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肅武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年甘肅武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年甘肅武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年甘肅武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年甘肅武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甘肅武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模擬題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識判斷1.以下關于甘肅武威的歷史文化說法錯誤的是()A.武威古稱涼州,是古絲綢之路要沖B.著名的馬踏飛燕出土地就在武威C.武威是佛教傳入中原的第一站D.涼州詞起源于武威,但只反映了邊塞生活答案:D。解析:涼州詞不僅反映邊塞生活,其內容也涉及到愛情、思鄉等多方面,并非只反映邊塞生活,A、B、C選項關于武威的表述均正確。2.以下哪種農作物適合在武威的氣候條件下種植()A.甘蔗B.橡膠C.棉花D.椰子答案:C。解析:武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適合棉花生長。甘蔗、橡膠、椰子都屬于熱帶作物,不適合武威的氣候條件。3.以下屬于武威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是()A.炳靈寺石窟B.麥積山石窟C.鎖陽城遺址D.天梯山石窟答案:D。解析: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是世界文化遺產。炳靈寺石窟在臨夏,麥積山石窟在天水,鎖陽城遺址在酒泉。4.武威市的市花是()A.月季B.牡丹C.郁金香D.丁香花答案:A。解析:武威市的市花是月季。5.下列關于武威市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A.位于甘肅省東南部B.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C.是連接內地與新疆的咽喉要道D.與青海省不接壤答案:C。解析:武威位于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與青海省接壤,是連接內地與新疆的咽喉要道。6.以下關于武威市旅游景點描述不正確的是()A.雷臺漢墓因出土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而聞名B.文廟是目前西北地區建筑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C.天祝三峽國家森林公園主要由朱岔峽、金沙峽、先明峽組成D.海藏寺是西藏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答案:D。解析:西藏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誕生地是青海塔爾寺,海藏寺在武威城西北2公里處,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剎古寺。7.武威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A.回族B.藏族C.蒙古族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武威地區有多個少數民族聚居,主要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等。8.以下關于武威的美食,搭配錯誤的是()A.三套車-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B.沙米面條-以沙米為主要原料制作C.米湯油馓子-是當地早餐常見食品D.搓魚面-因其形狀像小魚得名答案:B。解析:沙米面條主要原料是面條,沙米只是作為輔料添加,起到提鮮等作用,并非以沙米為主要原料。9.武威市在歷史上曾是多個政權的都城,以下哪個政權曾以武威為都城()A.前涼B.后秦C.南燕D.西魏答案:A。解析:前涼政權曾以武威(時稱姑臧)為都城,后秦都城是長安,南燕都城是廣固,西魏都城是長安。10.武威的主要河流石羊河屬于()A.外流河B.內流河C.季節河D.人工河答案:B。解析:石羊河最終消失于沙漠中,沒有注入海洋,屬于內流河。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11.武威的歷史文化宛如一幅______的畫卷,每一處古跡、每一個傳說都承載著歲月的滄桑與智慧。A.美輪美奐B.斑駁陸離C.五彩斑斕D.光怪陸離答案:C。解析:“五彩斑斕”形容色彩繁多而艷麗,用來形容武威歷史文化這幅畫卷豐富多樣、絢麗多彩很合適。“美輪美奐”多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觀;“斑駁陸離”形容色彩繁雜、斑斕絢麗,側重于色彩的雜亂;“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這三個詞都不太能準確體現歷史文化畫卷的豐富與美好。12.盡管歲月的風沙______了許多歷史遺跡,但武威人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卻從未______。A.侵蝕停止B.腐蝕間斷C.侵蝕間斷D.腐蝕停止答案:C。解析:“侵蝕”指逐漸侵害使變壞,“腐蝕”一般指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這里說歲月風沙對歷史遺跡的影響用“侵蝕”更合適。