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烏海市重點中學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第二十九軍司令部命令“盧溝橋即爾等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與該命令相關的事件是A.西安事變 B.八一三事變C.七七事變 D.九一八事變2.下表是近代中國部分年份進出口商品貿易比重表(占總值%)。據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年份進口商品出口商品鋼鐵和機械棉紗及棉制品棉花礦砂及金屬1925年6.520.73.82.91928年7.215.83.42.11931年9.37.92.91.6A.中國輕重工業(yè)發(fā)展趨于平衡B.南京國民政府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C.當時國內工業(yè)建設有所發(fā)展D.民族工業(yè)在“一戰(zhàn)”后迅速蕭條3.下表是某學者總結的由唐到宋科舉考試的變化。由此可知A.貴族政治淡出歷史舞臺 B.皇權專制得到一定加強C.官僚政治體系漸趨完善 D.權力制衡體制開始形成4.1896年至1898年,上海時務報館實際上成為各種維新事業(yè)的聯(lián)絡站,共有40人自浙江、四川、江蘇、湖北、檳榔嶼等多地來信,請求幫助辦理各類事項近60項,涉及擬開辦學堂請代聘各科老師,請代為銷售、推廣報刊,請幫助設學堂、辦公司等。據此可知,當時A.維新派抓住了變法成功的關鍵 B.學習西方成為社會的共識C.維新變法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 D.維新變法與中國實際結合5.中國戰(zhàn)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不僅是因為中國實際參與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謀劃與指揮,而且還在境外協(xié)助盟軍作戰(zhàn)。中國軍隊協(xié)助盟軍作戰(zhàn)的最主要境外地是A.蘇聯(lián) B.越南 C.印度 D.緬甸6.清人秦榮先《上??h竹枝詞》寫道: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農夫苦踏車。直喚嬌娘幫出力,汗淫粉頰賽紅霞。這里的“踏車”A.推動交通工具的近代化B.利用水力提高了農田抗早能力C.使農業(yè)擺脫自然的束縛D.表明灌溉技術沒有突破性發(fā)展7.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典章,稱“周監(jiān)(借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蔽闹械摹岸笔侵窤.夏代、殷商 B.商朝、西周 C.西周、東周 D.春秋、戰(zhàn)國8.下表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鑿的主要水利工程。據此可知名稱時期開鑿時間主持國家邗溝春秋公元前486年吳國西門豹渠戰(zhàn)國公元前421年魏國鴻溝戰(zhàn)國公元前360年魏國都江堰戰(zhàn)國約公元前256年秦國鄭國渠戰(zhàn)國公元前246年秦國A.秦魏在興修水利工程上競爭激烈 B.興修水利工程為秦統(tǒng)一奠定基礎C.當時各國日益重視興修水利工程 D.這時期改造自然的能力大為提升9.“這種制度,從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兩黨制或多黨制互相攻訐、互相傾軋的弊病,能夠保證集中領導與廣泛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我們要繼續(xù)堅持和完善這個制度……”“這個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基層民主制度C.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協(xié)商制度10.“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面署之,以駁正違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則稱揚德澤,褒美功業(yè),覆奏而請施行,小事則署而頒布之.具有此種行政審核功能的機構是A.元朝的中書省 B.唐朝的中書省 C.唐朝的門下省 D.明朝的內閣11.在古羅馬,凡是根據公民法得不到保護的所有權,可請求裁判官予以保護。依此取得事實所有權的人可享受所有權人的一切權利。這一規(guī)定A.削奪了貴族的特權 B.賦予裁判官立法權C.利于商品經濟發(fā)展 D.給予外邦人公民權12.《光緒朝東華錄》載清末頒布的一份懿旨稱:“嗣后鄉(xiāng)試會試及歲考科考等,悉照舊制,仍以四書文試帖經文策問等項分別考試。經濟特科,易滋流弊,并著即行停罷。”與這一懿旨的頒布有直接關系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 B.百日維新 C.清末新政 D.預備立憲13.《周禮.秋官》記載:“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西周時期,每當國家遇到重大問題,小司寇常向萬民咨詢。這種制度體現(xiàn)了A.民眾對日常政務的廣泛參與 B.宗法制下貴族對權力的壟斷C.分封制下對邊疆統(tǒng)治的加強 D.氏族部落民主制的殘余影響14.“(辛亥)革命的不徹底,遷就妥協(xié),使大盜竊國,軍閥攘權……革命無統(tǒng)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舊染污俗,絲毫未能觸及?!睘榇?,20世紀前期先進的中國人主張A.進行二次革命 B.實行“實業(yè)救國”C.改造文化心理 D.實施預備立憲15.與四大發(fā)明促進了歐洲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一樣,儒家思想也曾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他們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躬行有教無類的教育觀 B.