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學而時習之(2)有朋自遠方來(3)人不知而不慍(4)為人謀而不忠乎2.翻譯下列句子。(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孔子認為學習應該時常復習。(2)曾子認為人應該有朋友。(3)孔子認為人不知道自己,不會生氣。(4)曾子認為人應該每天反省自己。5.總結本文的主旨。二、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乙:孔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魚,我所欲也(2)熊掌,亦我所欲也(3)二者不可得兼(4)舍生而取義者也2.翻譯下列句子。(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2)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2)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孟子認為魚和熊掌可以同時得到。(2)孔子認為志士仁人應該為了成仁而犧牲生命。(3)孟子認為人應該舍棄生命去追求正義。(4)孔子認為人應該為了仁義而犧牲生命。5.總結本文的主旨。三、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甲:荀子曰:“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于身,施于事。其出如也,其入如也,其存如也,其亡如也?!币遥好献釉唬骸拔嵘起B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入于耳(2)藏于心(3)行于身(4)施于事2.翻譯下列句子。(1)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于身,施于事。(2)其出如也,其入如也,其存如也,其亡如也。(3)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3.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辭手法。(1)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于身,施于事。(2)其出如也,其入如也,其存如也,其亡如也。(3)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4.根據文意,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荀子認為君子應該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2)孟子認為人應該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3)荀子認為君子的學問應該深入內心,付諸實踐。(4)孟子認為浩然之氣可以塞于天地之間。5.總結本文的主旨。四、文言文翻譯要求:將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3.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5.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6.《戰國策》曰:“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史記》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8.《左傳》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蔽濉⑽难晕臄嗑湟螅赫垖ο铝形难晕倪M行斷句。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周公曰:“吾聞君子之學也,親其親,仁也;教民予之,善也。”3.《孟子·告子下》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4.《莊子·養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5.《史記·太史公自序》曰:“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猶考信于六藝,猶考信于經,猶考信于傳,猶考信于志,猶考信于表,猶考信于圖?!绷?、文言文詞語解釋要求:解釋下列文言文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雍也》)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顏淵》)4.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保ā独献印罚?.《孟子·離婁上》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保ā肚f子·養生主》)7.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保ā盾髯印駥W》)8.《戰國策》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北敬卧嚲泶鸢溉缦拢阂?、文言文閱讀理解1.(1)學而時習之:學習并且按時復習。(2)有朋自遠方來:有朋友從遠方來。(3)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4)為人謀而不忠乎:替別人謀事卻不忠誠。2.(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并且按時復習,不是很愉快嗎?(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我每天反省自己:替別人謀事卻不忠誠嗎?3.(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設問(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設問(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設問(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設問4.(1)正確(2)正確(3)錯誤,孔子認為人不知道自己,不會生氣。(4)正確5.本文的主旨是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與朋友交往的樂趣。二、文言文閱讀理解1.(1)魚,我所欲也:魚,是我想要的。(2)熊掌,亦我所欲也:熊掌,也是我想要的。(3)二者不可得兼:這兩者不能同時得到。(4)舍生而取義者也:舍棄生命去追求正義的人。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2)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所以舍棄魚而選擇熊掌。(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俏蚁胍模x也是我想要的。(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所以舍棄生命去追求正義。3.(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對比(2)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獙Ρ龋?)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對比(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對比4.(1)錯誤,孟子認為魚和熊掌可以同時得到。(2)正確(3)正確(4)正確5.本文的主旨是強調在面對生命和正義的選擇時,應該舍棄生命去追求正義。三、文言文閱讀理解1.(1)入于耳:進入耳朵。(2)藏于心:藏在心里。(3)行于身:付諸實踐。(4)施于事:運用到事情上。2.(1)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于身,施于事。——君子的學問,進入耳朵,藏在心里,付諸實踐,運用到事情上。(2)其出如也,其入如也,其存如也,其亡如也。——它的出現就像這樣,它的進入就像這樣,它的存在就像這樣,它的消失就像這樣。(3)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疑朴谂囵B我的浩然之氣,它是一種氣,極其偉大而剛強,用正直來培養而不加傷害,就能充滿天地之間。3.(1)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于身,施于事。——排比(2)其出如也,其入如也,其存如也,其亡如也?!疟龋?)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疟?.(1)正確(2)正確(3)正確(4)正確5.本文的主旨是強調君子應該將所學知識深入內心,付諸實踐,并善于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四、文言文翻譯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鬃诱f:“溫習舊知識,從而獲得新的理解,可以成為老師了。”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把仁義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死之后才算結束,不是很遙遠嗎?”3.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說:“得到道的人得到許多幫助,失去道的人得到很少幫助。幫助很少到極點,親戚都會背叛他;幫助多到極點,天下都會順從他?!?.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說:“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5.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說:“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成為江河大海。”6.《戰國策》曰:“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戰國策》說:“所以說: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史記》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薄妒酚洝氛f:“人本來有一死,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左傳》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左傳》說:“了解我的人認為我心懷憂慮,不了解我的人認為我有什么追求?!蔽?、文言文斷句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周公曰:“吾聞君子之學也,親其親,仁也;教民予之,善也?!薄芄唬骸拔崧劸又畬W也,親其親/,仁也;教民予之/,善也。”3.《孟子·告子下》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薄睹献印じ孀酉隆吩唬骸叭酥援愑谇莴F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莊子·養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5.《史記·太史公自序》曰:“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猶考信于經,猶考信于傳,猶考信于志,猶考信于表,猶考信于圖。”——《史記·太史公自序》曰:“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猶考信于經/,猶考信于傳/,猶考信于志/,猶考信于表/,猶考信于圖。”六、文言文詞語解釋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學習并且按時復習,不是很愉快嗎?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雍也》)——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顏淵》)——君子胸懷坦蕩,小人常常憂愁。4.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以其無以易之也。”(《老子》)——老子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但攻堅克強卻沒有誰能超過它,因為它沒有可以替代它的東西?!?.《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