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東北育才雙語學校高考語文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東北育才雙語學校高考語文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東北育才雙語學校高考語文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東北育才雙語學校高考語文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東北育才雙語學校高考語文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東北育才雙語學校高考語文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盡管前三節大比分領先,騎士隊在第四節仍打得非常認真,本節一開始,詹姆斯就搶球得逞,扣籃成功,雙方差距還在拉大。B.龍卷風是大氣中最強烈的渦旋現象,影響范圍雖小,但破壞力極大,經過之處,常會發生拔起大樹、掀翻車輛、摧毀建筑物。C.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的iPhone7,已經成了蘋果能否扳回局面、穩住其智能手機之王寶座、破解外界對其拐點質疑的關鍵一役。D.6月23日是英國就脫歐進行公投的日子,截至公投日,除了BBC沒有亮明立場外,英國其他媒體均給出了自己的鮮明立場。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見證了五千年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凝聚了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富有的文化載體。與西方拼音文字不同,中國人將自己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以及自身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標準都在文字里,每一個漢字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每一個漢字都是一部富含底蘊的文化史。漢字的基本構造元素是筆畫與部首,它的點、橫、豎、撇、捺、提、折、鉤釋放了漢字之源,傳遞了漢字之理,也展示了漢字之美。這些構成漢字的筆畫與部首,就是中華基因的密碼。漢字作為一種表意文字,既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教育的基石。漢字,使中華文化。遺憾的是,隨著信息化的到來,現在不少人已沒有耐心去一筆一畫地書寫漢字,曾經在古人眼中的漢字,在現代人眼中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化作了電腦鍵盤上的排列組合。隨著青少年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書寫的水平卻在退步,甚至于針對一些人來說,用筆書寫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學生對那些珠圓玉潤、栩栩如生的漢字也不再能產生親近感。因此,如何傳承漢字藝術,弘揚漢字文化,提升漢字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是我們這代人肩負的使命。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生命力蘊藏綿延不絕形神兼備B.生命力孕育綿延不斷形質兼美C.生存力蘊藏綿延不絕形神兼備D.生存力孕育綿延不斷形質兼美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隨著青少年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書寫的水平卻在退化,甚至針對一些人來說,用筆書寫機會也越來越少。B.隨著青少年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書寫水平卻在退步,甚至對一些人來說,用筆書寫機會也越來越少。C.青少年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書寫的水平卻在退化,甚至對一些人來說,用筆書寫的機會也越來越少。D.青少年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書寫的水平卻在退步,甚至于針對一些人來說,用筆書寫的機會也越來越少。3.對以上文段內容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A.漢字的筆畫部首是中華基因的密碼,現代人應耐心地書寫漢字。B.漢字見證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漢字是不可忽視的教育的基石。C.漢字蘊含著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認知,信息化使青少年對漢字不再重視。D.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傳承弘揚漢字文化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朱希周,字懋忠,昆山人,徙吳縣。高祖吉,戶科給事中。父文云,按察副使。希周舉弘治九年進士。孝宗喜其姓名,擢為第一。授修撰,進侍講,充經筵講官。劉瑾摘修《會典》小疵,降修撰?!缎⒆趯嶄洝烦?,復官。久之,進侍讀學士,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閱五年,召為禮部右侍郎。時方議“大禮”,數偕其長爭執。而是時張璁、桂萼已召至,益交章請去本生之號。帝悅從之,趣禮官具上冊儀。希周率郎中余才、汪必東等疏諫曰:“陛下考孝宗母昭圣三年矣而更定之論忽從中出則明詔為虛文不足信天下祭告為瀆禮何以感神祇。”時群臣諫者甚眾,疏皆留中,遂相率詣左順門跪伏。希周走告諸閣臣曰:“群臣伏闕,公等能坐視乎?”亦偕群臣跪伏以請。帝聞,大怒,命希周與何孟春等俱待罪,而盡系庶僚于詔獄。明日,上章圣皇太后冊文,希周及尚書秦金、金獻民、趙鑒、趙璜,侍郎何孟春,都御史王時中,大理少卿張縉、徐文華俱不赴。帝怒,責陳狀。希周等伏罪,復嚴旨譙責乃已。而是時庶僚系獄者猶未釋,希周上言:“諸臣狂率,固不可宥。但今獻皇帝神主將至,必百官齋迎,乃克成禮。乞早寬縲絏,用襄大典。”不納?!按蠖Y”遂自此定矣。其明年,由左侍郎遷南京吏部尚書。嘉靖六年,大計京官,南六科無黜者。桂萼素以議禮嗛希周,且惡兩京言官嘗劾己,因言希周畏勢曲庇。希周言:“南京六科止七人,實無可去者。臣以言路私之固不可,如避言路嫌,誅責之,尤不可。且使舉曹皆賢,必去一二人示公,設舉曹皆不肖,亦但去一二人塞責乎?”因力稱疾乞休。溫旨許之,仍敕有司歲給夫廩。林居三十年,中外論薦者三十余疏,竟不復起。性恭謹,不妄取予。卒年八十有四。贈太子少保。瀕歿,屬諸子曰:“他日倘蒙易名典,勿犯我家諱。”乃避“文”,謚恭靖。(節選自《明史·朱希周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陛下考孝宗母昭圣三年矣/而更定之/論忽從中出/則明詔為虛文/不足信天下/祭告為瀆禮/何以感神衹B.陛下考孝宗母昭圣三年矣/而更定之論忽從中出/則明詔為虛文/不足信天下/祭告為瀆禮/何以感神衹C.陛下考孝宗母昭圣三年矣/而更定之/論忽從中出則明詔為/虛文不足信天下/祭告為瀆禮/何以感神衹D.陛下考孝宗母昭圣三年矣/而更定之論忽從中出/則明詔為/虛文不足信天下/祭告為瀆禮何/以感神衹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高祖,先祖稱謂,指祖父的父親,也泛稱輩分比自己高的先祖。而與之對應的親屬稱謂是玄孫,即曾孫的兒子。B.冊文,文體名,簡稱“冊”。原為冊命、冊書等造命文字的一種,原只用于帝王封贈臣下,后世應用漸繁,凡祭告、上尊號及諸祀典,均得用之。C.六科,明清官制設有六科給事中,簡稱六科,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分察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事,糾其弊誤。D.謚,謚號,古時帝王、諸侯、文臣武將死后,朝廷據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一般為褒揚之詞。帝王的謚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由朝廷賜予。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朱希周幼受熏陶,發憤讀書。弘治九年朱希周參加殿試,考中進士,并因文才出眾而一舉奪魁。B.朱希周聯合群臣,直言進諫。朱希周率領余才、汪必東等上疏勸諫,還奔走告訴眾閣臣并偕同群臣跪伏請求。C.朱希周性情剛直,堅守原則。桂萼彈劾朱希周在考核官員時畏懼權勢曲意包庇,朱希周反駁并憤而稱病乞休。D.朱希周淡泊名利,長期隱居。朱希周隱居三十年,朝廷內外推薦他的疏奏有三十多封,最終沒有再任職。4.把文中面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而是時張璁、桂萼已召至,益交章請去本生之號。帝悅從之,趣禮官具上冊儀。(2)且使舉曹皆賢,必去一二人示公,設舉曹皆不肖,亦但去一二人塞責乎?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4月28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延慶開幕。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圍繞“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其目的是旨在倡導人們融入自然、尊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無論時光如何變遷,人對自然的向往,對綠色的親近,都無法被磨滅。