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一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一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一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一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一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一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從1802年到1878年間.英國議會先后頒布了20多個工廠法,在這些法令中對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齡、每天的勞動時間、工作的環(huán)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規(guī)定。1870年《教育法)的頒布,宣告了英國大規(guī)模雇傭童工勞動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英國童工問題的解決A.反映了議會民主制度的完善B.依賴于工業(yè)革命的深人發(fā)展C.是工人階級長期斗爭的結果D.反映了階級矛盾的日趨緩和2.下表為在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武器和刑罰統(tǒng)計情況(部分)。這反映出商朝A.強制性權力已出現 B.對外征戰(zhàn)十分頻繁C.實行嚴刑峻法統(tǒng)治 D.社會階級矛盾激化3.湯因比曾這樣評價一件史事:“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并認為:“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這種勝利應該當作一種驚人的技藝”。湯因比所評價的是A.美國聯邦共和國的確立B.法國共和制度戰(zhàn)勝君主制度C.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D.近代德國憲法和議會裝飾下的皇帝專制4.1909年出版的《一個女工的青春》記錄了當時一位英國女王的陳述:“當我星期天去教堂時,我不愿人們看出我是女工,因為我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恥。我還當學徒時,就總聽說女工們輕浮、墮落。人們總是以蔑視的口吻談論她們。我暫時不再貧窮了。我們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會……當我漲了工資以后,每頓飯我還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這段材料表明A.婦女已成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 B.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較大提高C.陳述者積極改變自身社會形象 D.陳述者仍未擺脫社會偏見束縛5.英國約翰·W·梅森在《冷戰(zhàn)》一書中提出:如果把冷戰(zhàn)時期重新定義為“長時期的和平”,倒是頗為令人耳目一新的。梅森對冷戰(zhàn)重新定義的主要出發(fā)點是:A.美國馬歇爾計劃推動了歐洲重建 B.冷戰(zhàn)期間各國并無直接武裝沖突C.恐怖軍力平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戰(zhàn) D.美蘇兩國在國家利益上沒有矛盾6.下表為古代關于諸子百家起源分類的兩種學說。對表中信息解讀合理的是學說出處內容簡介“六經”說《莊子·天下》諸子百家雖各有短長,但“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即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經”演變出來的“王官”說《漢書·藝文志》王官掌管“六經”。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吏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廟之守,雜家出于議官,農家出于農稷之官……A.“王官”說與“六經”說具有相通之處B.兩種學說都揭示了諸子學說真諦C.諸子思想在融合中逐步發(fā)展與完善D.諸子學說旨在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7.在某中學的“上海鄉(xiāng)土史”課程上,老師要求學生按指定材料(見表)確定一研究主題。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題是()A.上海工業(yè)化一瞥B.改革開放在上海C.上海,中國現代化的縮影D.上海,紅色的搖籃8.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一般認為孔子及儒家所稱頌的這種理想社會終結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9.有誓詞稱:“國民痛苦,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晨星。”誓詞涉及的歷史事件是A.武昌起義B.南昌起義C.抗日戰(zhàn)爭D.北伐戰(zhàn)爭10.17世紀50年代,蔗糖開始頻頻出現在藥品、文學想象以及身份的炫耀等方面。1800年前后,蔗糖已經為英國人的日常飲食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熱量。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等級觀念明顯淡化 B.貧富差距日益縮小C.高效便利的交通網絡提供了條件 D.工業(yè)革命促進生產力的迅猛增長11.在早期羅馬法中,婚姻關系分為夫權婚姻和自由婚姻,只有夫權婚姻的效力為法律所承認。但到了查士丁尼時期,夫權婚姻已完全被自由婚姻所取代,并且喪失了法律上的合法性基礎。該變化表明A.萬民法蘊含天賦人權理念 B.羅馬法發(fā)展使婦女地位得到改善C.羅馬法注重維護平民利益 D.習慣法具有濃厚的形式主義色彩12.1848年,在《瀛寰志略》刻印過程中,有人對書中將《皇清一統(tǒng)輿地圖》置于亞細亞圖之后深感不安,建議應將《皇清一統(tǒng)輿地圖》置于卷首,徐繼畬接受了此建議。該書出版后,引起極大的非議,徐繼龠被指“為泰西聲勢者,輕重失倫,尤傷國體。”這說明A.國人的民族意識得到覺醒 B.學術研究服務于政治需要C.中體西用觀念被國人認可 D.傳統(tǒng)的天下觀念亟待突破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皇甫謐,西晉學者。皇甫氏原是漢魏名門大族。皇甫謐自幼貪玩不習上進。一次,謐將所得瓜果進獻叔母任氏,任氏說:“《孝經》云‘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因對之流涕,謐甚感痛,遂拜師苦讀,勤力不怠。皇甫謐一生學問廣博著述頗多。其中尤以《帝王世紀》和《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影響最大。《帝王世紀》廣采百納,博據考稽,對三皇五帝到曹魏數千年間的帝王世系及重要事件,作了較為詳盡的整理,對前人以及《史記》中語焉不詳的歷史事實尤其是“三皇五帝”的世系紀年及重大活動進行了補充和考證;將歷史人物放到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考察,肯定了歷史人物在歷史前進中的作用。他繼承了先秦以來一元論的哲學觀點,在其醫(yī)學著作《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中指出:自然界萬物萬象是由于所受氣不同而致。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廩氣而成,新生命隨著形體的完備,也相應的具備了精神。人死后,形體消亡,精神就不存在了。他還認為事物矛盾雙方不停地轉變,促成事物的發(fā)展和進步。——據《晉書皇甫謐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皇甫謐取得輝煌學術成就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皇甫謐的主要貢獻。14.(20分)商人地位變遷材料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管子·小匡》材料二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材料三戰(zhàn)國時,以工商致富者大批出現,憑借財錢并進入仕途。但歷代王朝卻在法律上規(guī)定商人為末,禁止商人仕進。朱元璋甚至規(guī)定商賈之家,只許穿布,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也不許穿細紗。——摘自《新制度與大革命》葉賦桂材料四昔士大夫以清望為重,鄉(xiāng)里富人,羞與為伍,有攀附者,必峻絕之。今人崇尚財貨,見有擁厚貲者,反屈體降志,或訂忘形之交,或結婚姻之雅,而窺其處心積慮,不過利我財耳。遂使此輩忘其本來,趾高氣揚,傲然自得。——清·董含《三岡識略》問題(1)春秋時代,為什么把農列于商之上?(2)戰(zhàn)國時代,為什么會出現大批以工商致富者,甚至能進入仕途?(3)秦以后,統(tǒng)治者為什么以商人為末,禁止商人仕進?(4)董含對商人持怎樣的態(tài)度?基于上述材料,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所述為英國雇傭童工的現象逐漸消失,依據題干時間信息和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得益于工業(yè)革命的展開,對工人需求的變化,故B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與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沒有必然聯系,故A不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與工人階級斗爭無關,故C不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不能導致階級矛盾的緩和,故D不正確。2、A【解析】

