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第五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五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五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五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鄭州市第五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三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鄭州市第五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三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5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發表了《關于全國人口調查登記結果的公報》。《公報》公布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全國在1953年6月30日24時總人口為601,938,035人。當時首次進行大規模人口普查主要為A.恢復國民經濟提供參考數據 B.配合全國普選提供準確數據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據 D.規劃經濟發展提供準確依據2.《大博弈:全球政治覺醒對美國的挑戰》一書認為,北約關注阿富汗戰爭打擊所謂的“恐怖主義”,但北約不是為阿富汗這樣的國家而設計的;并進而認定“我們面對一個新世界,用的卻是并非為這個世界而設的體制。”上述觀點旨在反思A.兩極格局B.國際恐怖主義C.國際政治舊秩序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3.20世紀60年代,美國漫威公司創造了綠巨人浩克這一漫畫人物形象,情節是蘇聯間諜在實驗中搞破壞,主人公由于受到伽馬射線的輻射而變成了綠巨人。這一藝術創作反映出A.美國民眾對于蘇聯崛起的恐懼B.漫畫人物形象塑造受到時代影響C.美蘇兩極對抗擴展到文化領域D.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文化事業發展4.孔子主張“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墨子主張“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商鞅主張“任其力不任其德”,“程能而授事”。這些主張A.說明尚賢得到諸侯國認可 B.體現新興地主階級選才標準C.有利于打破貴族壟斷官職 D.表明百家思想出現融合趨勢5.歷史是復雜的。有時吸取前人的歷史教訓會導致新問題的產生。下列史實能佐證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漢推行郡國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漢啟用布衣將相C.隋二世而亡,唐廣招賢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實行寬簡舒緩法令6.明清徽州家譜、方志和文人筆記等文獻為徽商立傳,有很多不是記載他們的商業經營如何成功,而是記載他們經商過程中的各種義行,以及經商致富后如何報效家族、鄉里和國家。這主要反映出A.傳統道德影響深遠 B.徽州商人趨名逐利C.商人群體實力雄厚 D.家譜方志隱惡揚善7.明朝,漢江改道,陜西省的商人乘船順流而下,將貨物販運于漢正街中轉,漢口之名可以說是因陜西商販而得名,即漢水入長江口。明朝末年,成為天下四大名鎮之一。這一現象反映了A.長途販運提高商人的社會地位 B.區域位置影響商貿發展C.城市規模的擴大推動商業發展 D.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8.14—16世紀,歐洲大陸國家出現了“三R”現象:一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一是宗教改革(ReligionReform),一是羅馬法復興(RecoveryofRomanLaw)。三者都A.反對封建神學 B.強調自由、平等、法治C.倡導人文主義 D.主張建立資產階級政權9.1982年現行憲法頒布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五次憲法修正案,先后把堅持改革開放、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私有財產保護制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寫入憲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強調A.中國高度重視保障人權B.公民法制意識日益增強C.法律要為社會發展服務D.法律的經濟職能得以強化10.某《聲明》宣布:“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布結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這一聲明簽署的時間是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84年11.如圖為公元117年羅馬帝國皇帝去世時的疆域圖,下列描述符合該時期的是A.大斗獸場每個拱門兩邊都配有希臘式石柱,將建筑力度和外觀美感融為一體B.圖拉真廣場層次分明,功能豐富,廣場兩側配有四排粗大的柱廊C.萬神殿由門廊和正殿構成,集希臘柱式和羅馬拱門建筑風格于一體D.圖拉真紀功柱的柱體自下而上有一條浮雕帶,描繪了圖拉真遠征場景12.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在一次講話中提到:“……將極權主義政權強加給自由國家人民,都破壞了國際和平的基礎,從而也破壞了美國的安全”“我認為我們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這段講話體現了美國A.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 B.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C.“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 D.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是一個城鄉二元分割的體系,高度附屬于計劃經濟體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體制逐步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1984年,社會保障體系開始了由國家保險向社會保險的轉變。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開始在城鎮推廣養老保險基金社會統籌。1998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頒布,規定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199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發布并實施。新世紀以來,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出現迅速發展的特征,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出臺實施。經濟增長成果通過社會保障制度惠及了全體人民,反過來又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增長。2007年,在城市低保制度成功實施的基礎上,農村低保制度開始施行。國家、企業和個人責任共擔的社會保險制度的構建,成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主體內容,社會救助制度則成為市場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礎性制度。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革,在保留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同時,新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醫療保障局,使整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得以重構。——摘編自韓克慶《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保障體系變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保障體系變革的意義。14.(20分)二戰后,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戰后,全球經濟發展的鮮明特點是形成了“兩個平行的世界市場”(斯大林語)。顯然,從二戰結束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經濟全球化誤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稱其為“半球化”。——摘自李揚《“一帶一路”將成全球化新引擎》材料二

實際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種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產物。相對而言,它是弱勢與受害群體對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爭,是對全球化的所謂不可規避性的挑戰。

