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能夠反映20世紀中國面臨著兩種形勢的史實是()A.《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C.《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 D.《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2.由如圖所示國家組成的區域經濟組織是A.東盟 B.石油輸出國組織 C.歐共體 D.世界貿易組織3.資本主義的變化影響著西方諸國的沉浮。一國之強盛,或支配地位被他國所取代,都有其時代大背景。凡能夠在資本主義某一發展階段上捷足先登者,往往搶占發展優勢,成為一個潮流的領頭人。下列選項中,能夠印證以上觀點的是A.新航路開辟后的重商主義促使荷蘭、英國迅速率先崛起B.工業革命后英法兩國采用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引領資本主義發展C.固守重商主義傳統的徳國直到19世紀70年代才實現了真正的統一D.實施“混合經濟”的美國在20世紀初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4.古代羅馬統治者制定和實施羅馬法的目的不包括A.為國家權力提供法律依據B.緩解社會矛盾,鞏固帝國的社會基礎C.保護私有財產,籠絡上層人士D.為近代歐洲大陸國家立法提供范本5.20世紀20年代呂思勉撰成《白話本國史》。據此推測,其寫作可能受下列事件影響的是A.新文化運動 B.護國運動 C.一二·九運動 D.五四運動6.有學者指出:在(20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的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經濟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導致“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結盟運動興起 B.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C.兩極格局的存在 D.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7.“于是本來潛心于駢四儷六之文的人們也漸漸張目四顧,為種種新學與時論所吸引了。這個變化……造就了一批近代知識分子的雛形”吸引著一批愛國的中國人從改革中尋求民族的出路。”這種現象A.說明鴉片戰爭促使傳統儒學思想不斷瓦解 B.體現了甲午戰爭后部分國人的覺醒C.反映出洋務派企圖以新工具來守護舊理論 D.說明新文化運動推動新思潮的發展8.巡撫唐景崧在《馬關條約》簽署當日上奏清廷“挽救英、俄為同盟,許其保遼、保臺”。紳士代表向英國領事提出:在中國保有主權情況下,將行政權與各種捐稅交予英國以換取英國的保護。上述行動說明官紳A.在保臺策略上分歧嚴重 B.寄希望于國際干預C.放棄了自主保臺的努力 D.主張國際共管9.在某公報中,一方重申:“問題是阻礙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關鍵;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國的一個省”;另一方則表示;“它認識到在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是中國的一部分.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問題的關心。這一公報的發表A.加快了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進程B.推動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C.宣布了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D.實現了中美兩國關系的正常化10.《通典》記載:漢武帝時“以(御史)中丞督司隸(校尉),司隸(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東漢初年,朝廷舉行朝會時,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司隸校尉地位的變化說明A.中央監察機構更加完善B.專制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C.漢代官僚隊伍廉潔高效D.中央放松了對地方的監察11.如圖為清朝晉商商路示意圖,依據此圖能夠說明A.政治中心北移導致經濟格局變化 B.晉商主要得益于絲路起點這一地理優勢C.晉商初步形成傳統市場體系網絡 D.自然經濟造成清代南北之間的商業對峙12.《明史》記載,“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參政……行之一紀,革中書省,歸其政于六部,遂設四輔官。又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而其官不備,其人亦無所表見。至仁宗而后,……閣權之重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據此可知A.明朝初期,宰相參與國家機要事務B.太祖罷相,設內閣制協理國家政務C.政務繁忙,輔官與大學士堪當重任D.閣臣權重,設司禮監太監予以牽制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1943年10月,美英蘇中四國簽署《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要“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1944年5月,美英蘇中四國在華盛頓敦巴頓橡樹國會晤,具體商討籌建事宜。中國代表團指出:維持和平與安全必須根據正義與國際公法之原則。這一原則后被寫入了《聯合國憲章》。1945年4月,舊金山會議開幕,美蘇兩國在會議主席的設置上產生了分歧,中國代表團堅持在兩國間居中調停的立場。中國代表“善于幹旋調解”,得到各國代表的好評。針對聯合國憲章草案,中國代表團提出出,國際間如有危害和平事件發生,安全理事會應有權采取臨時辦法。中國國代表團還建議非常任理事國的選舉應考慮地城平等分配的原則給歐美以外的小國、弱國更多更公平的機會。這些提案最終荻得大會通過被列入聯合國憲章。——摘編自金光耀《國民政府與聯合國的創建》(1)根據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在聯合國創建過程中的貢獻。(2)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聯合國得以建立的歷史條件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二戰后,美國政治家和商界重要人物推動建立了全球貿易機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1948年—1966年世界貿易增長了6.6%,1966年—1977年增長了9.2%,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貿易額是1980年的兩倍。同時,新型合作對新經濟秩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全球公司取代傳統跨國合作企業,把世界看成一個市場,從全球化中獲益,又對全球化進程起到推動作用。——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兩極格局的終結,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冷戰結束后,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那些在新科技革命中處于領先地位、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國家,終將成為新的“一極”。大國關系的伙伴化,使大國之間彼此牽制、相互借重,保持著相對均衡的態勢。——唐書麟《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版)》(1)根據材料一,概括二戰結束以來推動“新經濟秩序”建立的因素。指出推動這一“秩序”發展的亞太地區經濟組織。(2)根據材料二,概括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原因,結合所學說明這種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抓住題干中的時間“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都發生在19世紀末,不符合題干時間,故BCD項排除,因此答案為A項。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辛丑條約2、A【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一區域是東南亞一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地區的區域經濟組織是東盟,A項正確;石油輸出國組織不在東南亞,歐共體是歐洲的,世界貿易組織不是區域性的經濟組織,故排除BCD項。【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看準圖片中的地理位置,并理解“區域經濟組織”的含義。3、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英法兩國率先采用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從而引領了資本主義發展,故B正確;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崛起,故A錯誤;重商主義不是德國的傳統,故C錯誤;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故D錯誤。4、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為近代歐洲大陸立法提供范本屬于羅馬法的影響,不是古代羅馬統治者制定和實施羅馬法的目的,D選項符合題意;為國家權力提供法律依據、緩和社會矛盾和保護私有財產等,都是羅馬統治者制定和實施羅馬法的目的,ABC三項不符合題意。5、A【解析】

