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政治選必2《法律與生活》主觀題常見試題類型1、關于民事活動的認識評價類試題(1)特點:此類試題往往以某一個或某幾個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背景,考查學生對特定的民事活動的認識和評價。(2)解題方法:熟知民法基本原則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審讀材料提取信息仔細審讀材料,對材料涉及的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進行精準把握材料信息對應原則將提取的材料信息與相關民法基本原則進行對應結合原則判斷分析判斷材料中
民事活動是否符合民法基本原則,會產生何種影響例題:2022年“雙十一”臨近,各大電商店家們紛紛打出各種促銷活動。甲商家忙中出錯,誤將店內26元4500克的臍橙,在凈含量上設置成了
2250千克,商家這一錯誤被博主乙發現后,他選擇在直播中號召粉絲集體“薅羊毛”,上萬粉絲涌入該店鋪下單,一晚上下單10多萬千克,涉及700多萬元!店家發現錯誤后,立刻在店鋪首頁道歉,懇求大家給條活路,申請退款,電商平臺也第一時間把店“保護”起來。極個別買家卻堅持要求發貨,否則進行投訴。上述極個別買家的要求違背了民法的哪些原則?【答案】①自愿原則指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由于26元2250千克不是賣家的真實意思,違背了自愿原則;②公平原則指民事主體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按照錯誤操作設置的26元2250千克給買方發貨,對賣家極不公平,違背了公平原則;③誠信原則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個別買家違背了誠信原則。【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糾紛案件考點考查:民法基本原則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自愿原則;誠信原則;公平原則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誤將店內26元4500克的臍橙,在凈含量上設置成了
2250千克→可聯系教材知識違背了自愿原則。關鍵詞②:他選擇在直播中號召粉絲集體“薅羊毛”,上萬粉絲涌入該店鋪下單,一晚上下單10多萬千克,涉及700多萬元→可聯系教材知識違背了公平原則。關鍵詞③:極個別買家卻堅持要求發貨,否則進行投訴→可聯系教材知識違背了誠信原則。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維護人身權利的試題(1)特點:試題往往以現實生活中某些民事主體的民事行為或者由民事行為引發的民事糾紛為背景,要求學生對某種特定的民事行為進行分析評判或者對民事糾紛進行法律角度上的解讀。具體來看,題目往往以“A的行為是否侵犯了B的權利?侵犯了哪些權利?A的行為是否應該承擔責任?應該承擔哪些責任?”等為設問,以教材中“積極維護人身權利”的知識為依托,聯系教材中侵權行為與法律責任等知識,請學生進行綜合評判。(2)解題方法:第一步:判斷某民事主體的行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或者某權利人的人身權是否受到了侵害。第二步:判斷該民事主體侵犯了他人的哪些人身權,或者某權利人的哪些人身權受到了侵害。第三步:判斷實施侵權行為的民事主體應該承擔何種法律責任。例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X銀行到李某家發送緊急催賬單,說他所持信用卡透支數額較大,經多次催收仍未還款,涉嫌詐騙。李某否認在該銀行辦理過信用卡。后經查詢,由于李某的身份證丟失,張某撿到后并辦理了信用卡。由于銀行工作失誤,此事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圍群眾中引起了不良反應。材料二
為了增加網站的點擊量和收益,某網站刊出一篇未經作者授權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文章,并配有相關照片。網頁第一張照片為李某的正面清晰全身照,并配有“一名誤入歧途的女孩”等文字,披露了李某違法犯罪的有關信息。之后,該照片和文章被大量點擊和轉載。李某及家人深受困擾。(1)結合材料一,分析李某哪些人身權利被侵犯。(2)民事法律關系的包括哪些要素?結合材料二,分析這些要素在案例中的體現。【答案】(1)①X銀行侵犯了李某的名譽權。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本案中由于銀行的失職導致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圍群眾中引起了不良反響,影響他人對李某的評價,侵犯了李某的名譽權。②張某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權。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張某撿到李某身份證并盜用其姓名辦理了信用卡,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權。(2)民事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客體和內容三要素。本案是網站侵害李某人身權益的民事侵權案例。從主體上看,該網站與李某是該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從客體上看,李某享有的肖像、隱私等人格利益是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從內容上看,李某享有肖像隱私等不受侵害及受侵害獲得賠償、道歉等權利,該網站負有不侵害李某肖像、隱私等人格利益,以及實施侵害后進行賠償、道歉等義務。【分析】背景素材:銀行侵權、網站侵權考點考查:人身權、民事法律關系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法治意識、公共參與(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結合材料一,分析李某哪些人身權利被侵犯。屬于分析類主觀題,知識限定明確,屬微觀考查。解答時,考生可根據材料內容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說明。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銀行工作失誤,事件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圍群眾中引起了不良反應→可從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角度,說明由于銀行的失職導致在李某的朋友及周圍群眾中引起了不良反響,影響他人對李某的評價,因此侵犯了李某的名譽權;有效信息②:李某否認在該銀行辦理過信用卡,經調查是因為李某的身份證丟失,張某撿到后并辦理了信用卡→可從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角度,說明張某撿到李某身份證并盜用其姓名辦理了信用卡,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解答本題,考生可根據設問要求,運用人身權利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中“李某貸款逾期不還、張某撿到辦理信用卡、銀行失誤導致、李某的朋友及周圍群眾中引起了不良反響”等關鍵信息,從名譽權的保護、姓名權的保護等角度組織答案,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回答民事法律關系包括哪些要素,并結合材料二,分析這些要素在案例中的體現。屬于簡答類、體現類主觀題,知識限定為,屬微觀考查。