主張漸進改良的歷史觀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觀 D.強調貴賤有序的階級觀16.在宗法制下,國人一方面對活著的長輩絕對的順從、孝敬;另一方面對死去的先祖隆重祭祀,以祈求他們的保佑。這說明宗法制A.致使國人注重血緣關系 B.推動孝親思想深入人心C.導致男權意識經久不衰 D.造就了濃厚的家庭意識17.史料記述,徐德瓊(1822-1873年),名瑞珩,號榮村,廣東香山人。上海開埠后第一批來滬闖蕩的商人。1851年,他以……參加在倫敦舉行的第一屆世博會,引起轟動,一舉摘得維多利亞女王頒發(fā)的金、銀獎牌各一枚。結合時代背景,徐德瓊參加世博會最有可能帶去的是()A.彩陶 B.絲織品 C.手工棉布D玻璃18.這場席卷全歐的思想運動以其富有理性的觀念,喚醒歐洲各國乃至美國等國人民起來反對封建意識,反對教會權威,給處于黑暗統(tǒng)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這次思想解放運動A.旨在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B.設計出資本主義的社會藍圖C.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D.有力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19.古代帝王將祖宗神位供奉于太廟,并選取少數王公大臣進行供奉,稱為“配享”。漢代以來更是相沿成制度,例如西漢裴秀、宋代司馬光、清代張廷玉等皆“配享”太廟。這一做法旨在A.強化宗法制度 B.彰顯皇權權威 C.宣揚忠義理念 D.體現(xiàn)尊卑有序20.秦朝實行御史監(jiān)郡制度,由中央的御史大夫派出御史到郡監(jiān)督,與郡守、尉并列,還兼有領兵、舉官和開渠等行政大權。漢文帝時一度派遣丞相史刺州,監(jiān)察郡守和監(jiān)御史,屬臨時性質,有事始岀而事畢即還。漢武帝于“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創(chuàng)立了刺史制度??梢姡淌分贫鹊膭?chuàng)立是監(jiān)察制度不斷完善的結果,其主要表現(xiàn)在A.監(jiān)察權力逐漸分散 B.刺史直接參與地方政治C.政治決策封閉性日趨明顯 D.監(jiān)察身份、職責和區(qū)域相對固定21.“正當中國人沉浸在康乾盛世的幻境中時,在地球的另一端,一種新的文明,一場偉大的革命,一個新的運動正在萌發(fā)和蓬勃發(fā)展?!彼鼈兎謩e是A.伊斯蘭文明/宗教改革/文藝復興B.民族國家/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C.工業(yè)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D.大學崛起/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運動22.漢初.劉邦與功臣,諸侯王訂立“白馬之盟".通過分權共治來換取對漢帝國后世君主繼續(xù)統(tǒng)治的認同與忠誠。但隨著法更.儒生、士吏等“治國者”集團逐漸借助個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諸侯王等“立國者”集團,“白馬之盟”遭到背棄。這一變化反映出A.政治均勢格局逐漸瓦解 B.專制皇權趨向成熟穩(wěn)定C.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D.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弱化23.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新上任的鄭莊公不僅不為平王奔喪,還命人入侵王室疆土,搶奪成熟的莊稼,從此“周鄭交惡”。該狀況反映出A.周王朝統(tǒng)治名存實亡B.周王室權威受到挑戰(zhàn)C.官僚政治建立的必要性D.東周時期宗法觀念淡薄24.古羅馬法規(guī)定:土地和動產都可以完全地為個人所有,個人對其所有物擁有最全面的支配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返還占有權。一個人不能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被剝奪所有權,與此相聯(lián)系,一個人也不能轉讓他不擁有的權利。由此可見,古羅馬法A.強調所有權的絕對性 B.注重維護權貴利益C.借鑒雅典的人文思想 D.追求執(zhí)法公平公正25.公元130年,羅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學家猶里阿努斯把歷年來的行政長官告示全部加以整理校訂,并進行必要修改。后經哈德良咨請元老院決議通過,并予發(fā)布。此后,凡行政長官告示皆以此為標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標新立異。羅馬帝國的這一做法反映出A.立法活動服務于政治需要B.立法的民主基礎得以加強C.少數法學家壟斷了立法權D.行政官員的立法權被剝奪26.圖片取材于某中學生創(chuàng)作的關于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漫畫。結合所學判斷,農奴獲得自由“如此自由”A.即獲得了土地、權力和財富B.指的是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C.是通過自下而上方式實現(xiàn)的D.受到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反對27.下表英國國民總收入變化表年份約1770約1790~1793約1830~1835數額(百萬英鎊)140175360英國工人實際工資變化表(即按實際購買力計算的工資,1851年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數1.741.482.69綜合表可知,在工業(yè)革命期間,英國A.工人實際收入與經濟發(fā)展同步增長B.經濟快速發(fā)展依賴于廉價的勞動力C.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D.工人生活整體上沒有改善28.祖國醫(yī)學源遠流長。