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鑒賞與朗誦知識點_第1頁
古代詩詞鑒賞與朗誦知識點_第2頁
古代詩詞鑒賞與朗誦知識點_第3頁
古代詩詞鑒賞與朗誦知識點_第4頁
古代詩詞鑒賞與朗誦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試卷第=PAGE1*2-11頁(共=NUMPAGES1*22頁) 綜合試卷第=PAGE1*22頁(共=NUMPAGES1*22頁)PAGE①姓名所在地區姓名所在地區身份證號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所在地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規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3.不要在試卷上亂涂亂畫,不要在標封區內填寫無關內容。一、選擇題1.古代詩詞鑒賞基礎知識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古代詩詞的基本特點?

A.抒情性

B.抒情性

C.抒情性

D.抒情性

2.下列哪位詩人被譽為“詩仙”?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渙

D.白居易

3.下列哪一項不是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

A.平仄

B.押韻

C.對仗

D.頓挫

2.詩詞作者生平與作品風格

1.唐代詩人杜甫生活在哪個時期?

A.盛唐

B.中唐

C.晚唐

D.初唐

2.唐代詩人白居易提倡“詩言志”,他的詩歌風格以什么為主?

A.淺顯易懂

B.深奧難懂

C.沉郁頓挫

D.清新脫俗

3.宋代詩人蘇軾的詩歌風格以什么為主?

A.曠達豪放

B.沉郁頓挫

C.淺顯易懂

D.清新脫俗

3.詩詞意象與情感表達

1.下列哪一項不是古代詩詞中的意象?

A.月亮

B.江山

C.雪花

D.手機

2.下列哪位詩人的詩歌以描繪戰爭場面為主?

A.杜甫

B.白居易

C.李賀

D.李白

3.下列哪項不屬于古代詩詞中的情感表達?

A.感激

B.憤怒

C.悲傷

D.睡覺

4.詩詞韻律與對仗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古代詩詞的對仗?

A.平仄對仗

B.詞語對仗

C.意思對仗

D.語法對仗

2.下列哪位詩人的詩歌韻律最為嚴謹?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渙

D.白居易

3.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

A.押韻

B.平仄

C.對仗

D.頓挫

5.詩詞流派與代表詩人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古代詩詞的流派?

A.唐詩

B.宋詞

C.元曲

D.明小說

2.唐代詩人李白的詩歌屬于哪個流派?

A.唐詩

B.宋詞

C.元曲

D.明小說

3.下列哪位詩人被譽為“詞中之龍”?

A.蘇軾

B.辛棄疾

C.李清照

D.朱淑真

6.詩詞主題與寓意

1.下列哪一項不是古代詩詞的主題?

A.愛情婚姻

B.友情

C.官場斗爭

D.天氣變化

2.下列哪位詩人的詩歌寓意深刻?

A.杜甫

B.白居易

C.李賀

D.李白

3.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古代詩詞的寓意?

A.勤奮

B.忠誠

C.愚昧

D.美麗

7.詩詞審美與評價標準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古代詩詞的審美特點?

A.抒情性

B.理想性

C.象征性

D.邏輯性

2.下列哪一項不是古代詩詞的評價標準?

A.韻律

B.意境

C.結構

D.品味

3.下列哪位詩人的詩歌審美價值最高?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渙

D.白居易

8.詩詞朗誦技巧與方法

1.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古代詩詞朗誦的技巧?

A.聲音的高低

B.語速的快慢

C.語氣的變化

D.手勢的運用

2.下列哪位詩人的詩歌朗誦效果最佳?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渙

D.白居易

3.下列哪一項不是古代詩詞朗誦的方法?

