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設計_第1頁
7下《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設計_第2頁
7下《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設計_第3頁
7下《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設計_第4頁
7下《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誰是最可愛的人》教學設計舞陽縣吳城鎮第一初級中學魏巍【課標內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與《誰是最可愛的人》相關的課標內容如下:閱讀與鑒賞:在第四學段(7-9年級)要求引導學生“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課程內容:要求學生“閱讀反映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偉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跡的優秀文學作品,感悟革命領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精神”。通過學習《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課文,可落實上述課標要求,讓學生深刻體會志愿軍戰士的英雄事跡和崇高精神,培養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等?!驹O計理念】《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教學設計理念可圍繞語文核心素養、情感教育、學生主體地位等多方面展開,具體內容如下:聚焦語文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通過對文本中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如對戰斗場面的刻畫、對志愿軍戰士對話和心理的描寫等,引導學生品味詞語、句子的精妙之處,積累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素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發展與提升:設置問題情境,如分析作者選取三個事例的原因、探討事例之間的內在聯系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題和內涵。審美鑒賞與創造: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文學美,如抒情性語句的感染力、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表達形式等,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審美表達,如仿寫精彩段落、撰寫讀后感等。文化傳承與理解:讓學生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意義,體會志愿軍戰士身上體現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以志愿軍戰士的英雄事跡和偉大精神為切入點,觸動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實現精神的成長和人格的完善。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小組合作探究、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注重情境創設:運用多媒體資源,如播放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影像資料、圖片、音頻等,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戰爭的殘酷和志愿軍戰士的英勇無畏,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主題。讀寫結合:以閱讀帶動寫作,在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寫作特色的基礎上,設計寫作訓練,如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作手法,描寫身邊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或者圍繞“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這一主題進行寫作,實現讀寫遷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窘滩姆治觥俊墩l是最可愛的人》是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以下是對它的教材分析:文章地位與作用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家國情懷”,本文通過生動描述志愿軍戰士的英雄事跡,展現了他們的家國情懷,是落實單元主題的重要文本。同時,作為一篇經典的報告文學,它層次鮮明、選材精當、表達方式豐富,是進行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的優秀范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文本特點結構清晰:采用“總—分—總”結構,先提出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再用三個典型事例印證,最后聯系讀者生活,升華主題。各部分過渡自然,如“讓我還是來說一段故事吧”等語句,使文章銜接緊密。選材典型:作者身處朝鮮戰場,素材豐富,卻只選取了三個事例,分別從不同方面展現志愿軍戰士的品質。松骨峰戰斗體現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馬玉祥救朝鮮兒童體現國際主義精神,戰士們在防空洞談論理想體現愛國主義精神。敘議結合:每個事例敘述完后,作者都會用小段落抒情和議論。如前兩個事例后用連續反問引發共鳴,最后一個事例后用連續感嘆抒發強烈感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描寫精彩:對松骨峰戰斗的場面描寫,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長鏡頭和特寫鏡頭相結合,生動展現戰斗的慘烈和戰士的頑強。對馬玉祥救人過程的描寫,通過環境描寫和動作描寫,讓讀者身臨其境。【學情分析】以下是針對《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課文的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如字詞的積累、基本的語法知識等,能夠較為流暢地閱讀課文。但對于報告文學這種體裁,他們可能接觸較少,對其特點和寫作方法還不太熟悉。同時,學生對文中涉及的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背景了解有限,這可能會影響他們對課文主題和志愿軍戰士精神品質的深入理解。七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正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他們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歸納能力,但對于較復雜的問題,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在學習本文時,他們能夠初步理解文章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形象,但對于文章中蘊含的深刻情感、選材的精妙之處以及表達方式的作用等,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和分析才能領會。