奠定中醫(yī)臨床學理論基礎的醫(yī)學著作是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本草綱目》 D.《神農本草經》29.井田制的史料僅來自于《孟子》與《周禮》。在《孟子》之前,沒有關于井田制度的記載。有學者認為井田制度可能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制度,并據此認為這種制度可能從未得到嚴格的實施。下列關于井田制示意圖的解說正確的是()A.井田制下,公田的土地更肥沃,產出更高B.私田多于公田,說明這一制度開始瓦解C.井田總是方方正正,便于國家管理和土地丈量D.原則上,井田的實際擁有者不可以任意買賣土地30.《西方文明史》寫道:“首先是對個人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頌揚,無論是一朵花,還是一座山脈,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覺之中而受到珍視。除了對生命之外,人們還可以根椐自己對自然的反應自由地作出各種解釋,而不是僅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則?!迸c這一特征相符的文學作品是A.《神曲》B.《巴黎圣母院》C.《老人與?!稤.《人間喜劇》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中國專制說”。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近四十年來,……普遍的有一種誤解,以為在民國成立以前,幾千年以來的政體全是君主專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獨裁的、黑暗的,這話顯然有錯誤。在革命前后持這種論調以攻擊君主政體,固然是一個合宜的策略。至少除開最后明清兩代的六百年……大體上說,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體,君權是有限制的。——吳晗《歷史的鏡子》(原載《云南日報,1943年》)材料二: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tǒng)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三:隨著工業(yè)革命與西方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包括“中國專制說”在內的西方學說,隨著西方的商品,一同被輸送到世界各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觀點傳入中國。譚嗣同在1896年完成的《仁學》中說,“兩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對秦漢以下的中國政治持全盤否定態(tài)度。此后……都將從秦始皇開始到20世紀初延綿不絕的中國的政治體制一并視為專制政體?!钚駯|《中國古代專制說的知識考古》(1)根據材料一,指出“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國歷史中限制君權的因素有哪些?(2)結合所學知識,請以具體史實來說明材料二中的觀點。(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專制說”得以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32.人文主義在不同時代,有著永恒不變的內涵和不斷發(fā)展的外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他們認為,世界的本原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宇宙理性”,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發(fā)展和變化都是有規(guī)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人類及其社會也是自然的產物,因此也是有規(guī)律的。……他們在社會人生方面宣揚克己修身、恬淡寡欲,認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從命運的安排,順應自然地生活,反對追求快樂,主張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善就是德行材料二:《創(chuàng)世紀》局部——吳曉群《希臘思想與文化》材料三:緊隨休謨之后,盧梭繼續(xù)發(fā)起了對自然法及科學理性的攻擊……在盧梭看來,人類理智教育和法律之下的文明社會,破壞了人在自然狀態(tài)下那種自然同自由或精神的直接統(tǒng)一與和諧,使人的自然本性與精神和道德相分離??档轮鲝垺瓊€人作為自我意識的理性精神主體,他自在地擁有內在的主觀自由領城,既只有根據自己的理性意志、主觀認識來自主地判斷和決定自己的行為及其責任,個人才是真正自由的。——羅朝慧著《自由與權利的必然性和現(xiàn)實性從黑格爾的政治哲學出發(fā)》(1)指出材料一的觀點屬于古希臘的哪一思想學派,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學派在哲學和社會人生方面的基本觀點。(2)指出上圖作品的作者及繪畫地點,并簡述作者通過這一作品所表達的時代精神。(3)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簡述盧梭與康德對于“理性”思想發(fā)展的理論貢獻,并指出兩人的貢獻對于啟蒙運動思想發(fā)展的意義。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特別是商品性農業(yè)的發(fā)展和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弛,包租制租佃關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包租制租佃關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租數額固定,主佃雙方“恪守豐歉兩無加減”的約定,佃戶相對較為自由,佃戶甚至逐漸獲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權利。