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航空航天行業航天器先進制造與發射方案TOC\o"1-2"\h\u29362第一章航天器先進制造技術概述 277811.1制造技術的發展歷程 390691.2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 323071第二章航天器材料與工藝 425862.1航天器材料的選擇與功能 4198792.1.1材料選擇的原則 4228982.1.2航天器常用材料 4327492.1.3材料功能評價 418812.2先進制造工藝的應用 5141242.2.1精密鑄造 5290242.2.2高能束焊接 5209722.2.3精密切削 5323202.2.4復合材料制備與加工 5238212.3材料與工藝的集成創新 5277072.3.1材料與工藝的優化組合 5304972.3.2新材料研發與應用 5152452.3.3先進制造技術的集成應用 5214102.3.4智能制造與信息化 623884第三章航天器結構設計 612193.1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6211003.2結構優化設計方法 6104843.3結構強度與可靠性分析 6963第四章航天器系統集成與測試 7167174.1系統集成的基本流程 790214.2系統測試與驗證方法 8246934.3故障診斷與排除 810145第五章航天器發射技術 976335.1發射場地與設施 9162805.2發射載體與發射方式 9222555.3發射過程管理與控制 915829第六章航天器發射環境與安全性 10229276.1發射環境對航天器的影響 10203666.1.1氣候因素 1088916.1.2地理環境 1060536.1.3空間環境 109666.2發射安全性分析 10236026.2.1發射原因分析 10174596.2.2發射風險評價 1085286.2.3發射安全性評估 11204266.3安全防護措施 1190496.3.1發射環境監測與預警 11149536.3.2發射設備可靠性保障 11296826.3.3發射操作規范化 11285036.3.4應急響應與救援 11226856.3.5安全防護技術研究與應用 1120506第七章航天器發射方案設計 11160397.1發射方案的需求分析 11264057.1.1航天器任務需求 11306327.1.2發射環境分析 12135337.1.3發射條件分析 12191877.2發射方案的制定與優化 1245407.2.1發射方案制定 1229917.2.2發射方案優化 12139847.3發射方案的評估與決策 1282907.3.1評估指標體系 12175467.3.2評估方法 1341567.3.3決策過程 1312117第八章航天器發射實施與管理 1329238.1發射實施的基本流程 13192518.2發射實施中的關鍵環節 14202738.3發射實施的管理與協調 1431465第九章航天器發射后的運行管理與維護 1429709.1航天器在軌運行管理 14115609.1.1軌道控制 14245869.1.2姿態控制 1524229.1.3熱控制 15278879.1.4電氣系統管理 15290519.1.5載荷管理 15113629.2航天器在軌維護與維修 15250179.2.1定期檢查 1542259.2.2故障診斷 15217469.2.3維修操作 1576089.2.4備件管理 16101829.3航天器退役與回收 16103429.3.1航天器退役決策 1698189.3.2退役操作 16226449.3.3回收利用 1631738第十章航天器先進制造與發射技術的發展趨勢 162735110.1先進制造技術發展趨勢 161564510.2發射技術的發展方向 171027710.3航天器行業的發展前景 17第一章航天器先進制造技術概述1.1制造技術的發展歷程航天器制造技術的發展歷程緊密伴人類航天事業的進步。自20世紀50年代人類首次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以來,航天器制造技術經歷了從初期的基礎制造到現代的高精度、高可靠性制造的轉變。在早期,航天器制造主要依賴于傳統的機械加工方法,如車、銑、刨、磨等。這些方法雖然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但受限于加工精度和效率,難以適應航天器對高精度、輕量化、可靠性等方面的嚴格要求??萍嫉倪M步,航天器制造技術逐漸發展,以下為幾個關鍵階段:(1)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航天器制造開始采用數控加工技術,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2)20世紀80年代,航天器制造技術進入了集成制造階段,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等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設計與制造的高度集成。(3)20世紀90年代至今,航天器制造技術進一步向精密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方向發展。這一階段,航天器制造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如激光加工、電子束加工、超聲波加工等先進加工方法的應用。