從材料中把人的手腳銬起來、把人關進監(jiān)獄、把人活埋等刑罰可以看出商朝已經是國家,出現強制性權力,故選A;材料出現人拿著武器不能說明征戰(zhàn)十分頻繁,B錯誤;實行嚴刑峻法從法家出現才開始,C錯誤;階級社會固有的階級矛盾,但是材料不能顯示階級矛盾激化,D錯誤。3、C【解析】

材料“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反映了英國在君主制的“舊瓶”里裝進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新酒”,促進英國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故C正確;美國聯邦共和國的確立,并沒有君主制的“舊瓶”的歷史,故A錯誤;法國共和制度已經取代了君主制,并不存在“舊瓶里裝新酒”的問題,故B錯誤;近代德國憲法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不符合“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故D錯誤。故選C。4、D【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選項A從題干引文中看不出來,排除。從引文中的“蔑視”等可以看出當時女工在社會上仍舊受到歧視,排除B項。從“我不愿人們看出我是女工”、“我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恥”可以看出作者并未為改變自己的社會形象而斗爭,排除C項。只有D項符合題意。5、C【解析】

材料中把冷戰(zhàn)定義為“長時期的和平”,強調的是冷戰(zhàn)背景下,美蘇之間的較量主要不是依靠武力的斗爭,很好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故D項正確;馬歇爾計劃推動了歐洲重建與冷戰(zhàn)時期長時間的和平無關,排除A;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就是冷戰(zhàn)期間直接的武裝沖突,排除B;美蘇兩國之間在國家利益上存在著沖突,排除C。故選D。6、A【解析】

