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東部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淮南市東部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淮南市東部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安徽省淮南市東部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安徽省淮南市東部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淮南市東部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一、名句名篇默寫1.默寫。(1)《子衿》中寫女子細看佩玉的帶子,責怪戀人失約不至的句子是:,,,?(2)《式微》中“,?”表現出勞動人民在泥中勞作的艱辛。(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用對偶句描繪洞庭湖雄偉壯觀景象的句子是:,。二、基礎知識綜合2.閱讀下面的文段,然后做題。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盟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到處呈現一片哀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1)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翩然()

風雪載途()(2)文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改為

改為(3)結合語境從下面選擇詞語填在橫線處,恰當的一項是(

)A.蛛絲馬跡 B.銷聲匿跡 C.蠢蠢欲動 D.朝生暮死三、名著閱讀3.名著閱讀(1)在讀書分享會上,有四位同學就《經典常談》前五章的內容進行了發言,其中有一位同學的說法有誤,請你找出來并糾正。小語:《說文解字》是西漢許慎所作,書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還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釋了書中每個字。小文: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兇,周代有了筮法,作為卜法的輔助,以著草數目的奇偶來斷定吉兇。小詩:《尚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室文集和歷史文獻匯編,記載了從堯舜禹時代到東周約1500年的歷史。小華: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唱,樂歌是隨著樂器唱,其中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說法錯誤的同學是①,我的修改意見是:②。(2)班長對《說文解字》部分特別感興趣,她找來了幾張象形字的圖片,請你分別寫出他們對應的漢字。

A.

B.

C.

D.四、綜合性學習4.清明將至,學校開展了“走進傳統節日,傳承中華文化”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面任務。【活動一·擬寫對聯】(1)小文同學圍繞踏青郊游與掃墓祭祖兩大禮俗想擬寫一副對聯,他已擬寫好了下聯,請幫他完成上聯。上聯:。下聯:祭祖,緬懷祖先恩情。【活動二·板報設計】(2)在“品味節日情韻,感受文化魅力”環節中,某班級為辦墻報寫一個語段,請你結合語境,仿照畫線句子格式,補寫兩個句子,豐富語段內容。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走進中國傳統節日,就進入了一個文化與情感交融的世界。駐足陵前,我們感受到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淡淡哀傷;遠眺汨羅,我們感受到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一片赤誠;七夕鵲鳴,我們感受到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深情勸勉;,……【活動三·發表看法】(3)班級中有少部分同學不清楚清明節的由來,也不想了解這個傳統節日,認為這樣的活動耽誤時間。你們班小明也是這樣,請你給他寫一段文字講明道理。五、現代文閱讀漫談過年冰心①我這一輩子,經過幾個朝代,也已經過了八十幾個“年”了!時代在前進,這過年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和進步。②從我四五歲記事起到十一歲(那是在前清時代)過的是小家庭生活。那時,我父親是山東煙臺海軍學校的校長,每逢年假,都有好幾個堂哥哥,表哥哥回家來住。父親就給他們買些樂器:鑼、鼓、二胡、洞簫之類,讓他們演奏,也買些鞭炮煙火。我不會演奏,也怕放炮,只撿幾根“滴滴金”來放。那是一個小紙捻,里面卷一點火藥,拿在手里掄起來,就放出一點點四散的金星。既沒有大聲音,又很好看。③那時代的風俗,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是禁止屠宰的。因此,母親在過年前,就買些肘子、豬蹄、雞、鴨之類煮好,用醬油、紅糟和許多佐料,腌起來塞在大壇子里,還磨好多糯米水粉,做紅白年糕。這些十分好吃的東西,我們都一直吃到元宵節!