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三校2025屆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六安三校2025屆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六安三校2025屆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六安三校2025屆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六安三校2025屆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六安三校2025屆高三考前熱身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利用“爐邊談話”向人民闡釋其施政方針的總統。在“新政”期間,羅斯福“爐邊談話”的內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 B.闡釋福利國家所帶來的弊端C.解讀《全國勞工關系法》 D.展望“新經濟”時代的奇跡2.據統計:17世紀全世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估計約有500萬;18世紀時,超過一個億。導致此現象的因素是A.拿破侖戰爭光大了啟蒙思想 B.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對外擴張C.新航路開辟擴大了英國市場 D.英國一直走在現代化的前列3.以下是一幅創作于一戰結束時有戰后和平的漫畫,其主旨是A.美國企圖通過控制國聯來支配世界B.美國通過國聯維護和平的愿望不可能實現C.由于國聯自身缺陷,不可能維護世界和平D.美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全世界的主宰4.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一些著名大商人的業績如蜀郡卓氏、關中任氏等。他將農業、手工業、商業都視為人民生活的基礎,認為基礎壯大了,才能富國富家。司馬遷的認識A.是基于社會現實的記載 B.鞏固了小農經濟的地位C.提高了商人的社會地位 D.與當時的統治思想相悖5.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官僚機構遵循著一體化的結構原則,使一個復雜、巨大的官僚機構保持著協調運行,很難出現類似歐洲那種“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A.封建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 B.封建倫理綱常思想的束縛C.選官制度制約官員的行動 D.中央集權制度的貫徹執行6.《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里程碑》載:“如果說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此登上政治大舞臺,那么,30年后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標志性事件是()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 B.APEC首腦正式會議在上海召開C.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D.中國積極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7.“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筑界墻、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這一禁令出自A.秦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8.“在‘新政’期間,國家不再干預勞資糾紛,而是以‘總資本家’的身份,在激進勞工運動的配合下,迫使壟斷資產階級承認勞工組織工會、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勞工處境。”美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A.擺脫經濟大危機的困境 B.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挽救壟斷資本主義制度 D.緩和資本主義勞工矛盾9.628年,唐代政府在各地設置義倉,規定義倉糧食有災則用于賑民,無災則借貸民戶作種子。白此以后,州、縣普遍設置義倉,專用于備荒,不許雜用。這表明當時A.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勢群體 B.重農恤民思想得到實踐C.關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強 D.建立起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10.馬克思、恩格斯所認為“隨著貿易自由的實現和世界市場的建立,各國人民之間的民族隔絕和對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時“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據此可知經濟全球化A.消除了世界各地區間的民族差異B.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體C.促進了世界各地區之間均衡發展D.推動了世界性階級斗爭不斷深入11.如圖是1950年創作的版畫《保衛世界和平簽名運動》,該作品A.反映了新中國外交受國際局勢的影響B.發展了中國繪畫注重寫意的基本風格C.表現了農民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態度D.體現了“雙百”方針對文藝發展的作用12.1937年初,羅斯福政府主動削減政府開支,縮減公共工程,并平衡政府預算,致使失業率人數驟然回升,從1937年8月到1939年6月,美國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工業產值下降33%,失去了1932年以來所取得的成果。該材料反映羅斯福政府A.已放棄既定的經濟策略 B.干預經濟政策逐漸失靈C.并未成功實踐新政思想 D.將干預視為應急的措施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近代以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公共衛生事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上海租界等外國人居住集中的地區,卻成為中國公共衛生事業近代化的先行地區。上海租界自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設,建立公共衛生制度。到20世紀初年,地方自治運動興起,上海租界有關公共衛生的管理條例都被搬至上海華界。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學生回國,帶來了先進的衛生知識與疾病預防的新思想,1916年成立中華衛生教育會,先后在北京、杭州等15個城市開展衛生運動。從總體上說,到民國年間多數城市都設立了專門管理公共衛生的衛生局,公共衛生事業都有所發展,但南京等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較好,內陸城市較差。現代醫學的提倡者們主張大力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但他們攻擊傳統中醫知識是不科學的和迷信的,使中西醫關系緊張。——摘編自何小蓮《論中國公共衛生事業近代化之濫觴》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影響。14.(20分)材料1932年2月,籌備七年之久的世界裁軍會議在日內瓦召開。與會各國在裁軍問題上分歧嚴重,會議談判陷入停滯。6月22日,美國總統胡佛提出了“胡佛計劃”,內容包括:各國陸軍人數裁減三分之一;完全廢除專門的進攻武器坦克、重炮、轟炸機以及一切化學武器;戰斗艦的總噸位和數目各削減三分之一,航空母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削減四分之一等。美國以戰爭債務相威脅,表示不愿意考慮對協約國內部戰債的任何減少或延期,其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防止歐洲各國把大量金錢用于增加軍備。德國表示支持“胡佛計劃”,認為這將有助于解決德國的“法律平等”問題,甚至還希望大會達成的裁軍限度比“胡佛計劃”走得更遠些。英國對此計劃反應冷淡,法國則表示反對“胡佛計劃”。7月22日,裁軍大會通過決議,在法國堅持下,只是籠統地說“會議一致決定要達成實質的軍備裁減,主要目標應是裁減進攻性武器,大炮和坦克超過某種限制要加以禁止”。但是這些限制的程度一直沒有公布。7月23日,會議宣布暫時休會——摘編自魯靜《美國與1932年的世界裁軍會議》(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圍繞“胡佛計劃”美、英、法、德各國的主要意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日內瓦世界裁軍會議進行簡要評價。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試題分析:羅斯福不主張推行計劃經濟模式,提倡國家加強對經濟干預,推行計劃經濟模式一說錯誤,A項可排除。羅斯福十分注重社會福利制度的形成,但是二戰后福利國家才紛紛建立起來,B項說法排除。D“新經濟”時代指美國的20世紀90年代,和羅斯福新政無關。考點: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2、B【解析】