不幸的是,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但是,人類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正在于我們能夠反思過往,作出正確的抉擇。這一抉擇便是告別殺雞取卵、發展方式,走上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之路。經過一段對自然過度索取和破壞的發展之后,的人們對生態文明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F實告訴我們,人與自然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和諧共處、共同促進的關系。這需要人類攜手合作應對,同筑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發展之路。園藝博覽,并非園藝的簡單薈萃,而是展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決心與意志,()。這種相處之道,大而化之,便是“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具體而言,便是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熬G色生活,美麗家園”的主題所傳遞的,也正是在具體而微的生活中踐行“綠色”之道的理念。當然,生態治理,對人類來說依然。但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踐行,我們的家園必會越來越美麗,生活也必將越來越美好。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闈繞“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其目的是倡導人們融入自然、尊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B.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旨在倡導人們融入自然、尊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C.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旨在倡導人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D.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圍繞“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旨在倡導人們尊重自然、融人自然、追求美好生活。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成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A.竭澤而漁切身之痛不可或缺任重道遠B.竭澤而漁痛定思痛不可或缺任重道遠C.釜底抽薪痛定思痛不可缺少行穩致遠D.釜底抽薪切身之痛不可缺少行穩致遠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A.展示順應自然又極具創意的和諧相處之道B.展示的是順應自然又極具創意的和諧相處之道C.順應自然又極具創意的和諧相處之道是所要展示的D.展示極具創意又順應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5、閱讀下面的漢樂府民歌,回答題目?!讹嬹R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萆V祜L,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1.“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2.“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好處?6、(1)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況《勸學》)(2)我欲乘風歸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3)______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4)一殤一詠,______________。(王羲之《蘭亭集序》)(5)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______________,把酒臨風。(范仲淹《岳陽樓記》)(6)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辛棄疾《破陣子》)(7)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________。(馬致遠《壽陽曲·遠浦帆歸》)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城市更新是一種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包括對街道、公園、綠地和不良住宅區等環境的改善,以形成舒適的生活環境和美麗的市容。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為再開發、整治改善及保護三種。再開發的對象是指建筑物、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等有關城市生活環境要素的質量全面惡化的地區。這些要素已無法通過其他方式,使其重新適應當前城市生活的要求。因而,必須拆除原有的建筑物,并對整個地區重新考慮合理的使用方案。整治改善的對象是建筑物和其他市政設施尚可使用,但由于缺乏維護而產生設施老化、建筑破損、環境不佳的地區,可通過維修、改建、部分拆除、調整布局等方式來滿足新的城市要求。保護適用于歷史建筑或環境狀況保持良好的歷史地區,維持其傳統風貌和整體環境,保護真實的歷史遺存。保護是社會結構變化最小、環境能耗最低的“更新”方式,也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摘編自“百度百科”)材料二:放眼世界,諸多著名的城市,在傳統的工業化轉型升級過程中,以文化為導向來復興老工業區,讓城市迭代更新。那些老工業建筑,那些廢棄的廠房,轉變為文化和知識街區,包括文化創意產業、博物館、劇院、影院、音樂廳等等,聚集在一起,在今天已是殊為可貴的文化地標。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在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運行規律和發展軌跡只要成為經濟活動的核心,必然會為城市創造出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社會財富當然,文化不能僅僅重視資本的增值,而不重視人,尤其是文化人的價值。對文化人的尊重和重視,關鍵是要有寬厚寬容的文化精神。文化人的藝術創造、學術探索、技術革新、制度創新,都是寶貴的,即使失敗,我們也要有一種寬待試錯、寬容失敗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態度。(摘編自徐迅雷《文化產業與城市更新》)材料三:城市舊住宅區文化的重要性(摘編自戴奕《城市舊住宅區改造中的文化構建策略初探》)材料四: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后,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謝辰生說,名人故居與純粹古建不同,古建筑的意義在于建筑本身,如果滅失,再復建可能是“假古董”,但梁林故居的價值在于梁思成和林徽因曾經在這里居住生活過,因此,只要梁林故居的原基址未變,復建就有意義。在各方為保護梁林故居奔走呼吁時,故居所在地塊開發商的態度悄然發生了變化,華潤置業對外將故居拆遷解釋為一種形式的保護。不過從文保志愿者了解的情況看,這次拆除的過程完全缺乏秩序,在現場參與拆遷的兩個工人說,磚瓦大家隨便拿,也沒有人不讓拿?!段奈锉Wo法》中對于擅自遷移、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的行為,是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這樣的數目和那塊黃金地段的地價相比,和古建筑的文物價值相比,又算什么呢?(摘編自丘濂《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拆除》)1.根據材料一的內容,下列不屬于“城市更新”的一項是()A.上海新天地的建設使上海的老建筑重新煥發光彩,里弄文化得到傳承。B.王府井大街作為北京傳統名街,經過改造后逐步成為城市商業休閑綜合所。C.-經林業部批準,上海在市郊開發建立包括12座山在內的佘山國家森林公園。D.20世紀50年代建成的工廠,現如今改造成了頗具藝術氣息的城市文化新地標。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城市更新有三種方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該根據區域的特點來選擇或綜合使用幾種方式。B.以文化為導向進行城市更新而形成的文化產業,必然能為城市創造出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社會財富。C.建設文化產業的關鍵是要用寬厚寬容的文化精神來尊重文化人,重視他們在文化方面的探索和創新。D.與純粹古建不同,名人故居原基址復建仍有意義,因而華潤置業拆除梁林故居可解釋為一種保護行為。3.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在城市更新中該如何處理與文化之間的關系。