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216-2024佳木斯市農作物玉米品種試驗調查及操作規范_第1頁
DB2308T 216-2024佳木斯市農作物玉米品種試驗調查及操作規范_第2頁
DB2308T 216-2024佳木斯市農作物玉米品種試驗調查及操作規范_第3頁
DB2308T 216-2024佳木斯市農作物玉米品種試驗調查及操作規范_第4頁
DB2308T 216-2024佳木斯市農作物玉米品種試驗調查及操作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23082024-11-28發布佳木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2308/T21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佳木斯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樺南縣土龍山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艷霞、于勇、梁繼煥、宋文圣、劉輝。本文件為2024年首次發布。DB2308/T216—2024佳木斯市農作物玉米品種試驗調查及操作規范本文件規定了佳木斯市農作物品種試驗玉米調查及操作規范。本文適用于佳木斯市普通玉米品種試驗調查。2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沒有規范性文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普通玉米廣泛種植的玉米品種,主要用于食用、飼料和工業加工。4玉米田間調查規范4.1播種期播種當天的日期,同一試驗或區組要在同一天完成。4.2出苗期小區≥50%穴數幼苗出土高達2cm~3cm的日期。4.3幼苗長勢幼苗展開3葉~4葉時,目測幼苗長勢的強弱,分強、中、弱三級記載。4.4幼苗葉鞘色展開2葉時,目測幼苗第1葉的葉鞘出現時花青苷顯色分綠、淺紫、紫、深紫等。4.5幼苗葉片色在植株生長到3葉~4葉時整株目測分淡綠、黃綠、綠、深綠、淺紫等。2DB2308/T216—20244.6幼苗莖色即葉緣色在植株生長到3葉~4葉時目測,分綠色和紫色等。4.7吐絲期小區≥50%植株雌穗花絲露出苞葉3cm~5cm的日期。4.8花絲色吐絲期新鮮花絲長出約5cm時觀測雌穗新鮮花絲顏色,分綠、淺紫、紫、深紫、黑紫等。4.9抽雄期全區50%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cm~5cm的日期。4.10散粉期小區≥50%植株主軸上部1/3雄穗開始散粉的日期。4.11花藥色散粉盛期觀測雄穗主軸上部1/3處新鮮花藥顏色,分綠、淺紫、紫、深紫、黑紫等。4.12成熟期小區≥90%果穗苞葉變黃、代表性果穗的子粒乳線消失、黑層出現的日期。通常在小區邊行選取典型果穗,取果穗2/3處~1/2處,用螺絲刀將籽粒挖出,觀察籽粒是否有形成黑色層,形成黑色層的日期即為成熟期。如調查當天未成熟,應將苞葉復原,隔日調查時,不可在上次調查的原處取樣。4.13生育日數從出苗期到成熟期的總天數,以d表示,保留整數。4.14活動積溫出苗到成熟期≥10℃日平均氣溫的總和(注意初霜為終止日)。能夠正常成熟的品種記錄活動積溫時要遵循以下原則:試驗區域生育日數(d)2450~2500DB2308/T216—202434區2350~24002250~23002150~22004.15株高吐絲后10d~30d,連續取小區內正常的植株10株,測量由地表到雄穗頂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保留整數。4.16穗位高測量株高的同時測量地表到最上部果穗著生節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保留整數。4.17成株可見葉片數玉米抽絲期調查5株可見葉片數,計算平均值,保留整數。4.18空稈率吐絲后約30d調查不結果穗或果穗結實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區株數的百分比(保留整數),每個品種每個小區均需要記載。4.19倒伏程度倒伏程度分5級。倒伏級別倒伏程度植株不倒植株傾斜度不超過15°2級植株傾斜度在15°~45°之間植株傾斜度在45°~85°之間4級植株傾斜度超過85°以上4.20倒折率收獲前調查小區內果穗以下莖稈折斷百分率,保留整數。DB2308/T216—202444.21大斑病在玉米進入乳熟后期進行調查,目測每份材料群體的發病狀況,重點調查果穗上方三片葉和下方三片葉,分5級。發病級別發病狀況葉片上無病斑或僅在穗位下部葉片上有零星病斑,病斑占葉面積少于或等于5%穗位下部葉片上有少量病斑,占葉面積6%~10%,穗位上部葉片有零星病斑穗位下部葉片上病斑較多,占葉面積11%~30%,穗位上部葉片有少量病斑穗位下部葉片或穗位上部葉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連,占葉面積31%~70%全株葉片基本為病斑覆蓋,葉片枯死4.22灰斑病在玉米進入乳熟后期進行調查。重點調查果穗上方三片葉和下方三片葉。發病級別發病狀況葉片無病斑或僅有零星病斑,病斑占葉面積≤5%葉片有少量病斑,占葉面積6%~10%葉片有較多病斑,占葉面積11%~30%葉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連,占葉面積31%~70%葉片基本為病斑覆蓋,葉片基本枯死4.23絲黑穗病率(%)乳熟期后期調查,絲黑穗病率為小區發病株數占總株數的百分比,保留整數。4.24莖腐病率(%)采用目測典型癥狀結合手捏法調查。莖基部變軟、空松,能用手捏動植株判定為發病株。發病率為小區發病株數占總株數的百分比,保留整數。4.25瘤黑粉病率(%)DB2308/T216—2024乳熟期后期調查,黑粉病率為小區發病珠數占總珠數的百分比,保留整數。4.26純度開花期調查,純度為品種正常植株占總株數的百分比,保留至整數。5室內考種規范5.1穗型分長筒型(果穗長≥18cm)、短筒型(果穗長<18cm)、長錐型(果穗長≥18cm)、短錐型(果穗長<18cm)。5.2穗整齊度收獲時,整體觀察小區收獲果穗的穗型、穗長、穗粗等與整齊度相關性狀,分整齊、中等整齊、不整齊三種標準。5.3穗長測量有代表性的10個果穗,由穗基部至穗頂部(包括禿尖)的長度,計算平均數,以cm表示,保留一位小數。5.4穗粗上述10個果穗頭尾相間排成一行,測量果穗中間直徑,求其平均值(保留1位小數),以cm表示。5.5禿尖長測量上述10個果穗頂端不結實部分的長度,計算平均數,以cm表示,保留一位小數。5.6穗行數記載上述10個果穗中部籽粒的行數,記載其穗行數幅度,最少穗行數~最多穗行數。5.7行粒數記載上述10個果穗每穗一中等長度行的粒數,計算平均數,保留至整數。5.8軸色分白、粉、紅、紫四種記載。DB2308/T216—202465.9籽粒類型以果穗中部籽粒為準,分硬粒、偏硬粒、偏馬齒、馬齒四種記載。5.10粒色分白、淺黃、黃、橙、紅、紫、黑、花八種記載。5.11百粒重上述10個果穗脫粒后,隨機取100整粒稱重,重復3次,取相近兩個數值的平均數,以g表示,按照標準水分(14%)折算百粒重,保留一位小數。5.12出籽率(%)上述10穗籽粒風干重占10穗果穗風干重的百分數,保留一位小數。6測產規范6.1品比試驗收取小區中間2行(面積10m2)全部果穗,風干脫粒后稱籽粒重量,測含水量,折成14%水分計產。產量比較時以參試品種與兩個相鄰對照的平均值比較,計算增(減)產百分率,所有品種以增(減)產百分率的高低排序。6.2區域試驗實收小區中間3行(面積12m2)全部果穗,風干脫粒后稱籽粒重量,測含水量,折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