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人教版)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人教版)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人教版)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人教版)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2017學年上學期九年級第三學月考試語文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試題滿分150分。2、試題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第I卷為選擇題,第II卷為各類題型。3、答第I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序號填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答第II卷時,按題號順序,用鋼筆或圓珠筆將試題答案和作文全部做在答題卷上。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卷收回。第Ⅰ卷(選擇題共51分)一、(27分,每小題3分)1.下列對加點字的注音,有錯的一項是A.楠(nán)木泮(pàn)宮涇(jīng)流之大B.狡黠(xiá)把晤(wù)無窮匱(kuì)也C.呵(hā)斥悖謬(miù)疾在腠(zòu)理D.涅(niè)槃蘊(yùn)藏得病寢衽(rèn)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項是A.流連甬道懷古傷今為民請命B.稟賦付和巧言令色痛心急首C.挑剔諂媚未雨綢繆忐忑不安D.熱衷訣竅不可名狀金碧輝煌3.下列詞語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項是A.惴惴不安:因擔心害怕而心中不安。B.彬彬有禮:形容舉止文雅,有禮貌。C.難辭其咎:難以推卸罪責。D.時不我與:時間不會給與我。指要抓緊時間。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在我們培訓的筆記本上,有幾幀北大風景照,并配以簡介文字。未名湖一照之下有這樣一句話:“因為那些曾在湖邊散步、的大師們,是他們自由、深邃而悠遠的思想熏陶,讓這湖水、這園林生出了一種獨特的靈氣。”這句話我很喜歡,因為燕園里的那些大師們,如高山,如星辰,我至今他們,閱讀他們,從他們的一行行文字走進他們的心靈。他們思想的泉水洗浴了我,滋潤了我,我今天能走進北大的中學教師高級研修班,其中就有他們思想和知識的力量我的身軀、我的步伐。A.凝神仰望注進B.神游凝望注解C.神馳仰視注目D.神思遙望注重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在遭受強烈地震后,尼泊爾面臨著飲用水、食品、帳篷等物資短缺,基礎設施損壞嚴重,救援工作很難開展。B.社區“我為保護古井出份力”活動彰顯了這樣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還需要我們每一個市民積極參與。C.她工作能力強,擔任初三(2)班班長和校學生會主席兩個重要崗位,多次組織學校大型的文藝活動和體育比賽。D.不可否認,無論是岳飛、文天祥還是聞一多、朱自清,他們身上體現了我國傳統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是一脈相承的。6.填入下列語段畫橫線處的句子,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云門山的主角是松樹,與松樹相伴的還有柏樹和翠竹。;。松柏連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風景畫。翠竹則在屋檐下,在小徑旁,②柏樹或矗立山腳,或伸出巖縫,③森森然,與松呼應④幽幽的,做些鋪墊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7.下列各組對聯,對仗不工整的一項是()A.風生碧澗魚龍躍月照青山松柏香B.醉倚春風弄明月斜撐老樹護幽亭C.千古迷人繁盛地九州耀眼艷陽天D.二三星斗胸前落十萬峰巒走足底8.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則新聞的主要內容,正確的一項是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我國拯救瀕危動物獲得了可喜的成果。為保護‘國寶大熊貓,我國先后建立了總面積達5830平方公里的13處保護區,拔出搶救專款4000萬元,搶救病餓大熊貓118只,救活82只。國家還投資進行大熊貓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育成活300多只。我國還將建立14處保護區,以使現在的l000多只大熊貓得以安寧地生活,繁衍。A.我國拯救瀕危動物獲得了可喜的成果B.國家投資進行大熊貓人工繁殖研究C.我國保護大熊貓取得可喜成果D.我國將建立14處大熊貓保護區9.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妙手偶得”語出陸游詩《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B.韓非,戰國末期重要的思想家。《韓非子》,韓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遺著,并加入他人論述韓非學說的文章編成。C.《給女兒的信》選自《愛情的教育》,作者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文學家。D.《水滸傳》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義在梁山水泊,殺富濟貧,抗拒官府,造反起義的故事。二、(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10—13題。網絡時代我們如何讀書謝泳