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在這里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蹤而來。……示威者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工具,因為它們竭盡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這些國家更加貧窮。……他們認為地球環境將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負,地球環境將因為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擊。材料三目前,反移民浪潮也成為反全球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約有三分之一的移民從發展中國家前往發達國家。……非法移民會搶走工作,消耗稅收,增加犯罪,改變民族認同。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之所以選擇脫歐,就與這種擔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伊朗作為伊斯蘭世界的代表,出于意識形態領域的原因,也是反全球化的主要支持者。1996年10月,伊朗按照對伊斯蘭女孩的期望生產出薩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美國產的芭比娃娃。……伊斯蘭圣戰組織的興起和全球范圍內的恐怖主義襲擊此起彼伏,也是反全球化運動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極端體現。——以上材料摘編自龐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種全球化》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你是如何理解二戰后到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稱為“半球化”的?并指出出現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及這-局面結束的標志。(2)“反全球化是另一種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產物”,運用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6月進行的首次進行大規模人口普查主要為接下來進行的一屆人大的召開和全國普選的進行提供準確的數據,B項正確;1952年底我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任務,A項錯誤;全國性的人口普查與制定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無關,C項錯誤;當時的一五計劃的建設和改革工作已經展開,D項錯誤。2、C【解析】

由材料“我們面對一個新世界,用的卻是并非為這個世界而設的體制”可知,作者認為北約是國際政治舊秩序下的產物,已經不能適應世界發展的新形勢,故選C。阿富汗戰爭發生于21世紀,兩極格局已經瓦解,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恐怖主義產生的原因,其主體在對北約的論述分析,故B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在以北約為例說明新世界全球政治覺醒對美國的挑戰,北約本身不是其反思的焦點,排除D。3、B【解析】

材料表明,美國影視形象的塑造刻意地針對蘇聯,這反映了在時代大背景下美國影視公司的冷戰思維,故選B;材料無法反映民眾的情緒,排除A;材料僅反映了美國一方,無法體現美蘇雙方,排除C;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故選B。4、C【解析】

孔子、墨子和商鞅都主張根據選賢任能,這有利于打破貴族壟斷官職,C正確;三人的主張不代表諸侯主張,排除A;孔子的奴隸主貴族代表,排除B;D與題無關,排除。5、A【解析】漢初推行郡國并行制是對秦朝郡縣制的消極反思,造成了王國問題。6、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徽州商業發展迅速,但恪守和弘揚儒家的倫理道德仍是事功評價的主要標準,反映出傳統道德的影響深遠,因此A選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明清時期徽州仍注重和弘揚儒道,并非趨名逐利,B選項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商人群體的實力狀況,C選項錯誤;是否符合儒道不能等同于善惡,D選項錯誤。故選A。7、B【解析】

依據材料“漢水入長江口”并結合明朝的商業發展狀況可知,漢口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大名鎮之一,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區域位置對商貿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B正確;材料信息未反映商人地位的提高,A錯誤;材料反映的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規模的擴大,而不是城市規模的擴大推動商業發展,C錯誤;明清時期積極采取重農抑商政策,即使商業有所發展也不代表政府政策松動,D錯誤。故選B。8、C【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核心內容;宗教改革和羅馬法復興其實質是宣言人文主義精神,因此三者都倡導人文主義,C項正確;A、B、D三項均是啟蒙運動的內容,排除。9、C【解析】

概括材料可知,我國憲法修正案要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法律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出人權的內容和沒有反映出公民的法制意識增加,故AB項排除。材料不僅除了體現出經濟職能,還體現了的思想,故D項錯誤。10、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時間是1972年,B正確;排除ACD項。11、D【解析】

根據疆域圖可知,這時羅馬帝國的疆域最大,這是圖拉真時期的疆域,選項D正確;斗獸場門柱具有希臘化色彩,這是公元80年的建筑成就,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圖拉真廣場建立時間是107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萬神殿建立時間與題干不符,排除C。12、A【解析】

20世紀中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必須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命運”,體現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A項正確;控制西歐的經濟策略是國務卿馬歇爾提出的歐洲復興計劃,B項錯誤;材料體現的不是“制約與平衡”的外交理念,C項錯誤;“維護國際和平與正義的決心”沒有正確揭示杜魯門主義的本質,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依規開展,階段性推進;先城后鄉,城鄉統籌;全方位開展,涉及養老、醫療、低保、救助等領域;發展迅速,建立起國家、企業和個人責任共擔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完備。(2)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經濟持續增長;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保障人民基本權益);推動改革深入發展。【解析】

(1)根據材料“1991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開始在城鎮推廣養老保險基金社會統籌”“2007年,在城市低保制度成功實施的基礎上,農村低保制度開始施行”“國家、企業和個人責任共擔的社會保險制度的構建,成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主體內容”“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革,在保留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同時,新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醫療保障局,使整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得以重構。”結合所學可以從依規開展,階段性推進;先城后鄉,城鄉統籌;全方位開展,涉及養老、醫療、低保、救助等領域;發展迅速,建立起國家、企業和個人責任共擔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完備等方面分析。(2)根據材料“新世紀以來,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出現迅速發展的特征,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出臺實施。經濟增長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