解答時,考生可根據材料內容和設問要求調動教材知識,然后結合材料提取信息,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為了增加網站的點擊量和收益,某網站刊出未經作者授權的文章,并配有相關作者正面清晰全身照等照片,還配有“一名誤入歧途的女孩”等文字,披露了李某違法犯罪的有關信息,該照片和文章被大量點擊和轉載,李某及家人深受困擾→可聯系民事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客體和內容三要素的知識,說明本案涉及某網站侵害李某人身權益的侵權民事法律關系。具體講,該網站與李某是該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李某享有的肖像、隱私等人格利益是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李某享有肖像隱私等不受侵害及受侵害獲得賠償、道歉等權利,該網站負有不侵害李某肖像、隱私等人格利益,以及實施侵害后進行賠償、道歉等義務。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解答本題,考生可根據設問要求,運用民事法律關系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中網站侵害李某人身權益等事實,從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方面組織答案,具體分析這些要素在案例中的體現,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3、解答關于所有權的試題(1)特點:此類試題往往以所有權的不同取得方式為背景,對某種物的所有權歸屬進行判斷,以及闡釋其背后的相關法律知識,以引導學生增強法治意識,自覺遵守法律規定,依法取得不動產或動產的所有權,維護自身的民事權利。(2)解題方法:熟知不同物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不動產與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方式有所不同: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外,
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對于動產一般來說,
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依法登記;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法交付。申讀材料提取信息仔細審讀材料,準確判斷題目案例中的“物”是不動產還是動產材料信息對應教材知識將材料中的“物”與所有權取得的不同方式進行對應綜合判斷、得出結論結合材料及教材知識,綜合判斷某種物的所有權的歸屬。例題:甲繼承其父遺產,一架古董級的鋼琴和一間林中小屋。收藏家乙意欲購買此鋼琴和小屋,為此三顧茅廬。甲深受感動,遂于2021年2月5日與乙簽訂了買賣合同。乙當即付清小屋款項并運走鋼琴。合同約定雙方于2021年2月10日辦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手續,屆時乙應付清鋼琴的款項。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21年2月9日夜降暴雨,引發泥石流,沖毀了該小屋。甲念及父恩,十分懊悔,向乙提出鋼琴不賣了,要求退還。(1)甲向乙提出退還鋼琴時,鋼琴的所有權歸誰?為什么?(2)2021年2月9日,天降暴雨之前,林中小屋的所有權歸誰?為什么?【答案】(1)歸乙所有。鋼琴屬于動產,對于動產,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2021年2月5日,甲與乙簽訂買賣合同后,乙運走鋼琴,交付已完成,鋼琴的所有權轉移。(2)歸甲所有。林中小屋屬于不動產,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不動產經產權過戶登記,開始發生所有權轉移。甲與乙尚未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林中小屋的所有權沒有發生改變。【分析】背景素材:甲繼承其父遺產鋼琴和小屋與乙簽訂了買賣合同考點考查:動產和不動產的所有權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甲向乙提出退還鋼琴時,鋼琴的所有權歸誰?為什么?需要調用保障各類物權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指出考查的法律問題,并根據具體法條或法理,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所有權的取得方式,因不動產與動產而有所不同。對于動產,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鋼琴屬于動產,2021年2月5日,甲與乙簽訂買賣合同后,乙運走鋼琴,交付已完成,鋼琴的所有權轉移,歸乙所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相關知識與材料信息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2021年2月9日,天降暴雨之前,林中小屋的所有權歸誰?為什么?需要調用保障各類物權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指出考查的法律問題,并根據具體法條或法理,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所有權的取得方式,因不動產與動產而有所不同。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買賣房屋所有權應從產權過戶手續辦理完畢之時起轉移給買受人。甲與乙尚未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林中小屋的所有權沒有發生改變,林中小屋的所有權歸甲所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相關知識與材料信息相結合。4、關于知識產權的試題(1)特點:試題往往以現實生活中某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為背景考查對尊重、保護知識產權的認識。具體案例中可能涉及著作權、專利權,或者商標權,但均是對知識產權的侵犯。(2)解題方法明確權力間的關系明確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判斷材料涉及的權利仔細審讀材料,判斷題目案例中涉及的是著作權、
專利權還是商標權,同時注意題目材料是否涉及不同的民事主體分析題目考查角度審讀材料及設問,分析考查方向、侵權責任、權利保護期等注意知識適度融合題目可能涉及知識產權與物權之間的適度融合,學生需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例題:張某是一名職業作家,經常在博客上發表自己的原創作品,在網絡上小有名氣。2022年1月15日,甲影視公司發郵件給張某表示想把其發表的一部小說進行商業使用,并就小說改編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相關著作權的使用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2022年1月16日,張某回復表示同意,隨后雙方簽訂了著作權轉讓合同。3月,張某在甲影視公司的網站上看到了自己的小說被著名為甲影視公司。2022年4月,某民族大學一教師將小說翻譯成藏文版供教學使用。張某認為甲彩視公司和乙教師均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責任。結合材料,運用“民事權利與義務”的相關知識,判斷甲影視公司和乙教師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并說明理由。【答案】甲影視公司侵犯了張某的署名權。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廣泛的權利,他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作品,就可能構成侵權。