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古代的民心測評儒家將“天命”和“民心”捆綁在一起,一代代學者不斷積累,創建出一整套浩繁的政治學、倫理學理論。要言之,《尚書?泰誓》中所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可以總概儒家的“民心”詮釋之道。以此來證明天命與民心之間的關聯,告誡君王,江山社稷非為個人私產,乃是替天看守,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到天命,失去民心則失去天命。在這樣的邏輯下,很合理地推導出“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保ā睹献?盡心下》)這種理念當然不能等同于現代政治理念中的“主權在民”,但將民心、民意,與終極的仲裁者——天,緊密聯系在一起,對掌握最高權力的君王,有著強烈的制約意圖。那么,如何觀測民心漸失、天命將終呢?在沒有現代選舉制度和中立媒體進行民意調研的前提下,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言論自由程度是觀測民心變化的一個比較現實的指標?!懊駸o信不立”是古代中國評價一個政權的公信力最有名的一句話。如果一個政權在民眾中公信力產生危機,甚至說完全破產了,那么就可以說其執政“民心”正在迅速地流逝。古代社會,官府公信力產生危機,甚至破產的一個最顯著的社會現象就是:流言甚至“謗言”肆虐,而官府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亦即當一個政府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在沒有現代傳媒業的古代,民間歌謠、段子、流言不失為統治者觀察輿情的重要參照系,因此中國周代天子派采詩官搖著木鐸巡行天下,收集歌謠,以觀執政之得失。到了西周后期,厲王暴虐,國人苦不堪言,于是民怨沸騰。周厲王采取的是掩耳盜鈴的辦法,派人監視百姓,不許散布對其不滿的言論,這下,大家都不說話了,似乎天下太平??山Y果是國人暴動,厲王被放逐,凄慘地死在山西霍縣。周厲王的倒行逆施、鉗制言路,也為后世奉獻了另一個成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鉗制言路,必然失去預警機制,統治者容易飄飄然,總覺得自己英明偉大。秦以后,周朝的封建制被廢除,皇帝直接統治的疆域比秦以前廣闊得多,人口也多得多,照理說,其對民心得失的觀測難度更大,可是后世不少帝王,采取的卻是“防民之口”,直到王朝滅亡時才明白民心早就失掉了??鬃印⒚献拥认荣t對民心和天道的論述,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未誕生前,有著相當的價值,可作為執政者的鏡鑒。真實的“民心”“民意”得不到呈現,為官者必然沉浸在自己營造的繁榮穩定假象中。如此下去,等承認民心盡失時,為時已晚。就如清末攝政王載灃等滿蒙親貴,到了不得不退位時,才悔不當初,清朝末代皇帝在《退位詔書》中也說道:“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其實就是承認自己已經失去了民心。在中國古代,依照先賢的教導“民心”可以測評得八九不離十。怕就怕,自毀預警機制,失了民心還不承認。(摘編自《歷史的倒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版)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儒家將“天”與“民心”“民意”緊密相連,對封建君王有明顯的制約意圖。B.古代,官府陷入“塔西佗陷阱”意味著這個政權遭遇公信力危機甚至破產。C.靠“鉗制言路”維系的“民心”“民意”只能是虛假的,“民心”早失,覺時已晚。D.孔孟等先賢對民心與天道的論述,如今仍有可作為執政者鏡鑒的重要價值。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在論證儒家“民心”與“天命”相關聯時,將儒家的理念與現代政治理念作比較。B.文章采用先分論后總論的寫作思路,論述了中國古代民心測評的依據、途徑及意義。C.文章運用周厲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例子,論證了鉗制言路必定會失去民心。D.文章末尾運用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從反面論證了真實的“民心”“民意”的價值。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這種理念是儒家創建“民心”測評重要的理論依據。B.民間歌謠、段子、流言是古代天子觀察輿情的重要參照系,據此可觀執政之得失。C.真實的“民心”“民意”無法呈現,執政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假象中,不會清醒。D.“民心”可測評得較準,但是有的執政者卻自毀預警機制,失去民心而不自知。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近年來,不少年輕人喜愛穿戴漢服等傳統服飾,在一定范圍形成新的“古風”時尚。稍深入了解,我們會發現,傳統文化元素已經活躍于當代中國年輕人感興趣的諸多領域,包括音樂、網絡文學、服飾、動漫、影視劇、紀錄片、吟誦、射藝、藝術攝影等等。簡單概括,“古風”是一種以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為風格特征的當代文化現象。其形成和傳播可追溯到十余年前,主要在二十歲上下的年輕群體中流行。年輕人為何喜愛古風?伴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精神需求更加突出,加速發展的互聯網為個性表達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滿足精神需求提供豐富資源。于是,不少有心者嘗試將傳統文化進行創新轉化,形成富有個性時尚氣息、具有民族文化特點的流行元素,經過社交媒體的傳播放大,受到眾多青少年喜愛。古風滿足這些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也體現他們對生活儀式感的需求。儀式感讓生活更加有節奏和秩序、有期待和回味。儀式形式和種類無限多樣,但都是為營造富有意味的特殊氛圍——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人們尋找文化差異和個性,跨越時代的“古風”是以流行。認同感和儀式感都需要有足夠豐富的形式因素。影視劇、網游、社交媒體中的服裝、化妝、道具等形式設計有時比情節和思想更吸引青少年關注,這種對形式美的追求聯結著古與今。諸如聲音、顏色、線條、辭藻、姿態等形式因素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被稱為“文”,孔子講到育人的高級階段即“文之以禮樂”。宮室、車馬、衣冠、器物、樂舞等古代禮樂文化,多是當今古風的源頭;宋詞元曲的意象、戲曲表演的典范等也構成古風的創意資源。當代青少年中流行的古風審美并不意味想要復古。激發古風的觸媒主要還是當代文化樣式:動漫、網游、Cosplay、網絡文學以至網絡商鋪等,從一開始就具備鮮明的新媒體特點。正因如此,古風時尚與世界流行文化有著深刻的相通處——重在展示個性認同和審美偏好。不過,與一般流行文化不同,基于古代文化符號的古風畢竟還有傳統的制約。古代文化符號在實際運用中往往以規范性為首要考慮。就像如今各種制服,不能怎樣好看就怎樣穿,就像戲曲表演講究“寧穿破,不穿錯”。對照這一標準,當前基于網絡文化和流行時尚的古風審美則有碎片化、不穩定的特點。這種特質的積極方面是有一定創造性,另一面則是隨意和粗糙,有些作品或現象甚至被譏為“辣眼睛”。此外,因對創新尺度理解不同,古風愛好者群體內存在各種取向:有的強調要嚴格尊重傳統形制,有的只把古風作為設計元素來運用,兩方面推向極端都有偏頗之處。由此,古風發展過程中總有小眾與大眾、興趣與商業之間的矛盾和平衡。其實,音樂、服飾、文學等各個細分領域都存在相近規律:一開始,幾個深度愛好者基于共同興趣形成小圈子,交流作品,分享心得;隨著知名度和吸引力越來越大,更多追逐時尚者進入,打破小圈子的交流語境;有了更大社會關注以后,商業模式介入,興趣愛好不再是主要推動力量,出于成本考慮,商業運作難以支持初創者般的無條件投入,商業營銷也常有標新立異之舉。所有這些,在忠實粉絲看來就是“變味”,于是,追求“純粹”者又開始另起爐灶。從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應該看到古風在年輕人中的流行,讓傳統文化以當代時尚的方式再一次迸發活力,文史專業研究者或可深入進來,幫助年輕人將興趣愛好發展成為可持續、有后勁的創新之舉。全面審視和整合古今中外各種文化資源,跨度既大,歧路紛雜,經典也往往正是在大量試驗和探索中淬煉出來的——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以當代時尚為土壤,我們有底氣和耐心靜候這一流行文化的發展成果。(摘自孫燾《挖掘傳統文化的時尚之美》,《人民日報》2019年8月2日)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古風之所以活躍于當代中國年輕人感興趣的諸多領域,是因為年輕人追逐時尚的天性。B.古風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其流行的群體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C.雖然古風愛好者在古風審美上對創新尺度理解不同,但其內在取向還是一致的。D.古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興趣愛好和商業運作之間的矛盾。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采用由現象到本質的分析方法,抽絲剝繭探究了“古風”流行的本質。B.文章先對“古風”下定義,再分析“古風”流行的原因及發展特點,最后提出應對措施。C.