④除夕夜,我們點起蠟燭燒起香,辦一桌很豐盛的酒菜來供祖宗,我們依次磕了頭,這兩次的供菜撤下來,就是我們的年夜飯了。⑤初一,我們一早就穿起新衣,對父母親和長輩磕頭拜年,也拿到了包著紅紙的壓歲錢,里面是锃亮的一塊墨西哥“站人”銀元!⑥既不會演奏,又不敢放炮的我,這一天最關心的就是附近幾個村落“耍花會”的到來了。這些“花會”都是村里人辦的,有跑旱船的,有扮“王大娘鋦大缸”的,扮女人的都是村里的年輕人,擦粉描,很標致的!鑼鼓前導,后面跟著許多小孩子,鬧鬧嚷嚷的。到了我家門口,自然會圍上一大圈人,他們就停下來演唱,唱詞很滑稽,四圍笑聲不斷。這時,我們趕緊拿出煙酒點心,來慰勞他們,這一個花會走了,那一個花會又來了。最先來的總是金鉤寨的花會。⑦到了1911年,我們回到福建福州去(那時已是中華民國時代了)和祖父、伯叔父母同住在一起。大家庭里的過年是十分熱鬧的。從祭灶那天起,大家就都忙乎起來。最先是疊“元寶”,那是用金銀紙箔,疊成元寶的樣子,然后用繩子穿成一串一串的,準備在供神供祖的時候燒;然后就忙掃房,用很長的撣子將屋角的蛛網和塵土,都掃除干凈,又擦亮一切銅器,如蠟臺、香爐,以及柜子箱子上的銅鎖等。⑧大門上貼上新的鮮紅的春聯。祖父還用紅紙在書桌旁邊貼上“元旦開筆,新春大吉”等等的吉利話。這些當然都是大人們的事,我們小孩子只準備穿新衣服,放花炮,拜年,拿壓歲錢。因為大家庭里兄弟姐妹多,祖父的紅紙包里,只是一兩角的新銀幣,但因為長輩也多,加上各人外婆家給的壓歲錢,我們每人幾乎都得到好幾塊!⑨新年過后,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我們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那條街從來就是燈市。燈節之前,就已是“花市燈如晝”了,燈月交輝,街上的人流徹夜不絕。福州的風俗,元宵節小孩子玩的燈,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燈”與“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話,因此,外婆家送給我們姐弟四人的是五盞燈!我的弟弟們比我小的多,他們還不大會玩,我這時就占了便宜,我墻上掛的是“三英戰呂布”的走馬燈,一手提著一盞眼睛能動的金魚燈,一手拉著會在地上走的兔兒燈,覺得自己神氣得很。但最好玩的還是跟著哥哥姐姐們到大門口去看燈。有許多親友到我家街上來看燈的,我們都高興地點起用篾片編成的火把,把他們送走。⑩1913年,我們到了北京,又過起小家庭生活,過年供祖宗也不燒元寶了。給父母和長輩拜年也只鞠躬,不好意思拿壓歲錢了。家里沒有了大孩子,沒有人敲鑼打鼓。弟弟們只會放些小炮仗,過年就顯得冷清多了。?家庭里過年不熱鬧,而集體的節日慶祝,卻一年一年地擴大了,機關和學校里都有新年團拜,大門口還張燈結彩,也有種種文娛節目。如今呢,過年慶祝活動,更是以集體為中心,真是普天同慶!以近兩年來的“地壇文化迎春廟會”為例,會上什么都有,參加的人既飽了眼福、耳福,又飽了口福。去年到過迎春廟會的朋友,回來都十分興奮,我雖然因為行動不便,不能參加,但從報紙上的消息里,我已經想象到了那歡騰熱鬧的盛況,精神上已經參加進去了。5.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列表格。時間過年最難忘的事感受前清時代(1)笑聲不斷(2)跟著哥哥姐姐們去看燈熱鬧一九一三年不拿壓歲錢,只放些小炮仗(3)如今(4)歡騰熱鬧6.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里的問題。(1)扮女人的都是村里的年輕人,擦粉描,很標致的!(請賞析加點詞語)(2)最先是疊“元寶”,那是用金銀紙箔,疊成元寶的樣子,然后用繩子穿成一串一串的,準備在供神供祖的時候燒;然后就忙掃房,用很長的撣子將屋角的蛛網和塵土,都掃除干凈,又擦亮一切銅器……(請從描寫角度賞析)7.蔣子龍說:“過春節就要遵年俗,有俗才有年,越‘俗’,年就越有味兒”。請結合作者過年的變化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應問題。最壯是塞外點兵,吹角連營,夜深星闌時候,將軍在挑燈看劍,那燈籠上你不希望寫的幾個斗方大字是霍驃姚,是漢將李廣,是唐朝裴公嗎?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樣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聽,正蕭蕭班馬鳴也,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吳伯簫《燈籠》)本文第⑨段和以上材料都提到了燈籠,其含義和所表達的情感卻不同,請結合文本進行分析。9.閱讀文章,回答問題。材料一:①2022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是“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碳達峰是指在某一時間點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加,達到峰值,然后逐漸回落。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材料二:①2020年,聯合國發布了一份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報告。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全球各地的冰原和冰川發生減少。2006年至2015年,平均每年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3.6毫米。