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張某和甲影視公司是就著作財產權進行了轉讓,該小說的署名權仍然屬于張某,甲影視公司的行為是對張某署名權的侵犯。乙教師屬于著作權的合理使用,不侵權。特定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乙教師把張某的作品翻譯成藏文供教學使用,屬于合理使用。【分析】背景素材:著作權糾紛。考點考查:民事權利與義務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指向著作權,要求調著作權的有關知識,分析甲影視公司和乙教師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并說明理由。回答案例分析主觀題,側重于法律依據與事實依據的結合。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甲影視公司與張某的合同→可聯系著作權的內容。有效信息②:甲影視公司在經約定后將小說署名為甲影視公司→可聯系著作權的侵權(署名權)。有效信息③:乙教師將小說翻譯成藏文版供教學使用→可聯系著作權的合理使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確定解題所需的著作權的內容、著作權的侵權、著作權的合理使用的相關知識要點,結合材料中的事實信息分析。5、要約與要約邀請(1)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2)在實際協商過程中,受要約人的“承諾”可能增加新的內容,如果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或者超過了要約確定的期限,此時,該項“承諾”轉化為新要約,需要原來的要約人作出承諾,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舉例:商家:新鮮葡萄,10元一斤,快來買呀!(商家發出要約邀請)消費者:8元一斤行不?(消費者發出要約)商家:9元一斤,不能再少了!(商家發出新的要約)消費者:好的,給我來5斤。(消費者做出承諾)6、解答有關有約必守、違約有責的試題(1)題型特點:試題往往以現實生活中各種合同的履行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合同履行原則以及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的認識,引導學生自覺樹立契約精神,維系誠信、健康的市場秩序,促進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行。(2)解題方法界定材料涉及的合同是否有效根據訂立有效合同的要求,界定材料涉及的合同是否有效判斷合同履行過程是否存在違約行為結合合同履行的原則(遵守約定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判斷材料中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是否存在違約行為分析違約當事人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
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
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根據違約方違約事實,分析違約當事人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例題:近期,多地爛尾樓業主集中發表聲明稱,要強制停止償還貸款,直至相關項目完全復工為止。單方面強制停貸,似乎是購房者們為倒逼爛尾項目復工,迫不得已走出的一步,但這一步可取嗎?購房者是否會面臨法律風險?2020年10月,張女士和丈夫在經過近兩個月的考察和比較后,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以總價75萬元、首付30萬元、月供3421.81元買下了時代新城一套98平方米的新房,交付時間為2021年10月30日前。同月,張女士和丈夫與建行武漢經開區分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張女士和丈夫向建行武漢經開區分行借款615925.33元,借款期限2020年11月25日至2035年11月25日,貸款年利率4.41%,以所購買的這套期房作為抵押。2021年7月,由于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導致其全國多地項目停工,時代新城也不例外。截至2022年10月,該套房子依然沒能交付,張女士和丈夫多次找開發商協商解決,開發商均以不可抗力為由,要求延期。眼看樓盤復工艱難,張女士和丈夫迫于生活壓力,動了“停貸”的念頭。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評析張女士和丈夫的維權行為。【答案】①張女士和丈夫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合同有效。②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資金鏈斷裂不屬于不可抗力,未能在約定時間內完成交房,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需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并支付違約金。③張女士和丈夫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協商是可取的,協商未果還可以向法院起訴開發商違約。④張女士和丈夫由于缺乏買房資金,將商品房作為抵押物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和銀行之間是借款合同關系。樓房爛尾不直接影響購房者向銀行的還款義務。如果未經法定程序解除與銀行的借款合同,購房者就強制停貸,可能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糾紛案件考點考查:合同有效情形;違約責任承擔方式;不可抗力含義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公共參與、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合同有效情形;違約責任承擔方式;不可抗力含義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張女士和丈夫在經過近兩個月的考察和比較后,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可聯系合同有效情形。關鍵詞②:由于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導致其全國多地項目停工,時代新城也不例外→可聯系違約責任承擔方式。關鍵詞③:張女士和丈夫多次找開發商協商解決,開發商均以不可抗力為由→可聯系不可抗力含義;維權途徑。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7、有關民事侵權責任的試題(1)題型特點:試題往往以現實生活中的民事活動為背景,要求分析行為人的民事行為是否涉嫌侵權以及侵權的形式,分析其行為是否應該承擔侵權責任,承擔侵權責任屬于何種情形,以引導學生正確行使民事權利,自覺尊重他人權利解題方法。(2)解題方法熟悉法律規定的民事權利類型民事權利包括財產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人身權(人格權、身份權)分析判斷民事行為是否合法仔細審讀材料,準確判斷題中民事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是否涉嫌侵權深度分析民事行為某行為如果涉嫌侵權,侵害的是他人的何種權利,應該承擔何種法律責任綜合分析得出結論根據題目設問,結合題目案例進行分析,得出合理結論例題:近期,多地爛尾樓業主集中發表聲明稱,要強制停止償還貸款,直至相關項目完全復工為止。單方面強制停貸,似乎是購房者們為倒逼爛尾項目復工,迫不得已走出的一步,但這一步可取嗎?