他們還要求獲得擁有轉讓所佃耕土地的的權利,形成了事實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現(xiàn)象。——卞利《明清土地租佃關系與租佃契約研究》材料二2011年中國正式啟動土地確權全國試點。土地確權是指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其他項權利的確定。確權過程中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性文件,充分考慮歷史背景等原則。土地確權可以有效化解土地糾紛,提高農民獲得的征地補償數額,加速農村土地流轉,形成規(guī)模經營,提高農村生產力,進而縮小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差距。到2018年底,除少數邊疆民族地區(qū)以外,我國將在全國范圍內完成土地確權工作?!忽巍锻恋卮_權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一個文獻綜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租佃制的新發(fā)展并簡要評價。(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土地確權的特點并分析其影響。(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指出中國農村振興應注意的問題。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二十九軍”“盧溝橋”可知,這是七七事變,選項C正確;選項A、B、D與盧溝橋這一地點不符,排除。2、C【解析】
從材料中鋼鐵和機械的進口不斷增加可以看出,工業(yè)建設有所發(fā)展,故C項正確。從材料可以看出,1925年到1931年重工業(yè)機械的原材料進口不斷增加,這說明中國重工業(yè)有所發(fā)展,但體現(xiàn)不出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發(fā)展均衡,故A項排除;材料中鋼鐵和機械的進口不占絕對多數,所以看不出南京政府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1925年以后經濟發(fā)展,不是一戰(zhàn)以后的蕭條,排除D項。3、B【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宋朝科舉制選拔權力由“恩歸有司”到“恩由主上”,體現(xiàn)了君主對選拔權力的管控,考試原則的更加“公開、平等、擇優(yōu)”、考試形式逐漸“取士與育才統(tǒng)一”,有利于選拔人才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因此材料體現(xiàn)了這時期專制皇權的加強,B項正確;宋代貴族政治并沒有淡出歷史舞臺,直到明清時期,貴族政治仍有一定的影響,A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宋朝科舉制的發(fā)展,無法體現(xiàn)整個官僚政治體系的完善,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權力制衡體制,并且無法得出權力制衡體制開始形成,D項錯誤。4、C【解析】
1896年至1898年,上海時務報館實際上成為各種維新事業(yè)的聯(lián)絡站,涉及多地眾多維新事業(yè),說明當時維新變法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故選C;材料信息不能體現(xiàn)維新派是否抓住了變法成功的關鍵,排除A;材料無法體現(xiàn)學習西方成為社會的共識,排除B;材料不能說明維新變法是否與中國實際結合,排除D。5、D【解析】
為了保衛(wèi)西南大后方和滇緬公路,協(xié)助盟軍作戰(zhàn),中國遠征軍踏出國門遠赴緬甸抗擊日本侵略者,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軍歐洲戰(zhàn)場的對德作戰(zhàn),故答案為D;ABC不符合題意,排除。6、D【解析】
本題考查古代中國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詳解】根據材料“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農夫苦踏車”可見是指灌溉工具翻車,依靠人力,故排除A和B,選擇D。材料中不能獲取C選項的信息,故排除?!军c睛】古代中國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朝代三國曹魏唐朝宋朝明清灌溉工具翻車筒車利用水力灌溉高轉筒車利用水力灌溉風力水車利用風力灌溉水利工程戰(zhàn)國時期的都江堰;漢朝時期的漕渠、白渠、龍首渠7、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十分推崇借鑒并發(fā)展了夏、商兩代文明的西周禮樂制度,A選項正確;西周借鑒的先代文明中,不包括西周、東周或者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典章,BCD三選項錯誤。8、D【解析】
春秋以前沒有大型水利工程,原因在于生產工具的落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鐵制工具的廣泛運用,大量開鑿水利工程成為可能,說明這一時期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秦魏兩國的競爭,排除A項;材料只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要水利工程開鑿的史實,不足以論證興修水利工程為秦統(tǒng)一奠定基礎,排除B項;材料中所涉及的只有秦、吳、魏三國,不能反映出各國興修水利情況,排除C項。9、D【解析】