2020年上半年,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達到了三百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并且還在持續上升。溫室氣體濃度過高會引起哪些后果呢?一是會令世界上許多地區的土壤肥力下降,不適合耕作,甚至引起饑荒。二是引起“水循環”變化,如山峰積雪減少,季節性河流徑流發生重大改變。三是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包括營養不良、空氣污染以及瘧疾等熱帶疾病的傳播。四最為嚴重,會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颶風加劇等。材料三:①能源結構調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一環。近年來,中國穩妥有序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一方面,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施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另一方面,在嚴格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鼓勵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202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6億噸。②公路運輸是交通運輸排放的主體和減排重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表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售33.8萬輛,同比增長78.9%,新能源貨車銷量穩步上升,增長翻倍。“十三五”以來,新能源城市公交、出租和城市物流配送汽車總數超過100萬輛。③不久前,中國首顆具備業務化應用能力的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衛星正式交付。衛星動態監測中國大氣污染狀況,有效監測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柱濃度和分布,對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④碳達峰和碳中和對中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當前我國碳排放總量和強度比較高,同時,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低碳的新產業新技術正在大力發展。材料四:①低碳生活是一種優質的生活方式。例如,隨手關燈、回收廢舊物品等,可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習慣;再如,調高空調溫度,減少汽車的出行等,既節約了能源,也有利于身體健康。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使所耗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材料五:(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碳中和”就是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從而實現“零排放”。B.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各地的冰原和冰川在減少,2006年至2015年全球海平面不斷上升。C.在交通運輸方面,我們只需要控制好公路運輸方面的碳排放。D.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節電、節水、節氣、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來做到降低碳排放。(2)班級開展了“倡導低碳生活”綜合性學習活動,小南對為什么要倡導低碳生活有些困惑,請根據以上資料,為他解惑。(3)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列舉了數據,請簡要說說其作用。(4)材料五是“全國低碳日”宣傳畫,請根據畫面內容,擬寫一條宣傳標語。六、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乙】蜀氏遇晉饑,輩三五人,挾木弓入白鹿山捕獵以自給。因值群鹿駭走,分路格之。一人見鹿入兩崖間,才通人過,隨而逐之。行十余步,但見城市櫛比,市井繁盛。了不見鹿。徐行市中,以問人曰:“此處何也?”人曰:“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遂出穴,密志歸路。以告太守劉俊,俊使人隨往,失其舊所矣。10.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辭去辭:(2)因值群鹿駭走值:(3)但見城市櫛比但:(4)徐行市中徐: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2)遂出穴,密志歸路。1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需要斷句,請在相應位置用“/”標出。