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
一、學情分析總體情況:多數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上能認真聽講,積極思維,課后按時完成作業,及時改錯。但也有少數學生惰性強,課上不動腦筋思考問題,寫作業效率低,不能主動及時改錯。二、主要復習內容:1、位置與方向2、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3、統計4、年月日5、兩位數乘兩位數6、面積7、小數的初步認識8、解決問題9、數學廣角。三、復習目標: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四、復習措施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學生的掌握各部分內容的情況。針對本班實際情況有的放矢,有點有面的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1、計算部分:A、口算:堅持經常練,每節課都安排3、5分鐘時間練,練習的方式盡可能的多樣,如聽算,視算,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同時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運用。B、乘除法計算:先要復習計算法則以及應注意的地方,重點講解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題目。2、解決問題部分:著重引導學生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并聯系、對比結構相似的題目,讓學生看到題目的條件。問題變化時,解題的步驟是怎樣隨著變化的。3、計量單位部分:多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它們的認識和運用。4、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課堂上要加強關注程度,多進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長進行溝通,最大限度地轉化他們的學習態度,爭取借助期末考試的壓力,讓這部分學生有所進步。5、注意針對學生復習過程實際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復習計劃。位置與方向整理和復習設計復習目標:1、通過復習,進一步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復習過程:一、引入課題,明確目標1、師談話: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系統地整理和復習“位置與方向”這一單元的有關知識。2、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的整理和復習。二、回顧整理,溝通聯系1、小組合作,自主整理。(1)師:位置與方向的有關知識我們已經學過了,現在你打算怎樣系統地整理和復習這部分知識呢?(2)打開書看P2-12頁,然后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組長做好記錄。(教師參與小組討論。)(3)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得既全面具體,又簡單明了。2、全班交流,構建知識。教師傾聽學生匯報,適時引導和點其他小組補充,并適時評價。3、整理完善,溝通聯系。(出示)(1)我們學過的八個方向分別是?(2)找出教室的東方,然后指名找出其它的七個方向。(3)根據線路圖,簡單描述行走的路線。三、聯系實際,鞏固提高1、完成P112頁第1題。(1)看圖,說一說小清家的周圍有什么?(2)說一說從她家到健身園怎么走?(3)生匯報交流。2、指定教室內任一名同學,請他周圍的人分別說一說自己在他的哪個方向?四、回顧小結,寄托心語。能談談你在在這40分鐘里的一些收獲嗎?乘法、除法整理和復習設計復習目標: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會熟練地口算、筆算乘、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會用乘法驗算乘、除法。2、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乘、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請每一位學生用文字、表格、框圖等方式表示出各單元的知識結構。提示整理知識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單元學了哪些知識?是按什么順序學習這些知識的?再看課本目錄,看看教科書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安排這些內容的?2.再看例題。每小節有幾個例題,每個例題是什么內容?例題之間有哪些聯系?你認為哪些例題解釋同一個內容?這些內容你理解嗎?3.根據目錄和例題,概括出本單元知識。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二、師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單元知識結構圖1.讓學生將自己整理的知識在小組交流。師巡視;找整理得較全面、較有邏輯性的學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對展示的作品做評價。2.教師將自己整理的本單元知識結構圖向學生展示。對著結構圖,引導學生系統回憶本單元所學知識。3.提出問題和介紹經驗師:“對以上學習內容,你有什么疑問?你有哪些成功的體會可向同伴介紹的?”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并交流整理知識的體會。三、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1、出示教科書第112頁第2~4題(或讓學生翻開書自讀這3題)。然后讓學生獨立作業,可直接寫在書上。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1)你是用什么方式來完成這3道題的計算的?(第1題用估算,第2題用口算,第3題用筆算。)(2)說一說口算、估算、筆算的過程。2、學生獨立完成P116-117頁第1-4題。四、全課小結1、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2、師總結。統計和年、月、日復習設計復習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4、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進一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復習過程:一、課前準備1、請每一位學生用文字、表格、框圖等方式分別表示出這兩個單元的知識結構。2、提示整理知識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各單元分別學了哪些知識?是按什么順序學習這些知識的?再看課本目錄,看看教科書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安排這些內容的?(2)再看例題。每小節有幾個例題,每個例題是什么內容?例題之間有哪些聯系?你認為哪些例題解釋同一個內容?這些內容你理解嗎?(3)根據目錄和例題,概括出各單元知識。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來。二、師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單元知識結構圖1、讓學生將自己整理的知識在小組交流。師巡視:找整理得較全面、較有邏輯性的學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對展示的作品做評價。