1.2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在航天器制造領域,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以下為幾種典型的先進制造技術:(1)激光加工技術:激光加工具有能量密度高、加工精度高、熱影響區小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航天器結構部件的切割、焊接、打標等環節。(2)電子束加工技術:電子束加工具有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熱影響區小等優點,可用于航天器材料的高精度焊接、切割、表面處理等。(3)超聲波加工技術:超聲波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速度快、無污染等優點,適用于航天器精密部件的加工。(4)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與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技術:通過CAD/CAM技術,可以實現航天器設計的高效、精確,以及制造過程的高度自動化。(5)制造技術:制造技術在航天器制造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復雜部件的高精度加工,提高生產效率。(6)增材制造技術:增材制造技術具有設計自由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等優點,可用于航天器輕量化部件的制造。(7)綠色制造技術:綠色制造技術在航天器制造中的應用,旨在降低能耗、減少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以上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航天器制造實現了高精度、高效率、高質量的目標,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科技的不斷進步,航天器先進制造技術將繼續向更高水平發展。第二章航天器材料與工藝2.1航天器材料的選擇與功能2.1.1材料選擇的原則航天器材料的選擇需遵循以下原則:輕質、高強度、耐高溫、抗腐蝕、良好的熱穩定性以及優異的力學功能。在選擇材料時,還需考慮材料的可獲得性、加工工藝、成本以及環保要求。2.1.2航天器常用材料航天器常用的材料包括:輕質合金(如鋁合金、鈦合金)、復合材料(如碳纖維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復合材料)、高溫合金、不銹鋼、陶瓷等。以下對幾種常用材料進行簡要介紹:(1)輕質合金:具有高強度、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蝕功能,適用于航天器的結構件、蒙皮等。(2)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低密度、良好的抗疲勞功能,適用于航天器的結構部件、防熱層等。(3)高溫合金:具有優異的高溫力學功能、抗熱腐蝕功能,適用于航天器的發動機部件、熱防護系統等。(4)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功能、力學功能,適用于航天器的儲箱、管道等。(5)陶瓷:具有高溫強度、良好的熱穩定性,適用于航天器的熱防護系統、發動機噴口等。2.1.3材料功能評價在航天器材料的選擇過程中,需要對材料的功能進行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力學功能:包括強度、韌性、硬度、疲勞功能等。(2)物理功能:包括密度、導熱系數、膨脹系數等。(3)化學功能:包括耐腐蝕功能、抗氧化功能等。(4)工藝功能:包括加工性、焊接性、熱處理性等。2.2先進制造工藝的應用2.2.1精密鑄造精密鑄造技術具有精度高、表面光潔度好、內部組織均勻等優點,適用于制造復雜形狀的航天器部件。激光快速成型技術的發展,精密鑄造在航天器制造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2.2.2高能束焊接高能束焊接技術具有能量密度高、熱影響區小、焊接速度快等優點,適用于航天器的高強度、高精度焊接需求。主要包括激光焊接、電子束焊接等。2.2.3精密切削精密切削技術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質量好、切削效率高等優點,適用于航天器的精密加工。主要包括數控加工、電火花加工等。2.2.4復合材料制備與加工復合材料制備與加工技術是航天器制造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預浸料制備、熱壓罐成型、固化、機械加工等。2.3材料與工藝的集成創新航天器材料與工藝的集成創新是提高航天器功能、降低成本、縮短研制周期的重要途徑。以下列舉幾個方面的集成創新:2.3.1材料與工藝的優化組合通過優化材料選擇和工藝參數,實現材料功能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航天器的整體功能。