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文昌中學2025年高中第一次統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文昌中學2025年高中第一次統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文昌中學2025年高中第一次統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文昌中學2025年高中第一次統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文昌中學2025年高中第一次統考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文昌中學2025年高中第一次統考語文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最近的市場調查顯示,大眾購買低價藝術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出于裝飾家居的需要,這種消費現象值得商家重視。B.殲-31在珠海航展的公開亮相,表明我國已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后第三個具備出口隱身戰斗機的國家。C.為了能在中考中獲得好成績,從現在起到明年5月份,學校宣布將對同學們的用餐、睡眠和學習做出統一科學的安排。D.沈石溪借助動物折射人類社會,他認為動物所擁有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學,應該引起同樣具有生物屬性的人類的思考與借鑒。2.下列對名著內容的表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魯迅的《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記敘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學的歷程,追述那些難以忘懷的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思念之情,同時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諷刺。B.18世紀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游記》,講述了英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以及慧駟國等地的經歷,其辛辣的諷刺中包含了對人性及人類社會的悲觀見解,隱含了作者一種苦澀而熱切的憂世情懷。C.《西游記》中,孫悟空在蟠桃會上喝光宴會用的仙酒,吃盡太上老君的金丹,太上老君大怒,隨即和哪吒太子帶10萬天兵去花果山捉拿悟空,被悟空打敗。D.小說《簡·愛》所述故事主要發生在桑菲爾德莊園,因為簡·愛以家庭教師身份為羅切斯特的女兒阿黛勒授課,她的生活在桑材桑菲爾德莊園與羅切斯特產生交集,簡·愛和羅切斯特經歷了一些波折,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3.請選出下列各句中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讀多寫,日積月累,才能真正學好語文。”這個句子關聯詞搭配錯誤。B.“李白的詩大多豪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個句子標點使用正確。C.《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的一部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隋唐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及鄉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D.“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話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B.81歲的胡院士在摘得山東科技最高獎后,殷殷囑咐“科技創新還要靠年輕人”。C.第十八屆全國書博會在鄭州舉行,廣東參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種以上。D.不僅誠信關系到國家的整體形象,而且體現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5.下列加點詞語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A.殷勤∕殷紅咀嚼∕咬文嚼字風調雨順∕南腔北調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放曠咄咄逼人∕相形見絀C.綺麗∕徙倚屏障∕屏氣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散文/煙消云散前仆后繼∕赴湯蹈火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19年5月10日江西上饒一所小學內一名家長刺死了孩子的同班同學,背后的原因竟是這名家長認為自家孩子長期被該孩子侮辱,與其家長試圖溝通也未成功。2017年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韓國保健和社會研究院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在韓國9歲到17歲的兒童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過遭受校園暴力的經歷,每五人中有一人曾實施過校園暴力。韓國政府分別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連續出臺了預防和治理校園暴力對策方案,并開通了舉報校園暴力的24小時電話117熱線,將學校周圍二百米內設為警察負責區,并加強學校周圍安全巡邏。韓國政府和民眾認為,加強人性教育才能從源頭上疏解引發暴力的誘因。日本政府2016年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普遍,在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中,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形式包括集體孤立、無視、說人壞話等。為了應對頻繁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日本國會在2013年通過了《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日本文部科學省要求學校教職員工接受相關培訓,還將應對校園欺凌的表現納入教師的評估系統。閱讀材料,請概括其中反映的主要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材料,請談一談對于這一問題,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解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寫萬籟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題破山寺后禪院》)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覽眾山小。