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語文第十單元相關讀物1紅樓夢評論節選講義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_第1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十單元相關讀物1紅樓夢評論節選講義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_第2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十單元相關讀物1紅樓夢評論節選講義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_第3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十單元相關讀物1紅樓夢評論節選講義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_第4頁
2025版高中語文第十單元相關讀物1紅樓夢評論節選講義新人教版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紅樓夢》評論(節選)1.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及相關文言句式。2.了解王國維對《紅樓夢》人物悲劇命運的哲學闡釋。見經典原文10《〈人間詞話〉十則》“走近作者”?!暗螝埓河曜o期,無盡園花臥不知。因病廢書增孤獨,強顏入世苦支離。擬隨桑戶游方外,未免楊朱泣路歧。聞道南山薇蕨美,膏車徑去莫遲疑?!?《病中即事》)王國維因病從日本歸來,羅振玉要支持他到西洋留學,而后未果。病痛與抑郁交織,而志向不得成。后為羅振玉譯書,所譯之書涉及教化學、科學、哲學。1901年在藤田的指導下學習哲學。在這段獨學時代,他深化了解叔本華、康德。對于康德的書,起先不能卒讀,后通過叔本華來了解康德。與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有諸多相通之處,甚喜。也就是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上創作了《〈紅樓夢〉評論》,這篇評論是中國文學探討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西文學比較探討論文。王國維將西方美學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學理論相結合,以嶄新的眼光評論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寫出了《〈紅樓夢〉評論》等論著。1904年,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在《教化世界》雜志上刊出,一百多年來,探討《紅樓夢》的文章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假如你想成為一個紅學家,你盡可不必也不行能把這些文章著作都讀過,但是你卻不能不讀王國維的這篇《〈紅樓夢〉評論》。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紅樓夢〉評論》是“紅學”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現代學術性質的論文。它嘗試運用西方哲學、文學和美學理論來評論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提出了《紅樓夢》的“精神”“美學價值”等嶄新命題,并做了系統的探討和評價,較之從前舊紅學派的感想式的評論和牽強附會的考評,實在是一個明顯的突破。王國維在其中強調了《紅樓夢》的悲劇性質及其價值,這是一個極富啟發性的觀點。雖然他的理論基礎是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及悲劇學說,意在突出人生即苦痛悲觀的思想,把《紅樓夢》說成是一部以“解脫為志向”的“宇宙之大著述”,這不見得符合小說的實際,但他力圖從哲學的角度把握《紅樓夢》精神實質的努力,卻為后來的文學探討開拓了一個新的方向?!丁醇t樓夢〉評論》是一篇叔本華悲劇哲學貫串其中的紅學探討之作。在節選的部分中,王國維認為,中國人有一種普遍的喜高興劇的心理,故大部分戲劇小說都是以喜劇結尾。而《紅樓夢》的悲劇是因沖突、關系交織不得不如是,此之悲乃真正之悲劇也,若紅樓之賈、林、薛等諸家之關系。基于以上相識,王國維認為《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故人生之歸途在于解脫,在于出世。eq\f(\a\vs4\al(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a\vs4\al(我國國民的精神,是現實的,樂天的,所以代表國人))eq\f(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調:始于,精神的戲劇、小說,無處不附帶著這種樂天的色調:起先于)eq\f(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悲劇結束于快樂,起先于離散結束在復合,起先于窘迫結束)eq\f(于亨;非是而欲饜閱者之心,難矣。若,于通達;假如不這樣而想滿意讀者的心愿,困難啊。