2.3.2新材料研發與應用研發具有優異功能的新材料,并將其應用于航天器制造,提高航天器的功能和可靠性。2.3.3先進制造技術的集成應用將多種先進制造技術相結合,實現航天器的高效、精確制造。2.3.4智能制造與信息化利用智能制造與信息化技術,提高航天器制造過程的自動化程度,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研制周期。第三章航天器結構設計3.1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航天器結構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滿足功能需求:結構設計應保證航天器在軌運行過程中能夠滿足預定的功能要求,包括承載、連接、防護、散熱等。(2)輕量化設計: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結構重量,以提高航天器的有效載荷。(3)可靠性設計:結構設計應考慮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保證在極端環境下航天器結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可制造性設計:結構設計應考慮制造工藝、材料功能等因素,保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5)維修性設計:在結構設計中,應考慮到航天器在軌運行期間的維護和維修需求,提高航天器的維修性。3.2結構優化設計方法航天器結構優化設計是提高結構功能、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結構優化設計方法:(1)拓撲優化:通過優化材料分布,實現結構輕量化,同時滿足承載、剛度等功能要求。(2)尺寸優化:對結構尺寸進行優化,以提高結構功能。(3)形狀優化:對結構形狀進行優化,改善載荷傳遞路徑,提高結構功能。(4)材料優化:選擇合適的材料,實現結構輕量化、高可靠性等目標。(5)多學科優化:綜合考慮結構、熱、動力學等多個學科,實現航天器整體功能的最優。3.3結構強度與可靠性分析航天器結構強度與可靠性分析是保證航天器在軌運行安全的關鍵環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1)有限元分析:利用有限元法對結構進行靜力學、動力學、穩定性等分析,評估結構的強度和剛度。(2)疲勞分析:考慮材料疲勞功能,分析結構在循環載荷作用下的疲勞壽命。(3)斷裂分析:分析結構在裂紋擴展過程中的斷裂韌性,評估結構的安全性。(4)可靠性分析:采用概率方法,評估結構在特定環境下的可靠性。(5)風險評估:結合故障樹分析、蒙特卡洛等方法,對航天器結構進行風險評估,為設計改進提供依據。通過對航天器結構強度與可靠性的分析,可以為航天器的設計、制造和運行提供科學依據,保證航天器在軌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四章航天器系統集成與測試4.1系統集成的基本流程航天器系統集成是將各個分系統、單機及組件按照設計要求組合成一個整體的過程。系統集成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明確系統集成目標與任務。根據航天器研制任務書,明確系統集成所需達到的功能指標、功能要求及關鍵技術。(2)制定系統集成方案。根據航天器各分系統的技術特點,制定合理的系統集成方案,包括集成順序、集成方法、集成環境等。(3)搭建集成環境。根據系統集成方案,搭建集成環境,包括硬件設施、軟件工具、測試設備等。(4)分系統調試與集成。對各個分系統進行調試,保證其滿足設計要求,然后按照集成方案進行分系統之間的集成。(5)單機及組件安裝。將單機及組件按照設計要求安裝到航天器本體上,保證安裝質量。(6)系統級調試與測試。對整個航天器系統進行調試與測試,驗證其功能指標和功能要求。(7)問題診斷與排除。針對測試過程中發覺的問題,進行診斷與排除,保證航天器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4.2系統測試與驗證方法系統測試與驗證是保證航天器系統集成質量的重要環節。以下是常用的系統測試與驗證方法:(1)功能測試。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對航天器系統的各項功能進行測試,驗證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功能測試。對航天器系統的功能指標進行測試,包括速度、精度、功耗等,以評估其功能水平。(3)環境適應性測試。在高溫、低溫、濕度、振動等不同環境下,對航天器系統進行測試,驗證其在各種環境下的適應性。(4)可靠性測試。通過長時間運行、重復試驗等方法,評估航天器系統的可靠性。(5)安全性測試。對航天器系統的安全功能進行測試,包括抗干擾能力、防輻射能力等。(6)故障診斷與定位。通過故障模擬、數據分析等方法,對航天器系統進行故障診斷與定位。4.3故障診斷與排除故障診斷與排除是航天器系統集成與測試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以下是故障診斷與排除的幾個關鍵步驟:(1)故障現象觀察。在測試過程中,密切關注航天器系統的各項功能指標,發覺異常現象。(2)故障原因分析。根據故障現象,分析可能的原因,如硬件故障、軟件錯誤、外部干擾等。(3)故障定位。