“間斷”強調中間有停頓但還會繼續,“停止”則是完全終止,對于文化的傳承用“間斷”更能體現其持續性。13.武威旅游的宣傳推廣,不能僅僅______于表面的風光展示,更要深入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內涵。A.停留B.停滯C.停頓D.停止答案:A。解析:“停留”有暫時不繼續前進,處于某個階段的意思,這里說宣傳推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風光展示階段,符合語境。“停滯”指因為受到阻礙,不能順利地運動或發展;“停頓”指暫停,時間或過程的中斷;“停止”指不再進行,這三個詞都不如“停留”貼切。14.武威的特色美食______著當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品嘗這些美食,就如同走進了他們的生活。A.包含B.飽含C.包涵D.蘊含答案:B。解析:“飽含”指充滿,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強調美食中充滿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包含”一般指里面含有;“包涵”是客套話,請人原諒;“蘊含”側重于內在含有某種道理等,相比之下“飽含”更合適。15.隨著時代的發展,武威的傳統文化需要不斷______新的元素,才能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A.融入B.溶入C.混入D.進入答案:A。解析:“融入”指融合、混入,強調與其他事物相互融合成為一體,這里說傳統文化融入新元素很恰當。“溶入”一般指物質溶解在液體中;“混入”有摻雜進入且帶有貶義的感覺;“進入”只是單純地進到某個范圍,沒有融合的意思。16.武威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______,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A.相得益彰B.相輔相成C.珠聯璧合D.交相輝映答案:A。解析:“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這里說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互配合,讓武威更具吸引力,符合語境。“相輔相成”強調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珠聯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交相輝映”指各種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光亮、色彩等。17.保護武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每個人的______,我們應積極行動起來。A.義務B.責任C.任務D.使命答案:B。解析:“責任”指分內應做的事,強調一種道德上的擔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每個人應有的道德擔當,用“責任”合適。“義務”側重于法律或道德上應盡的職責;“任務”通常指指定擔任的工作或擔負的責任,有一定的指派性;“使命”一般指重大的責任,常帶有一種神圣感。18.武威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時期,我們需要以______的精神去開拓創新,迎接挑戰。A.勇往直前B.披荊斬棘C.鍥而不舍D.奮發圖強答案:B。解析:“披荊斬棘”指撥開荊,砍掉棘,比喻在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困難,這里說在武威發展的關鍵時期,用這種精神去開拓創新很合適。“勇往直前”強調勇敢地一直向前進;“鍥而不舍”側重于有恒心,堅持不懈;“奮發圖強”強調振作精神,努力奮斗,謀求強盛。19.武威的文化底蘊如此深厚,每一次深入探究,都會讓人有______的感覺。A.相見恨晚B.醍醐灌頂C.恍然大悟D.耳目一新答案:D。解析:“耳目一新”指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鮮,這里說深入探究武威文化,會有新的感受,符合語境。“相見恨晚”指只恨相見得太晚,形容一見如故,意氣極其相投;“醍醐灌頂”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20.當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______武威旅游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A.塑造B.建造C.創造D.打造答案:D。解析:“打造”有制造、創造、塑造等意思,常與“品牌”搭配,這里說打造旅游品牌形象很合適。“塑造”一般用于塑造人物形象等;“建造”主要指建筑、修建;“創造”側重于發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第三部分數量關系21.某旅行社組織游客去武威旅游,若每輛車坐30人,則有20人沒有座位;若每輛車坐35人,則剛好坐滿且多出一輛車。問該旅行社一共租了多少輛車?A.10B.11C.12D.13答案:C。解析:設租了\(x\)輛車,根據游客人數不變可列方程\(30x+20=35(x-1)\),解得\(x=11\)。22.武威某農場種植小麥和玉米,已知小麥的種植面積比玉米多\(20\%\),小麥和玉米的種植總面積是\(110\)畝,問小麥的種植面積是多少畝?A.50B.60C.70D.80答案:B。解析:設玉米種植面積為\(x\)畝,則小麥種植面積為\((1+20\%)x=1.2x\)畝,\(x+1.2x=110\),解得\(x=50\),所以小麥種植面積為\(1.2×50=60\)畝。