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臍橙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范_第1頁
DB36T-臍橙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范_第2頁
DB36T-臍橙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范_第3頁
DB36T-臍橙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范_第4頁
DB36T-臍橙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ICS號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FORMTEXTDBFORMTEXT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FORMTEXT臍橙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范FORMTEXTGuidetopostharvestofnavelorangediseasescontrol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FORMDROPDOWN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發布DBXX/XXXXX—XXXX前言 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非侵染性生理病害的防治原則及方法 35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原則及方法 46附錄A防治柑橘類果實采后病害推薦使用的殺菌劑 57附錄B臍橙采后常用防腐劑種類及濃度 7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贛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本標準由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起草。本標準的主要起草人:楊文俠、鄧利珍、李衛敏、鐘八蓮。臍橙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程范圍本規程規定了臍橙產后病害的防治原則和防治方法。本規程適用于臍橙果實貯藏病害的檢測與防治。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1189-2006柑橘貯藏NY/T2389-2013柑橘采后病害防治技術規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程。臍橙臍橙,指柑橘屬(Citrus)甜橙[Citrussinensis(L.)Obsbeck]類的一個品種類型,其果頂部附生有發育不全的次生小果,隨著果實的膨大,部分果實開裂成臍狀。臍橙采后病害navelorangepostharvestdiseases臍橙果品采后在貯藏、運輸和銷售期間發生的病害統稱為采后病害。采后病害分為兩大類:非傳染性生理病害和傳染性病害。非傳染性生理病害noninfectiousphysiologicaldiseases又稱生理失調,是由環境條件急劇變化或營養失調引起的不正常的生理代謝變化。傳染性病害infectiousdiseases也統稱為病害腐爛,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病害。枯水病該病為臍橙貯藏生理性病害的一種,在臍橙果實表現為果皮呈現不正常飽滿,油胞突出,果皮變厚,囊瓣與果皮分離,且囊壁加厚,果肉淡而無汁,果囊粒失水干枯或硬粒化,但果實外觀與健康果無異。褐斑病該病為臍橙貯藏生理性病害的一種,多發生在果蒂周圍,病部果皮下陷皺縮,呈紅褐色,嚴重時病疤破裂干縮;或果面干疤,處為圓形紅褐色小斑點,后逐漸擴大成片,形成大而邊緣不規則的深褐色皮革病斑。水腫病柑橘水腫病也稱氣腫病,該病是甜橙類果實在貯藏后期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多發生在冷庫貯藏中。果實發病初期病斑甚小,呈斑塊狀,病、健交界面不明顯,病變組織松軟,呈水漬狀。后期病斑擴大連片,呈暗褐色,病部稍凸起,果肉苦而淡,無果香味,并有異味。油斑病俗稱油胞下陷,是一種生理性病害,發生在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實上,產生不規則形的淡黃白色病斑,大小不一,一般直徑為2~3cm,嚴重時病部可占果面的四分之三以上。一般發生在接近成熟的果實或采后貯運期的果實。初期果皮上出現形狀不規則的淡黃色或淡綠色病斑,病、健交界處明顯。病斑內油胞顯著突出,油胞間的組織凹陷,后變為黃褐色,油胞萎縮。青霉病該病是由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italicum)侵入果實引起,主要為害貯藏期的臍橙果實,發病初期果皮軟化,水漬狀褪色,用手輕壓極易破裂。其孢子叢青色,白色菌帶較窄,1mm~2mm,果皮軟腐的邊緣整齊,水漬狀,有發霉氣味,對包果紙或其他接觸物無粘附力。綠霉病該病是由指狀青霉(Penicilliumdigitatum)侵入果實引起,主要發生在果皮,病部呈綠色,白色菌帶較寬,8mm~15mm,微皺褶,軟腐邊緣不規則,水漬狀,易于包果紙或其他接觸物粘結。酸腐病該病由白地霉(Oosporacitriaurantii)侵入果實引起。初期病部果皮呈水漬狀淡黃色至黃褐色圓形病斑,迅速擴展使全果軟腐,多汁,呈開水燙傷狀,果皮易脫落,后期出現白色黏狀物,整個果實腐爛出水,散發出強烈的酸臭氣味。褐腐病該病由寄生疫霉(Phytophthoraparasitica)侵入果實引起。病斑可發生在果面的任何部位,初期病斑圓表,淡褐色。