購房者是否會面臨法律風險?2020年10月,張女士和丈夫在經過近兩個月的考察和比較后,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以總價75萬元、首付30萬元、月供3421.81元買下了時代新城一套98平方米的新房,交付時間為2021年10月30日前。同月,張女士和丈夫與建行武漢經開區分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張女士和丈夫向建行武漢經開區分行借款615925.33元,借款期限2020年11月25日至2035年11月25日,貸款年利率4.41%,以所購買的這套期房作為抵押。2021年7月,由于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導致其全國多地項目停工,時代新城也不例外。截至2022年10月,該套房子依然沒能交付,張女士和丈夫多次找開發商協商解決,開發商均以不可抗力為由,要求延期。眼看樓盤復工艱難,張女士和丈夫迫于生活壓力,動了“停貸”的念頭。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評析張女士和丈夫的維權行為。【答案】①張女士和丈夫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合同有效。②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資金鏈斷裂不屬于不可抗力,未能在約定時間內完成交房,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需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并支付違約金。③張女士和丈夫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協商是可取的,協商未果還可以向法院起訴開發商違約。④張女士和丈夫由于缺乏買房資金,將商品房作為抵押物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和銀行之間是借款合同關系。樓房爛尾不直接影響購房者向銀行的還款義務。如果未經法定程序解除與銀行的借款合同,購房者就強制停貸,可能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糾紛案件考點考查:合同有效情形;違約責任承擔方式;不可抗力含義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公共參與、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合同有效情形;違約責任承擔方式;不可抗力含義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張女士和丈夫在經過近兩個月的考察和比較后,與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可聯系合同有效情形。關鍵詞②:由于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導致其全國多地項目停工,時代新城也不例外→可聯系違約責任承擔方式。關鍵詞③:張女士和丈夫多次找開發商協商解決,開發商均以不可抗力為由→可聯系不可抗力含義;維權途徑。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8、關于相鄰關系處理的相關試題(1)感型特點:試題可能以現實生活中各種相鄰關系的處理為背景,考查學生對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的認識。具體包括:考查相鄰關系的處理規則、原則,判斷相鄰關系中是否涉及侵權以及侵權人應當承擔何種侵權責任。(2)解題方法明確相關當事人認真審讀材料,明確材料所涉及相關當事人提煉相鄰關系處理事實分析提煉材料中相鄰關系的處理方式、事實細節等評析判斷事實是否侵權評析判斷材料中的相鄰關系事實是否涉嫌侵權及侵權表現分析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結合事實,根據法律規定,說明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例題:老張得了一種怪病,去了很多醫院都沒查出來。最后在一家醫院確診為隱球菌肺炎。醫生說這種病可能是由于鴿子糞引起的。老張樓上的老王養了很多鴿子,鴿子糞經常掉落到老張家陽臺,老張早有怨言,現在又導致老張生病。老張與老王交涉讓他把鴿棚拆了,老王不同意,堅稱在自己家里養鴿子是自己的權利,不關老張的事。老張氣不忿,叫來其表弟劉某等人到老王家一起與其理論,隨后發生肢體沖突。沖突中,老王被劉某打傷入院,傷人者也受到法律制裁。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老王堅稱在自己家里養鴿子是自己的權利,不關老張的事。你認同他的說法嗎?請說明理由。(2)老張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答案】(1)民法強調對權利的保護,而權利通常意味著人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實施某一行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并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老王養鴿子給老張的身體和生活造成了損害和影響。老王的說法是錯誤的。(2)老張應該增強自己的法治意識,與老王溝通,合理、合法表達自己的訴求;請物業或者居委會等組織出面協調,曉之以理;依據相關法律,收集證據,訴諸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分析】背景素材:鄰居羊鴿子引發的沖突考點考查: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法治意識、公共參與(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老王堅稱在自己家里養鴿子是自己的權利,不關老張的事。你認同他的說法嗎?本題要求說明理由。屬于理由類主觀題,知識限定明確,屬微觀考查。解答時,考生根據材料內容和設問要求調動教材知識,依據相關法律知識加以分析。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醫院確診老張為隱球菌肺炎,醫生說這種病可能是由于鴿子糞引起的。老張樓上的老王養了很多鴿子,鴿子糞經常掉落到老張家陽臺,老張早有怨言,現在又導致老張生病。老張與老王交涉讓他把鴿棚拆了,老王不同意,堅稱在自己家里養鴿子是自己的權利,不關老張的事→可從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并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角度,說明鄰居老王家養鴿子已經影響到老張家的生活和老張的身體健康,因此老王的說法是錯誤的;有效信息②:老張樓上的老王養了很多鴿子,鴿子糞經常掉落到老張家陽臺,老張早有怨言,現在又導致老張生病。老張與老王交涉讓他把鴿棚拆了,老王不同意,堅稱在自己家里養鴿子是自己的權利,不關老張的事——可從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角度,說明老王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老王養鴿子給老張的身體和生活造成了損害和影響,因此老王的說法是錯誤的。解答本題,考生可根據設問要求,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從民事權利的行使、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等角度組織答案,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說明老張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屬于措施類主觀題,知識限定明確,屬微觀考查。解答時,考生可結合材料中老張處理事情的方法,說明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老張樓上的老王養了很多鴿子,鴿子糞經常掉落到老張家陽臺,老張早有怨言,現在又導致老張生病。老張與老王交涉讓他把鴿棚拆了,老王不同意,堅稱在自己家里養鴿子是自己的權利,不關老張的事。老張氣不忿,叫來其表弟劉某等人到老王家一起與其理論,隨后發生肢體沖突。沖突中,老王被劉某打傷入院,傷人者也受到法律制裁→可運用民事糾紛的處理方式,說明老張叫親戚打人的方式是錯誤的,應采取以下處理方式:先與老王溝通,合理、合法表達自己的訴求;請物業或者居委會等組織出面協調,曉之以理;依據相關法律,收集證據,訴諸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解答本題,考生可根據設問要求,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從個人溝通、請物業或者居委會等組織出面協調、訴訟等角度組織答案,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9、全面理解夫妻地位平等地位地位“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關系的核心含義指男女雙方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互不隸屬