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倡導白話文運動,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故20世紀20年代呂思勉撰成《白話本國史》就是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故答案為A;B是反對袁世凱復辟,與白話文無關,排除;C是1935年發生的,不是20世紀20年代之前,排除;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與白話文的使用沒有直接關系,D錯誤。6、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戰后美蘇兩極格局形成,兩大集團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進行冷戰,導致全球的分裂,結合本題材料中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應指兩極格局的存在,故本題答案選C項。ABD與題意不符。考點:二戰后政治格局多極化的趨勢·兩極格局的形成·影響7、B【解析】

根據材料“吸引著一批愛國的中國人從改革中尋求民族的出路”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是西化的日本打敗了傳統的中國,這使中國民族意識開始覺醒試圖通過維新變法尋求中華民族的出路,故B項正確;鴉片戰爭并未使傳統儒學思想瓦解,排除A項;洋務運動并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C項;題干信息不能反映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8、B【解析】

根據材料“挽救英、俄為同盟,許其保遼、保臺”、“以換取英國的保護”可得出這是官紳寄希望于國際干預來保衛的主權,看不出國際共同管理,B正確,D排除;的官和紳都主張利用國際力量來保護,A排除;士紳的主張實際上就是自主保臺,C排除。故選B。9、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公報是1972年的中美上海《聯合公報》,這一公報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推動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故B正確;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故A錯誤;1979年的《告同胞書》宣布了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故C錯誤;1979年中美兩國實現了關系的正常化,故D錯誤。10、B【解析】材料中的“司隸校尉可以與尚書令和御史中丞專席獨坐”表明司隸校尉的地位不斷上升可與三公相抗衡,進一步說明了三公的權力在削弱,皇權在加強,故B項正確;監察機構的完善在材料沒有體現,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官僚隊伍廉潔高效,故排除C項;司隸校尉是中央的監察官員,故D項中的“對地方的監察”不符合題意,排除。11、C【解析】

晉商的商路以山西為中心,輻射北方諸省為主,形成全國性市場網絡,C正確;清代經濟重心仍在江南,排除A;陸上絲路起點在西安,而非山西太原,排除B;此圖為晉商示意圖,并不包括徽商等其他商幫布局,看不出南北商業格局整體結構,排除D。12、A【解析】

根據“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可知,明朝初期,宰相參與國家機要事務,A符合題意;明成祖設內立閣,B錯誤,排除;材料信息不能體現“輔官與大學士堪當重任”,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司禮監太監的信息,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明太祖初一海內,仍元制,設中書省,綜理機務”,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貢獻:是最早提出建立聯合國的國家之一(建立聯合國的四大發起國之一);全面參加聯合國的籌建工作;推動舊金山會議順利召開;為制訂《聯合國憲章》提出積極建議;協調大國之間的矛盾,代表弱小國家和民族發聲等。(2)條件: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走向勝利,吸取二戰的慘痛教訓,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包括中國在內的反法西斯同盟國之間的協商合作;《聯合國憲章》的制訂等。【解析】(1)從材料“1943年10月,美英蘇中四國簽署《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4年5月,美英蘇中四國在華盛頓敦巴頓橡樹國會晤,具體商討籌建事宜”“1945年4月,舊金山會議開幕……中國代表團堅持在兩國間居中調停的立場……得到各國代表的好評”“中國代表團提出……提案最終荻得大會通過被列入聯合國憲章”中可以概括出答案。(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從二戰勝利及其教訓、各國努力、《聯合國憲章》的制定等方面來分析出答案。14、(1)因素:美國政治家和商界人物的推動;新型合作。(。如答“關貿總協定”或“全球公司的推動”也可給分)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如答“東盟”也給分)(2)原因:世界兩極格局的終結;科技與經濟因素的重要影響;伙伴化大國關系的深入發展。重要影響: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解析】

(1)因素:根據材料一中“美國政治家和商界重要人物推動建立了全球貿易機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新型合作對新經濟秩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等信息可知,二戰結束以來推動“新經濟秩序”建立的因素有,美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