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13.【甲】【乙】兩個語段結尾都寫到尋找“隱秘世界”沒有結果。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七、作文14.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理不容,我便扭轉這乾坤。”“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靈珠魔丸聯手,仁者無敵。”“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個幸福,但現在看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這些文字是2025年春節爆款電影《哪吒2》中的五句經典臺詞,它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感悟?請你任選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①內容積極健康;②表達真情實感;③詩歌除外,文體不限;④不要套寫、抄襲;⑤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⑥不少于600字。《安徽省淮南市東部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參考答案1.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佩、悠、躬、蒸、撼”等字容易寫錯。2.(1)piānzài(2)“盟”“萌”;“哀”“衰”(3)B【詳解】(1)本題考查注音。翩然(piānrán):意思是形容動作輕松迅速的樣子。風雪載途(fēngxuězàitú):意思是一路上都是風雪交加,形容旅途艱難。(2)本題考查字形。萌發:意思是指植物開始發芽,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開端。故“盟”改為“萌”。衰草連天:形容荒草遍地,極其荒涼的樣子。故“哀”改為“衰”。(3)本題考查詞語辨析。A.蛛絲馬跡:意思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灶馬爬過留下的痕跡可以查出灶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B.銷聲匿跡: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出聲不露面。C.蠢蠢欲動:形容敵人或壞人準備進攻或搗亂。D.朝生暮死:意思是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結合“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到處呈現一片哀草連天的景象”可知,橫線處的詞語表達的是田間草際的昆蟲都隱藏起來消失不見的意思。故選B。3.(1)小語“西漢”改為“東漢”(2)山月目日【詳解】(1)本題考查名著識記。說法錯誤的同學是小語。《說文解字》是東漢許慎所作,不是西漢。許慎生活在東漢時期,他編著的《說文解字》是中國首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2)本題考查字形。圖A:圖中呈現出三座山峰疊加的形狀,與漢字“山”的形態相似,在象形字中,“山”字就是模仿山的形狀創造出來的,所以①處應填“山”。圖B:該圖的形狀像一彎新月,而“月”字在象形字里就是仿照月亮的形狀,所以②處應填“月”。圖C:圖中看起來像是一只眼睛,在象形字中,“目”字是模仿眼睛的樣子創造的,所以③處應填“目”。圖D:此圖是一個圓形,中間還有一個點,整體形象如同天空中的太陽,圓形代表太陽的輪廓,中間的點可以看作是太陽的核心部分。按照象形字的造字邏輯,對應的漢字是“日”。4.(1)踏青,感受自然活力。(踏青,享受春天樂趣。)(2)舉杯邀月,我們感受到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登高望遠,我們感受到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無限思念。春聯高掛,我們感受到了“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無限喜悅;(3)開放性試題,注意先要有稱呼,然后圍繞清明節的由來、習俗等進行勸導,語氣溫婉,語言通順即可。【詳解】(1)本題考擬寫對聯。擬寫對聯要注意:1.上下句字數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時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3.上下句對應位置的字眼詞性相對、結構相同、不重復用字。示例:踏青,享受自然樂趣。(2)本題考查句子仿寫。作答時,只要結合語境,仿照劃線句子格式即可。示例:抬頭望月,我們感受到了“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迷茫惆悵;燈籠高掛,我們感受到了“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的熱鬧喜悅。(3)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開放性試題,注意先要有稱呼,然后圍繞清明節的由來、習俗等進行勸導,語氣委婉,語言通順即可。