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斷句與翻譯技巧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斷句要求:請根據文意,在下列句子中正確斷句。1.然后乃斬其馬,祭以面,泣下沾襟。2.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3.禹曰:“女以我為不信乎?吾與女盟,女無不信吾盟矣。”4.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5.君子之澤,五世而斬。6.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7.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9.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10.楚人三閭大夫,忠而免乎無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二、文言文翻譯要求: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2.君子之澤,五世而斬。3.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5.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6.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7.魏王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9.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10.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四、文言文斷句要求:請根據文意,在下列句子中正確斷句。1.竊鉤者誅,竊國者侯。2.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3.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5.楚人三閭大夫,忠而免乎無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6.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7.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8.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9.君子之澤,五世而斬。10.禹曰:“女以我為不信乎?吾與女盟,女無不信吾盟矣。”五、文言文翻譯要求: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2.君子之澤,五世而斬。3.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5.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6.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7.魏王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9.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10.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六、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夫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茍為我之所有,雖父母之身,不敢辭也。”乙: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請解釋“仁義”在文中的含義。2.請分析文中“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的原因。3.請說明孟子在文中對“賢者”和“人”的區別和聯系。4.請概括孟子在文中的觀點。5.請根據文意,判斷以下說法的正誤:a.文中孟子認為仁義比利益更重要。b.文中孟子認為人們都有追求利益的本心。c.文中孟子認為人們應該為了利益而放棄仁義。d.文中孟子認為仁義是人們行為的基礎。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斷句1.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2.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3.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5.楚人三閭大夫,忠而免乎無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楚人/三閭大夫,忠/而免乎無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6.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7.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8.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9.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君子/之澤,五世/而斬。10.禹曰:“女以我為不信乎?吾與女盟,女無不信吾盟矣。”→禹/曰:“女以我為/不信乎?吾與女/盟,女無不信/吾盟矣。”解析思路:斷句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意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類題時,要注意句子結構的對稱性、句尾的語氣詞、句首的語氣詞、句式的對稱性、特殊句式等。在斷句時,要特別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語氣詞,如“夫、蓋、焉、矣、也、故、為、則、耳、云”等。二、文言文翻譯1.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齊國人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妾室的人,他的丈夫外出,必定吃飽喝足之后才回家。2.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君子的影響,到第五代就消失了。3.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舜從田野間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中被起用,膠鬲從魚鹽的勞作中被起用,管夷吾從獄官中被起用,孫叔敖從海邊被起用,魏文侯從民眾中被起用。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長別人的壞事。小人則相反。5.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魏王送給我一封信,說:“我聽說先生以高尚的道德正直不迎合他人,我希望趁著先生的游覽,向您學習射箭,可以嗎?”6.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馬一千匹,他死的那一天,民眾沒有稱贊他的德行。7.魏王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魏王說:“我聽說先生以高尚的道德正直不迎合他人,我希望趁著先生的游覽,向您學習射箭,可以嗎?”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長別人的壞事。小人則相反。9.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齊國人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妾室的人,他的丈夫外出,必定吃飽喝足之后才回家。10.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馬一千匹,他死的那一天,民眾沒有稱贊他的德行。解析思路:翻譯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意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類題時,要注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即逐字逐句翻譯,意譯即根據句意進行翻譯。翻譯時要注意句子結構的對稱性、句尾的語氣詞、句首的語氣詞、句式的對稱性、特殊句式等。三、文言文斷句1.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2.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3.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5.楚人三閭大夫,忠而免乎無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楚人/三閭大夫,忠/而免乎無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6.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7.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8.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9.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君子/之澤,五世/而斬。10.禹曰:“女以我為不信乎?吾與女盟,女無不信吾盟矣。”→禹/曰:“女以我為/不信乎?吾與女/盟,女無不信/吾盟矣。”解析思路:斷句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意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類題時,要注意句子結構的對稱性、句尾的語氣詞、句首的語氣詞、句式的對稱性、特殊句式等。四、文言文翻譯1.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齊國人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妾室的人,他的丈夫外出,必定吃飽喝足之后才回家。2.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君子的影響,到第五代就消失了。3.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魏文侯舉于眾。→舜從田野間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勞作中被起用,膠鬲從魚鹽的勞作中被起用,管夷吾從獄官中被起用,孫叔敖從海邊被起用,魏文侯從民眾中被起用。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長別人的壞事。小人則相反。5.魏王貽我以書,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魏王送給我一封信,說:“我聽說先生以高尚的道德正直不迎合他人,我希望趁著先生的游覽,向您學習射箭,可以嗎?”6.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馬一千匹,他死的那一天,民眾沒有稱贊他的德行。7.魏王曰:“吾聞先生以高義直不茍合,寡人愿因先生之游,就學射于先生,可乎?”→魏王說:“我聽說先生以高尚的道德正直不迎合他人,我希望趁著先生的游覽,向您學習射箭,可以嗎?”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助長別人的壞事。小人則相反。9.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齊國人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妾室的人,他的丈夫外出,必定吃飽喝足之后才回家。10.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齊景公有馬一千匹,他死的那一天,民眾沒有稱贊他的德行。解析思路:翻譯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意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類題時,要注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即逐字逐句翻譯,意譯即根據句意進行翻譯。翻譯時要注意句子結構的對稱性、句尾的語氣詞、句首的語氣詞、句式的對稱性、特殊句式等。五、文言文閱讀理解1.請解釋“仁義”在文中的含義。答案:仁義在文中指的是道德、正義。解析思路:通過分析文中的“仁義”一詞所在句子,可以得知其含義。如“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中的“仁義”與“利”相對,表示道德、正義。2.請分析文中“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的原因。答案:原因在于人們追求利益,導致國家陷入危機。解析思路:通過分析文中的“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一句子,可以得知原因是人們追求利益,從而引發國家危機。3.請說明孟子在文中對“賢者”和“人”的區別和聯系。答案:區別在于賢者能保持本心,不喪失仁義;而人則容易喪失本心,追求利益。聯系在于賢者是人的典范,賢者的行為對人有示范作用。解析思路:通過分析文中的“非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標準化戰略實施展望與挑戰應對考核試卷
- 港口及航運設施工程合同管理考核試卷
- 租賃市場客戶關系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深海打撈裝備的作業安全標準制定與實施考核試卷
- 滌綸纖維在高端運動品牌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應用趨勢考核試卷
- 海洋石油鉆探的鉆井工程優化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源項目風險評估與管理考核試卷
-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數碼圖形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運動解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孕期碘缺乏病的健康宣教
- 電梯調試單機試車方案
- 【MOO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子宮平滑肌瘤手術臨床路徑表單
- 【MOOC】機械原理-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GB/T 36547-2024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
-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卷
- 中華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 汽車發動機火花塞市場洞察報告
- 學校安保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故宮的課件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