墜自查自糾臺賬
- GB/T 4437.1-2023鋁及鋁合金熱擠壓管第1部分:無縫圓管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額 zya1-31-2015
- 《高等數學下冊》(資料全集)
- 奢侈品買賣協議書范本
- 抖音賬號運營服務投標方案
- 《新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閱讀》Values Behind Sayings
- 風電項目開發前期工作流程
- 勞動保障部《關于勞動合同制職工工齡計算問題的復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