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歷年真題解析試卷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歷年真題解析試卷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歷年真題解析試卷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歷年真題解析試卷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歷年真題解析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歷年真題解析試卷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現代文學常識要求:判斷下列關于現代文學作品的表述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1.《駱駝祥子》的作者是老舍。()2.《圍城》的作者是巴金。()3.《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是女性形象。()4.《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5.《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寫了農村生活。()6.《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民。()7.《邊城》的作者是沈從文,小說以湘西邊陲小鎮為背景。()8.《茶館》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過一個茶館的興衰反映了社會變遷。()9.《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以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展現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社會風貌。()10.《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通過阿Q這個人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病態。()二、古代文學常識要求:根據所學古代文學作品,完成下列題目。1.《離騷》的作者是誰?()A.屈原B.王維C.李白D.杜甫2.《出師表》的作者是誰?()A.諸葛亮B.曹操C.曹植D.陸游3.《桃花源記》的作者是誰?()A.陶淵明B.王維C.杜甫D.白居易4.《廬山謠》的作者是誰?()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韓愈5.《長恨歌》的作者是誰?()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韓愈6.《滕王閣序》的作者是誰?()A.王勃B.駱賓王C.杜甫D.白居易7.《赤壁賦》的作者是誰?()A.蘇軾B.陸游C.杜甫D.白居易8.《岳陽樓記》的作者是誰?()A.歐陽修B.蘇軾C.杜甫D.白居易9.《蘭亭序》的作者是誰?()A.王羲之B.王維C.杜甫D.白居易10.《滿江紅》的作者是誰?()A.岳飛B.李清照C.辛棄疾D.杜甫四、文言文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題目。子路、曾皙、再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求,爾與三子者何如?”對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被大國夾在中間B.因之以饑謹:因為饑荒和困難C.如會同:如果舉行D.端章甫:戴帽子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被大國夾在中間B.因之以饑謹:因為饑荒和困難C.如會同:如果舉行D.端章甫:戴帽子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被大國夾在中間B.因之以饑謹:因為饑荒和困難C.如會同:如果舉行D.端章甫:戴帽子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被大國夾在中間B.因之以饑謹:因為饑荒和困難C.如會同:如果舉行D.端章甫:戴帽子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攝乎大國之間:被大國夾在中間B.因之以饑謹:因為饑荒和困難C.如會同:如果舉行D.端章甫:戴帽子五、詩歌鑒賞要求: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題目。《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鸛雀樓的壯麗景色B.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攀登高峰的愿望C.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D.詩的語言簡潔,富有哲理2.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鸛雀樓的壯麗景色B.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攀登高峰的愿望C.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D.詩的語言簡潔,富有哲理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鸛雀樓的壯麗景色B.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攀登高峰的愿望C.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D.詩的語言簡潔,富有哲理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鸛雀樓的壯麗景色B.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攀登高峰的愿望C.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D.詩的語言簡潔,富有哲理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鸛雀樓的壯麗景色B.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攀登高峰的愿望C.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D.詩的語言簡潔,富有哲理六、現代文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下列題目。《背影》朱自清我那時年紀還小,不知道那竟是父愛。后來,當我懂得了父愛,卻已經失去了他。那是一個陰沉的下午,天空灰蒙蒙的,仿佛隨時都會下雨。我站在車站的月臺上,看著火車緩緩駛來,又緩緩駛去。我看著那些匆匆忙忙的人群,心里充滿了失落和孤獨。突然,我看到了他——我的父親。他穿著一件舊棉襖,頭戴一頂破舊的帽子,手里提著一個破舊的包裹。他走到我面前,微笑著說:“走吧,我們一起回家。”我跟著他,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個下午,我看著他,看著他,心里充滿了疑惑。我不知道為什么他要穿得那么破舊,我不知道為什么他要把包裹拿在手里。回到家,我發現父親已經把包裹放在了桌子上。他坐下來,開始整理包裹里的東西。我走過去,看著他,突然明白了。父親為了給我買這本書,把他的衣服都賣掉了。他為了讓我能夠有更好的生活,把他的所有都給了我。我看著父親,淚水涌上了眼眶。我知道,我已經失去了他,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他。1.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背影”為題,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B.文章通過描寫父親的外貌和行動,展現了父愛的偉大C.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富有感染力D.文章通過父親的付出,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2.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背影”為題,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B.文章通過描寫父親的外貌和行動,展現了父愛的偉大C.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富有感染力D.文章通過父親的付出,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3.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背影”為題,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B.文章通過描寫父親的外貌和行動,展現了父愛的偉大C.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富有感染力D.文章通過父親的付出,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4.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背影”為題,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B.文章通過描寫父親的外貌和行動,展現了父愛的偉大C.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富有感染力D.文章通過父親的付出,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5.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背影”為題,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B.文章通過描寫父親的外貌和行動,展現了父愛的偉大C.文章語言樸實無華,卻富有感染力D.文章通過父親的付出,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現代文學常識1.√2.×3.×4.√5.×6.×7.√8.√9.√10.√解析思路:1.《駱駝祥子》的作者是老舍,這是正確的。2.《圍城》的作者是錢鐘書,而不是巴金,所以錯誤。3.《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是男性形象,而不是女性,所以錯誤。4.《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這是正確的。5.《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寫的是城市生活,而不是農村生活,所以錯誤。6.《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民,這是正確的。7.《邊城》的作者是沈從文,小說以湘西邊陲小鎮為背景,這是正確的。8.《茶館》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過一個茶館的興衰反映了社會變遷,這是正確的。9.《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以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展現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社會風貌,這是正確的。10.《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通過阿Q這個人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病態,這是正確的。二、古代文學常識1.A2.A3.A4.A5.A6.A7.A8.A9.A10.A解析思路:1.《離騷》的作者是屈原,選項A正確。2.《出師表》的作者是諸葛亮,選項A正確。3.《桃花源記》的作者是陶淵明,選項A正確。4.《廬山謠》的作者是李白,選項A正確。5.《長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選項A正確。6.《滕王閣序》的作者是王勃,選項A正確。7.《赤壁賦》的作者是蘇軾,選項A正確。8.《岳陽樓記》的作者是范仲淹,而不是歐陽修,所以選項A正確。9.《蘭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選項A正確。10.《滿江紅》的作者是岳飛,選項A正確。四、文言文閱讀1.D2.A3.D4.A5.D解析思路:1.“端章甫”中的“端”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冠帽,而不是戴帽子,所以選項D不正確。2.“端章甫”中的“端”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冠帽,所以選項A正確。3.“端章甫”中的“端”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冠帽,而不是戴帽子,所以選項D不正確。4.“端章甫”中的“端”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冠帽,所以選項A正確。5.“端章甫”中的“端”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冠帽,而不是戴帽子,所以選項D不正確。五、詩歌鑒賞1.D2.A3.D4.A5.D解析思路: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鸛雀樓的壯麗景色,這是正確的,但選項D中的“富有哲理”并不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所以不正確。2.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渴望攀登高峰的愿望,這是正確的。3.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這是正確的,但選項D中的“富有哲理”并不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所以不正確。4.詩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這是正確的。5.詩的語言簡潔,富有哲理,這是正確的,但選項D中的“富有哲理”并不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所以不正確。六、現代文閱讀1.D2.A3.D4.A5.D解析思路:1.文章以“背影”為題,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