23.武威市某商場進行促銷活動,一件商品先提價\(20\%\),再打八折出售,此時價格為\(240\)元,問該商品原價是多少元?A.200B.250C.300D.350答案:B。解析:設該商品原價為\(x\)元,提價\(20\%\)后價格為\((1+20\%)x=1.2x\),再打八折后的價格為\(0.8×1.2x=240\),解得\(x=250\)元。24.某工程隊要在武威修建一條公路,原計劃每天修\(200\)米,\(30\)天完成。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修\(25\%\),問實際多少天可以完成?A.20B.22C.24D.26答案:C。解析:公路總長為\(200×30=6000\)米,實際每天修\(200×(1+25\%)=250\)米,實際完成天數為\(6000÷250=24\)天。25.武威市舉行一次知識競賽,共有\(20\)道題,答對一題得\(5\)分,答錯一題扣\(3\)分,不答得\(0\)分。某選手得了\(68\)分,且他答錯的題數和沒答的題數一樣多,問他答對了多少道題?A.14B.15C.16D.17答案:A。解析:設答錯和沒答的題都為\(x\)道,則答對的題為\((20-2x)\)道,可列方程\(5(20-2x)-3x=68\),解得\(x=2\),所以答對的題數為\(20-2×2=16\)道。26.甲、乙兩人在武威的一條環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6\)米,乙的速度是每秒\(4\)米。兩人同時同地同向出發,\(10\)分鐘后甲第一次追上乙,問這條環形跑道的長度是多少米?A.1200B.1500C.1800D.2000答案:A。解析:甲每秒比乙多跑\(6-4=2\)米,\(10\)分鐘即\(10×60=600\)秒,甲第一次追上乙時,比乙多跑了一圈,所以跑道長度為\(2×600=1200\)米。27.某水果店在武威收購了一批水果,運輸過程中損耗了\(20\%\),若想獲得\(20\%\)的利潤,售價應在收購價的基礎上提高()A.40%B.50%C.60%D.70%答案:B。解析:設收購價為\(1\),收購量為\(1\),則成本為\(1×1=1\)。實際能銷售的量為\(1×(1-20\%)=0.8\),要獲得\(20\%\)的利潤,則銷售額應為\(1×(1+20\%)=1.2\),那么售價應為\(1.2÷0.8=1.5\),售價在收購價基礎上提高了\((1.5-1)÷1×100\%=50\%\)。28.有一個水池,有甲、乙兩個進水管和一個丙排水管。單開甲管\(6\)小時可注滿水池,單開乙管\(8\)小時可注滿水池,單開丙管\(12\)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現在先開甲、乙兩管\(2\)小時,然后再開丙管,問再過幾小時可將水池注滿?A.2B.3C.4D.5答案:B。解析:把水池的容積看作單位“\(1\)”,甲管的注水效率為\(\frac{1}{6}\),乙管的注水效率為\(\frac{1}{8}\),丙管的排水效率為\(\frac{1}{12}\)。甲、乙兩管先開\(2\)小時注入的水量為\((\frac{1}{6}+\frac{1}{8})×2=\frac{7}{12}\),還需要注入的水量為\(1-\frac{7}{12}=\frac{5}{12}\)。之后甲、乙注水,丙排水,此時的注水效率為\(\frac{1}{6}+\frac{1}{8}-\frac{1}{12}=\frac{5}{24}\),所以注滿剩余水量需要的時間為\(\frac{5}{12}÷\frac{5}{24}=2\)小時。29.某公司組織員工去武威旅游,租用了若干輛\(45\)座的客車,若每輛車坐滿,則有\(15\)人沒有座位;若租用同樣數量的\(60\)座客車,則多出一輛車且其余車剛好坐滿。問該公司一共有多少員工?A.240B.270C.300D.330答案:B。解析:設租用了\(x\)輛車,根據員工人數不變可列方程\(45x+15=60(x-1)\),解得\(x=5\),則員工人數為\(60×(5-1)=240\)人。30.武威某工廠生產一種產品,原來每件成本是\(100\)元,經過兩次技術革新,現在每件成本降低到\(81\)元,問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是多少?A.5%B.10%C.15%D.20%答案:B。解析:設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為\(x\),則第一次革新后成本為\(100(1-x)\),第二次革新后成本為\(100(1-x)^2\),可列方程\(100(1-x)^2=81\),解得\(x=0.1\)或\(x=1.9\)(舍去),所以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是\(10\%\)。第四部分判斷推理31.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給出幾個圖形,這里假設圖形是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比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按一定規律排列,選項也是類似圖形)答案:根據具體圖形規律來確定。假設規律是圖形依次順時針旋轉\(90\)度,且圖形內部元素數量依次增加\(1\),那么經過分析應選符合此規律的選項。32.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與其他三個不同的圖形:(給出四個圖形,比如一個是軸對稱圖形,其他三個不是;或者一個是封閉圖形,其他三個是開放圖形等)答案:根據圖形的屬性,如對稱性、封閉性、曲直性等進行判斷。假設其中一個圖形是全曲線圖形,其他三個是直線和曲線混合圖形,那么就選這個全曲線圖形。33.類比推理:武威:甘肅A.西安:陜西B.銀川:寧夏C.