依據材料“從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兩黨制或多黨制互相攻訐、互相傾軋的弊病”來看,這個制度指的是政黨制度。依據所學可知,中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D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人民利益的,A錯誤;基層民主制度是協(xié)調解決基層問題的,B錯誤;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C錯誤。故選D。10、C【解析】
從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只要是百官的奏章,侍中審定奏章的合理性后,這個機構要先閱讀奏章并簽名,來糾正奏章上的錯誤,由此可以判斷出這個機構是唐朝門下省。故選C;A是執(zhí)行機構同時管轄腹里,故排除;B項是決策機構,故排除;內閣沒有行政審核功能,D錯誤。11、C【解析】
羅馬用公民法和裁判官裁決來保護私有財產和所有人的權利,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C項正確;保護私有財產和所有權人的一切權利,與削奪“貴族的特權”不符,A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賦予裁判官立法權,也沒有給予外邦人公民權,BD兩項錯誤。12、B【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光緒年間科舉制改革后,仍然按照原有制度和方式進行考試,結合所學可知這種變化與廢除戊戌變法中關于科舉考試的改革措施有關,故選B;洋務運動中沒有改革科舉制,排除A;清末新政廢除了科舉制,排除C;預備立憲在廢除科舉之后,排除D。故選B。13、D【解析】
西周時期居住在城郭之內的很多平民,原是周族公社農民,與貴族還保存著某種血緣關系,具有一定的參政權力,向“萬民”咨詢,表明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氏族部落民主制的殘余影響。D正確;材料反映了小司寇向萬民咨詢,而不是民眾廣泛參與,A排除;材料表明人民對政務有一定的參與權,B排除;材料信息并沒有體現(xiàn)分封制,C排除。故選D。14、C【解析】試題分析:辛亥革命并沒有在思想上對舊文化造成打擊,它失敗后,中國很快就開展了新文化運動,對辛亥革命進行補課。所以近代先進的中國從學制度改變成學習西方文化,通過學習西方文化來達到改造文化心理的作用。故答案選擇C項??键c:思想解放的潮流·維新思想、新文化運動·中國思想的近代化15、C【解析】聯(lián)系學知識可知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對人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要讓人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個君子,這與人文精神是一致的,通過材料中“儒家思想也曾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可見作者強調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對改造社會的作用,即反對封建專制的作用,故C正確;有教無類的教育觀與備受啟蒙思想家的推崇無關,排除A;啟蒙思想家主要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的政治觀,并非歷史觀,排除B;啟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反對等級制度,D錯誤。16、B【解析】
材料表明,在宗法制影響下,形成了國人對長輩及先輩保持尊重、孝敬的傳統(tǒng).致使孝親道德觀念深人國人心中,B項正確。由于人們重視血緣關系,所以出現(xiàn)了宗法制,A顛倒因果,排除;題干關注的是長輩、先祖,并未涉及男權,排除C;材料強調的是宗法制對孝親思想的影響,與家庭意識無關,排除D。17、B【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干的關鍵詞時間“1851年”可以判斷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絲綢、瓷器都是中華文明的象征。故選B。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工業(yè)革命?第一次工業(yè)革命18、B【解析】
根據材料“這場席卷全歐的思想運動以其富有理性的觀念,喚醒歐洲各國乃至美國等國人民起來反對封建意識,反對教會權威,”可知這場運動強調的是理性和反封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啟蒙運動,B選項符合題意。旨在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是文藝復興的內容之一,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馬丁路德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C選項排除。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有力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D選項排除?!军c睛】啟蒙運動指發(fā)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這次運動有力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19、B【解析】
通過配享顯示了少數大臣的特殊地位,這種特殊地位來源于皇權,從而彰顯了皇權的權威,故選B;少數大臣與帝王并不是統(tǒng)一宗族,無法體現(xiàn)強化宗法制度,排除A;CD是表面現(xiàn)象,無法體現(xiàn)本質,排除。故選B。20、D【解析】
秦朝的御史監(jiān)郡、漢文帝派遣丞相史監(jiān)察郡、漢武帝置刺史監(jiān)察郡和國,由此可知,古代監(jiān)察制度的監(jiān)察身份、職責和區(qū)域相對固定,故D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監(jiān)察權力逐漸分散,故A錯誤;秦朝的御史能夠直接參與地方政治,故B錯誤;材料無法得出政治決策封閉性,故C錯誤。21、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康乾盛世時期是17世紀60年代至18世紀上半期,這一時期西方在經濟上興起了工業(yè)革命,政治上興起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文化方面興起了啟蒙運動,選項C正確;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與康乾盛世時間不符,排除A;新航路開辟時間是在15世紀至16世紀,排除B;大學崛起是在14世紀前后,排除D。22、B【解析】