文章對“古風"的流行持完全肯定的態度,認為”古風”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D.文章對“古風”的議論分析極具辯證性思維,也具有深遠的歷史眼光。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少年輕人喜歡穿戴漢服等傳統服飾,并不意味著他們想要復古。B.“古風"滿足了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因而受到眾多青少年的喜愛。C.商業運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古風”“變味”,但“古風”的發展并未因此而終止。D.“古風”的流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積極的作用,不可簡單粗暴地否定。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訪客居庸、山海關,縱觀山川形勝。弱冠舉鄉試,學大進。顧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進士,尋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劉瑾②速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量移廬陵知縣。入覲,遷南京刑部主事。兵部尚書王瓊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是時,南中盜賊蜂起。守仁至,親率銳卒屯上杭。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余寨,俘斬七千有奇。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明年七月進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斬六千有奇。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軍。行至豐城而寧王宸濠反,知縣顧佖以告。守仁急趨吉安,與伍文定征調兵食,治器械舟楫,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寧王襲下九江、南康,薄安慶。或請救安慶,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為賊守,我越南昌與相持江上,二郡兵絕我后,是腹背受敵也。不如直搗南昌。賊聞南昌破,必解圍自救。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眾曰善。宸濠果自安慶還兵。乙卯遇于黃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軍奄至。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時已丁父憂,屢疏辭爵,乞錄諸臣功,威報寢。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行至由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資異敏。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旨。游九華歸,筑室陽明洞中,數年無所得。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云。節選自《明史·王守仁傳》)(注)①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②劉瑾:明朝武宗時權宦,專擅朝政,后被判以凌遲。1.下列對文中畫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明年七月進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B.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明年七月進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C.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Z得便宜從事/明年七月進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D.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明年七月進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鄉斌每三年舉行一次,多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為秋試。鄉試考中了后就稱為解元。B.刑部是明清時期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一。C.乙卯為干支之一,古代常用干支來紀年月日,此處為紀日,乙卯日的后一天是丙辰日。D.丁父優指古代官員之父死去,官員須停職家居守制二十七個月的制度。母去世亦同此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守仁剛直不阿,不懼權貴。劉瑾逮捕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多人,王守仁不懼劉瑾上奏章救人,惹怒劉瑾,被當廷杖打,又被貶龍場。B.王守仁智勇雙全.身先士卒。南州盜賊蜂擁而起,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駐扎在上杭,佯裝撤兵,出其不意,直搗敵巢,大獲全勝。C.王守仁通曉軍事,指揮若定。朱哀海叛亂,形勢危急,王守仁調兵遣將,燒毀叛軍的副舟,迫使朱宸濠的船擱淺,官軍就在此船上活捉了寧王。D.王守仁聰明好學,勤于思考。他十七歲就與人談論朱熹格物致知之學的大意,后在龍場悟到格物致知之學當從“心”一世間于是有陽明學。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治器械舟楫,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2)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故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自君之喪,布衣蔬食。居數歲,提君之孤子,斂其平生文章,走南京,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猶可伸于死?!逼涓柑犹珟熞愿嬗谟瑁铻榧纹湮亩蛑?,以著君之大節,與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誚世之君子當為國家樂育賢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潤州丹徒縣義里鄉檀山里石門村。又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間,猶可伸于地下?!庇谑嵌殴熬用?,皆以書來,乞銘以葬。君諱舜欽,字子美。君之祖諱易簡,以文章有名,官至禮部侍郎。父諱耆,官至工部郎中。君少以父蔭補太廟齋郎,調滎陽尉。非所好也,已而鎖其廳去。舉進士中第,知蒙城縣。丁父憂,服除,遷大理評事。君狀貌奇偉,慷慨有大志。少好古,工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官于京師,位雖卑,數上疏論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難言。范文正公薦君,召試,得集賢校理。自元昊反,兵出無功,而天下殆于久安,尤困兵事。天子奮然用三四大臣,欲盡革眾弊以紓民。于是時,范文正公與今富丞相多所設施,而小人不便。顧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動,未得其根。以君文正公之所薦,而宰相杜公婿也,乃以事中君,坐監進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紙錢會客為自盜除名。君名重天下,所會客皆一時賢俊,悉坐貶逐。然后中君者喜曰:“吾一舉網盡之矣?!逼浜笕拇蟪祭^罷去,天下事卒不復施為。君攜妻子居蘇州,買木石作滄浪亭。日益讀書,大涵肆于六經。時發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天下之士,聞其名而慕,見其所傳而喜,往揖其貌而竦,聽其論而驚以服,久與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居數年,復得湖州長史。慶歷八年十二月某日,以疾卒于蘇州,享年四十有一。初,君得罪時,以奏用錢為盜,無敢辯其冤者。自君卒后,天子感悟,凡所被逐之臣復召用,皆顯列于朝。而至今無復為君言者,宜其欲求伸于地下也,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詳,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取材于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時發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B.時發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C.時發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D.時發其憤悶于歌詩/至其所激/往往驚絕/又喜行草書/皆可愛/故雖其短章醉墨/落筆爭為人所傳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舉進士中第:又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朝廷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B.