與支配,夫妻雙方地位平等表現在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等多個方面主要體現人身關系含義夫妻間的人身關系是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人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權利義務關系內容夫妻人身關系的平等強調夫妻雙方的人格獨立。人格獨立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夫妻雙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夫妻雙方均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這些自由是夫妻雙方家庭地位平等的重要標志財產關系含義夫妻間的財產關系是夫妻雙方在財產、扶養和繼承等方面的權利義務關系內容夫妻財產主要涉及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雙方的個人財產。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的范圍,沒有約定的,按照法律規定處理例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2月,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1088條:“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的規定,首次審結了一起離婚家務補償案件。法院經審理后認為,王女士在家庭撫育子女等方面負擔了較多義務,判決陳先生給付王女士家務補償款5萬元。法律專家指出,婚姻中家務勞動付出較多的一方,在職業能力、學歷增長等方面做出了無形的犧牲,從法律層面對家務勞動付出較多一方作出補償是合理的。央視網評,“家務補償”體現的是一種尊重。幸福,是婚姻美滿的符號;平等是夫妻最好的狀態。結合本案,運用《法律與生活》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根據上述案例,分析民法典中“家務補償”條款的社會價值。【答案】①“家務補償”條款從司法上承認家務勞動的價值,體現法律對婚姻的保障越來越完善和人性化。②“家務補償”是對承擔較多家庭義務方的傾斜性保護,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③“家務補償”條款有利于引導夫妻雙方互相尊重對方的付出,充分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構建幸福家庭和諧社會。【分析】背景素材:“家務補償”考點考查:《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根據上述案例,分析民法典中“家務補償”條款的社會價值。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試題,解答時,考生應首先調動教材相關知識,然后結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可聯系“家務補償”條款從司法上承認家務勞動的價值,體現法律對婚姻的保障越來越完善和人性化。有效信息②:婚姻中家務勞動付出較多的一方,在職業能力、學歷增長等方面做出了無形的犧牲,從法律層面對家務勞動付出較多一方作出補償是合理的→可聯系“家務補償”是對承擔較多家庭義務方的傾斜性保護,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有效信息③:“家務補償”體現的是一種尊重。幸福,是婚姻美滿的符號;平等是夫妻最好的狀態→可聯系“家務補償”條款有利于引導夫妻雙方互相尊重對方的付出,充分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構建幸福家庭和諧社會。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
“家務補償”條款從司法上承認家務勞動的價值,體現法律對婚姻的保障越來越完善和人性化+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得分點②:“家務補償”是對承擔較多家庭義務方的傾斜性保護,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婚姻中家務勞動付出較多的一方,在職業能力、學歷增長等方面做出了無形的犧牲,從法律層面對家務勞動付出較多一方作出補償是合理的。得分點③:
“家務補償”條款有利于引導夫妻雙方互相尊重對方的付出,充分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構建幸福家庭和諧社會+“家務補償”體現的是一種尊重。幸福,是婚姻美滿的符號;平等是夫妻最好的狀態。10、評價勞動合同的簽訂(1)題型特點:此類試題往往以具體案例入手,評價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同時存在的問題(2)解題方法:評價某一勞動合同的簽訂,主要從以下角度入手看:一看: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是否齊全。二看:訂立勞動合同時是否遵循了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
誠實信用的原則。三看:訂立時是否存在下列情形:①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②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③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例題:王某于2008年入職重慶某公司,雙方先后簽訂數份勞動合同,2014年王某晉升為銷售助理經理,月工資2萬元。2021年4月,該公司向王某出具《調崗通知書》,職位調為產品咨詢員,月工資調整為1萬元,王某不服,要求公司恢復其原崗原職原薪。2021年6月8日,該公司以王某不服從安排為由,向其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宣布立即解除與王某的勞動合同,并扣發3個月工資以示懲戒。2021年6月15日,王某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該公司支付工資差額、扣發工資以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1)結合案例一,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分析吳老師的訴求是否應該得到法院支持,并說明理由。(2)根據案例二,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評析王某的維權行為。【答案】王某的訴求內容合法。