西寧:青海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武威是甘肅的一個城市,西安是陜西的省會城市,銀川是寧夏的首府,西寧是青海的省會,它們都是城市與所屬省級行政區的對應關系。34.類比推理:馬踏飛燕:武威A.龍門石窟:洛陽B.云岡石窟:大同C.莫高窟:敦煌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馬踏飛燕出土于武威,龍門石窟位于洛陽,云岡石窟位于大同,莫高窟位于敦煌,都是著名文化遺跡與所在地的對應關系。35.以下是關于武威旅游景點的一些陳述,能推出“游客去了雷臺漢墓就一定也去了文廟”的是()A.去雷臺漢墓的游客都去了其他武威的旅游景點B.去武威旅游的游客都去了雷臺漢墓和文廟C.雷臺漢墓和文廟是武威最著名的兩個景點D.去雷臺漢墓的游客有一部分也去了文廟答案:B。解析:A選項說去雷臺漢墓的游客去了其他景點,但不確定是文廟;C選項只是說明兩個景點著名,不能得出游客去雷臺漢墓就一定去文廟;D選項只是部分游客,不是必然關系;B選項表明去武威旅游的游客都去了雷臺漢墓和文廟,所以可以推出游客去了雷臺漢墓就一定也去了文廟。36.某旅行社對游客去武威旅游的意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喜歡歷史文化景點的游客占\(70\%\),喜歡自然風光景點的游客占\(60\%\),既喜歡歷史文化景點又喜歡自然風光景點的游客占\(40\%\)。問只喜歡歷史文化景點而不喜歡自然風光景點的游客占比是()A.30%B.40%C.50%D.60%答案:B。解析:喜歡歷史文化景點的游客占\(70\%\),其中既喜歡歷史文化景點又喜歡自然風光景點的游客占\(40\%\),那么只喜歡歷史文化景點而不喜歡自然風光景點的游客占比為\(70\%-40\%=30\%\)。37.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武威的旅游發展主要依賴于歷史文化景點”這一觀點()A.近年來武威的自然風光旅游景點游客數量大幅增加B.武威的歷史文化景點維護成本較高C.很多游客來武威是為了品嘗當地美食D.武威有一些新開發的歷史文化景點還未被大眾熟知答案:A。解析:A選項表明近年來武威自然風光旅游景點游客數量大幅增加,說明自然風光旅游在武威旅游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削弱了旅游發展主要依賴歷史文化景點的觀點;B選項歷史文化景點維護成本高與旅游發展的依賴因素無關;C選項游客為了美食來武威,但不能說明旅游發展不依賴歷史文化景點;D選項新開發的歷史文化景點未被熟知也不能削弱原觀點。38.某景區在武威有A、B兩個景點,據統計,游客選擇去A景點的概率是\(0.6\),選擇去B景點的概率是\(0.5\),兩個景點都去的概率是\(0.3\)。問游客至少去一個景點的概率是()A.0.8B.0.9C.0.7D.0.6答案:A。解析:根據概率公式,至少去一個景點的概率為去A景點的概率加上去B景點的概率減去兩個景點都去的概率,即\(0.6+0.5-0.3=0.8\)。39.有甲、乙、丙、丁四位游客在討論武威的旅游景點,甲說:“雷臺漢墓和文廟都很值得去。”乙說:“如果不去雷臺漢墓,那么就去文廟。”丙說:“我只去其中一個景點。”丁說:“我兩個景點都不去。”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假話,那么說假話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甲說兩個景點都值得去,乙說的話等價于“去雷臺漢墓或去文廟”,丙說只去一個景點,丁說兩個景點都不去。甲和丁的話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為四人中只有一人說的是假話,所以乙和丙說的是真話。乙和丙的話都表明至少去一個景點,所以丁說的是假話。40.以下是關于武威旅游紀念品的推理,正確的是()A.所有精美的武威旅游紀念品都很昂貴,所以昂貴的旅游紀念品都是精美的B.有些武威旅游紀念品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有些手工制作的物品是武威旅游紀念品C.武威旅游紀念品都是具有當地特色的,所以不具有當地特色的物品不是武威旅游紀念品D.以上推理都正確答案:C。解析:A選項,所有精美的武威旅游紀念品都很昂貴,不能得出昂貴的旅游紀念品都是精美的,這是“肯后推肯前”的錯誤推理;B選項,有些武威旅游紀念品是手工制作的,只能換位得到有些手工制作的是武威旅游紀念品,但不能擴大到所有手工制作的物品;C選項,武威旅游紀念品都是具有當地特色的,其逆否命題“不具有當地特色的物品不是武威旅游紀念品”是正確的。第五部分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41-45題:2024年武威市接待游客總人數為\(1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100\)億元。其中,國內游客人數為\(1450\)萬人次,旅游收入為\(95\)億元;入境游客人數為\(50\)萬人次,旅游收入為\(5\)億元。2024年武威市各季度接待游客人數如下表所示:|季度|接待游客人數(萬人次)||----|----||第一季度|200||第二季度|350||第三季度|600||第四季度|350|41.2024年武威市國內游客人均旅游消費約為()元。A.655B.650C.645D.640答案:A。解析:國內游客人均旅游消費\(=\frac{95×10^8}{1450×10^4}\≈655\)元。42.2024年第三季度接待游客人數占全年接待游客總人數的比重約為()A.30%B.35%C.40%D.45%答案:C。解析:比重\(=\frac{600}{1500}×100\%=40\%\)。43.2024年武威市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消費是國內游客人均旅游消費的()倍。A.1.2B.1.3C.1.4D.1.5答案:B。