根據所學,17-18世紀正是英國對外殖民擴張崛起的時期,18世紀中期,英國通過殖民擴張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因此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才會大量增加,故B項正確;啟蒙運動對推動英語的推廣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排除A項;擴大英國市場并不會使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大量增加,排除C項;英國并非一直走在現代化的前列,排除D項。3、B【解析】

和平鴿不可能叼起粗壯的樹枝,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戰后意圖操控國聯的行為沒有成功,所以漫畫反映的主旨應該是美國通過國聯維護和平的愿望不可能實現,故選B;美國戰后沒有能夠成功控制國聯,排除A;“國聯自身缺陷”的說法與漫畫主旨不符,排除C;D項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B。4、D【解析】

司馬遷認識到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是人民生活的基礎,是富國富家的基礎。這與當時的重農抑商思想相悖,故D正確;這不符合當時社會現實,故A錯誤;重農抑商政策鞏固了小農經濟的地位,故B錯誤;材料無法提高商人的社會地位,故C錯誤。5、D【解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體現的是割據,而古代中國實行中央集權,中央政府直接干預地方,其政策落實往往直達基層,因此不會出現“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現象,選項D正確;小農經濟不是官僚系統協調運作的主要原因,排除A;封建倫理綱常不能保證“一體化結構”運行,如漢代的七國之亂雖然存在著封建倫理綱常思想,但依然發生了割據,排除B;選官制度本身不能制約官員行為,排除C。6、C【解析】

略【詳解】由1971年算起,30年后是2001年,2001年中國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國,故選C項;AB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7、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信息“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筑界墻、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反映的是清初的海禁政策,故D正確;秦代、唐代、宋代都沒有海禁政策,故ABC錯誤。8、C【解析】

注意題干中的限定詞“根本目的”,美國國家改善勞工的處境,表面看是緩和階級矛盾,根本目的在于維護“總資本家”的利益,維護壟斷資本主義制度,C正確;AD是目的之一,但其根本目的是雛護資本主義制度,排除;B是為達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排除。故選C。9、B【解析】

根據材料“義倉糧食有災則用于賑民,無災則借貸民戶作種子”“專用于備荒”可知,唐代重農恤民思想得到實踐,故選B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行政手段,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縱向對比,體現不出關注民生力度增強的問題,故C項錯誤;社會保障體系是指國家通過立法而制定的社會保險,救助、補貼等一系列制度的總稱,材料體現的是社會保障的一個方面,但不能體現是完備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故D項錯誤。故選B。10、B【解析】

依據材料“隨著貿易自由的實現和世界市場的建立各國人民之間的民族隔絕和對立日益消失了”、“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可知,這表明經濟全球化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體,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民族隔絕和對立日益消失,不是民族差異的消失;C選項錯誤,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達國家獲益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各地區不是均衡發展的;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階級斗爭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1、A【解析】

1950年新中國成立不久,中國周邊局勢緊張,國際上兩極格局逐漸形成,爭取和平,鞏固新生政權成為外交優先問題,材料反映了新中國外交受國際局勢的影響,A項正確;圖是寫實,非寫意,排除B項;社會主義制度是1956年基本建立,排除C項;“雙百”方針是1956年提出,排除D項。故選A。12、D【解析】

羅斯福主動削減政府開支,縮減公共工程,并平衡政府預算,說明他并沒有把國家干預當成長期的政策來推行,而是視為應急的措施,故D正確;A項放棄說法錯誤,排除;干預是有效了,并沒有失靈,排除B;C項與史實不符合,新政已經實踐,排除C項。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學習西方經驗(受西方影響);城鄉之間,城市之間發展不平衡;由地方政府和民間推動;趨向制度化。(2)影響:保障民眾身體健康;增強公共衛生意識;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進中國社會近代化;否定傳統中醫是不可取的【解析】

(1)“特點”,根據材料信息“到20世紀初年,地方自治運動興起”、“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學生回國,帶來了先進的衛生知識與疾病預防的新思想”、“到民國年間多數城市都設立了專門管理公共衛生的衛生局”、“但南京等沿海沿江通商口岸較好,內陸城市較差”分別得出:由地方政府和民間推動、學習西方經驗、趨向制度化、發展不平衡等。(2)“影響”,根據材料信息“上海租界有關公共衛生的管理條例都被搬至上海華界”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由材料信息“1916年成立中華衛生教育會,先后在北京、杭州等15個城市開展衛生運動……到民國年間多數城市都設立了專門管理公共衛生的衛生局,公共衛生事業都有所發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保障民眾身體健康、增強公共衛生意識、促進中國社會近代化;由材料信息“但他們攻擊傳統中醫知識是不科學的和迷信的,使中西醫關系緊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否定傳統中醫是不可取的。14、(1)美國:以戰爭債務為武器,通過裁軍加強對歐洲各國的控制。英國:反對海軍限制,維護海上霸權。法國:保持對德國的軍事優勢,維護法國國家安全。德國:通過裁軍縮小與英法的軍備差距,突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2)評價:各國都企圖通過裁軍削弱對方實力,并非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未能遏制世界大戰的爆發;但為二戰后建立有序的國際秩序提供了借鑒。【解析】

(1)美國: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