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協商一致的原則,重慶某公司對勞動合同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時,未與王某達成一致。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用人單位不得克扣勞動者工資。該公司對王某調崗降薪、扣發工資和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要求。王某解決勞動爭議的程序不合法。根據勞動法律、法規,除特定情形外,勞動爭議未經勞動仲裁程序,當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王某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受理,或不服仲裁裁決,才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向法院提起訴訟。【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案例評析題,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明確材料主旨,并確定知識范圍,然后調動相應法律知識對案件進行評析,最后依據法律作出判斷結果。第二步:審材料和設問。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根據案例二,評析王某的維權行為→可回答王某的訴求內容合法。關鍵詞②:該公司向王某出具《調崗通知書》,職位調為產品咨詢員,月工資調整為1萬元,王某不服,要求公司恢復其原崗原職原薪。→可從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協商一致的原則角度分析該公司對勞動合同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時,未與王某達成一致;關鍵詞③:該公司對王某調崗降薪、扣發工資和解除勞動合同→可從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用人單位不得克扣勞動者工資角度分析該公司對王某調崗降薪、扣發工資和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要求;關鍵詞④:王某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該公司支付工資差額、扣發工資以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可從根據勞動法律、法規,除特定情形外,勞動爭議未經勞動仲裁程序,當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角度分析王某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受理,或不服仲裁裁決,才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具體解答本題可結合案例中關鍵信息并調用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勞動者的權利、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等法律知識進行評析即可。11、與勞動爭議解決相關的認識類試題(1)題型特點:此類試題往往以具體案例入手,要求分析出現勞動爭議的原因,并提供合理的解決途徑(2)解題方法:對某一勞動爭議進行全面認識,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首先:產生勞動糾紛的原因,主要看屬于哪一方的責任。如果是用人單位的責任,要具體看侵害了勞動者哪些方面的合法權益;如果是勞動者的責任,則要看勞動者出現的具體問題。②其次:要分析勞動者應該如何維權,或者是分析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應該如何解決這一爭議。③最后:可以進一步分析用人單位或勞動者應該得到什么啟示(依法簽訂勞動合同)12、與公平競爭相關的評價類試題的解法解題通法(1)題型特點:此類試題往往是以某企業實施了某項行為為背景材料,考查對此行為的評價。(2)解題方法:解答此類試題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辨別材料中的行為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如果屬于不正當競進一步說明屬于哪一類不正當競爭。第二步:分析此不正當競爭行為所帶來的危害,或者分析對該企業進行處罰的必要性。第三步:分析案例給予我們的警示意義。例題:隨著3.15晚會的熱播,生活中一些侵犯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越來越引發人們的關注,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顯著增強。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仍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些不良商家故意“傍名牌”“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某校高二(1)班學生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以下案例。案例一K公司
S公司案例二
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枸杞檳榔(快樂吐槽版)包裝袋上印有“益生菌(抗氧化促消化,保護腸道健康)”的字樣。經查證,當事公司生產的檳榔系列產品屬于普通食品,并未含有益生菌及其他抗消化成分。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案例中違法行為的認識。【答案】①案例一中S公司商品從包裝到商標名稱的設計都與K公司的注冊商標“康師傅”相似,存在“搭便車”的混淆行為,是不正當競爭;②案例二中該食品科技公司對商品功能作出了虛假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了消費者,是虛假廣告,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以上行為都違反了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作為企業經營者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合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分析】背景素材:3.15晚會考點考查:市場競爭講公平能力考查: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市場競爭講公平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案例中違法行為的認識。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中S公司商品從包裝到商標名稱的設計都與K公司的注冊商標“康師傅”相似→可聯系教材“搭便車”的混淆行為知識;關鍵詞②:食品科技公司對商品功能作出了虛假的商業宣傳→可聯系教材虛假廣告知識;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3、與消權益相關的辨別類試題(1)題型特點:此類試題往往是通過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分析所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類別,并由此進一步說明消費者應該如何做(2)解題方法:根據關鍵信息,辨別消費者所享有的具體權利。