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情感豐富,容易被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所打動。《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所展現的志愿軍戰士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但由于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與戰爭年代的生活有較大距離,可能難以真切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和志愿軍戰士所面臨的艱難困苦,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走進文本,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物的情感。【教學目標】1.梳理文章的結構,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2.分析本文運用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的表達效果,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3.學習志愿軍戰士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窘虒W重難點】1.教學重點:典型事例的選擇和內在聯系。2.教學難點:明了課文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寫法特點,學習其根據語言環境和表達需要選用人稱、詞語、句式及修辭手法的寫作方法。【教學策略】七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預習、朗讀、做筆記等,但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往往還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和指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學習本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圈點批注、小組討論等方法,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學習效率?!菊n時安排】第一課時【教學媒體】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教師獨白:(出示課件)同學們,你們覺得誰是最可愛的人呢?那你知道“最可愛的人”這一稱呼是源于哪部作品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板書課題:7誰是最可愛的人(出示課件)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本課的重要知識、作者及寫作背景。(1)關于抗美援朝。(出示課件)(2)走進作者(出示課件)教師展示作者的相關知識,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預設:魏?。?920—2008),作家、詩人。本名魏鴻杰,河南鄭州人。1942年,創作長詩《黎明的風景》。1950年底,奔赴朝鮮前線,和志愿軍戰士一起生活、戰斗?;貒蟀l表了一批文藝通訊。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在全國引起了廣泛反響。1978年,創作完成抗美援朝題材長篇小說《東方》,并因此獲1982年首屆茅盾文學獎。(3)寫作背景(出示課件)教師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文內容做準備。預設:本文選自《誰是最可愛的人》(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略有改動。本文是一篇影響很大、傳誦很廣的優秀通訊,寫的是抗美援朝戰爭最艱苦階段,志愿軍戰士英勇反擊美國侵略軍的英雄事跡。本文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刊登。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10月25日揭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序幕。作者魏巍到前沿陣地上進行采訪。在前線的經歷,他終生難忘。從朝鮮回來后,前方將士那不怕死英雄氣概強烈地震撼著他,他急切地想讓祖國人民了解自己的兒女是多么英勇、多么頑強,于是他根據采訪內容,整理寫作了這篇通訊。(4)文體知識(出示課件)新聞通訊新聞通訊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描寫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兩類,要求及時、準確地報道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相同點:通訊與消息都是新聞的主要文體,它們的共同點是都要求具有真實性和及時性。不同點:1.選擇不同。消息內容選擇廣泛,可大可??;通訊要選擇價值、意義含量較大的真實典型材料。2.表述詳略不同。消息內容表述簡單概括;通訊內容表述比較復雜詳盡,講究場面和細節描寫。3.表達方式不同。消息多用敘述;通訊在敘述的基礎上,還要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手法。4.結構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結構形式;通訊的結構與一般記敘文章相同,基本上按時間、邏輯及二者結合的順序安排結構。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1)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課件)(3)釋一釋重點詞。(出示課件)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教師:同學們,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給文章劃分層次,概括層意。(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第一部分(第1-3段)從切身感受提出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概括和贊揚了他們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境界。學生:第二部分(第4-14段)選用三個典型事例,表現志愿軍戰士崇高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具體說明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學生:第三部分(第15段)聯系我們的幸福生活,號召人們熱愛志愿軍戰士,因為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教師:同學們,課文主要選取三個典型事例,各擬一個小標題,并嘗試用自己的話復述一下這三個故事。