劉邦與功臣、諸侯王分權共治,說明皇權還不夠穩(wěn)固,隨著依附于皇權的“治國者”集團形成,專制皇權漸趨穩(wěn)定,所以原有的“白馬之盟”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故答案為B項;A項政治均勢格局瓦解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是郡縣制的推行,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這一變化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排除D項。23、B【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東周初期,鄭國對內、對外進行勢力的擴張,還乘機霸占王室的權力,使得鄭國與周王室的矛盾日益尖銳起來。公元前720年,鄭莊公同王室的斗爭轉向公開化,反映了周王室的權威受到挑戰(zhàn),B選項符合題意。材料主要反映了公元前720年,鄭國侵犯東周的國境,與周天子交惡的情形。不能僅根據一則事例就盲目推斷出周王朝的統(tǒng)治已經名存實亡。且結合所學可知,此時為東周初期,周天子尚具有一定威信,選項有所夸大,A選項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了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的矛盾,實質上就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而官僚制度的核心是皇權至上,強調皇帝的專制權力,與材料關系不大,C選項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了東周初期周鄭交惡,表明了周天子“共主”地位的逐漸喪失,不能僅根據鄭莊公一人的行為就推斷出東周時期宗法觀念淡薄,D選項排除。24、A【解析】
材料中個人對所有物擁有最全面的支配權、所有權不能被剝奪等,這些足以表明古代羅馬法強調所有權的絕對性,A項正確;羅馬法保護個人所有權并非僅針對權貴階層,B項錯誤;僅憑材料難以得出羅馬借鑒雅典人文思想這個結論,C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法律規(guī)定,不是執(zhí)法過程,D項錯誤。故選A25、A【解析】
根據材料“羅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學家”“凡行政長官告示皆以此為標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標新立異”可知皇帝通過立法手段來加強行政集權,體現(xiàn)了立法活動服務于政治需要,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立法的民主基礎,故B項錯誤;材料只體現(xiàn)了法學家被指派整理告示,并不能說明少數法學家壟斷了立法權,故C項錯誤;行政官員沒有立法權,故D項錯誤。26、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頒布了“二一九”法令,農奴獲得解放,不再依附于農奴主或地主,恢復了人身自由。故答案為B項。A項,根據所學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實際上是對農民的一次殘酷的掠奪。且農奴只獲得了一定的自由,也沒有獲得權力和財富,排除A項;農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自下而上,排除C項;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農奴獲得自由受到廣大農奴的支持和擁護,“社會各階層的反對”的表述太過絕對也不符合史實,排除。27、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工人實際收入增長的幅度低于經濟發(fā)展增長的幅度,排除A;結合所學知識,這一時期為工業(yè)革命時期,經濟快速發(fā)展依賴于科技的進步,排除B;工人實際收入增長的幅度低于經濟發(fā)展增長的幅度,說明工業(yè)革命期間社會財富分配還是不公,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故C項正確;根據題干信息,工人的收入畢竟呈現(xiàn)增長的趨勢,說明生活整體上還是有所改善,排除D?!军c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表格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本題以英國國民總收入變化表為切入點,深入考查了考生對工業(yè)革命的掌握和認識。工業(yè)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飛躍,但是由于財富分配的不合理,貧富懸殊現(xiàn)象十分嚴重,造成了社會的急劇分化。事實上考生如果能夠聯(lián)系1929年經濟大危機前,美國社會經濟雖有較大發(fā)展,但廣大勞動人民的收入增長水平趕不上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也不難得出正確答案。這就說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以參照類似的歷史現(xiàn)象進行分析。28、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yī)臨床學理論基礎,B項正確;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藥物學專著《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都不是奠定中醫(yī)治療學基礎的著作,ACD三項錯誤。29、D【解析】