A.感受作者情感

B.欣賞詩歌意境

C.分析詩歌結構

D.研究作者生平

答案及解題思路:

1.選擇題答案:

1.B

2.B

3.D

4.D

5.C

6.D

7.D

8.D

解題思路:

1.根據古代詩詞的基本特點,排除A、B、C選項,選擇D。

2.根據歷史背景,杜甫生活在晚唐,排除A、B、D選項,選擇C。

3.根據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排除B、C、D選項,選擇A。

2.選擇題答案:

1.C

2.A

3.B

解題思路:

1.根據唐代詩人的生平,排除A、B、D選項,選擇C。

2.根據白居易的詩歌風格,排除B、C、D選項,選擇A。

3.根據蘇軾的詩歌風格,排除B、C、D選項,選擇A。

3.選擇題答案:

1.D

2.C

3.C

解題思路:

1.根據古代詩詞的意象特點,排除A、B、C選項,選擇D。

2.根據描繪戰爭場面的詩人,排除A、B、D選項,選擇C。

3.根據古代詩詞的情感表達,排除A、B、D選項,選擇C。

4.選擇題答案:

1.D

2.B

3.C

解題思路:

1.根據古代詩詞的對仗特點,排除A、B、C選項,選擇D。

2.根據唐代詩人的詩歌韻律,排除A、C、D選項,選擇B。

3.根據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排除A、B、D選項,選擇C。

5.選擇題答案:

1.D

2.A

3.B

解題思路:

1.根據古代詩詞的流派特點,排除A、B、C選項,選擇D。

2.根據李白的詩歌流派,排除B、C、D選項,選擇A。

3.根據被譽為“詞中之龍”的詩人,排除A、C、D選項,選擇B。

6.選擇題答案:

1.D

2.A

3.C

解題思路:

1.根據古代詩詞的主題特點,排除A、B、C選項,選擇D。

2.根據寓意深刻的詩人,排除B、C、D選項,選擇A。

3.根據古代詩詞的寓意,排除A、B、D選項,選擇C。

7.選擇題答案:

1.D

2.D

3.A

解題思路:

1.根據古代詩詞的審美特點,排除A、B、C選項,選擇D。

2.根據古代詩詞的評價標準,排除A、C、D選項,選擇B。

3.根據審美價值最高的詩人,排除B、C、D選項,選擇A。

8.選擇題答案:

1.D

2.B

3.D

解題思路:

1.根據古代詩詞朗誦的技巧,排除A、B、C選項,選擇D。

2.根據朗誦效果最佳的詩人,排除A、C、D選項,選擇B。

3.根據古代詩詞朗誦的方法,排除A、B、C選項,選擇D。二、填空題1.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為(平仄)、(押韻)、(節奏)。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詩人(李白),名為《靜夜思》。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宋代詞人(李煜),名為《虞美人》。

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王維),名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出自唐代詩人(王維),名為《相思》。

6.“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漢代詞人(漢樂府),名為《長歌行》。

7.“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名為《春曉》。

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名為《登鸛雀樓》。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平仄、押韻、節奏

解題思路: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主要體現在平仄的安排、押韻的規律以及節奏的把握上,這是詩詞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2.答案:李白

解題思路:《靜夜思》是李白的名篇之一,通過詩句表達作者夜晚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3.答案:李煜

解題思路:李煜是宋代著名的詞人,這首《虞美人》用江水東流比喻愁情,意境深遠。

4.答案:王維

解題思路: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了作者在異鄉的思鄉之情,尤其在佳節之際更加濃烈。

5.答案:王維

解題思路:《相思》通過“紅豆”這一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6.答案:漢樂府

解題思路:《長歌行》是漢代樂府詩歌,通過園中葵花與朝露的描寫,表現了生命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

7.答案:孟浩然

解題思路:孟浩然的《春曉》以清晨鳥鳴為引,展現了春天清晨的寧靜與美好。

8.答案:王之渙

解題思路:《登鸛雀樓》通過描繪鸛雀樓上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胸懷壯志,志在四方的豪情。三、簡答題1.簡述古代詩詞的四大流派。

答案:古代詩詞的四大流派分別是:豪放派、婉約派、山水田園派和邊塞詩派。

解題思路:了解四大流派的基本定義,分析各流派的主要特點及其代表人物。

2.簡述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

答案: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主要包括平仄、對仗、押韻等。其中,平仄是指詩句中聲調的抑揚頓挫,對仗是指詩句中的對偶,押韻是指詩句末尾押相同的韻母。