網絡時代,我們傳統的讀書方式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網絡對我們傳統的閱讀習慣會構成什么樣的挑戰?我個人的看法是,當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出現和完成的時候,傳統的讀書習慣相應地要發生極大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意味著傳統閱讀的消失,當新的讀書方式成為閱讀主流的時候,這個過程才會完成,而目前還在變化中,有一個相對長的傳統閱讀和網絡閱讀并存的時期,但我們必須清醒意識到后者對前者的改變是個必然趨勢。在網絡出現以后,傳統的讀書方式被網絡閱讀、電子書取代,肯定是一個必然趨勢,但這個取代除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外,它被取代的主要是功能,而審美是取代不了的。鉛排書出現后,作為一般的閱讀,線裝書就沒有意義了,但不等于線裝書會消失,它獲得了另外的意義,比如經典、高檔、紀念、收藏等意義,只要由繁向簡,審美的意義卻正好相反,凡能批量生產的東西,在審美上就一定有局限,因為個性弱了,而手工時代的東西,因為留有人的溫情,所以通常會在審美上有高的價值,而手工的東西,遵循的是物以稀為貴的原則。網絡時代,傳統的書,肯定不會被取代,但量可能會縮小。網絡時代的讀書,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在功利的學習中,可以不需要原始的書,網絡上都有,電子書完全夠。像老師講課,教科書,網上都有,干嗎非要買一本書?功利的學習,就是為了掌握知識,網絡閱讀、電子書足夠。從環保來講,電子書不需要紙,不占空間,攜帶方便,容量大。二、單純獲得信息,溝通信息,不需要書,也不需要報紙。從閱讀本身來說,在現代社會,可以靠網絡和其他電子媒介。三、紙質書是不會消失的,要做精深的研究,創新的研究,光靠網絡是不夠的。凡是在網絡上能找到的資料,都是過時的。網絡上找到的資料不叫資料,尤其是文史哲研究方面,這是公共資源。一般的知識、常識,可以依賴網絡,比如年終總結、工作申請、述職報告,等等,這是文件。實用的東西都可以借助網絡,可以漠視書。但要做研究,還是需要看別人沒碰過的,像文獻一類的原始材料,這只能依靠原始的閱讀,所以優秀的學人依然必須用笨功夫,這是考驗真正學力的時候。在這個意義上說,網絡時代,原始的閱讀方式,可能是奢侈的,但也是專業的,更是高雅的。對研究者來說,網絡時代更應當讀書,秘書可以完全不讀書了,但學者則不能不讀書。

原始閱讀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當你拿起一本書,書是線裝白紙,開本寬闊,字大如錢,而且流傳有序,有簽名,有題跋,有人的溫情,這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

今后讀書,有可能變成趣味讀書,有了電子書,在閱讀的功能方面,實用的部分將被取代,但審美的閱讀,將會更突顯原始閱讀的美麗,當然這個變化和轉型過程,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但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以后,大量實體書店可能關門,現在看它的趨勢是萎縮的,但這不等于書店就會消失。書店功能,極有可能向綜合方面發展,有書的交易,有咖啡喝,有沙龍,有展覽功能,有收藏交流功能,等等。另外,未來還是會出現比較穩定的舊書業,因為傳統的讀書精神,總還是會留下一點痕跡,舊書店還會發揮出它特殊的力量。

未來的書店,可能會變成趣味書店,個性一定要強。作為單純圖書交易的書店,以后完全可被網絡取代。凡與人類的精神活動有關的東西,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實用的功能容易被取代,但精神和審美意義比較穩定。

