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作文立意與構思指導解析試題庫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作文立意與構思指導解析試題庫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作文立意與構思指導解析試題庫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作文立意與構思指導解析試題庫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作文立意與構思指導解析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作文立意與構思指導解析試題庫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閱讀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陳情表》節選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B.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C.陛下亦宜自照鏡,臣亦何忍便去D.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B.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C.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D.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4.下列對文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B.“臣侍湯藥,未曾廢離”中的“廢離”指停止侍奉、離開。C.“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中“愚誠”是謙辭,指自己的誠心。D.“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意思是臣子我活著應當殺頭,死了也要結草報恩。二、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荷塘月色》朱自清月色朦朧了。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顫動這一片葉子,震蕩這一片葉子的聲音,夏蟲也為他沉默,晚飯后散心的游人滿堤,有幾個影在荷葉下游來游去。在這荷塘上面,除了田田的葉子,空空如也。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顫動這一片葉子,震蕩這一片葉子的聲音,夏蟲也為他沉默,晚飯后散心的游人滿堤,有幾個影在荷葉下游來游去。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顫動這一片葉子,震蕩這一片葉子的聲音,夏蟲也為他沉默,晚飯后散心的游人滿堤,有幾個影在荷葉下游來游去。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顫動這一片葉子,震蕩這一片葉子的聲音,夏蟲也為他沉默,晚飯后散心的游人滿堤,有幾個影在荷葉下游來游去。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葉子的姿態。B.“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中的“點綴”指裝飾、襯托。C.“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中的“渺茫”指模糊不清、隱隱約約。D.“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顫動這一片葉子,震蕩這一片葉子的聲音”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色朦朧中荷塘的幽靜。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寫月色朦朧,微風送來縷縷清香,為下文寫荷塘月色渲染了氣氛。B.文章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為過渡,寫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C.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D.文章中寫到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和“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荷塘月色》賞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正值國民大革命失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革命根據地的初期。當時朱自清在清華大學任教,他因不滿當時的黑暗現實,希望找到一個可以“超脫”現實的地方。本文寫于一個夏夜,作者獨坐在荷塘邊,觀察著眼前的一切,抒發了作者在革命低潮時苦悶、孤獨的心情。《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優美的筆觸,描寫了荷塘月色之美,表達了作者渴望超脫現實、追求寧靜生活的理想。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寫月色朦朧,微風送來縷縷清香,為下文寫荷塘月色渲染了氣氛。B.文章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為過渡,寫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C.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D.文章中寫到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和“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8.下列對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寫月色朦朧,微風送來縷縷清香,為下文寫荷塘月色渲染了氣氛。B.文章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為過渡,寫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C.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D.文章中寫到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和“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四、古詩詞鑒賞要求:閱讀下面的詩詞,然后回答問題。《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寫景,描繪了日落的景象。B.詩的第三句表達了詩人想要看得更遠的愿望。C.詩的第四句強調了登高遠望的重要性。D.詩中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使畫面更加生動。10.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11.這首詩在藝術上有哪些特點?五、文學常識要求:根據所學文學常識,回答下列問題。12.《紅樓夢》的作者是誰?13.《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是指哪三位人物?14.《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有哪些神通?15.《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指哪些人?16.《駱駝祥子》的作者是誰?17.《吶喊》是魯迅的哪一部短篇小說集?18.《圍城》的作者是誰?六、現代文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背影》朱自清我那時還小,不懂得父親的辛苦,只是覺得父親是個嚴厲的人。每當我犯了錯誤,父親總是嚴厲地批評我。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學校里偷了同學的一本書,父親知道了,他狠狠地打了我一頓。我痛得哭了起來,心里充滿了恐懼和怨恨。后來,我長大了,開始懂得父親的辛苦。我知道,父親為了養家糊口,每天早出晚歸,工作非常辛苦。他的背,已經彎曲了,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每當我看到父親的背影,我就會想起他為我付出的一切。19.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對父親的哪些情感?20.文章中作者提到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些行為,這些行為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1.文章結尾作者提到“每當我看到父親的背影,我就會想起他為我付出的一切”,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閱讀1.【答案】A.縱橫交錯;B.借助;C.輕微的;D.厚實【解析思路】A項中“期功強近之親”與“應門五尺之僮”均為并列結構,意義和用法相同,都是指關系親近的人。B項中“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與“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均為并列結構,意義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臣子的忠誠和希望。C項中“陛下亦宜自照鏡,臣亦何忍便去”與“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均為勸告的語氣,意義和用法相同。D項中“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為表達愿望,意義和用法與前三個選項不同。2.【答案】D.祈求【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A項中“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中“之”用于表示所屬關系;C項中“之”用于指代;D項中“之”用于祈求,符合句意。3.【答案】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解析思路】根據句意和文言文的斷句規則,判斷句子中的主謂結構、修飾成分等,斷句后應能通順地表達句意。4.【答案】D.“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意思是臣子我活著應當殺頭,死了也要結草報恩。【解析思路】理解句子中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的意義,結合上下文推測句子的整體意思。二、現代文閱讀5.【答案】C.“渺茫”指模糊不清、隱隱約約。【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A項中“點綴”指裝飾、襯托;B項中“渺茫”指模糊不清、隱隱約約;C項中“渺茫”指模糊不清、隱隱約約;D項中“通感”是指將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不同感覺相互溝通、交錯,融為一體。6.【答案】C.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A項中文章開頭寫月色朦朧,為下文寫荷塘月色渲染了氣氛;B項中文章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為過渡,寫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C項中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D項中文章中寫到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和“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7.【答案】C.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A項中文章開頭寫月色朦朧,為下文寫荷塘月色渲染了氣氛;B項中文章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為過渡,寫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C項中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D項中文章中寫到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和“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8.【答案】D.文章中寫到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和“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A項中文章開頭寫月色朦朧,為下文寫荷塘月色渲染了氣氛;B項中文章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為過渡,寫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C項中文章結尾寫荷塘上籠罩著輕紗似的霧,為荷塘月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D項中文章中寫到的“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和“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四、古詩詞鑒賞9.【答案】D.詩中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使畫面更加生動。【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A項中詩的前兩句寫景,描繪了日落的景象;B項中詩的第三句表達了詩人想要看得更遠的愿望;C項中詩的第四句強調了登高遠望的重要性;D項中詩中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使畫面更加生動。10.【答案】詩人表達了想要看得更遠的愿望,以及對于登高遠望重要性的認識。【解析思路】從詩句中提取關鍵信息,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11.【答案】詩中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通過描寫白日依山盡和黃河入海流,表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同時,通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句子,表達了詩人對更高境界的追求。五、文學常識12.【答案】曹雪芹【解析思路】回憶文學常識,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13.【答案】劉備、關羽、張飛【解析思路】回憶《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知道指的是劉備、關羽、張飛。14.【答案】七十二變、筋斗云、火眼金睛等【解析思路】回憶《西游記》中孫悟空的神通,如七十二變、筋斗云、火眼金睛等。15.【答案】魯智深、武松、林沖等【解析思路】回憶《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知道指的是魯智深、武松、林沖等。16.【答案】老舍【解析思路】回憶《駱駝祥子》的作者是老舍。17.【答案】《吶喊》【解析思路】回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18.【答案】錢鐘書【解析思路】回憶《圍城》的作者是錢鐘書。六、現代文閱讀19.【答案】對父親的恐懼和怨恨,以及對父親辛苦的同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