(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松骨峰戰斗,……學生:火中救孩子,……學生:防空洞談話,……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教師: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第1-3段,思考以下問題:(出示課件)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作者開門見山,抒寫自己在朝鮮的感受,使讀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并設置懸念,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2.“他們的品質是那樣地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地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地美麗和寬廣!”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出示課件)(學生朗讀語句,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從品質、意志、氣質、胸懷四個方面,高度概括和贊揚了志愿軍戰士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境界,抒發了作者對戰士無比敬仰、無比熱愛的感情。教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5-7段,思考以下問題:(出示課件)1.第5、6、7段,每段寫了什么內容?(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分析歸納回答。)學生:第5段:敘述戰斗的慘烈場面及戰斗結果。學生:第6段:記下烈士的名字,表達深切悼念和崇高的敬意。學生:第7段:寫營長的感受,突出戰士的可愛。2.從哪些敘述可以看出這是一場“壯烈的搏斗”?(根據課文內容,找出有關的語句進行概括。)(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分析概括回答。)學生:時間緊迫,無險可守;學生:敵眾我寡,(裝備上)敵優我劣。3.在描寫這場戰斗的場面時,哪些地方是直接描寫?哪些地方是間接描寫?(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直接描寫:“他們把槍一摔,向敵人撲去……敵人燒死。”學生:間接描寫:“據這個營的營長告訴我……手指都掰斷了?!苯處熥穯枺壕唧w描寫戰士們各種姿勢時運用的一系列動詞有何作用?(出示課件)學生:這些動詞生動逼真地表現了志愿軍戰士對敵人的狠,以及作戰時奮不顧身、英勇殺敵的英雄氣概,反映戰士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壯麗詩篇。4.松骨峰戰斗這一事例集中表現了志愿軍戰士的什么精神?(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這個事例集中表現了志愿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教師:研讀課文第9-11段,思考:(出示課件)1.第9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過渡段,承上啟下,用議論的形式引出下文。2.第10段內容對表現馬玉祥有何作用?(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這部分寫出了馬玉祥英雄行為的思想基礎。教師追問:其中肖像描寫有何作用?(出示課件)學生:肖像描寫部分,介紹馬玉祥的臉色、身高,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他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因為他“微黑透紅的臉膛兒,高高的個兒”與秋天田野里的“紅高粱”在顏色、形象上有相似之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他淳樸可愛的風貌,飽含著作者對他的贊美之情。3.第11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為什么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使用?(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采用了心理描寫。教師追問:同學們,此處為什么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使用?(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使用第一人稱,敘事真實細膩,感情真摯;使用笫三人稱,講述事情情節清晰,文字簡潔明快。學生:交替使用笫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避免平鋪直敘,又能真實生動,有重點地介紹清楚事件的經過,有助于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4.這個事例表現了志愿軍戰士怎樣的精神品質?(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這個事例充分表現了志愿軍戰士的國際主義精神。教師:研讀課文第13段,思考:(出示課件)1.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寫方法?(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采用了語言描寫。2.“言為心聲”,戰士的一番話表現了志愿軍戰士怎樣的心靈?(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表現了志愿軍戰士樂為祖國人民的幸福吃苦的幸福觀、苦樂觀;同時也表現他們時刻把祖國人民的托付記在心上,有著崇高的榮譽感,充分表現出志愿軍戰士的愛國主義精神。3.作者在寫這件事時,連續寫了一位戰士的三次“笑”,試對每次笑的內涵加以分析。(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分組討論分析)第三小組:第一次“笑”是在“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之后,他笑了。這“笑”,是他感到“光榮”的集中體現,是志愿軍戰士為了祖國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為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開出的燦爛之花。第一小組:第二次“笑”是在“我”問他“你想不想祖國啊”之后,這“笑”的內涵同樣蘊含在答話之中,既表現了對祖國熾熱的愛戀之情,又有對祖國人民的無限忠誠和決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榮使命的高度責任感。第七小組:第三次“笑”是在“我”問他“有什么要求嗎”之后,從答話可知,這“笑”中充滿了奪取抗美援朝徹底勝利的信心。4.“防空洞談話”這個事例沒有交代時間、地點,也沒有介紹人物姓名,是不是不符合新聞真實確切的要求呢?(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符合,因為事例是真實的,三問三答是確切的。沒有上述交代介紹,表明這位戰士正是廣大志愿軍戰士的代表,他說的話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教師:請同學們大聲朗讀第14、15段,思考:(出示課件)1.“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這幾句使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有何作用?(出示課件)(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學生:“美麗和寬廣”是對“最可愛”內在品質的揭示,“第一流”“優秀”是對“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