權利關鍵信息安全消費權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要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知情權知悉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等有關情況自主選擇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例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助力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共促消費公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可是有的商家還是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在2022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晚會節目曝光了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所代加工給各個知名品牌的老壇酸菜的原材料制作現場———“土坑酸菜”,工人穿著鞋或光著腳踩著消費者食用的原料,有的不僅邊干活邊抽煙,還把抽完的煙頭丟入其中,而這些酸菜并未進行衛生指標檢測。制作生產過程令人作嘔!結合材料,用“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的有關知識,回答:(1)以上不良商家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合法權益?(2)如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消費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權?【答案】(1)①侵犯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酸菜制作不衛生,未經過衛生指標驗收,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②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采用虛假宣傳,“老壇酸菜”卻是“土坑酸菜”,打著知名品牌當紅明星代言的幌子欺騙消費者。(2)①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維護自身權益。②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解決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分析】背景素材: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違規生產考點考查:消費者的權利、維權的方式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的有關知識,分析不良商家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合法權益第二步:審材料,通過標點符號、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酸菜制作不衛生,未經過衛生指標驗收,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侵犯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有效信息②:“老壇酸菜”卻是“土坑酸菜”,打著知名品牌當紅明星代言的幌子欺騙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侵犯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材料分析。得分點②: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材料分析。(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的有關知識,分析如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消費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權。第二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得分點①: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維護自身權益+分析。得分點②: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分析。得分點③: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解決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分析。14、關于糾紛解決方式的試題(1)題型特點:此類試題往往以具體民事糾紛案例為背景,分析應該如何解決這一糾紛。(2)解題方法:第一,辨別這是一種什么性質的糾紛。糾紛的性質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解決糾紛的方式;第二,依據糾紛的性質、情況,對解決方式作出選擇第三,結合案件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說明。例題:張某與陳某是對門鄰居,兩家因生活瑣事產生矛盾。張某為發泄心中的怨恨,故意買一只小狗并起名“陳某”,他經常趁鄰居陳某在家時用該名字喚小狗,陳某為此上門責問張某,張某說:“我自己養的狗,愛怎么稱呼就怎么稱呼,關你什么事?”此后,張某非但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常常在小區花園內當眾以“陳某”喚其小狗。陳某深感受辱,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張某的行為侵犯了陳某的什么權利?應以何種方式承擔法律責任?(2)若雙方不能自行和解,陳某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糾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答案】(1)姓名權、人格尊嚴權(名譽權)是我國法律明確保護的人身權,張某的行為侵犯了陳某的姓名權和人格尊嚴權(名譽權)。張某應以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和賠禮道歉等方式承擔民事責任。(2)陳某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或到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保護自己的權利。【分析】背景素材:張某與陳某兩家因生活瑣事產生的矛盾糾紛。考點考查:《法律與生活》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明確,注意作答主體為“張某的行為”,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事什么、怎么做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張某為自己的小狗取名“陳某”,經常用“陳某”喚自己的小狗→可聯系教材知識:侵犯姓名權、人格尊嚴權;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和賠禮道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法律法規等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在雙方不能和解的情況下,陳某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注意作答主體為“陳某”,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可聯系教材知識:人民調解、民事訴訟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法律法規等相結合。