比如)eq\f(《牡丹亭》之返魂,《長生殿》,《牡丹亭》中杜麗娘還魂與柳夢梅結為夫妻,《長生殿》)eq\f(之重圓,其最著之一,中李隆基與楊貴妃在月宮重新團聚,就是其中最聞名的)eq\f(例也。……故吾國之文學中,其具厭世解脫之精神者,,例子?!晕覈奈膶W中,那具有厭世解脫的精神的,)eq\f(僅有《桃花扇》與《紅樓夢》耳。而《桃花扇》之解脫,非,僅有《桃花扇》與《紅樓夢》罷了。而《桃花扇》的解脫,不是)eq\f(真解脫也:滄桑之變,目擊之而身歷之,不能自,真的解脫:滄桑巨變,親眼看到并且親身經驗,不能自己)eq\f(悟,而悟于張道士之一言;且以歷數千里,,醒悟,卻被張道士的一句話點醒;并且侯方域跋涉數千里,)eq\f(冒不測之險,投縲紲之中,所索之女子,才,冒無法預料的危急,被囚禁在牢獄之中,所找尋的女子,才)eq\f(得一面,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自非三,得以見面,卻因為張道士的話,一下就舍棄她,假如不是三)eq\f(尺童子,其誰信之哉?故《桃花扇》之,尺孩童,那誰能信任會有這樣的事呢?所以《桃花扇》的)eq\f(解脫,他律的也;而《紅樓夢》之解脫,自律的也。,解脫,是來自外界的約束;而《紅樓夢》的解脫,是來自自我內)eq\f(且《桃花扇》之作者,但借侯、李之事以寫,部的約束。況且《桃花扇》的作者,只是借侯、李的故事,來寫)eq\f(故國之戚,而非以描寫人生為事。故《桃花扇》,政治的也,,故國的悲戚,而不是以描寫人生為主。所以《桃花扇》是政治的,)eq\f(國民的也,歷史的也;《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國民的,歷史的作品;《紅樓夢》是哲學的,宇宙的,文學的作品。)eq\f(此《紅樓夢》之所以大背于吾國人之精神,而其價值亦,這就是《紅樓夢》大大違反我國國民精神的緣由,而它的價值也)eq\f(即存乎此。,就在這里啊。)eq\b\lc\[\rc\(\a\vs4\al\co1(\o(\s\up7(饜yàn:滿意。《牡丹亭》之返魂:“返魂”指劇末杜麗),\s\do5(娘起死回生,與柳夢梅結為夫妻?!堕L生殿》之重圓:))))eq\b\lc\\rc\(\a\vs4\al\co1(\o(\s\up7(《長生殿》是清代戲曲家洪昇的代表作,它描寫了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s\do5(情故事。“重圓”指二人在月宮重新團聚一事?!短一ㄉ取罚呵宕鷳蚯?)))eq\b\lc\\rc\(\a\vs4\al\co1(\o(\s\up7(孔尚任的代表作品,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故事。他們先是一見鐘情,后因),\s\do5(清兵入關,天際分別。二人歷盡劫難,最終相見,張道士點化道:“當此))))eq\b\lc\\rc\(\a\vs4\al\co1(\o(\s\up7(地覆天翻,還戀情根欲種,豈不行笑?”“你看國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s\do5(哪里?父在哪里?偏是這點風月情根,割它不斷嗎?”于是二人醒悟,雙))))eq\b\lc\\rc\](\a\vs4\al\co1(\o(\s\up7(雙出家??w紲léixiè:捆綁犯人的繩),\s\do5(子,借指牢獄。他律:來自于外界的約束。))))eq\f(《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紅樓夢》一書,和一切喜劇相反,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啊。)eq\f(……由叔本華之說,悲劇之中又有三種之別:第一種,……根據叔本華的學說,悲劇之中又有三種的區分:第一種)eq\f(之悲劇,由極惡之人,極其全部之實力以交構之者。,悲劇,是由極惡的人,極盡他全部的實力來相互構陷而成的。)eq\f(其次種由于盲目的運命者。第三種之悲劇,由,其次種是由不行知的命運而造成的。第三種悲劇,是由)eq\f(于劇中之人物之位置及關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于劇中人物的位置和關系而不得不這樣的,并非肯定有蛇)eq\f(蝎之性質與意外之變故也,但由一般之人物、一般之境遇,蝎的本性與意外的變故,只是由于一般的人物、一般的境遇)eq\f(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逼迫它,不得不這樣。他們明明知道悲劇的害處,卻相互)eq\f(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實施并且相互承受它,各自加以力氣而各自不擔當它的過)eq\f(咎。此種悲劇,其感人賢于前二者遠甚。何則?,錯。這種悲劇,遠比前兩者更為感人。為什么這樣說呢?)eq\f(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它們顯示了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例外的事,而是人生所固)eq\f(有故也。若前二種之悲劇,吾人對蛇蝎之人物與盲目,有的原因啊。像前兩種悲劇,我們對像蛇蝎的人物和不行)eq\f(之命運,未嘗不悚然戰慄,然以其罕見之故,,知的命運,未嘗不悚然戰栗,但那是因為它罕見的原因,)eq\f(猶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但在第,還慶幸我這一生可以避開,而不必尋求躲避苦痛之地。