示例:小明,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斗英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青少年,我們也要漸漸地明白,清明節不光只是掃掃墓,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傳承感恩的精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身邊的親朋好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5.(1)附近幾個村落“耍花會”的到來;(2)1911年(或中華民國時期);(3)冷清;(4)地壇文化迎春廟會(或集體慶祝節日)。6.(1)標致,形容扮女人的年輕人容貌秀麗,展現了人們參與花會的熱情,表現了“我”對熱鬧花會的喜愛之情。(2)運用動作描寫,“疊”“穿”“掃”“擦”等一系列動詞描繪出祭灶當天忙碌的情景,展現了大家庭里的過年的熱鬧。7.1913年以前,作者家過年時會放爆竹,備美食,打掃衛生,疊元寶,貼春聯,磕頭拜年,拿壓歲錢,看耍花燈,玩燈籠。年俗多,過年顯得熱鬧非凡,有年味兒。1913年重回小家庭生活,不再收元寶,只鞠躬不磕頭,不拿壓歲錢,沒有敲鑼打鼓,只放小炮仗,過年習俗發生了變化,過年顯得冷清,年味兒淡了。如今,集體的節日慶祝不斷擴大了,年俗得到繼承發展,年就越有味兒了。8.文中元宵節外婆送燈籠是福州風俗,寓意著“添丁”。送燈籠蘊含美好祝福,玩燈籠展現童真童趣、看燈表達對熱鬧的元宵節的喜愛之情。《燈籠》中以燈籠喻指與日月同輝的英雄們,表達了對英雄的贊美之情和愿做燈籠下“馬前卒”的愛國誓愿。【解析】5.本題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內容。抓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結合關鍵句子回答。第②-⑥段寫前清時代,結合第⑥段“既不會演奏,又不敢放炮的我,這一天最關心的就是附近幾個村落‘耍花會’的到來了”可得:附近幾個村落“耍花會”的到來;第⑦段寫1911年(或中華民國時期);第⑩段寫一九一三年,結合“家里沒有了大孩子,沒有人敲鑼打鼓。弟弟們只會放些小炮仗,過年就顯得冷清多了”可得:冷清;第?段寫如今,結合“以近兩年來的‘地壇文化迎春廟會’為例,會上什么都有,參加的人既飽了眼福、耳福,又飽了口福”可得:地壇文化迎春廟會(或集體慶祝節日)。6.本題考查賞析句子。(1)考查煉字。要在理解其本義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理解其語境義。“標致”意為形容扮女人的年輕人容貌秀麗;結合“到了我家門口,自然會圍上一大圈人,他們就停下來演唱,唱詞很滑稽,四圍笑聲不斷”分析,可知此詞展現了人們參與花會的熱情,結合“既不會演奏,又不敢放炮的我,這一天最關心的就是附近幾個村落‘耍花會’的到來了”可知,表現了“我”對熱鬧花會的喜愛之情。(2)考查從人物描寫方法角度賞析句子的能力。“疊”“穿”“掃”“擦”等動詞的運用,說明運用了動作描寫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祭灶當天忙碌的情景,結合“到了1911年,我們回到福建福州去(那時已是中華民國時代了)和祖父、伯叔父母同住在一起。大家庭里的過年是十分熱鬧的。從祭灶那天起,大家就都忙乎起來”可知,展現了大家庭里的過年的熱鬧。7.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第②-⑨段寫1913年以前,結合“也買些鞭炮煙火”“母親在過年前,就買些肘子、豬蹄、雞、鴨之類煮好,用醬油、紅糟和許多佐料,腌起來塞在大壇子里,還磨好多糯米水粉,做紅白年糕”“最先是疊‘元寶’,……;然后就忙掃房,……”“大門上貼上新的鮮紅的春聯”“我們小孩子只準備穿新衣服,放花炮,拜年,拿壓歲錢”“新年過后,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我們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那條街從來就是燈市”“一手提著一盞眼睛能動的金魚燈,一手拉著會在地上走的兔兒燈”寫作者家過年時會放爆竹,備美食,打掃衛生,疊元寶,貼春聯,磕頭拜年,拿壓歲錢,看耍花燈,玩燈籠。年俗多,過年顯得熱鬧非凡,有年味兒。第⑩段寫1913,“又過起小家庭生活,過年供祖宗也不燒元寶了。給父母和長輩拜年也只鞠躬,不好意思拿壓歲錢了。家里沒有了大孩子,沒有人敲鑼打鼓。弟弟們只會放些小炮仗,過年就顯得冷清多了”寫重回小家庭生活,不再收元寶,只鞠躬不磕頭,不拿壓歲錢,沒有敲鑼打鼓,只放小炮仗,過年習俗發生了變化,過年顯得冷清,年味兒淡了。第?段寫如今,“如今呢,過年慶祝活動,更是以集體為中心,真是普天同慶!”寫集體的節日慶祝不斷擴大了,年俗得到繼承發展,年就越有味兒了。8.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文中,結合第⑨段“福州方言,‘燈’與‘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話,因此,外婆家送給我們姐弟四人的是五盞燈!”可知,宵節外婆送燈籠是福州風俗,寓意著“添丁”。送燈籠蘊含美好祝福,玩燈籠展現童真童趣、看燈表達對熱鬧的元宵節的喜愛之情。《燈籠》中,結合“最壯是塞外點兵,吹角連營,夜深星闌時候,將軍在挑燈看劍,那燈籠上你不希望寫的幾個斗方大字是霍驃姚,是漢將李廣,是唐朝裴公嗎?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樣亮起了人的耳目的”“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可知,燈籠喻指與日月同輝的英雄們,表達了對英雄的贊美之情和愿做燈籠下“馬前卒”的愛國誓愿。