通過故障模擬、數據分析等方法,定位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4)故障處理。針對故障原因,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如更換硬件、修改軟件、優化參數等。(5)故障驗證。在處理完故障后,重新進行測試,驗證故障是否已被排除。(6)故障總結。對故障原因、處理方法等進行總結,為今后類似故障的預防和排除提供經驗借鑒。第五章航天器發射技術5.1發射場地與設施航天器發射場地是航天器發射任務的重要基礎,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設施設備等因素對發射任務的成敗具有決定性影響。我國目前主要的航天器發射場包括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這些發射場地均具備完善的發射設施,包括發射塔、發射臺、測試廠房、指揮控制中心等。發射場地應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航天器進入預定軌道;二是氣候條件適宜,降低發射風險;三是設施設備齊全,滿足發射任務需求。5.2發射載體與發射方式發射載體是航天器進入太空的運輸工具,主要包括運載火箭、彈道導彈、飛機等。運載火箭是目前最常用的發射載體,根據火箭的級數和推力,可分為單級火箭、多級火箭等?;鸺陌l射方式主要有垂直發射和水平發射兩種。垂直發射是指火箭從發射臺垂直升起,這種方式有利于火箭在上升過程中減小空氣阻力,提高載荷能力。水平發射則是指火箭從飛機或其他載體水平發射,這種方式適用于小型航天器或亞軌道飛行任務。5.3發射過程管理與控制航天器發射過程管理是指對發射任務的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保證發射任務順利進行。發射過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發射前準備:包括航天器、運載火箭、發射設施等各項準備工作,保證發射條件具備。(2)發射實施:在發射指揮控制中心的統一指揮下,各系統協同工作,按照預定程序進行發射操作。(3)發射后監測:對航天器進行實時跟蹤、測控,保證航天器進入預定軌道,完成發射任務。發射過程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發射窗口選擇:根據航天器任務需求、氣象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發射時間。(2)發射程序控制:按照發射任務流程,對火箭各系統進行實時監控,保證發射過程安全可靠。(3)故障應對:針對發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保證發射任務順利進行。通過發射過程管理與控制,我國航天器發射成功率不斷提高,為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第六章航天器發射環境與安全性6.1發射環境對航天器的影響6.1.1氣候因素發射環境中的氣候因素對航天器的影響不容忽視。主要包括溫度、濕度、風速、氣壓等。在發射過程中,這些因素可能對航天器結構、電子設備、推進系統等造成一定影響。例如,溫度變化可能導致材料膨脹或收縮,濕度會影響電子設備的絕緣功能,風速和氣壓則可能影響火箭的飛行軌跡。6.1.2地理環境航天器發射場地的地理環境對發射過程也具有重要意義。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形地貌等因素均會影響發射安全。例如,海拔較高的發射場可以減少大氣層對火箭飛行的影響,提高發射效率;而復雜的地形地貌則可能增加發射過程中的安全風險。6.1.3空間環境空間環境對航天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電磁輻射、微流星體、空間碎片等方面。這些因素可能對航天器表面材料、電子設備等造成損傷,甚至影響航天器的正常運行。6.2發射安全性分析6.2.1發射原因分析發射安全性分析首先需要對歷史上發生的發射進行總結和歸類。原因主要包括火箭故障、航天器故障、發射操作失誤、環境因素等。通過對原因的分析,可以為發射安全性評估提供依據。6.2.2發射風險評價發射風險評價是對發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排序的過程。主要包括火箭可靠性、航天器可靠性、發射場安全性、環境適應性等方面。通過發射風險評價,可以為發射安全防護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6.2.3發射安全性評估發射安全性評估是在發射前對發射安全性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的過程。評估內容包括發射環境、發射設備、發射操作、應急響應等方面。通過發射安全性評估,可以保證發射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6.3安全防護措施6.3.1發射環境監測與預警為降低發射環境對航天器的影響,需對發射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通過建立氣象觀測站、衛星遙感、地面雷達等手段,對氣候、地理、空間環境等進行監測,及時發覺異常情況并發布預警。