但在第)eq\f(三種,則見此特別之勢力,足以破壞人生,三種,就可以看到這種不同尋常的勢力,足可以破壞人生)eq\f(之福祉者,無時而不行墜于吾前。且此等慘酷之行,,的華蜜,無時不行落在我們面前。況且這等慘烈的遭受,)eq\f(不但時時可受諸己,而或可以加諸人,躬丁,不但時時可能自己忍受,而且有時可以加之于別人,親身遭)eq\f(其酷,而無不平之可鳴:此可謂天下,遇這種殘酷之事,卻無不平可以鳴告:這真可以說是天下)eq\f(之至慘也。若《紅樓夢》,則正第三種之悲劇也。茲,最為慘烈的事啊。像《紅樓夢》,則正是第三種悲劇啊。在)eq\f(就寶玉、黛玉之事言之:賈母愛寶釵之婉,此就以寶玉、黛玉的事來闡明這種看法:賈母愛寶釵的和順)eq\f(慝,而懲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說,而思,嫻靜,而膽怯 黛玉的孤僻,又聽信金玉良緣的邪說,而想著)eq\f(壓寶玉之??;王夫人固親于薛氏;鳳姐以,要壓下寶玉的?。煌醴蛉嗽瓉砭团c薛家親近;鳳姐因為)eq\f(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管家的原因,嫉妒黛玉的才華而擔憂她給自己帶來不便;)eq\f(襲人懲尤二姐、香菱之事,聞黛玉“不是東風壓倒西風,,襲人鑒于尤二姐和香菱的事,聽到黛玉“不是東風壓倒西風,)eq\f(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之語,懼禍之及,而自同于鳳姐,,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話,膽怯 禍及自身,而自己與鳳姐)eq\f(亦自然之勢也。寶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的傾向相同,也是自然的形勢。寶玉對于黛玉,信誓旦旦,)eq\f(而不能言之于最愛之之祖母,則一般之道德使然;況,卻不能對最愛他的祖母講,則是一般的道德使他這樣;更)eq\f(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種種緣由,而金玉以之合,木,何況黛玉一個女子呢!由此種種緣由,而金玉因之合,木)eq\f(石以之離,又豈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變故,,石因之分別,又哪里有蛇蝎一類的人物、不同尋常的變故,)eq\f(行于其間哉?不過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在其中作怪呢?不過是通常的道德、通常的人情、通常的)eq\f(境遇為之而已。由此觀之,《紅樓夢》者,可謂,境遇造成這樣的悲劇而已。由此觀之,《紅樓夢》可以說是)eq\f(悲劇中之悲劇也。,悲劇中的悲劇啊。)eq\b\lc\[\rc\(\a\vs4\al\co1(\o(\s\up7(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唯意志論的),\s\do5(創立者,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意))))eq\b\lc\\rc\(\a\vs4\al\co1(\o(\s\up7(志》等著作。交:相互。任其咎:擔當它的過錯。息肩:使肩膀得到休息,),\s\do5(比方去掉生活之欲所帶來的苦痛。躬丁其酷:親身遭受這種殘酷之事。))))eq\b\lc\\rc\(\a\vs4\al\co1(\o(\s\up7(丁,遭受。婉慝tè:和順嫻靜。懲:恐驚,膽怯 。金玉之邪說:薛寶釵戴),\s\do5(一金鎖,賈寶玉戴一“通靈玉”,賈府中人說他們是金玉良緣。木石:木,))))eq\b\lc\\rc\](\a\vs4\al\co1(\o(\s\up7(指林黛玉,《紅樓夢》第一回說她本是天上一根絳珠仙),\s\do5(草。石,指賈寶玉,第一回說他是青埂峰一塊頑石轉世。))))對應學生用書P92一、識字注音1.深嗜(shì) 2.糟粕(pò)3.戛戛(jiá) 4.遽躋(jī)二、一詞多義1.愛eq\b\lc\{\rc\(\a\vs4\al\co1(①而不能言之于最愛之之祖母疼愛,②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指南錄后序》疼惜,③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過秦論》吝惜,④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宮賦》寵愛,⑤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靜女》,通“”,隱藏))2.是eq\b\lc\{\rc\(\a\vs4\al\co1(①一般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這樣,②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對的,正確的,③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表推斷))3.信eq\b\lc\{\rc\(\a\vs4\al\co1(①而懲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說信任,②其信然邪?