服除:指守喪期滿。古時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兒子要辭官回家為父母守喪。C.六經: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論語》六部儒家經典。D.慶歷:是宋仁宗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名號,始于漢武帝。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蘇舜欽生于官宦世家,結交之人亦為當朝名士,職位雖低,卻敢議論朝廷大事。B.皇帝重用范文正公、蘇舜欽等三四位大臣推行改革措施,卻因小人阻撓而失敗。C.蘇舜欽因被小人告發用賣舊公文紙所得的公款宴請賓客而獲罪,被除去了官籍。D.自蘇舜欽去世之后,與他同案被牽連的大臣都被再度起用,官位顯赫重登朝堂。4.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1)予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節(2)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詳,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5.本文開頭寫“故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請結合文章第一段內容,分條概括杜氏的“賢”表現在哪些方面。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995年,年僅29歲的王傳福在中國深圳創立了比亞迪,他說:“青年人要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勇于創業”2006年,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領導層表示,一個企業剛起步慢一點不怕,只要掌握了核心技術,成長會越來越快。2017年,比亞迪電動大巴車因產品技術創新具有核心競爭力獲準進入英國市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3年排名全球第一。對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與認識?請據此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C【解析】

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這類題,考生應該熟悉常見的六大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成分、殘缺或贅余、不合邏輯、結構混亂、表意不明。A項,不合邏輯,“得逞”,一般指陰謀實現,是貶義詞,與“搶球”搭配不當,“得逞”應改為“得手”;B項,成分殘缺,“發生”后缺少賓語,在“建筑物”后面加上“等現象”;D項,殘缺成分導致搭配不當、表意不明,“就脫歐”表達不成立,可以改為“6月23日是英國就是否脫歐進行公投的日子”或者“6月23日是英國就脫歐問題進行公投的日子”。故選C。2、4.A5.C6.D【解析】

4.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做好這類題需要注意:①正確理解詞語的含義,掌握詞語用法;②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語的使用范圍和搭配對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一處,“生命力”,維持生命活動的能力,生存發展的能力;“生存力”,保存生命的能力,活在世上的能力;語境是說中華文明是一種具有生命的文化載體,應該用“生命力”;第二處,“蘊藏”,蓄積深藏未露;“孕育”,懷胎生育,養育,滋養,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醞釀著新事物;語境是自身的情感體驗和道德標準與文字的關系,應該用“蘊藏”;第三處,“綿延不絕”,連續不斷,一直延續;“綿延不斷”,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觀一個接一個不間斷地出現;對象是文化,應該用“綿延不絕”;第四處,“形神兼備”,指書法和雕塑繪畫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態而且有神韻;“形質兼美”,外形和氣質都美;語境是修飾漢字,應該用“形神兼備”。故選A。5.本題考查學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題,先要熟悉常見的病句類型及其特點,要特別注意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不當、結構混亂的語?。蝗缓蟛捎谜Z感審讀、句子緊縮、邏輯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對癥下藥”,根據語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隨著青少年敲擊鍵盤的速度越來越快,書寫的水平卻在退步”,兩個分句的內容形成鮮明的對比,但第一個句子加了“隨著”,缺少主語與第二句進行比較,因此要刪掉“隨著”,排除A項和B項;“甚至于針對一些人來說”,介詞的誤用,“針對”的意思是專有所指,但后文是泛指一些人,改成“甚至對一些人來說”。故選C。6.本題考查的是對原文內容的歸納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型,考生通讀所有材料,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對材料進行篩選整合。第一段原文“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這句是第一段的總括句,下文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可以概括為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第二段原文,“因此,如何傳承漢字藝術,弘揚漢字文化,提升漢字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是我們這代人肩負的使命”,這句是第二段的總結句,是對第二段主要內容的概括,可以概括為傳承漢字藝術和弘揚漢字文化是我們這代人肩負的使命。故選D?!军c睛】語段綜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關注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性考查。一是通過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漢字、詞語、句子等在內的各項基礎知識;二是不僅考查語文知識,還考查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試題主要涉及這幾個方面:4.在語段內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或給漢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錯別字;5.理解和運用語段內的詞語、成語和熟語;6.判斷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4.在語段中調整句子順序或把從語段中抽出的句子歸位;5.改正語段中的病句;6.分析語段的基本內容歸納語段主旨。3、1.B2.A3.A4.(1)而此時張璁、桂萼已經召來,更是交互上疏請求除去本生的稱號?;实鄹吲d地聽從他們,催促禮官備好呈上冊封禮儀。(2)并且假使整個官衙都是賢良的人,一定要去掉一二人顯示公正,假使整個官衙都是不賢良的人,也只去掉一二人敷衍塞責嗎?【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畫波浪線部分的意思是“陛下以孝宗為父、以昭圣為母三年了,而更改重定的言論忽然從朝中出現,那么圣明的詔書就成為空話,不足以使天下人相信,祭告就成為褻瀆的禮儀,拿什么感動神靈?!薄岸ㄖ摵鰪闹谐觥保馑际恰岸闹囟ǖ难哉摵鋈粡某谐霈F”,句意完整,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項和C項;“則明詔為虛文”,意思是“那么圣明的詔書就成為空話”,句意完整,在“則明詔為虛文”后斷開,排除D項。故選B。2.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A項,“指祖父的父親”錯誤,祖父的父親叫“曾祖父”。“高祖”是指曾祖父的父親。故選A。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對于古代詩文的閱讀對應到文言文內容理解題主要有兩點要求:一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A項,“朱希周幼受熏陶,發憤讀書。弘治九年朱希周參加股試,考中進士,并因文才出眾而一舉奪魁”錯誤,原文“希周舉弘治九年進士。孝宗喜其姓名,擢為第一”,可知朱希周奪魁的原因不是因為文才出眾,而是因為皇帝喜歡他的名字,才提升為第一的;另外“幼受熏陶,發憤讀書”于原文無據。故選A。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照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句順。①關鍵詞:“是時”,這個時候;“益”,更是,更;“交章”,交互上疏;“去”,除去;“趣”,通“促”,催促;“具”,備好、準備。②關鍵詞:“使”,假使;“舉曹”,整個官衙;“設”,假使;“不肖”,不賢良的人;“但”,只?!