2、教師將自己整理的各單元知識結構圖分別向學生展示。對著結構圖,引導學生系統回憶各單元所學知識。3、提出問題和介紹經驗師:“對以上學習內容,你有什么疑問?你有哪些成功的體會可向同伴介紹的?”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并交流整理知識的體會。三、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1、出示教科書第113頁第5~6題,然后讓學生獨立作業,可直接寫在書上。最后反饋交流。2、學生獨立完成P117-118頁第5-7題。四、全課小結1、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2、師總結。面積整理和復習設計復習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對面積含義的理解,讓學生進一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能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適當的面積單位,知道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2、能對物體面積進行估測,并能進行有關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能利用所學的面積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明確目標1、師談話: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系統地整理和復習“面積”這一單元的有關知識。2、板書課題:面積的整理和復習。二、回顧整理,溝通聯系1、小組合作,自主整理。師:面積的有關知識我們已經學過了,現在你打算怎樣系統地整理和復習這部分知識呢?請大家打開書看P70-87頁,然后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組長做好記錄,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得既全面具體,又簡單明了。(教師參與小組討論。)2、全班交流,構建知識。教師傾聽學生匯報,適時引導和點其他小組補充,并適時評價。3、整理完善,溝通聯系。(出示)(1)面積的含義: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2)常用的面積單位及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平方千米
公頃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10000
100
100(3)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師:上面幾個面積單位如果都以1個單位來看,你認為哪個計量單位表示的面積最大呢?它們分別適合在生活中計量哪些物體的面積呢?你能舉例說說嗎?(課桌面
學校的操場
我國的領土
毛巾橡皮擦
練習本
郵票面
手絹面
教室
夷陵廣場)三、聯系實際,鞏固提高1、判斷對錯,并說明理由。(1)5平方千米=500公頃(2)一棵大樹高16平方米。(3)邊長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4)用9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大正方形,它們的面積相等。2、估計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說一說你是怎樣估計的?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當中,解決哪些問題用到了面積的有關知識?四、回顧小結,寄托心語。1、不知不覺中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度過了40分鐘,能談談你在這節課上的一些收獲嗎?2、師總結。小數的初步認識整理和復習設計復習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3、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準確地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復習過程:一、引入課題,明確目標1、師談話: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系統地整理和復習“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的有關知識。2、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整理和復習。二、回顧整理,溝通聯系1、小組合作,自主整理。(1)師:小數的有關知識我們已經學過了,現在你打算怎樣系統地整理和復習這部分知識呢?(2)請大家打開書看P88-98頁,然后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組長做好記錄。(教師參與小組討論。)(3)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得既全面具體,又簡單明了。2、全班交流,構建知識。教師傾聽學生匯報,適時引導和點其他小組補充,并適時評價。3、整理完善,溝通聯系。(出示)(1)小數由哪幾部分組成?怎樣讀、寫小數?(2)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3)小數的加減要注意什么?三、聯系實際,鞏固提高1、生獨立完成P115頁第9-10題。(1)生獨立完成在書上。(2)全班匯報交流,講解訂正。2、生完成P118-119頁第10-12題。(1)生獨立完成在書上。(2)全班匯報交流,講解訂正。四、回顧小結,寄托心語。1、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2、師總結。知識點梳理
★寫卷子應注意:1、用手指著認真讀題至少兩遍;2、遇到不會的題不要停留太長時間,可在題目的前面做記號。(如:“?”)3、畫圖、連線時必須用尺子;4、檢查時,要注意是否有漏寫、少寫的情況;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1、①(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東南—西北)相對,(西南—東北)相對。②清楚以誰為標準來判斷位置。③理解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例如:小明在小華哪面,小華在小明哪面。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做題時先標出北南西東。)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同一個地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學校在劇場的西面,在圖書館的東面,在書店的南面,在郵局的北面。)同一個地點有不同的行走路線。一般找比較近的路線走。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計算。2、★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訣估算。②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準確數。③應用題中如果有大約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3、被除數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幾個0。(如:30÷5=6)4、筆算除法:(1)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2)除法驗算:→用乘法①沒有余數:商×除數=被除數;(別忘了寫驗算兩個字。)②有余數:商×除數+余數=被除數→驗算時別忘了加余數。(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0不能做除數,如:0÷()=0括號里只有(0)不能填。第三單元統計1、認識橫向條形統計圖。①做題時把數字標在條邊上再做。②注意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的單位的不同,用折線表示起始格。2、平均數:①求平均數的方法:
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②(平均數)能比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第四單元年月日(一)年、月、日1、常用的時間單位有:(年、月、日)和(時、分、秒)。2、每年有(12)個月,其中(7)個大月,每個大月有(31)天,分別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4)個小月,每個小月有30天分別是(四、六、九、十一)月。3、連續的大月有(7)月和(8)月,天數是共(62)天。4、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②閏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5、一年分為四個季度: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閏年)4、5、6月——第二季度91天7、8、9月——第三季度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6、求有多少個星期?用天數÷7?!纾?2天52÷7=7(個)……3(天)7、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①一般的公歷年份÷4,正好余數是0,就是閏年;②公歷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數是0,就是閏年。8、通常每4年里有(1)個閏年,(3)個平年。(如果說某個人不是每年都能過到生日,8歲過兩次生日,12歲過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9、計算經過的年份:就用2011-給的年份。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1年是62周年。(2011-1949=62)10、各類節日:元旦節1月1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國際兒童節6月1日、建軍節8月1日、建黨節7月1日、國慶節10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等。11、時間單位的換算關系:①1小時=60分②1分=60秒③1日=24小時④1周=7天12、經過的天數的計算: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1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月份思考6月12日----30日30-12+1=19天7月31天31天8月1日-----17日17天(合計:19+31+17=57天)(二)24時計時法:1、1日=24時→24時也叫0時。2、普通計時法→24時計時法(+12減單位)24時計時法→普通計時法(-12加單位)
3、計算經過時間時,一定把不同的計時法變成相同的計時法再計算。4、時間與時刻的不同:時間是一段,時刻是一個點。5、制作年歷步驟:
第一: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第二:確定12個月怎樣排列,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顏色標出來。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也可能是(四)位數。2、驗算: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3、口算:15×200=?(方法: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乘積的末尾添0,注意添幾個0。)4、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去計算?!梢园岩粋€因數看成近似數,也可以把兩個因數都同時看成近似數。)5、有大約字樣的一般要估算。6、凡是問夠不夠,能不能等的題,都要三大步:①計算、②比較、③答題?!鷦e忘了比較這一步。
第六單元面積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背熟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長=周長÷2-寬
長=面積÷寬
寬=周長÷2-長寬=面積÷長(周長-長×2)÷2=寬(周長-寬×2)÷2=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正方形的邊長=面積÷邊長4、背熟:(1)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反過來也要會說。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厘米。)(2)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3)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4)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也就是(10000平方米)。(5)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5、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②測量土地時常常用到較大的面積單位有:(公頃)、(平方千米)。★“公頃”→測量菜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愛的迫降》韓劇觀看心得感悟大全《愛的迫降》觀后感(4篇)
-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集錦(17篇)
- 新教師個人學習工作計劃(4篇)
- 中學生讀書心得體會大全(15篇)
- 新房屋居間合同范本(16篇)
- 商場安全工作計劃(3篇)
- 滬科版七年級數學下冊《10.1相交線》同步測試題(附答案)
- 車庫產權買賣合同范本(4篇)
- 清明掃墓活動總結范文(5篇)
- 商品房買賣合同范文格式(19篇)
- 大學生組織管理能力大賽題庫第三屆
- 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
- 定向鉆出入土點平面布置圖(可編輯)
- ANSYS導出柔性體MNF文件入ADAMS的詳細步驟
- (完整版)200210號文-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年修訂本)本月修正2023簡版
- 《駱駝祥子》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 光學零件制造工藝
- 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新高考卷文學類閱讀真題《建水記》《大師》講評
-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思維導圖人教部編版
- 中考冠詞專項訓練100題 (帶答案)
- 幼兒心理學(陳幗眉)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