6.3.2發射設備可靠性保障提高發射設備的可靠性是保證發射安全的關鍵。需對發射設備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定期檢測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采用冗余設計、故障診斷等技術,可以提高發射設備的抗干擾能力。6.3.3發射操作規范化規范發射操作流程,提高操作人員素質,是降低發射風險的重要措施。需制定詳細的發射操作規程,加強操作人員培訓,保證發射過程嚴格按照規程進行。6.3.4應急響應與救援建立健全應急響應機制,制定應急預案,提高救援能力,是應對發射的重要保障。在發射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情況,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進行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6.3.5安全防護技術研究與應用針對發射環境中的各種風險因素,開展安全防護技術研究,并應用于發射實踐。例如,研究新型材料、抗輻射技術、抗沖擊技術等,以提高航天器的安全功能。第七章航天器發射方案設計7.1發射方案的需求分析7.1.1航天器任務需求在發射方案設計之初,需首先明確航天器的任務需求。這包括航天器的功能、任務目標、任務周期、軌道參數等。通過對任務需求的分析,可以為發射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礎。7.1.2發射環境分析發射環境主要包括發射場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安全距離等因素。在分析發射環境時,需考慮發射場地對航天器發射的影響,以及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7.1.3發射條件分析發射條件涉及發射窗口、發射順序、發射速度等。通過對發射條件的分析,可以確定發射方案的可行性,并為發射方案的優化提供依據。7.2發射方案的制定與優化7.2.1發射方案制定根據航天器任務需求、發射環境和發射條件,制定發射方案。發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發射方式:如垂直發射、水平發射等;(2)發射工具:如運載火箭、發射器等;(3)發射軌道:如地球軌道、月球軌道等;(4)發射時間:確定發射窗口;(5)發射順序:確定航天器發射的先后順序。7.2.2發射方案優化在制定發射方案后,需對方案進行優化。優化目標主要包括降低發射成本、提高發射成功率、縮短發射周期等。以下為幾種常見的優化方法:(1)選擇合適的發射工具,提高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2)調整發射軌道,降低軌道轉移所需能量;(3)優化發射時間,選擇最佳發射窗口;(4)調整發射順序,保證航天器發射的順利進行。7.3發射方案的評估與決策7.3.1評估指標體系為了對發射方案進行評估,需建立一套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體系應包括以下內容:(1)發射成本:包括發射工具、發射場建設、發射操作等費用;(2)發射成功率:考慮發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3)發射周期:從發射準備到發射成功所需的時間;(4)發射安全性:考慮發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5)發射效益:考慮發射任務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7.3.2評估方法采用多目標決策方法對發射方案進行評估。具體方法包括:(1)層次分析法(AHP):將評估指標分為多個層次,通過專家評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最終得出評估結果;(2)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技術,評估各發射方案的綜合效益;(3)灰色關聯度法:分析各發射方案與理想方案的相似程度,評估方案優劣。7.3.3決策過程在評估完成后,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決策。決策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決策目標:根據任務需求,確定發射方案的主要決策目標;(2)選擇備選方案:根據評估結果,篩選出符合決策目標的備選方案;(3)方案比較:對備選方案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最佳方案;(4)方案調整:根據比較結果,對最佳方案進行調整,保證方案的可行性;(5)方案決策:最終確定發射方案,并提交相關管理部門審批。第八章航天器發射實施與管理8.1發射實施的基本流程航天器發射實施的基本流程涵蓋了發射前準備、發射實施及發射后評估三個階段。以下是具體流程:(1)發射前準備:包括航天器研制、試驗、檢測、運輸等環節,保證航天器滿足發射條件。(2)發射實施:包括發射場選擇、發射設施建設、發射窗口確定、發射操作等環節。(3)發射后評估:對發射過程進行總結,分析發射中出現的問題,為后續發射提供改進方向。