病部不斷擴展,迅速蔓延至全果,呈褐色水漬狀,變軟腐爛。在潮濕條件下,病部長出柔軟的稀疏白色菌絲,緊貼果面,形成薄層。病果有一種惡心的皂臭味。炭疽病該病由盤長孢狀刺盤孢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侵入染果實引起。貯藏期有干疤和果腐兩種類型。干疤型發生在比較干燥條件的果實上,病斑邊緣明顯,黃褐色至黑褐色;果腐型發生在濕度比較大的果實上,從果蒂或果腰處開始發病,初為淡褐色水漬狀,后變褐色而腐爛。病斑均為圓形或近圓形,稍凹陷,皮革狀,病斑上可見許多黑色小點。褐色蒂腐病又稱樹脂病或砂皮病,由柑橘囊孢殼菌(Diaporthemedusaea(Nitsehke))侵入果實引起。果實常自蒂部開始發病,初呈水漬狀,黃褐色的圓形病斑,病部果皮革質,通常沒有黏液流出,后期病斑邊緣呈波紋狀,深褐色。在向臍部擴展過程中,果心腐爛較果皮快。病果味酸苦。黑色蒂腐病該病由黑色蒂腐病菌(DiplodianatalensisEvans)侵入果實引起。果實發病多自果蒂或傷口處開始,初為暗褐色,水漬狀的病斑,常流出暗褐色的黏液。后沿果心和瓤囊間迅速擴展,數日內可致全果腐爛。病果在干燥情況下成為僵果,暗褐色或黑色。潮濕時病果表面出現污白色絨毛狀菌絲,后呈橄欖色,并產生許多小黑粒(分生孢子器)。黑腐病又稱黑心病,是由柑桔鏈格孢(Alternariacitri(EllisetPierce))侵入果實引起。病菌常從果實果蒂剪口侵入,擴展后使中心柱腐爛,長出深綠色絨毛狀霉,果實外觀無明顯癥狀。也可從臍部或傷口侵入,初為黑褐色的圓形病斑,后漸擴大,稍凹陷,中部黑色,干燥時病部果皮柔韌。高溫高濕時病部長出灰白色菌絲,后果肉腐爛,病果表面和果心長出墨綠色絨毛狀霉層。非侵染性生理病害的防治原則及方法防治原則通過采摘成熟度、貯藏環境控制及藥物處理,來控治生理性病害的發生。防治方法枯水病(1)適時采收,采前20d用20mg/L赤霉素噴施樹冠;(2)采后用150mg/L赤霉素、10000mg/L多菌靈、2000mg/L2,4-D浸果;(3)果實采后置通風良好、經消毒干燥庫房預貯5~7d。褐斑病(1)適時采收,不宜過晚,采收、包裝和貯運過程中嚴格防止機械損傷;(2)控制適宜的溫濕度,溫度不低于3℃,濕度控制在85%~95%;(3)加強庫房通風換氣,避免貯藏環境氧氣濃度過低,二氧化碳及乙烯濃度過高。水腫病(1)適時采收,避免成熟度過低;(2)選擇適宜的貯藏溫度,避免低溫傷害;在15℃左右的環境中先預貯10-15d,再進入較低溫度貯藏;(3)要加強庫房通風,以使二氧化碳濃度降至1%以下;(4)保持相對穩定的庫房濕度。油斑病(1)適時采收,避免過度采青;(2)采收時,避免溫度低于12℃,相對濕度高于70%時采摘,嚴格防止機械損傷;(3)保鮮處理時不得加入催熟劑,貯藏期間要加強庫房通風;(4)冷藏果出庫時避免溫度急劇變化;(5)入庫果品應選擇來源于田間無病癥的果園。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原則及方法防治原則加強田間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并及時進行藥劑處理;采收及貯運過程中嚴格防止機械損傷,貯前嚴格選果,剔除病、殘、無蒂及機械傷果;貯藏場所需提前進行消毒處理,庫房及周邊環境保持清潔;控制適宜的貯藏環境條件。防止時期黑腐病、褐色蒂腐病和炭疽病等潛伏性侵染病害在臍橙謝花期開始防治,其他病害在臍橙采前1個月進行田間藥劑防治,果實采收后24h內進行藥劑處理。防治方法按照NY/T2389-2013的4.3規定執行,具體防治方法見附錄A和B。殺菌劑種類參照NY/T1189的規定執行。

附錄A(NY/T2389-2013)防治柑橘類果實采后病害推薦使用的殺菌劑防治柑橘類果實采后病害推薦使用的殺菌劑見表A.1表A.1防治柑橘類果實采后病害推薦使用的殺菌劑農藥名稱主要防治對象稀釋倍數有效成分用量mg/kg安全間隔期d每年最多使用次數最高殘留限量mg/kg45%石硫合劑結晶炭疽病早春180~300晚秋300~5001500~2500900~15003波爾多液0.5:0.5:100炭疽病0.5%等量式30%氫氧化銅SC炭疽病600~800375~50030577%氫氧化銅WP炭疽病400~6001283~12953050.114%絡氨銅AS炭疽病200~300467~7001525%嘧菌酯SC炭疽病800~1250200~31380%代森錳鋅炭疽病400~6001333~2000砂皮病100800060%二氯異氰尿酸鈉SP炭疽病800~1000600~75010%苯醚甲環唑WG炭疽病1000~200050~10070%甲基硫菌靈WP炭疽病1000~1500467~700≤10砂皮病100700075%百菌清WP砂皮病800~1000750~938350%多菌靈WP炭疽病500~1000500~1000砂皮病100500045%噻菌靈SC青霉病、綠霉病、炭疽病、褐色蒂腐病、黑色蒂腐病300~4501000~1500101全果1025%咪鮮胺EC青霉病、綠霉病、炭疽病、褐色蒂腐病、黑色蒂腐病500~1000250~5001415砂皮病1000~1500167~25050%抑霉唑EC青霉病、綠霉病、炭疽病、褐色蒂腐病、黑色蒂腐病1000~2000250~50060(距上市時間)1全果5,果肉0.140%雙胍烷基苯磺酸鹽WP青霉病、綠霉病、炭疽病、褐色蒂腐病、黑色蒂腐病1000~2000200~400301農藥名稱主要防治對象稀釋倍數有效成分用量mg/kg安全間隔期d每年最多使用次數最高殘留限量mg/kg25%瑞毒霉WP褐腐病100~2001250~250025%溴菌腈EC炭疽病500~800313~50050%異菌脲WP青霉病、綠霉病500~1000500~1000注1:EC:乳油,WP:可濕性粉劑,AS:水劑,SC:懸浮劑,WG:水分散粒劑。注2:本標準推薦的殺菌劑、保鮮劑是經我國農藥管理部門登記允許在柑橘上使用的,不得使用國家禁止在果樹上使用和未登記的農藥。推薦藥劑含量、劑型及使用濃度參照《農藥登記公告》和當地用藥實際情況。當新的有效農藥出現,或者新的管理規定出臺時,以新的規定為準。

附錄B臍橙采后常用防腐劑種類及濃度臍橙采后常用防腐劑種類及濃度見表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