军c睛】課外文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四步驟: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于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后的題目。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留意并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于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對癥下藥”解答問題。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解題方法。答題時需要根據具體的題型選擇對應的答題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參考譯文:朱希周,字懋忠,是昆山人,遷徙到吳縣。高祖朱吉,擔任過戶科給事中。父親朱文云,擔任過按察副使。朱希周在弘治九年考中進士。孝宗喜歡他的姓名,提升為第一。被授予修撰,進升為侍講,充任經筵講官。劉瑾指摘編修《會典》中的小毛病,降為修撰?!缎⒆趯嶄洝吠瓿?,又恢復原職。過了一段時間,進升為侍讀學士,提升為南京吏部右侍郎。經過五年,下詔擔任禮部右侍郎。當時正在討論“大禮”,多次和他長期爭執。而此時張璁、桂萼已經召來,更是交互上疏請求除去本生的稱號?;实鄹吲d地聽從他們,催促禮官備好呈上冊封禮儀。朱希周率領郎中余才、汪必東等人上疏勸諫說:“陛下以孝宗為父、以昭圣為母三年了,而更改重定的言論忽然從朝中出現,那么圣明的詔書就成為空話,不足以使天下人相信,祭告就成為褻瀆的禮儀,拿什么感動神靈?!碑敃r群臣勸諫的人很多,上的奏折都留在宮中,于是就一起到左順門跪請。朱希周奔走相告各位內閣大臣說:“群臣在朝廷,你們能坐著看嗎?”偕同群臣跪請?;实勐犝f這件事,非常生氣,命令朱希周與何孟春等人一起待罪,而抓捕其余的下屬,把他們都關進監獄。第二天,有的大臣上章圣皇太后文告時,朱希周和尚書秦金、金獻民、趙鑒、趙璜,侍郎何孟春,都御史王時中,大理少卿張縉、徐文華都不到?;实郯l怒,要求他們陳述情況。朱希周等人認罪,又嚴厲下旨責備他們才停止。而這時入獄的百官還沒有釋放,朱希周上疏說:“大臣們狂妄輕率,當然不可原諒。但現在獻皇帝的牌位將至,一定要百官齋戒迎接,才完成禮儀。希望盡早寬恕入獄的百官,用來完成大典?!被噬喜唤邮堋!按蠖Y”便從此確定了。那之后的第二年,從左侍郎升任南京吏部尚書。嘉靖六年,考核京官,南京六科沒有罷免的人。桂萼一向因為議禮忌恨朱希周,而且憎恨兩京言官曾經彈劾自己,因此說朱希周畏懼權勢曲意庇護。朱希周說:“南京六科只有七人,實在沒有可以罷免的。我把言路當作自己的本來是不可以的,如果要逃避言路的嫌疑,是要懲罰的,更加不可以。并且假使整個官衙都是賢良的人,一定要去掉一二人顯示公正,假使整個官衙都是不賢良的人,也只去掉一二人敷衍塞責嗎?”于是極力稱病請求退休?;实蹨睾拖轮即饝?,還是命令有關部門每年發俸祿。隱居三十年,朝廷內外推薦他的疏奏有三十多封,最終沒有再任職。朱希周性情謙恭謹慎,不隨便拿取任何東西。去世時八十四歲。追贈太子少保。將要死的時候,囑咐孩子們說:“將來有一天如果承蒙賞賜名典,不要觸犯我的家諱?!庇谑潜荛_“文”,謐號恭靖。4、1.C2.B3.A【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病句辨析與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結構混亂、不合邏輯、表意不明等。判斷病句,必須對漢語的語言規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作分析??捎脡嚎s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本題,題干明確指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要求“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此題將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難度,但方法是不變的?!氨本┦澜鐖@藝博覽會圍繞‘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其目的是旨在倡導人們融入自然、尊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第一個問題,“圍繞……為主題”句式雜糅,把“圍繞……主題”和“以……為主題”兩句雜糅,應改為“圍繞……這一主題”或“以……為主題”,排除A、D兩項;第二個問題,“目的是旨在”句式雜糅,“目的是……”和“旨在……”兩句雜糅,去掉“目的是”或“旨在”;第三個問題,“融入自然、尊重自然”語序不當,應為“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排除AB項。故選C。2.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辨析近義詞語的關鍵就是要仔細分辨它們的細微差別。首先閱讀語境,把握語境含義,然后抓住相異語素,分析其意義差異,同時可聯系日常習慣用語,推斷詞語意義及用法。第一空,“竭澤而漁”,排盡湖中或池中的水來捕魚,比喻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釜底抽薪”,從鍋底下抽去燃燒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處批判的是“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打算”的做法,故選“竭澤而漁”,排除CD兩項;第二空,“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后,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切身之痛”,切身感受到的痛苦;此句意思是過度索取和破壞的發展之后人們有所思考,從而對生態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只有“痛定思痛”有反思之意,故選“痛定思痛”,排除AD兩項;第三空,“不可或缺”跟“不可缺少”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不能缺少。但是它們有幾點不同。一是“不可或缺”強調不可缺少的語氣更重、更強烈?!安豢苫蛉薄敝械摹盎颉笨梢岳斫鉃椤吧晕ⅰ?。二是“不可或缺”具有書面語色彩。三是從結構上說,“不可或缺”是個成語,可以看作一個詞,而“不可缺少”是話語中臨時搭配的一個詞組。因此此處應該用“不可或缺”,排除CD兩項;第四空,“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行穩致遠”,穩健才能走出長遠的道路。此處強調任務重,路途遠,要經歷長期的奮斗,應選“任重道遠”,排除CD兩項。故選B。3.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邏輯意脈一致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前后文的照應,以及語意的提示。本題命題者在題干所給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話,然后設計四個內容差不多、但句式各異的句子,要求選出“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選項都有一定干擾性,難度適中。從句式角度來看,括號中句子的句式應該與前一句“展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決心與意志”相同,即使用動賓結構“展示……的和諧相處之道”,由此可排除B、C;從語義角度來看,“順應自然又極具創意”語序不能顛倒,因為二者之間呈現語義上的遞進關系,排除D。故選A?!军c睛】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此類題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及詞語的意思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分析即成語的基本義、感情色彩和語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斷詞取義,對象誤用,謙敬錯位,功能混亂,不合語境,望文生義等錯誤使用類型。正確運用成語,要弄清楚以下幾種類型的錯誤:(一)看成語含義與前后文的修飾限制成分是否協調;(二)看成語意思與所處的語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三)看成語的褒貶感情色彩是否適合所在的語境;(四)看成語適用的對象、范圍和場合是否造成張冠李戴;(五)看成語運用是否因望文生義而誤用;(六)看成語是否因畫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內容重復。5、1.這兩句以沿河的青草連綿不斷作為起興,領起下文,引出下文對遠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奠定了全詩憂愁思戀的感情基調。2.對比。夢中丈夫在“我”身旁,這是“我”一直期盼的,夢中的我感到的是甜蜜;但夢醒后發現自己只是空歡喜一場,丈夫仍然在遠方。這里通過夢中情景跟夢醒后的現實的對比,產生了一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表達了“我”的失落和內心的悲傷。(如答“虛實結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題干問的是“‘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這是考查詩歌首句的作用。首句是作者借景色的鋪陳,引發婦人觸景生情,對遠離家鄉的丈夫的思念。