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表達與運用題庫——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要求:從給出的作文素材中,挑選合適的素材進行積累,并嘗試將其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1.下列成語中,含有“水”字的成語有哪些?(1)波瀾壯闊(2)滴水穿石(3)風平浪靜(4)水滴石穿(5)水平如鏡2.下列詩句中,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有哪一句?(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3.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她像一朵花,美麗動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4.下列詞語中,屬于形容詞的有:(1)快樂(2)學習(3)美麗(4)老師(5)讀書5.下列句子中,使用擬人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太陽從東方升起。(2)那朵云仿佛在跳舞。(3)小鳥在枝頭唱歌。(4)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5)那座樓很高。6.下列詞語中,屬于名詞的有:(1)快樂(2)學習(3)美麗(4)老師(5)讀書7.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她像一朵花,美麗動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8.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張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她像一朵花,美麗動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9.下列句子中,使用反問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她像一朵花,美麗動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10.下列句子中,使用設問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她像一朵花,美麗動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二、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要求:從給出的作文素材中,挑選合適的素材進行積累,并嘗試將其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1.下列成語中,含有“火”字的成語有哪些?(1)烈火焚身(2)火樹銀花(3)火燒眉毛(4)火上澆油(5)火眼金睛2.下列詩句中,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有哪一句?(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3.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他像一把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4.下列詞語中,屬于形容詞的有:(1)快樂(2)學習(3)美麗(4)老師(5)讀書5.下列句子中,使用擬人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太陽從東方升起。(2)那朵云仿佛在跳舞。(3)小鳥在枝頭唱歌。(4)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5)那座樓很高。6.下列詞語中,屬于名詞的有:(1)快樂(2)學習(3)美麗(4)老師(5)讀書7.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他像一把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8.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張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他像一把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9.下列句子中,使用反問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他像一把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10.下列句子中,使用設問修辭手法的是哪一句?(1)春天來了,萬物復蘇。(2)他像一把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3)那座山高聳入云。(4)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樣明亮。(5)小明的成績一直在上升。四、現代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回答問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追求。從古至今,中國文人墨客對自然景觀的描繪,無不充滿了對美的追求和感悟。以下是一些關于自然景觀的描寫,請根據要求完成題目。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對比修辭手法的是:(1)山川壯麗,氣象萬千。(2)江水如練,蜿蜒曲折。(3)日出東方,霞光萬道。(4)山清水秀,風景如畫。(5)松柏挺拔,四季常青。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的是:(1)山川壯麗,氣象萬千。(2)江水如練,蜿蜒曲折。(3)日出東方,霞光萬道。(4)山清水秀,風景如畫。(5)松柏挺拔,四季常青。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是:(1)山川壯麗,氣象萬千。(2)江水如練,蜿蜒曲折。(3)日出東方,霞光萬道。(4)山清水秀,風景如畫。(5)松柏挺拔,四季常青。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的是:(1)山川壯麗,氣象萬千。(2)江水如練,蜿蜒曲折。(3)日出東方,霞光萬道。(4)山清水秀,風景如畫。(5)松柏挺拔,四季常青。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的是:(1)山川壯麗,氣象萬千。(2)江水如練,蜿蜒曲折。(3)日出東方,霞光萬道。(4)山清水秀,風景如畫。(5)松柏挺拔,四季常青。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的是:(1)山川壯麗,氣象萬千。(2)江水如練,蜿蜒曲折。(3)日出東方,霞光萬道。(4)山清水秀,風景如畫。(5)松柏挺拔,四季常青。五、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睹献印るx婁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辭手法的是:(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5)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是:(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5)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的是:(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5)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的是:(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5)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的是:(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5)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問修辭手法的是:(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5)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六、古詩詞鑒賞要求: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回答問題。《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的是:(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辭手法的是:(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是:(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的是:(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的是:(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問修辭手法的是:(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1.(2)(4)(3)(5)(1)解析:含有“水”字的成語有“波瀾壯闊”、“滴水穿石”、“水滴石穿”、“水平如鏡”和“火燒眉毛”。2.(1)解析: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3.(2)解析: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她”比作“一朵花”。4.(1)(3)解析:屬于形容詞的詞語有“快樂”和“美麗”。5.(2)解析: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將“那朵云”賦予了人的行為“跳舞”。6.(3)(5)解析:屬于名詞的詞語有“學習”和“讀書”。7.(1)解析: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通過重復的句式結構“……來了,……了”。8.(5)解析: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將“成績”的上升程度夸大。9.(4)解析:使用了反問修辭手法,通過反問來強調“他的眼睛”的明亮。10.(3)解析: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引起讀者的思考。二、作文素材積累與應用1.(1)(4)(5)(3)(2)解析:含有“火”字的成語有“烈火焚身”、“火燒眉毛”、“火上澆油”和“火眼金睛”。2.(3)解析: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3.(2)解析: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他”比作“一把火”。4.(1)(3)(5)解析:屬于形容詞的詞語有“快樂”、“美麗”和“讀書”。5.(3)解析: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將“那朵云”賦予了人的行為“跳舞”。6.(1)(3)(5)解析:屬于名詞的詞語有“學習”、“讀書”和“老師”。7.(2)解析: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通過重復的句式結構“……來了,……了”。8.(5)解析: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將“成績”的上升程度夸大。9.(4)解析:使用了反問修辭手法,通過反問來強調“她的眼睛”的明亮。10.(3)解析: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引起讀者的思考。四、現代文閱讀理解1.(4)解析:使用了對比修辭手法,將“山清水秀”與“風景如畫”進行對比。2.(2)解析: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將“那朵云”賦予了人的行為“跳舞”。3.(5)解析: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他的眼睛”比作“星星”。4.(3)解析: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通過重復的句式結構“……了,……了”。5.(4)解析: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將“松柏”的挺拔程度夸大。6.(5)解析: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引起讀者的思考。五、文言文閱讀理解1.(1)解析:使用了借代修辭手法,將“父母”代指父母的安康。2.(2)解析: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將“天”和“人”比作道德的標準。3.(1)解析:使用了排比修辭手法,通過重復的句式結構“……于……,……于……”。4.(1)解析: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將“王天下”的重要性夸大。5.(1)解析:使用了設問修辭手法,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引起讀者的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