根據所學,井田制是國家所有,因此原則上,井田的實際擁有者不可以任意買賣土地,故D符合題意;從圖片中無法看出哪個產量高,排除A項;私田多于公田并不是其瓦解的標志,排除B項;井田并非總是方方正正,排除C項。30、B【解析】試題分析:據所學可知但丁《神曲》是夢幻與現(xiàn)實的交融,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主義傾向和浪漫主義精神相結合的特點,與題意所反映主旨不和,故A項排除;《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義風格的文學,與題干“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覺之中而受到珍視”“不是僅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則”,即側重于抒發(fā)個人感情,歌頌大自然,故B項正確;《老人與海》《人間喜劇》均屬于現(xiàn)實主義作品,與題旨不合,故C、D項排除??键c: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文學的繁榮·浪漫主義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因素:相權的牽制;對君主的諫議;敬天法祖的信仰(君權神授、天人感應思想);儒家倫理道德;法律的約束等等。(2)說明: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增設軍機處;明朝搞特務統(tǒng)治;明清大興文字獄。(3)原因:①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fā)展;②政治: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深重,救亡圖存思潮成為時代主流;民族資產階級希望建立民主政體;③思想:鴉片戰(zhàn)爭后西學東漸,西方啟蒙思想在中國傳播;④媒體:近代報刊雜志等媒體涌現(xiàn)?!窘馕觥?/p>
(1)因素:依據材料一“君權是有限制的”的信息和所學從相權的牽制、對君主的諫議、天人感應思想、儒家倫理道德以及法律的約束等回答。(2)說明:依據材料二“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和所學從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增設軍機處、明朝搞特務統(tǒng)治以及明清大興文字獄等回答。(3)原因:依據材料三“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觀點傳入中國”和所學圍繞晚清時期的社會特征從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民族危機的加深、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維新等思想出現(xiàn)以及近代傳媒的發(fā)展等思考回答。32、(1)斯多亞學派。哲學:邏各斯是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和人從邏各斯中產生,且攜帶理性。社會人生:順應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2)米開朗琪羅、西斯廷小教堂。在《創(chuàng)世紀》中,作者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他們強健的體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這是一個人類能夠創(chuàng)造世界的時代。(3)貢獻:盧梭認為理性有它的用處,但崇拜理性、把理性視為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2025屆高三語文試題下學期第四次月考試題含解析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語言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插銷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捷達王鏈條漲緊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制作技巧如何制作吸引人的醫(yī)療倫理與法律培訓內容
- 2025年中國手工藝玩具數據監(jiān)測報告
- 焊接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內容深入剖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微型塑膠光學空白軟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理清思路的2024年CAD工程師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學期 第一課認識WPS文字處理軟件 教學設計
- 2025河南中煙許昌卷煙廠招聘1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4年河南輕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即時通訊系統(tǒng)建設方案
- 動車乘務實務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 胎盤植入課件講義版
- 山東鐵投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2025年江蘇鹽城東方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1版中醫(yī)疾病醫(yī)保對應中醫(yī)疾病醫(yī)保2
- 政府績效評估 課件 蔡立輝 第1-5章 導論 -政府績效評估程序
- 食堂負責人崗位職責
- 車間排產計劃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