(摘自《網絡時代我們如何讀書》,有刪節)10.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但我們必須清醒意識到后者對前者的改變是個必然趨勢”,句中的“后者”指的是“網絡閱讀”。B.“它被取代的主要是功能,而審美是取代不了的”,句中的“它”指的是“網絡閱讀、電子書”。C.“網絡時代,傳統的書,肯定不會被取代,但量可能會縮小”,句中的“可能”表推測,也許。D.“所以優秀的學人依然必須用笨功夫,這是考驗真正學力的時候”,句中的“笨功夫”指的是“原始的閱讀”11.圍繞題目,本文論述了哪些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網絡對傳統的閱讀習慣的改變是一個必然趨勢。B.網絡時代,傳統的書不會被完全取代,但量可能會縮小。C.網絡閱讀代替不了原始閱讀,但會漸漸成為研究者的專業閱讀方式。D.網絡時代,書店不會消失,但其功能會發生轉變。12.電子書為什么不能取代傳統的紙質書?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電子書不能取代傳統紙質書的審美功能。B.傳統紙質書留有人的溫情,在審美上有更高價值。C.對研究者來說,傳統紙質書對于他們作精深的研究、創新的研究有很大幫助。D.傳統的讀書精神,總還是會留下一點痕跡,舊書店還會發揮出它特殊的力量。13.對文章最后一段中畫線的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句話寫出了傳統紙質書的價值。B.凡經典的東西,都與人類的精神活動有關,都是有意味的東西,都會煥發出永久的生命力。C.傳統的經典圖書,其實用功能將部分被取代,但審美的、蘊含在書中有價值的東西,是不會被取代的。D.作為單純圖書交易的書店,以后完全可被網絡取代,但網絡取代不了人們對書店的感情。三、(12分,每小題3分)閱讀《捕蛇者說》中的下面這段文字,完成14—17題。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4、對下面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久已病矣病:生病,患病。B.非死則徙爾爾:罷了。C.則弛然而臥弛然:放心的樣子。D.謹食之食:喂養。15、對下面的文字,用現代漢語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A.今其室十無一焉:現在十家中剩不下一家了。B.號呼而轉徙:大聲哭喊著輾轉遷移。C.向吾不為斯役:(我)向來都不愿做這份差役。D.雖雞狗不得寧焉: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16、對下面句中加點的文言虛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君將哀而生之乎乎: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B.吾嘗疑乎是乎:同“于”,對。C.而吾以捕蛇獨存而:而且,并且。D.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的,表示修飾。17下列對這段課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吾復吾賦不幸之甚也”這句話是蔣氏回答作者“更役復賦”全段話的綱。B.這段文字前一層回顧過去以鄉鄰們被重賦逼近得非死即徙以至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以捕蛇獨存”的情形作對比。C.文段后一層敘述現在,以悍吏來鄉逼索租稅鬧得雞犬不寧的情形,跟自己“弛然而臥”、“熙熙而樂”的情形作對比。D.蔣氏的答話在敘述中直接說明了“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深刻揭露了統治階級橫征暴斂的罪惡。第Ⅱ卷(共99分)(14分)18.按要求默寫填空。(5分)①“卻看妻子愁何在,。”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這兩句詩生動地表現了詩人一家在突然到來的喜訊面前情感的巨大變化。②趙師秀《約客》中“有約不來過夜半”這句雖是點題,卻是平平帶過,帶出了“”這一絕妙佳句。③子曰:“,任重而道遠。”(《〈論語〉十則》)④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無題》)⑤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19.閱讀下面兩首詩詞,然后回答問題。(9分)水調歌頭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做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如夢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①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把酒問青天把酒:舉起酒杯。B.我欲乘風歸去歸去:回去,這里指回到地下。C.昨夜雨疏風驟.雨疏風驟:雨點疏落,風勢猛烈。D.濃睡不消殘酒殘酒:昨夜殘留的醉意。②《如夢令》中“應是綠肥紅瘦?”的意思是:③判斷下面對這首詞分析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A.《水調歌頭》這首詞有感傷情調,使人感到難堪的壓郁,雖然詞人的豁達胸襟處處可見。()B.《水調歌頭》一詞中,詞人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片問天,下片問月,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麗的境界。()C.《如夢令》是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驚世之作。閨中女主人憧憬著美好生活,關切著美好事物,無憂無慮,敏感多情。()D.《如夢令》中“綠肥紅瘦”用比喻和擬人,創造性地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暮春風雨后花葉的神采,表現出女主人不同凡響的文雅情深。()(22分)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20—24題。湖光塔影宗璞

①從燕園離去的人,難免沾染些泉石煙霞的癖好。清晨在翠竹下讀書,黃昏在楊柳岸邊散步,習慣了,自然覺得燕園的朝朝暮暮,和那一木一石融在一起,難以分開。燕園的諸般景色中,最不能忘記的,大概是那湖光塔影的畫面了。但若真把這幅畫面落到紙上,究竟該怎樣著筆,我卻想不出。

②小時候,常在湖邊行走。只覺得這湖水真綠,綠得和岸邊叢生的草木差不多,簡直分不出草和水、水和草來。又覺得這湖真大。在湖岸邊看著魚兒向島游去,水面上形成一行行整齊的波紋,“魚兒排隊!”我想。夜晚,在夢中,我便也加入魚兒的隊伍,去探索小島的秘密。

③一晃兒過了幾十年。我在經歷了人世酸辛之余,也已踏遍燕園的每一個角落,領略了花晨月夕,四時風光。未名湖,湖光依舊。那塔,應該是未名塔了,最讓人難忘的,是它投在湖水上的影子。晴天時,岸上的塔直指青天,水中的塔深延湖底。湖水一片碧綠,塔影在湖光中,檐角的小獸清晰可辨。陰雨時,黯云壓著岸上的塔,水中的塔也似乎伸展不開。雨珠兒在湖面上跳落,泛起一層水汽。塔影搖曳了,散開了,一會兒又聚在一起,給人一種迷惘的感覺。霧起時,湖、塔都籠罩著一層層輕紗。雪落時,遠近都覆蓋著從未剪裁過的白絨氈。

④月夜在湖上別有一番情調。湖西岸有一座筑有鐘亭的小山,山側有樹木、草地和一條小路。月光在這兒,多少有些局促。循小路轉過山角,眼前忽然一亮,只見月色照得一片通明,水面似乎比白天寬闊了許多,水波甲月光不知流向何方。那北岸樹叢中的燈火,很快顯示了湖岸的線條,透露了未名湖的秀雅風致。行近岸邊,長長的柳絲乙著月色湖光。水的銀光里是挺拔的塔影,天的銀光下是挺拔的塔身。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閃爍跳躍,如同樂曲中輕盈的拔弦;地面上的迷茫空靈,卻似水墨畫中不十分均勻的筆觸。