15、與訴訟相關的試題(1)題型特點:此類試題往往以具體案例入手,分析出現爭議的原因,并提供合理化建議。(2)解題方法:①通讀材料,理清材料講述的事件大概。②聯系所學關于訴訟、調解、仲裁的相關知識,判斷該題是否屬于訴訟。重點明確仲裁與訴訟的區別。③結合材料,聯系訴訟的知識作答。16、與訴訟權利相關的認知類試題的解題方法(1)題型點:此類試題往往結合具體案件要求學生對當事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進行辨別或有針對性地分析(2)解題方法第一步:明確當事人訴訟權利: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申請回避和上訴的權利。第二步:明確當事人所享有的這些權利的具體適用情況及法律的其他相關規定。第三步:針對案件的具體情況分析當事人有無相應權利以及如何行使這些權利。例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某公司位于該區一處露天貨場內,一名工人在裝卸作業中受電擊死亡。事故調查組出具事故調查報告,認定該事故為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某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該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該公司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該公司對該行政處罰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案件經過該區人民法院審理,認定該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處罰決定合理合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該公司不服,提出上訴。在該案之前,事故死者的家屬已委托律師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某公司等三被告共同賠償其損失共計120余萬元。在法庭審理中,原告律師了解到負責審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親屬,因此向法庭提出該法官回避的申請。經核實,法庭同意原告律師的申請。法院經審理,一審判決某公司等三被告共同賠償死者家屬共計110余萬元。一審宣判后,各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分析上述案例中各方當事人是如何行使訴訟法賦予的訴訟權利的?【答案】①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該案中家屬委托律師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使了訴訟法賦予的權利。②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在法庭審理中原告律師了解到負責審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親屬,故依法行使了申請回避的權利。③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案例中該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依法行使了上訴權。【分析】背景素材:安全生產責任考點考查:正確行使訴訟權利能力考查: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描述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法治意識、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措施類主觀題,要求運用“訴訟權利”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進行說明。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事故死者的家屬已委托律師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關鍵詞②:在法庭審理中,原告律師了解到負責審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親屬,因此向法庭提出該法官回避的申請→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關鍵詞③:案件經過該區人民法院審理,認定該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處罰決定合理合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該公司不服,提出上訴→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應符合一定的邏輯,層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學科術語。17、與訴訟程序相關的認知類試題(1)題型特點:此類試題往往以具體案件切入,要求對訴訟過程中的某環節及相應注意事項作出解釋說明。(2)解題方法第一步:明確訴訟程序具體包括哪些階段第二步:結合材料,對訴訟過程中的每一階段的地位、作用或注意事項作出分析。例題:“絕味”一詞是對食物品質的描述,其單獨詞語的商標屬性并不突出。H公司取得“絕味”注冊商標專用權(含板鴨、死家禽、豬肉食品等)。H公司發現K小吃店掛著“絕味涼皮”的招牌(小店玻璃門上貼有小吃品種“酸辣粉米線炒面炒飯涼皮卷”),H公司遂將K小吃店訴至法院,認為“絕味”商標是馳名商標,K小吃店在其店鋪招牌上使用“絕味”字樣,屬搭便車行為,要求K小吃店承擔侵權責任。經過一、二審程序后本案已告終結。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法院是否會支持H公司的訴訟請求?請闡述理由。(2)本案終結后,敗訴一方能否繼續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請說明理由。【答案】(1)法院不會支持H公司的訴訟請求。原因:①如將“絕味涼皮”定義為服務名稱,性質應為餐館、餐廳,而H公司并不享有該類別的注冊商標專用權。②如將絕味涼皮定義為商品,H公司使用的商品與K小吃店經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諒對方夫妻吵架保證書3篇
- 租賃經營的市場統計與數據分析應用考核試卷
- 相機濾鏡類型與場景應用考核試卷
- 測繪技術在城市熱島效應研究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知識產權海關協助考核試卷
- 《論語(英譯本)》中理雅各的‘孔子變形記’解析
- 2025標準租賃協議合同書
- 2025年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國內勞務合同模板
- T-ISC 0027-2023 《互聯網企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管理體系》
- 樓板結構開洞施工方案
- 鋰電行業異物管控
- 安置房收樓合同協議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本科《人文英語3》一平臺在線形考綜合測試(形考任務)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養老服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4年吉林省高職高專單招考試數學卷試題真題(含答案)
- 提高四級手術術前多學科討論完成率實施方案
- 中國食物成分表2018年(標準版)第6版
- 八年級英語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護理管理學練習題題庫
- 8.生發項目ppt課件(66頁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