其夢邪《祭十二郎文》真實,的確,③自可斷來信,緩緩更謂之《孔雀東南飛》,使者,指媒人,④低眉信手續續彈《琵琶行》隨意,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氓》真誠的,⑥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通“伸”,伸張,⑦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牢靠的))4.別eq\b\lc\{\rc\(\a\vs4\al\co1(①悲劇之中又有三種之別區分,②醉不成歡慘將別《琵琶行》告辭,離別,))5.著eq\b\lc\{\rc\(\a\vs4\al\co1(①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調附帶,②其最著之一例也聞名,③仆誠以著此書《報任安書》完成,④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夢游天姥吟留別》,穿,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高校》表現))6.懲eq\b\lc\{\rc\(\a\vs4\al\co1(①而懲黛玉之孤僻恐驚,膽怯 ,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諸葛亮傳》責罰,懲罰,③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苦于))7.行eq\b\lc\{\rc\(\a\vs4\al\co1(①行于其間哉運行,此指作怪,②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列傳》,前往,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師說》實行,施行,④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行為,品德,⑤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動作,⑥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蘇武傳》輩分,讀hánɡ,⑦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孔雀東南飛》,量詞,讀hánɡ))三、古今異義1.始于離者最終合最終eq\b\lc\{\rc\(\a\vs4\al\co1(古義:結束在。,今義:表示經過種種改變或等待之后出現的狀況。))2.由于劇中之人物之位置及關系而不得不然者不然eq\b\lc\{\rc\(\a\vs4\al\co1(古義:不這樣。,今義:表示假設關系,假如不這樣。))3.吾人對蛇蝎之人物與盲目之命運盲目eq\b\lc\{\rc\(\a\vs4\al\co1(古義:不行知。,今義:眼睛看不見東西,比方相識不清或做事沒有目的。))4.則見此特別之勢力特別eq\b\lc\{\rc\(\a\vs4\al\co1(古義:不尋常。,今義:副詞,表程度,極,很。))四、詞類活用1.目擊之而身歷之 (名詞作狀語,親身)2.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 (名詞作動詞,見面)3.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 (使動用法,使……休息)五、辨識下列文言句式類型并翻譯1.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句式:推斷句,“……也”表推斷。譯文:我國國民的精神,是現實的,是樂天的。2.《紅樓夢》者,可謂悲劇中之悲劇也。句式:推斷句,“……者,……也”表推斷。譯文:《紅樓夢》可以說是悲劇中的悲劇啊。3.而悟于張道士之一言。句式:被動句,“于”表被動。譯文:卻被張道士的一句話點醒。4.投縲紲之中。句式:省略句,動詞“投”和名詞“縲紲”之間省略介詞“于”。譯文:被囚禁在牢獄之中。5.其感人賢于前二者遠甚。句式:倒裝句,介賓短語作狀語被后置。正常語序應當是“其感人于前二者賢遠甚”。譯文:它遠比前兩者更為感人。6.王夫人固親于薛氏。句式:倒裝句,介賓短語作狀語被后置。正常語序應當是“王夫人固于薛氏親”。譯文:王夫人原來就與薛家親近。六、名句積累1.故《桃花扇》之解脫,他律的也;而《紅樓夢》之解脫,自律的也。2.悲劇之中又有三種之別:第一種之悲劇,由極惡之人,極其全部之實力以交構之者。其次種由于盲目的運命者。第三種之悲劇,由于劇中之人物之位置及關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質與意外之變故也。對應學生用書P93eq\a\vs4\al([語句研讀])1.第一段[解讀]本段從國人的精神入手,指出傳統的戲曲、小說多“樂天”色調,多大團聚結局。如《牡丹亭》《長生殿》。進而對比指出具有“厭世解脫”精神的,只有《桃花扇》《紅樓夢》。隨后對比分析《桃花扇》《紅樓夢》,指出《桃花扇》的解脫,“非真解脫”,是“他律”;《紅樓夢》的解脫,是“自律”。《桃花扇》重在寫“故國之戚”,是“政治的”“國民的”“歷史的”;《紅樓夢》則是“哲學的”“宇宙的”“文學的”。這樣,便得出結論:《紅樓夢》的價值就在于其“大背于吾國人之精神”的悲劇性。2.其次段[解讀]本段在第一段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紅樓夢》的悲劇性質,指出《紅樓夢》是“徹頭徹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