9.(1)C(2)倡導低碳生活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保護地球生態平衡,同時也可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通過節能減排、多乘坐公共交通、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等方式,可以減少碳排放,降低對環境的影響。(3)材料二列舉了全球氣候變化的一些數據,如海平面上升速度、溫室氣體濃度等,旨在說明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性和影響。材料三列舉了中國在能源方面的一些數據,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新能源汽車銷量等,旨在說明中國在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努力。(4)示例一: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示例二:倡導綠色低碳,享受優質生活!【詳解】(1)本題考查材料信息的篩選和辨析。C.有誤,材料三中提到“公路運輸是交通運輸排放的主體和減排重點”,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只需要控制公路運輸方面的碳排放。交通運輸排放包括多種交通方式,如鐵路、水路、航空等,因此僅僅控制公路運輸的碳排放是不足夠的。選項C的說法過于絕對,忽略了其他交通方式的碳排放問題,因此是不正確的。故選C。(2)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我們需要分析題目中給出的材料內容。這些材料主要涉及低碳生活的概念、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能源結構調整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低碳生活方式的實踐以及低碳生活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等方面。接下來,我們要確定題目的核心要求,即解答小南對為什么要倡導低碳生活的困惑。因此,我們需要從材料中提煉出倡導低碳生活的主要原因和意義。在提煉原因和意義時,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性和緊迫性,以及碳排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低碳生活對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低碳生活方式對個人和社會的好處,如提高環保意識、節約資源、促進綠色技術創新等。示例:倡導低碳生活的核心目的在于減少人類對環境的損害,維護地球生態的平衡,并且這一行動還有助于提升公眾的環保觀念與節約意識。通過諸如節能減排、增加公共交通使用率以及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具體舉措,我們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量,進而減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3)本題考查詞句的理解和賞析。結合“2006年至2015年,平均每年全球海平面上升至少3.6毫米。2020年上半年,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達到了三百萬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并且還在持續上升”可知,材料二列舉了全球氣候變化的一些數據,如海平面上升速度、溫室氣體濃度等,旨在說明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性和影響。結合“202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6億噸”“2022年中國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售33.8萬輛……新能源城市公交、出租和城市物流配送汽車總數超過100萬輛”可知,材料三列舉了中國在能源方面的一些數據,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新能源汽車銷量等,旨在說明中國在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努力。(4)本題考查擬寫宣傳標語。題目要求根據“全國低碳日”的宣傳畫內容來擬寫一條宣傳標語。宣傳畫展示的是一片綠色的樹葉,上面有兩只輪子,在路上行走。這個畫面直觀地傳達了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因此,在擬寫宣傳標語時,應圍繞這一主題,強調綠色出行的重要性,倡導公眾積極參與低碳生活,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示例:綠葉輕步,低碳華夏;中華新風,綠色出行。10.告辭遇,遇到只,只是慢慢地11.(1)老人和小孩都安閑快樂。(2)(這人)于是出了洞穴,在回去的路上秘密地做了記號。12.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13.