8.2發射實施中的關鍵環節航天器發射實施中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發射場選擇:根據航天器任務需求、發射設施條件、氣象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發射場。(2)發射設施建設:包括發射臺、發射塔、控制中心等設施的建設,保證發射過程順利進行。(3)發射窗口確定:根據航天器任務需求、發射場條件、氣象條件等因素確定最佳發射時間。(4)發射操作:包括航天器與運載火箭的對接、加注燃料、點火發射等環節,保證發射過程安全、順利進行。8.3發射實施的管理與協調航天器發射實施的管理與協調是保證發射任務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發射組織管理體系: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實現協同作戰。(2)制定詳盡的發射實施計劃:包括發射前準備、發射實施、發射后評估等環節的具體任務和時間節點。(3)加強發射場管理:保證發射場設施正常運行,為發射任務提供良好條件。(4)強化發射過程監控:對發射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保證發射安全。(5)做好發射信息溝通與協調:加強與相關單位的信息溝通,保證發射任務順利進行。(6)加強發射風險評估與應對:對發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應對,保證發射任務成功。第九章航天器發射后的運行管理與維護9.1航天器在軌運行管理航天器在軌運行管理是保證航天器正常運行、完成既定任務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內容包括軌道控制、姿態控制、熱控制、電氣系統管理以及載荷管理等方面。9.1.1軌道控制軌道控制是指對航天器在軌運行的軌道進行實時監測和調整,保證航天器在預定軌道上穩定運行。軌道控制主要包括軌道保持、軌道機動和軌道轉移等操作。9.1.2姿態控制姿態控制是指對航天器在軌運行時的姿態進行實時監測和調整,保證航天器各系統正常工作,并滿足任務需求。姿態控制主要包括姿態穩定、姿態機動和姿態調整等操作。9.1.3熱控制熱控制是指對航天器在軌運行時的熱環境進行監測和控制,保證航天器內部溫度穩定,避免設備過熱或過冷。熱控制主要包括熱防護、熱調節和熱輻射等手段。9.1.4電氣系統管理電氣系統管理是指對航天器在軌運行時的電氣系統進行監測和管理,保證能源供應穩定,滿足航天器各系統的工作需求。電氣系統管理主要包括電源控制、負載控制和電纜管理等方面。9.1.5載荷管理載荷管理是指對航天器在軌運行時的載荷進行監測和管理,保證載荷正常工作,完成預定任務。載荷管理主要包括載荷控制、數據采集和處理以及載荷維護等方面。9.2航天器在軌維護與維修航天器在軌維護與維修是指在航天器運行過程中,對航天器各系統進行定期檢查、維護和故障排除,保證航天器正常運行。其主要內容包括定期檢查、故障診斷、維修操作和備件管理等方面。9.2.1定期檢查定期檢查是指對航天器各系統進行周期性的檢查,以發覺潛在的故障和問題。定期檢查主要包括設備功能測試、系統參數監測和功能檢查等。9.2.2故障診斷故障診斷是指對航天器在軌運行中出現的故障進行原因分析和定位。故障診斷主要通過數據分析、故障樹分析和故障模擬等方法進行。9.2.3維修操作維修操作是指對航天器在軌運行中出現的故障進行修復和排除。維修操作主要包括現場維修、遠程維修和更換備件等。9.2.4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棉花種植農業氣象服務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機械的智能生產流程考核試卷
- 電子產品銷售數據分析考核試卷
- 木樓梯生產流程優化考核試卷
- 核子儀表在核材料管制中的技術發展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考核試卷
- 電機在電力行業能源科普宣傳與教育活動策劃的應用考核試卷
- 緊固件行業企業戰略聯盟與合作考核試卷
- 石油開采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考核試卷
- 山西大學《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十大熱點主題及寫作導引
- 《管理學原理》(課件)
- 2025年重慶中考押題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含答案)
- 長城汽車2025人才測評答案
- 腫瘤的內分泌治療護理
-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MOOC】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結構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悅己人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
- 職業衛生評價考試計算題匯總
- JJF 1318-2011 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