解析: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消費\(=\frac{5×10^8}{50×10^4}=1000\)元,國內游客人均旅游消費約為\(655\)元,\(1000÷655\≈1.5\)倍。44.若2025年武威市接待游客總人數比2024年增長\(20\%\),則2025年接待游客總人數預計為()萬人次。A.1600B.1700C.1800D.1900答案:C。解析:2025年接待游客總人數預計為\(1500×(1+20\%)=1800\)萬人次。45.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接待游客人數之和占全年接待游客總人數的比重為()A.40%B.45%C.50%D.55%答案:A。解析: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接待游客人數之和為\(350+350=700\)萬人次,比重為\(\frac{700}{1500}×100\%\≈40\%\)。根據以下資料,回答46-50題:武威市某區2024年不同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及工資情況如下:|行業|從業人員數量(人)|平均工資(元/月)||----|----|----||制造業|2000|5000||服務業|3000|4500||農業|1000|3500||建筑業|1500|5500|46.2024年該地區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工資總額為()萬元。A.1350B.1450C.1550D.1650答案:A。解析:工資總額\(=3000×4500×12÷10000=1620\)萬元。47.2024年該地區四個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約為()元/月。A.4700B.4800C.4900D.5000答案:A。解析:總工資\(=2000×5000+3000×4500+1000×3500+1500×5500=47250000\)元,總人數\(=2000+3000+1000+1500=7500\)人,平均工資\(=\frac{47250000}{7500}=4900\)元/月。48.2024年該地區制造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比農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多()萬元。A.720B.750C.780D.810答案:A。解析:制造業工資總額\(=2000×5000×12÷10000=1200\)萬元,農業工資總額\(=1000×3500×12÷10000=420\)萬元,差值為\(1200-420=780\)萬元。49.若2025年該地區建筑業從業人員數量增長\(10\%\),平均工資增長\(5\%\),則2025年建筑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比2024年增長()A.15%B.15.5%C.16%D.16.5%答案:B。解析:2024年建筑業工資總額\(=1500×5500×12\),2025年從業人員數量為\(1500×(1+10\%)=1650\)人,平均工資為\(5500×(1+5\%)=5775\)元,2025年工資總額\(=1650×5775×12\)。增長比例\(=\frac{1650×5775×12-1500×5500×12}{1500×5500×12}×100\%=15.5\%\)。50.2024年該地區四個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占比最大的是()A.制造業B.服務業C.農業D.建筑業答案:B。解析: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3000\)人最多,所以占比最大。根據以下資料,回答51-55題:武威市2024年各月旅游收入情況如下表:|月份|旅游收入(萬元)||----|----||1月|500||2月|600||3月|700||4月|800||5月|900||6月|1000||7月|1200||8月|1300||9月|1100||10月|1000||11月|800||12月|700|51.2024年武威市旅游收入最高的月份是()A.7月B.8月C.9月D.10月答案:B。解析:從表中可看出8月旅游收入\(1300\)萬元最高。52.2024年第二季度旅游收入總和為()萬元。A.2400B.2500C.2600D.2700答案:D。解析:第二季度包括4、5、6月,旅游收入總和為\(800+900+1000=2700\)萬元。53.2024年下半年旅游收入比上半年多()萬元。A.1500B.1600C.1700D.1800答案:C。解析:上半年旅游收入\(=500+600+700+800+900+1000=4500\)萬元,下半年旅游收入\(=1200+1300+1100+1000+800+700=6200\)萬元,差值為\(6200-4500=1700\)萬元。54.2024年旅游收入環比增長最快的月份是()A.2月B.3月C.4月D.5月答案:A。解析:2月環比增長率\(=\frac{600-500}{500}×100\%=20\%\),3月環比增長率\(=\frac{700-600}{600}×100\%\≈16.7\%\),4月環比增長率\(=\frac{800-700}{700}×100\%\≈14.3\%\),5月環比增長率\(=\frac{900-800}{800}×100\%=12.5\%\),所以2月環比增長最快。55.2024年平均每月旅游收入約為()萬元。A.850B.860C.870D.880答案:C。解析:全年旅游收入\(=500+600+700+800+900+1000+1200+13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