都強調了隱秘世界的神秘性,暗示隱秘世界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都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追求。【導語】這兩則文言選段均展現了古代中國對“世外桃源”的想象。【甲】文(陶淵明《桃花源記》)以漁人視角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烏托邦,突出“避秦時亂”的歷史背景與“怡然自樂”的生活理想;【乙】文則通過獵鹿奇遇,構建了“小成都”的奇幻空間。兩文都采用“發現——進入——返回——再尋”的敘事結構,最終以“不復得路”的開放式結局,暗含對理想世界可遇不可求的哲學思考。在藝術手法上,皆善用白描與懸念,體現古代文人對于超脫現實的精神追求。10.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1)句意:告辭離開。辭:告辭。(2)句意:恰逢一群鹿受驚逃跑。值:遇,遇到。(3)句意:只見城市房屋密集。但:只,只是。(4)句意:(那人)慢慢地在街市中行走。徐:慢慢地。11.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注意重點字詞:(1)黃發:舊指長壽的特征,代指老人(古人認為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垂下來的頭發,代指小孩(古代兒童不束發,頭發下垂)。并:全,都。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2)遂:于是,就。密:暗中,秘密地。志:名詞作動詞,標記,做記號。歸路:返回的路。1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句意:這是小成都,不是普通人能來的地方,你不適合久留。此句為判斷句與警示句結合。“耳”表判斷,“此小成都耳”獨立成句;“非常人可到”解釋原因,結構完整;“子不宜久住”為直接警示,語氣轉折。故斷句: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1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結合甲文“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可知,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太守派人按標記尋找卻迷路,未能再訪桃花源。結合乙文“俊使人隨往,失其舊所矣”可知,蜀氏告知太守后,派人跟隨卻找不到入穴處。由此可知,兩處“尋而不得”都凸顯了隱秘世界的神秘虛幻,暗示其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之境,寄托了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反映現實中理想難以實現。【點睛】參考譯文:【甲】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到頭了,(漁人)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于是離開船,從洞口進入。起初洞口非常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幾十步,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敞亮。(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全都與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安閑快樂。(桃花源里的人)看見漁人,于是大吃一驚,問他從哪里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有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里的人)詳細說出,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告辭離開。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先前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最終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乙】蜀地有幾個人遇到晉朝饑荒,約了三五人,帶著木弓進入白鹿山打獵來維持生計。恰逢一群鹿受驚逃跑,(他們)分路追捕。有一個人看見鹿進入兩座山崖之間,(那里)僅能容人通過,便跟隨鹿追了進去。走了十多步,只見城市房屋密集,街市熱鬧繁華。(鹿)完全不見了蹤影。(那人)慢慢地在街市中行走,向人問道:“這是什么地方?”有人回答說:“這是小成都,不是普通人能來的地方,你不適合久留。”(那人)于是走出山洞,暗中記下返回的路。(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太守劉俊,劉俊派人跟隨他前往,卻找不到原來的地方了。14.例文:乾坤未定,我命由我“我命由我不由天”——當哪吒喊出這句震徹天地的宣言時,整個銀幕都在震顫。這不是少年狂妄的吶喊,而是一個靈魂對命運枷鎖的掙脫。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與所謂的“天命”抗爭,用不屈的意志證明:生命的畫筆始終握在自己手中。歷史長河中,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