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歷史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課件大綱_第1頁
八下歷史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課件大綱_第2頁
八下歷史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課件大綱_第3頁
八下歷史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課件大綱_第4頁
八下歷史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課件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下歷史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課件大綱演講人:日期:06課堂互動與討論目錄01臺灣問題的歷史背景02兩岸關系的緩和與發展03兩岸關系的重要事件04兩岸關系的現狀與未來05兩岸關系的影響與意義01臺灣問題的歷史背景臺灣問題的由來古代時期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聯系悠久,早在秦漢時期,臺灣就已經成為中國的領土。近代時期1895年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及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這是臺灣第一次被割讓。抗戰時期1943年,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要求將臺灣歸還中國。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及澎湖列島重歸于中國主權。臺灣早期社會由原住民部落組成,后逐漸有漢族移民遷入,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文化。日本侵占臺灣后,實行殖民統治,對臺灣人民進行奴化教育,同時掠奪臺灣的資源。抗戰勝利后,臺灣回到祖國懷抱,但國民黨政府在臺灣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導致臺灣社會動蕩不安。臺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的歷史發展古代日治時期光復后當代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關系演變建國初期由于國民黨敗退臺灣,海峽兩岸處于敵對狀態,雙方曾進行過多次軍事沖突。和平統一時期現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峽兩岸關系逐漸緩和,雙方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目前,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雙方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但臺灣問題仍然是影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核心問題。12302兩岸關系的緩和與發展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宣布和平統一方針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宣布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并呼吁兩岸同胞進行直接通郵、通商、通航和探親旅游。停止炮擊與軍事對峙這一政策的實施,結束了兩岸長達20多年的軍事對峙和敵對狀態,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民間交流逐漸增多隨著政策的放寬,兩岸民間交流逐漸增多,包括探親、旅游、學術、文化等多個領域。“三通”的概念與內容“三通”是指通郵、通商、通航,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標志和基礎。逐步推進“三通”自1979年以來,兩岸在“三通”方面取得了不斷進展,包括直接通郵、通商、通航等,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三通”的積極影響通過“三通”,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兩岸“三通”的倡議與實施1990年海基會與1991年海協會的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的成立背景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入,需要建立更加正式、穩定的溝通渠道和協商機制,以處理兩岸關系中的有關問題。030201海基會與海協會的職責與功能海基會和海協會分別代表臺灣和大陸,就兩岸關系中的問題進行協商、談判和簽署協議,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汪辜會談及其意義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開啟了兩岸高層民間對話的先河,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03兩岸關系的重要事件1995年江澤民的八項主張倡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01江澤民在1995年提出了這一主張,強調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兩岸協商談判。呼吁進行政治談判02江澤民主張通過政治談判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包括臺灣當局的政治地位、軍事安排等問題。主張發展兩岸經濟關系03八項主張中提出要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強調保護臺灣同胞利益04江澤民強調在統一過程中要尊重臺灣同胞的意愿和選擇,并保障臺灣同胞的合法權益。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是兩岸授權團體最高領導人之間的會談,開啟了兩岸協商談判的大門。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汪辜會談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率團訪問大陸,與胡錦濤總書記進行了歷史性會見,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跨世紀的歷史性會見通過多次會見和通話,兩岸領導人就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兩岸領導人的直接對話123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加強經貿合作兩岸經貿關系不斷發展,貿易額逐年增長,經濟合作領域逐漸擴大,為兩岸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文化交流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教育、科技、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認同。人員往來兩岸人員往來不斷增加,旅游、探親、商務等活動蓬勃發展,為兩岸民眾提供了更多交流機會和平臺。04兩岸關系的現狀與未來當前兩岸關系的現狀兩岸經濟合作兩岸經濟互補性強,貿易往來密切,兩岸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教育、科技、體育等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加強。民間交往兩岸民眾往來不斷增多,旅游、探親、商務等活動日益頻繁。政治協商兩岸政治協商取得積極進展,為和平統一創造了有利條件。“臺獨”分裂勢力部分“臺獨”分子及其分裂活動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構成威脅。外部勢力干涉一些外部勢力借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給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帶來挑戰。兩岸制度差異兩岸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處理不當會對兩岸關系產生影響。歷史遺留問題兩岸歷史遺留問題尚未得到完全解決,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產生一定制約。兩岸關系發展的挑戰通過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是符合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必由之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兩岸之間的分歧和問題,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平等協商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實行“一國兩制”,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最佳方案。一國兩制兩岸同胞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兩岸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實現兩岸共同繁榮。共同發展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05兩岸關系的影響與意義對兩岸人民的影響經濟交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了雙方經濟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文化交融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情感認同,有助于消除隔閡。人員往來兩岸人員往來及各界交流不斷擴大,增進了同胞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社會民生兩岸在醫療、教育、旅游等領域的合作,為民眾帶來了更多福祉。01020304緩和緊張局勢通過交流合作,兩岸在經濟、文化等領域形成了更多的共同利益,增強了相互依賴性。擴大共同利益促進地區繁榮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有助于提升地區整體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為地區繁榮穩定做出貢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有助于緩和臺海緊張局勢,降低戰爭風險。對地區穩定的影響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展現大國形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展現了中國和平、穩定、發展的形象,增強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拓展國際空間促進全球和平與發展兩岸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與交流,為中國發展拓展了更廣闊的國際空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符合全球和平與發展的趨勢,有助于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12306課堂互動與討論討論兩岸關系的歷史與現狀歷史上兩岸關系從解放前到解放后,兩岸關系經歷了戰爭、對立到和平發展的歷程。現狀目前,兩岸關系在和平發展軌道上不斷推進,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歷史上的兩岸關系對現狀產生深遠影響,需要正視歷史、以史為鑒。政治因素兩岸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是影響兩岸關系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經濟因素兩岸經濟互補性強,經濟合作是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動力。文化因素兩岸文化同源,中華文化是連接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國際因素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的變化對兩岸關系發展產生影響。分析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