據《莊子》可知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經”演變出來的;據《漢書》認為諸子百家都起源于“六經”,而王官又是掌管“六經”的,所以“王官”說與“六經”說具有相通之處,故選A;《莊子》沒有揭示諸子學說的起源真諦,B錯誤;CD從材料不能體現,排除。7、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運用史料分析問題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近現代以來,上海的發(fā)展歷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近代交通運輸業(yè)崛起,民主革命的政治中心,對外開放的標志。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中國現代化的縮影。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因為從頭到尾都跟上海有關故應否定A項;改革開放最早是在廣東故應該否定B項;紅色搖籃是江西瑞金故應否定D;應該理解為從洋務運動的發(fā)昌機器廠到民用企業(yè)輪船招商局意味著上海在中國工業(yè)現代化中的地位,而中共二大會址說明上海在中國政治現代化中的地位,隨著浦東的開放說明上海在對外現代化的熱潮中的地位。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是C。8、A【解析】

夏朝開啟了世襲制度,天下為公局面結束,A正確;商朝已經有等級制度,B錯誤;C和D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9、D【解析】

依據材料中的“土匪軍閥;帝國主義。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由此可以看出此次革命運動的目標是打到列強,除軍閥。結合所學知識,為國民大革命運動中北伐戰(zhàn)爭時期。故選D。武昌起義主要推翻清政府,A錯誤;南昌起義針對的是國民黨,B錯誤;抗日戰(zhàn)爭主要是針對日本的侵略,C錯誤。10、D【解析】

17世紀50年代,蔗糖開始頻頻出現在藥品、文學想象以及身份的炫耀等方面,這說明蔗糖是奢侈品;1800年前后,蔗糖已經為英國人的日常飲食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熱量,這說明蔗糖已經普及。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變化根源于工業(yè)革命促進生產力的迅猛增長,故D正確;等級觀念明顯淡化、貧富差距日益縮小不是材料表達的主旨,故AB錯誤;高效便利的交通網絡不是主要原因,故C錯誤。11、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自由婚姻取代夫權婚姻,體現了羅馬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體現出其男女平等觀念,這也表明羅馬法的發(fā)展使婦女地位得到改善,故B項正確;題干信息不能體現萬民法中是否具有天賦人權理念,排除A項;僅從題干中羅馬夫權婚姻變化不能說明羅馬法注重維護平民利益,排除C項;查士丁尼時期羅馬屬于成文法階段,且題干并未強調習慣法的特點,排除D項。故選B。12、D【解析】

依據材料“建議應將《皇清一統(tǒng)輿地圖》置于卷首”“為泰西聲勢者,輕重失倫,尤傷國體”來看,古代中國天朝上國的觀念還未改變,傳統(tǒng)的天下觀念亟待突破。D正確;民族意識覺醒于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A排除;材料主要說明當時中國民眾尚不能正確認識世界,學術研究服務于政治不符合材料主旨,B排除;19世紀60年代才出現中體西用的觀念,C排除。故選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出身名門;汲取傳統(tǒng);親長教育;自身努力。(2)貢獻:考證上古歷史,彌補《史記》之不足;推崇科學的史學研究法;撰寫醫(yī)學著作,推動醫(yī)學進步;倡導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助推哲學發(fā)展。【解析】

(1)原因:根據材料中“皇甫氏原是漢魏名門大族”,“《帝王世紀》廣采百納,博據考稽,對三皇五帝到曹魏數千年間的帝王世系及重要事件,作了較為詳盡的整理”,“(叔母)任氏說‘《孝經》云……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拜師苦讀,勤力不怠”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成長環(huán)境、長輩教育、個人努力和傳統(tǒng)文化積淀等方面,分析皇甫謐取得輝煌學術成就的原因。(2)貢獻:根據材料中“學問廣博著述頗多”,“對三皇五帝到曹魏數千年間的帝王世系及重要事件,作了較為詳盡的整理,對前人以及《史記》中語焉不詳的歷史事實……進行了補充和考證”,“繼承了先秦以來一元論的哲學觀點”,“醫(yī)學著作《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自然界萬物萬象是由于所受氣不同而致”,“人死后,形體消亡,精神就不存在了”,“事物矛盾雙方不停地轉變,促成事物的發(fā)展和進步”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史學著述、史學方法、醫(yī)學著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