“綿綿”兩字傳達了兩層的意義:婦人“思緒的綿綿”是由“草的綿延不絕”引起的,這兩句以沿河的青草連綿不斷作為起興,引出對遠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奠定了全詩憂愁思戀的感情基調。【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名師點睛】詩歌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1)總括全詩,領起(引起)下文,引起讀者注意。(2)點明時令、地點,交待心情。(3)為下文做鋪墊、埋下伏筆。(4)奠定某種基調。(5)暗合(照應)題目,切入主題,營造某種氛圍。(6)渲染烘托。(7)比興手法。(8)欲揚先抑。(9)大處著筆,小處落墨。(10)暗示詩人的身份。2.題干要求“‘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好處?”這是考查考生詩句鑒賞詩句的能力,該以手法為主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夢中丈夫在“我”身旁,這是“我”一直期盼的,夢中的我感到的是甜蜜;但夢醒后發現自己只是空歡喜一場,丈夫仍然在遠方。這里通過夢中情景跟夢醒后的現實的對比,產生了一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表達了“我”的失落和內心的悲傷?!究键c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炯记牲c撥】這是考查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在古詩鑒賞中,詩歌的表達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修辭手法(比喻、借代、夸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互文)、表現手法(用典、聯想、想象、襯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對比、對照、抑揚、照應、動靜、正側、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這是詩詞考核鑒賞的重點,再次強調答題要領:內容(寫什么)、方法(怎么寫,也就是表達技巧)、效果(怎么樣)。(注意:這三者的順序可以按需要倒換,但答題時不可缺漏。)考生在具體答題時要結合詩句內容分析。例如本詩中就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考生答題時要結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賞析,不可只背術語。6、吾嘗跂而望矣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何當共剪西窗燭亦足以暢敘幽情寵辱偕忘五十弦翻塞外聲斷橋頭賣魚人散【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本題屬于后者。對于語境型默寫,考生應先分析語境,然后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回顧詩句。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跂”“瓊”“暢”“偕”“翻”。7、1.C2.A3.①注重歷史建筑等文物的保護,增加城市文化底蘊②以文化為導向來復興老工業區,讓城市迭代更新。③重視文化人的價值,為城市帶來革命和創新④制定文化構建及保護策略,延續舊住宅區的文化功能?!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本題中,C項,根據第1段“城市更新是一種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可知,“在市郊開發建立”不屬于城市更新的范圍。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本題中,B項,前提是文化產業要成為經濟活動的核心;C項,對文化人的尊重關鍵是寬容的文化精神,而不是建設文化產業的關鍵;D項,前半句是專家的觀點,與華潤置業的拆除沒有因果關系。華潤置業拆除梁林故居是違反法律的破壞行為。故選A。3.本題考查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層級C。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干要求,其次確定答題區間,第三要勾畫出相關語句,第四進行整合。解答本題,首先要根據題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關內容:材料一“保護適用于歷史建筑或環境狀況保持良好的歷史地區,維持其傳統風貌和整體環境,保護真實的歷史遺存”,材料二“以文化為導向來復興老工業區,讓城市迭代更新”“文化人的藝術創造、學術探索、技術革新、制度創新,都是寶貴的”,材料三“城市舊住宅區文化的重要性”,材料四“《文物保護法》中對于擅自遷移、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的行為,是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據此分條概括即可?!军c睛】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第一步: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實,確定不同文本陳述的角度,分析主體對象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第二步:通讀材料,關注細節。整體感知是略讀(或粗讀)就能完成的任務,而挖掘文本的細節需要精讀(細讀)。第三步:明確主旨,辨清關系。由于非連續性文本的內在邏輯關系不是很緊密,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確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8、1.D2.B3.B【解析】1.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尋找細微的差別。D項,曲解文意,“孔孟等先賢對民心與天道的論述,如今仍有可作為執政者鏡鑒的重要價值”錯,據原文“孔子、孟子等先賢對民心和天道的論述,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未誕生前,有著相當的價值,可作為執政者的鏡鑒?!痹恼f的是是“在現代民主政治制度未誕生前”,“可作為……”,而不是選項中說的“如今仍有可作為”。故選D。2.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B項,“文章采用先分論后總論的寫作思路”錯誤。本文采用的是層進式論證思路。故選B。3.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A項,錯在“是儒家創建‘民心’測評重要的理論依據”。原文,“儒家將‘天命’和‘民心’捆綁在一起,一代代學者不斷積累,創建出一整套浩繁的政治學、倫理學理論?!谶@樣的邏輯下,很合理地推導出‘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由此可見,該選項曲解文意,“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貴”并不是儒家創建“民心”測評重要的理論依據,只是一整套浩繁的政治學、倫理學理論。C項,錯在“執政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的假象中,不會清醒”。原文,“真實的‘民心’‘民意’得不到呈現,為官者必然沉浸在自己營造的繁榮穩定假象中。如此下去,等承認民心盡失時,為時已晚。就如清末攝政王載灃等滿蒙親貴,到了不得不退位時,才悔不當初”。原文說的是為官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假象中,并沒有說“執政者必然沉浸在繁榮穩定的假象中,不會清醒”。D項,錯在“民心可測評得較準”。原文“在中國古代,依照先賢的教導,‘民心’可以測評得八九不離十”。原文只是說“測評得八九不離十”,而選項說是“測評得較準”。故選B。【點睛】做論述類文本的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優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系。9、1.D2.C3.B【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然后瀏覽選項,到文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進行比對,設題的誤區如下:因果關系不當、于文無據、以偏概全、說法過于絕對化、變未然為已然等。本題中,A項,強加因果,“是因為年輕人追逐時尚的天性”錯誤,由原文“年輕人為何喜愛古風?伴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精神需求更加突出,加速發展的互聯網為個性表達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滿足精神需求提供豐富資源”可知,古風之所以活躍于當代中國年輕人感興趣的諸多領域,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滿足精神需求提供豐富資源”。B項,混淆時間,“古風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錯誤,原文是說“其形成和傳播可追溯到十余年前”。C項,表達絕對,“其內在取向還是一致的”錯誤,原文說“古風愛好者群體內存在各種取向”。故選D。2.本題主要考查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此類試題解答時,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本題中,C項,“完全肯定的態度”說法絕對,文章還分析指出了古風審美的“隨意和粗糙”“辣眼晴”以及商業運作對“古風”性質的影響。