⑤循路東行到一座小石橋邊,向右折去,是一潭與未名湖相通的水。水面不大,三面山坡,顯得池水很深。山坡上樹木茂密,水邊石草雜置。月光從密樹中照進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真覺得此時應有一只白鶴從水上掠過,好為那“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的詩句作出圖解。

⑥冷月有知,當能告訴我們從建園起這里發生的種種悲劇。鶴影詩魂,難逃魔掌,更不說這湖山中滲透的民脂民膏,埋葬著的累累白骨了。這園原名淑春園,是乾隆年間權臣和珅的私產。“芳園筑向帝城西”,那時頗有些達官貴人在這一帶經營園圃。燕園北部的鏡春、朗潤、鳴鶴諸園,都是私人園林,現已融入燕園,成為一體。

⑦從那幽塘邊上行,到了千百竿翠竹掩映的臨湖軒,那便是當初燕京大學的神經中樞了。燕大于一九二六年從城內遷此。同年,在抗議北洋軍閥賣國行徑的游行中,便有燕大學生慘遭殺害。三十年代中,多少滿懷革命理想的青年,離開了湖光塔影奔向延安;四十年代中動蕩、憂慮、苦痛和歡喜的歲月,雖然沒有給這里的景物留下痕跡,卻鐫刻下了無數仁人志士浴血奮斗的足跡。

⑧又是清晨散步,向湖中的島眺望,那白石船仍靜靜地停泊在原處,樹木只管各自綠著。在那濃綠中,一架射電天文望遠鏡赫然擺在那里,仰面向著天空。有的朋友認為它破壞了自然的景致,而我卻覺得它在湖光塔影之間,顯示出人類智慧的光輝,兒時的夢又在眼前浮起。

⑨沉思了片刻,未名塔的背后已是一片朝霞。這時卻只有兩個七八歲的學生在湖邊。他們不知從何時起,坐在岸石上,聚精會神地觀察水里的魚。“看!魚!魚排隊!”他們高興地大叫大嚷,一面指著水面上整齊的一行行波紋,波紋正向小島行去。“騎魚探險去吧?”:茂不由得笑問。“你怎么知道?”他們沖我眨眼睛,又趕快去盯住大魚。我不只知道這個,還知道他們的夢。

⑩我怕打擾他們,便走開了。信步來到大圖書館前。圖書館四層樓頇周圍鑲嵌的綠琉璃瓦在朝陽的光輝里閃閃發亮。這里終日座無虛席。每天清晨,總有許多人在門前等候。有幾次,別出心裁的年輕人用鼓鼓的書包排成了長長的隊伍。

=11\*GB2⑾這時,我雖不在未名湖畔,卻想出了一幅湖光塔影圖。湖光、塔影,怎樣畫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記在湖邊大石上畫一個鼓鼓的半舊的帆布書包。(選自京華出版社《仁山智水》,有刪改)

20.請根據第④段景物描寫的意境,從下面兩組詞語中,各選出一個恰當的詞語,分別填人

甲、乙兩處,并任選其一分析運用之妙。(3分)①甲處:

(載著、推著)乙處:

(搖曳、舞動)

②妙處:

。文章中多次寫到“夢”,“夢”的含義是什么?作者寫“夢”的用意是什么?請按要求填空。(4分)①“夢”的含義是:既指,也指作者、兩個孩子探索。

②作者寫“夢”的用意是。22.作者在文章末尾說:“湖光、塔影,怎樣畫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記在湖邊大石上畫一個鼓鼓的半舊的帆布書包。”請根據全文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答:23.仿寫下面的句子。(3分)例句:這地面上留住的月光和湖面上的不同,湖面上的閃爍跳躍,如同樂曲中輕盈的拔弦;地面上的迷茫空靈,卻似水墨畫中不十分均勻的筆觸。仿句:2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兩項是(6分)

A.本文講究布局謀篇,以作者的行蹤為經線,以燕園的湖光塔影為緯線,寫景、敘事穿插自如。

B.在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以清新自然之筆,將湖光塔影的四季景象與自身的人事酸辛相照應。

C.詩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虛實結合,其中“寒塘”“冷月”隱喻造成悲劇的黑暗社會。D.作者寫兩個孩子沐浴在一片朝霞之中,寓意深遠,象征著祖國的未來如滿天早霞蓬勃興旺。

E.燕園的“湖光塔影”既具有自然之美,更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歷史內容。六、(63分)25.下面兩題,任選一題作文。⑴觸動心靈的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單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襲。⑤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寫滿格。(2)閱讀下面一首詩歌,根據要求作文。還有一支春天的歌汪國真有片草地我們都走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