解題思路:分析古代詩詞中韻律的基本要素,理解它們在創作中的運用和表達效果。

3.簡述古代詩詞的意象與情感表達。

答案:古代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鮮明的情感表達,將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詩中。意象包括自然景觀、人物形象、生活場景等,情感表達則通過意象的運用和語言的錘煉實現。

解題思路:探究古代詩詞中意象的選取和運用,以及情感表達的技巧。

4.簡述古代詩詞的審美與評價標準。

答案:古代詩詞的審美與評價標準主要包括意境、音韻、語言、情感等方面。意境追求深邃、新穎,音韻要求和諧、悅耳,語言講究簡潔、凝練,情感則要求真摯、動人。

解題思路:分析古代詩詞的審美特征,以及評價標準在鑒賞過程中的應用。

5.簡述古代詩詞朗誦的技巧與方法。

答案:古代詩詞朗誦的技巧與方法包括語氣、語速、停頓、重音等。朗誦時應注意節奏、韻律和情感的傳達,使詩句更具表現力。

解題思路:掌握朗誦技巧,理解其在傳達詩歌情感和意境中的作用。

6.簡述古代詩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答案:古代詩詞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還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解題思路:分析古代詩詞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7.簡述古代詩詞的傳承與發展。

答案:古代詩詞的傳承與發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經典作品的傳承與創新,二是詩派的形成與發展,三是詩歌題材的拓展與深化。

解題思路:了解古代詩詞的傳承途徑,以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詩派和題材變化。

8.簡述古代詩詞與現代社會的關系。

答案:古代詩詞與現代社會的關系表現在:一是古代詩詞對現代社會價值觀、審美觀念的影響,二是現代社會對古代詩詞的傳承與發揚。

解題思路:分析古代詩詞與現代社會的關系,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四、論述題1.闡述古代詩詞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

古代詩詞在文化傳承中扮演著的角色。古代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通過詩詞的傳承,可以保留和弘揚民族的歷史、哲學、道德、審美等價值觀念。古代詩詞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詩詞在語言、形式、韻律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后世文學創作和審美觀念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解題思路:

從古代詩詞作為文化傳承載體的角度分析;從古代詩詞蘊含的文化內涵對后世的影響進行分析;從古代詩詞在文學創作和審美觀念形成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2.分析古代詩詞與現代詩歌創作的異同。

答案:

古代詩詞與現代詩歌創作在形式、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異同。相同之處在于,兩者都追求意境、情感和審美價值的表達;不同之處在于,古代詩詞在形式上注重平仄、對仗、押韻等,而現代詩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在內容上,古代詩詞多反映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生活,而現代詩歌則更加關注個體情感、社會現實;在表現手法上,古代詩詞多運用象征、比興等手法,而現代詩歌則更加注重直接表達和現實主義手法。

解題思路:

比較古代詩詞與現代詩歌在形式、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的相同點;分析古代詩詞與現代詩歌在形式、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的不同點。

3.探討古代詩詞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與意義。

答案:

古代詩詞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古代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對于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古代詩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審美情趣;古代詩詞中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等對現代社會仍具有啟示意義,有助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解題思路:

從古代詩詞對民族文化的價值進行分析;從古代詩詞對人們精神世界和審美情趣的價值進行分析;從古代詩詞對現代社會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的啟示進行分析。

4.分析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及其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答案:

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主要體現在平仄、對仗、押韻等方面。這些韻律特點對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韻律特點使詩歌具有音樂美,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韻律特點有助于表達情感,使詩歌更具表現力;韻律特點對詩歌的結構和形式具有規范作用,有助于詩歌創作的規范性和藝術性。

解題思路:

分析古代詩詞的韻律特點;從音樂美、情感表達、結構形式等方面分析韻律特點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5.闡述古代詩詞中的意象與情感表達在現代社會中的啟示。

答案:

古代詩詞中的意象與情感表達對現代社會具有啟示意義。古代詩詞中的意象豐富多樣,可以啟發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古代詩詞中的情感表達真摯動人,可以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引導人們關注內心世界;古代詩詞中的意象與情感表達有助于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

解題思路:

分析古代詩詞中的意象與情感表達;從啟發思考、情感共鳴、審美能力等方面分析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啟示。

6.探討古代詩詞朗誦技巧在現代朗誦藝術中的應用。

答案:

古代詩詞朗誦技巧在現代朗誦藝術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古代詩詞朗誦注重音韻、節奏和情感的把握,這些技巧可以提升現代朗誦的藝術性;古代詩詞朗誦中的情感表達和意象描繪可以為現代朗誦提供豐富的素材;古代詩詞朗誦中的表現手法可以豐富現代朗誦的表現形式。

解題思路:

分析古代詩詞朗誦技巧的特點;從藝術性、素材、表現形式等方面探討其在現代朗誦藝術中的應用。

7.分析古代詩詞在現代文學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答案:

古代詩詞在現代文學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與作用。古代詩詞是文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審美能力;古代詩詞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古代詩詞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

解題思路:

分析古代詩詞在現代文學教育中的地位;從文學素養、思想觀念、學習興趣等方面分析其在現代文學教育中的作用。

8.闡述古代詩詞與民族精神的關系。

答案:

古代詩詞與民族精神密切相關。古代詩詞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道德和審美觀念;古代詩詞中的英雄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精神品質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詩詞的傳承與發展有助于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

解題思路:

分析古代詩詞與民族精神的關系;從民族精神的體現、精神品質、傳承與發展等方面闡述其在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五、詩詞鑒賞題1.鑒賞《靜夜思》中的意象與情感表達。

《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對其中意象與情感表達的分析:

(1)意象分析:

月亮:象征著孤獨與思念。

地上:強調孤獨感的強烈。

鐘鼓:夜晚的寂靜與寧靜。

(2)情感表達:

思念家鄉: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孤獨寂寞:夜晚的寧靜與孤獨,使得詩人更加思念親人。

2.鑒賞《虞美人》中的韻律與對仗。

《虞美人》是唐代詩人李煜的名篇,對其中韻律與對仗的分析:

(1)韻律分析:

押韻規律:首句末字押韻。

仄起平收:第二、四句的平仄相對。

詩節結構:每句七言,四句一節。

(2)對仗分析:

對仗工整:每句內部詞性、平仄、韻律對仗。

詩意連貫:通過對仗,表達出詩人的悲涼之情。

3.鑒賞《相思》中的主題與寓意。

《相思》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對其中主題與寓意的分析:

(1)主題分析:

思念遠方: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象征意義:相思之情是愛情的升華。

(2)寓意分析:

忠誠與堅定:詩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挑戰與成長:相思之情讓人在困境中成長。

4.鑒賞《長歌行》中的意象與情感表達。

《長歌行》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對其中意象與情感表達的分析:

(1)意象分析:

長夜:象征漫長的時間,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渴望。

星辰:代表遠方,寓意思念之情。

(2)情感表達:

愛情渴望:詩人對愛情的向往與追求。

孤獨寂寞:長夜中的孤獨,使得詩人更加渴望愛情。

5.鑒賞《春曉》中的審美與評價標準。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名篇,對其中審美與評價標準的分析:

(1)審美分析:

自然美景:描繪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詩意表達:以景抒懷,寓情于景。

(2)評價標準:

藝術價值: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情感表達:富有感染力,令人動容。

6.鑒賞《登鸛雀樓》中的意象與情感表達。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對其中意象與情感表達的分析:

(1)意象分析:

鸛雀樓:象征著遠望、遠思。

遠山:表達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2)情感表達:

思念故鄉:詩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壯志凌云:詩人胸懷壯志,渴望有所作為。

7.鑒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主題與寓意。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對其中主題與寓意的分析:

(1)主題分析:

思念親人:詩人對遠在他鄉的親人的思念之情。

時光流逝:表達詩人對歲月流逝的感慨。

(2)寓意分析:

奉勸世人珍惜親情:詩人通過思念親人,提醒世人要珍惜親情。

勉勵自己:詩人以自己的經歷,勉勵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念。

8.鑒賞《靜夜思》中的朗誦技巧與方法。

對《靜夜思》朗誦技巧與方法的解析:

(1)朗誦技巧:

調節語速:根據詩句的意境,調整朗誦速度。

音調變化:運用不同的音調,表達詩人的情感。

(2)朗誦方法:

分句朗誦:每句都要有停頓,使詩句更易理解。

抒情朗誦:根據詩句的意境,投入情感,使聽眾感受到詩人的情感。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解題思路內容:

1.《靜夜思》通過描繪月亮、地上、鐘鼓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夜晚的孤獨寂寞。

2.《虞美人》的韻律工整,對仗工整,通過押韻規律、仄起平收等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悲涼之情。

3.《相思》通過描繪長夜、星辰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相思之情的象征意義。

4.《長歌行》通過描繪長夜、星辰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渴望和孤獨寂寞的情感。

5.《春曉》以自然美景為背景,寓情于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6.《登鸛雀樓》通過描繪鸛雀樓、遠山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和壯志凌云的胸懷。

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描繪思念親人和時光流逝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親情的珍視和人生的感慨。

8.朗誦《靜夜思》時,要調整語速、運用音調變化,分句朗誦,抒發詩人的情感。六、詩詞創作題1.以“春”為題,創作一首五言絕句。

春風拂綠柳,

花影舞鶯歌。

雨潤桃花開,

碧波映日紅。

2.以“月”為題,創作一首七言絕句。

明月照千里,

清輝灑碧空。

禪心隨夜靜,

清夢任云蒙。

3.以“鄉愁”為題,創作一首五言律詩。

鄉音難覓處,

故里夢常留。

竹影搖窗影,

江聲入夢樓。

老槐花落盡,

芳草憶春愁。

何日歸鄉路,

依稀舊渡頭。

4.以“山水”為題,創作一首七言律詩。

峰回路轉不見君,

潮平岸闊任山行。

江水碧波連天際,

山林幽深鳥語鳴。

閑云野鶴隨流水,

古木寒泉共長亭。

此景何須圖畫里,

詩情畫意自天成。

5.以“思念”為題,創作一首五言排律。

思君千里遠,

長夜難為眠。

窗外梧桐雨,

紗窗燭影斜。

月明人不見,

落花知多少。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6.以“離別”為題,創作一首七言排律。

離別情難盡,

春風拂面愁。

長亭外古道,

紅塵中獨行。

雁字回時月,

螢火照離魂。

何時共飲桃花酒,

一醉解千愁。

7.以“愛情”為題,創作一首五言長律。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佳期如夢繞,

詩酒趁年華。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8.以“友情”為題,創作一首七言長律。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到投機一夢多。

縱有千言難盡意,

但憑一笑解千愁。

風雨同行無懼色,

云帆共濟不辭勞。

世間何須論貧富,

朋友情深似海波。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如上所示。

解題思路:

1.首先確定題目要求,如“春”為題,則應從春天的景象、氣息等方面入手。

2.根據詩歌的格式要求,如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等,確定詩句的字數。

3.結合古代詩詞的常用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春風、明月、山水等,以及比喻、擬人等修辭,進行創作。

4.注意詩句的平仄、韻腳等音韻要求,以及意境的連貫性和詩意的美感。

5.在保證格式和韻律正確的前提下,力求詩句富有意境和情感,符合古代詩詞的創作特點。七、詩詞翻譯題1.將《靜夜思》翻譯成現代漢語。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解題思路:理解詩句的基本意象和情感。明月光、地上霜、望明月、思故鄉等意象描繪了一個夜晚,詩人因月光而想起故鄉。將這些意象和情感轉化為現代漢語的表達,如“床前明月光”可以翻譯為“床前月光很亮”,“疑是地上霜”可以翻譯為“誤以為是地上霜”。

2.將《虞美人》翻譯成現代漢語。

答案: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