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因果顛倒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本題中,B項,表達片面,“古風”還“體現了他們對生活儀式感的需要”。故選B?!军c睛】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類試題首要的就是整體閱讀,把握中心論點或論題,找出文中所用論據,分析論證方法,明辨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關系,不僅要明辨中心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系,更要明辨各個分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系,最后提煉整合。同時還要注意論述類試題設題常見陷阱:答非所問、以偏概全、混淆時態、因果混亂、主次顛倒、混淆是非、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對于試題選項內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對應信息區間,然后再進行判斷。10、1.C2.A3.C4.(1)(守仁)準備作戰器械和舟船,傳布討賊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狀,讓太守縣令各自率領官吏士兵救援皇帝。(2)守仁病得很重,上疏祈求告老還鄉,舉薦鄖陽巡撫林富取代自己,不等皇命下達,終究(離任)返家?!窘馕觥?/p>

1.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皺噍p”是“無以”的原因,“無以”是不能用來,排除B項。“令”的對象是“將士”,排除A項。“便宜”修飾“從事”,“明年七月”表示時間,排除D項。結合句意斷句。句意,守仁上疏說手中權輕,不能用來命令將士,請求賜予軍旗牌令,提調監督軍中事務,以便能方便做事。第二年七月進兵大庾。一共攻破敵巢八十四座。點睛: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依總分、據修辭、對稱、反復、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本題主要理解句意斷句。2.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A項,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中式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式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3.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C項,結合文本內容“宸濠舟膠淺,倉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分析可知,“官軍就在此船上活捉了寧王”不對。原文意思是朱宸濠的船擱淺了,倉促地換了條船逃跑,王冕率領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4.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治”譯為準備,“暴”譯為公布,“俾”譯為讓,“率”譯為率領,“勤”譯為幫助。(2)“疏”譯為上疏(名詞活用為動詞),“乞骸骨”譯為告老還鄉,“舉”譯為舉薦,“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賓語前置句),“俟”譯為等。參考譯文: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王守仁十五歲時,曾到居庸關、山海關訪問客人,放眼觀覽山川壯美。二十歲鄉試考中,學業大有長進。只是更加喜歡談論軍事,并且擅長射箭。弘治十二年考中進士。不久授官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天,劉瑾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余人。兵部尚書王瓊一直認為守仁的才華不同尋常。十一年八月擢拔他做右僉都御史,到南州、贛州一帶做巡撫。當時,南州盜賊蜂擁而起。守仁到了以后,親自率領精銳的士兵駐扎在上杭。假裝退兵,出其不意,直搗敵巢,連續攻下四十多座敵營,俘虜、斬獲七千多敵人。守仁上疏說手中權輕,不能用來命令將士,請求賜予軍旗牌令,提調監督軍中事務,以便能方便做事。第二年七月進兵大庾。一共攻破敵巢八十四座,俘獲、斬首六千多人。正德十四年六月,寧王朱宸濠造反。王守仁于是召集眾人商議說:“朱宸濠假如出兵沿長江順流東下,那么南都就無法防守。我想用計阻撓他們。”于是他派出很多間諜,用檄文傳命府縣說:“都督許泰、郤永率領邊疆部隊,都督劉暉、桂勇率領京城部隊,各四萬人,水陸并進。南贛王守仁、湖廣秦金、兩廣楊旦各率領自己的部隊合計十六萬人,直接攻打南昌。”又寫了封在蠟丸中的密信送交朱宸濠的丞相李士實、劉養正,內中說到他們歸國的誠心,然后讓間諜泄漏信的內容,朱宸濠果然心中懷疑。十多天后偵察得知朝廷和地方部隊并沒來到,才明白是王守仁欺騙了他。七月初一日,(朱宸濠)留宜春王據守本營,脅迫他的部下六萬人,襲擊攻下九江、南康,然后兵出長江,逼近安慶。有人請出兵援助安慶,王守仁說:“不能這樣。現在九江、南康已被敵軍占有,我們越過南昌和敵人在江面上相持,九江、南康兩郡兵力斷我后路,這樣將會腹背兩面受敵。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敵人守備空虛,我軍進攻必勝。朱宸濠聽到南昌被攻下,一定會解圍自救。我們在湖中迎擊他們,沒有不能取勝的。”大家說“好”。宸濠果然從安慶撤兵而回,把戰船連在一起組成方陣。官軍用小船載著柴草,乘著風勢放火。朱宸濠的船擱淺,倉卒間換船逃跑,被(王守仁部下的士兵)追上活捉??偣踩逄熘戾峰┑呐褋y就被平定了。當時他已經遭遇父喪,屢次上疏辭去爵位,請求記錄其他諸位大臣的功勞,這些請求都沒有回復。守仁病得很重,上疏祈求告老還鄉,不等皇命下達,終究歸去。走到南安死去,五十七歲。守仁天資聰明。十七歲拜謁上饒婁諒,和他談論朱熹格物致知之學的大意。游覽九華山回來,在陽明洞中筑室,幾年都沒有什么收獲。貶謫到龍場的時候,窮荒之地無書可讀,每天復習以前所學,忽然悟到格物致知之學,應該從內心而非外物去尋求,嘆息說,道就在這里。學者一致聽從他,世間于是有“陽明學”。11、1.D2.C3.B4.(1)我替他收集編輯他的文章并為文集作序,來彰顯他的大節。(2)應該由我詳細敘述他獲罪而死的過程,使后代的人了解其中的原因.5.①丈夫死后,勤儉持家(或“甘守貧困”)。②奔走呼告,為丈夫伸冤③收集丈夫遺作,結集刊?、懿俪终煞虻膯试崾聞?通過父親和兒子向作者求墓志銘?!窘馕觥?.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坝诟柙姟笔恰鞍l其憤悶”的后置狀語,即“于歌詩”“發其憤悶”,故“歌”和“詩”之間不能斷開,“于歌詩”與“發其憤悶”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B兩項?!靶胁輹币馑际恰皩懖輹?,“草書”是“行”的賓語,故在“書”后面斷開,故排除C項。故選D。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C項,“六經: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論語》六部儒家經典”錯誤,《論語》不是六經,應為《春秋》。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項”。B項,“皇帝重用范文正公、蘇舜欽等三四位大臣推行改革措施”錯誤,從第三段來看,蘇舜欽只是被范文正公欣賞推薦,但不是皇帝重用的三四位大臣,故“三四位大臣”不包括蘇舜欽。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1)中,“為”后省略代詞“之”,“為”,介詞,替;“集次”,收集編輯;“序”,為動用法,為……作序;“著”,彰顯。(2)中,“宜”,應該;“詳”,形容詞作名詞,詳情;“有以”,其中的原因。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審清楚題干的要求,如本題“合文章第一段內容,分條概括杜氏的‘賢’表現在哪些方面”,然后梳理第一段的文字,圈出能體現杜氏“賢”的內容,理解意思并進行概括。如“故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自君之喪,布衣蔬食”,這是說杜氏勤儉持家;如“提君之孤子,斂其平生文章,走南京,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猶可伸于死?!?,這是說杜氏為丈夫伸冤,并收集丈夫遺作,結集刊??;如“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潤州丹徒縣義里鄉檀山里石門村。又號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間,猶可伸于地下?!谑嵌殴熬用?,皆以書來,乞銘以葬”,這是說杜氏操持丈夫的喪事,并通過父親和兒子向作者求墓志銘。【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刹扇〈朐姆?、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參考譯文:已故的湖州長史蘇君,有賢妻杜氏,自從蘇君去世,(她就)穿布衣吃粗糧。(這樣)過了幾年,攜帶著蘇君的孤子,收集他平生的文章,奔波到南京,向她的父親哭訴說:“我丈夫活著時受屈,還可以在死后伸張?!彼母赣H太子太師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