(《望岳》)滿目蕭然,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陽樓記》)_____________________,艨艟巨艦一毛輕。(《觀書有感》)入則無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8.下面是小文同學做的關于《儒林外史》《格列佛游記》《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中“諷刺手法”的閱讀筆記,請你幫助她完善下面的表格。二、閱讀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小題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個人的仕途經歷和抗敵歷程,蘊含有深摯沉痛的感情,極有藝術感染力。B.頸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構成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寫出了形勢的險惡。C.尾聯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點明主旨,起到了震撼人心、感動天地的藝術效果。D.這首詩之所以流傳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詩中所表現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2.請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簡要賞析。10.諸葛瑾字子瑜,瑯邪陽都人也。漢末避亂江東,值孫策卒,孫權姊婿①見而異之,薦之于權。與魯肅等并見賓待,后為權長史,轉中司馬。建安二十年,權遣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瑾為人有容貌思度,于時服其弘雅,權亦重之,大事咨訪。與權談說諫喻,未嘗切愕,微見風采,粗陳指歸,如有未合,舍而及他,徐復托事造端,以物類相求,于是權意往往而釋。吳郡太守朱治,權舉將也,素加敬。權曾因事望之,而難自詰讓,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不敢顯陳,遂于權前為書,泛論物理,因以己心遙往忖度之。畢,以呈權,權喜,笑曰:“孤意解矣。顏氏②之德,使人加親,豈謂此邪?”權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測。群下多為之言,權怒益甚,與相反覆,惟瑾默然,權曰:“子瑜何獨不言?”瑾避席曰:“瑾與殷模等遭本州傾覆,生類殄盡。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歸圣化。在流隸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厲,陳答萬一,至令模孤負恩惠,自陷罪戾。臣謝過不暇,不敢有言。”權聞之愴然,乃曰:“特為君赦之。”(選自《三國志·吳書·諸葛瑾傳》)(注釋)①姊婿:姐夫。②顏氏:指孔子的學生顏淵,以德行著稱。1.解釋加點的字①素加敬(________)②遂于權前為書(________)③權怒益甚(________)④不能躬相督厲(________)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劃線的兩個句子的意思。①值孫策卒,孫權姊婿見而異之,薦之于權。②臣謝過不暇,不敢有言3.說說孫權赦免校尉殷模的原因。4.結合有關處理朱治、殷模的內容,談談諸葛瑾是一個怎樣的人?11.天籟回音穿越千年瑪雅叢沛⑴“瑪雅”是個神秘的代名詞,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的存在有如曇花一現,卻留給后人一個又一個驚嘆。在以往的考古發現中,視覺上的享受往往掩蓋了其他感官的體驗。當人們發現,在瑪雅還有一種聲音可以穿越千年與我們對話,那種感動讓人恍惚間覺得神真的存在。⑵羽蛇神金字塔是瑪雅人建造的最大的金字塔,它矗立在墨西哥最負盛名的瑪雅文化遺址奇琴伊察的中心。如果你想聆聽這座千年神殿的歌唱,很簡單,你只要站在它的塔基前清脆地擊一下掌,神殿就會回應以“唧唧嗚嗚”的鳴唱。瑪雅人說,這聲音是瑪雅神鳥綠咬鵑的叫聲,是上帝借神鳥之聲傳來的信息。⑶對于古代的瑪雅人來說,綠咬鵑是自由和財富的象征。因為綠咬鵑一旦被關進籠子里就會以死相抗,它尾部的羽毛也是瑪雅人用來進行貿易交換的重要物件。不過瑪雅人從來不自絕后路,他們取下綠咬鵑尾部的羽毛后會把綠咬鵑放飛,讓它們有時間長出新的羽毛,殺死綠咬鵑的人會被處死。⑷了解了瑪雅人對綠咬鵑的熱愛,就不難理解金字塔發出鳥鳴回音的緣由。只是如此不可思議的音樂是怎樣通過建筑奏響的呢?⑸古代瑪雅人的金字塔與古代埃及人的金字塔有著明顯的不同。埃及的金字塔大部分為尖頂的方錐形,而瑪雅人的金字塔呈階梯形上升收攏,最上層為平臺,在平臺上再建造廟宇。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所以內部是空心的,而瑪雅人的金字塔一般為廟宇的巨大臺基,所以是實心體。⑹羽蛇神金字塔塔基每邊長60米,塔高24米,共分9層,頂部建有一座神廟。塔的四面都有臺階,每一面臺階都是91級,一直通到塔頂,四面相加共為364級,加上平臺上進入神廟的一級,總共365級,正好與一年的天數相等。北面臺階靠近地面的部分裝飾了一個巨大的羽蛇頭,“羽蛇神”的“羽”指的就是綠咬鵑的羽毛。⑺對羽蛇神金字塔的發聲原理頗有研究的魯伯曼宣稱,鳥鳴回音的秘密就在于金字塔四面的樓梯設計。⑻金字塔回音背后的物理解釋其實很簡單。樓梯屬于規則重復的結構。一級一級的臺階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射式衍射光柵”,當入射聲波被它反射后,形成的反射聲波再相互作用產生衍射和干涉,變化出有節奏感的旋律。⑼當然并非所有的樓梯都能形成如此美妙的回音,唯有金字塔有此現象,這說明它必另有獨特之處。首先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處于一個十分開闊的廣場,周圍沒有其他可以吸收聲波的障礙物。如果這個空間是封閉的,從其他建筑物反射回來的聲波完全可能把美妙的回音掩蓋掉。另一個原因是金字塔的樓梯很長。樓梯的臺階越多,音調持續的時間就會越長。⑽古代的瑪雅人把這座金字塔當成了琴瑟,塔基上的樓梯就是琴弦,每一次擊掌就像一次撫琴。他們精心設計了樓梯的高度和寬度,使每級臺階的跨度很高,但寬度很窄,也許正是這種并不太利于攀登的設計,才使這座“塔琴”具有了天籟回音。⑾雖然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瑪雅人的天才設計,但還是有很多考古學家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這不過是瑪雅人建筑金字塔時無意間造成的,就像世界上很多其他建筑也會有回音一樣。⑿金字塔回音到底是瑪雅人無心插柳的結果還是精心設計的杰作,無人能夠證實,可是,瑪雅遺址的其它金字塔同樣具有如此神奇的回音,只不過程度和效果不盡相同。想一想一千年前,瑪雅人在塔前集會,牧師輕輕敲擊神器或有力地擊掌,金字塔立即回應以動聽的綠咬鵑的鳴叫,瑪雅人一定相信那就是神的信息!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文章以“瑪雅有一種聲音可以穿越千年與我們對話”開頭,以“牧師在金字塔前擊掌有鳥鳴回音”結尾,給古代瑪雅人金字塔增添了神秘的面紗,吸引讀者興趣。B.文章由在羽蛇金字塔擊掌就會聽到鳥唱的現象,引出對這一現象原因的探究,邏輯地說明了古代瑪雅人金字塔發聲的原理。C.第⑷段在文中起到了過渡作用,既承接上文對綠咬鵑的介紹,又引出下文對金字塔發音原因的探究。D.文章第⑻⑼段僅介紹了金字塔回音背后的物理現象,將金字塔發聲的神秘現象歸結為“反射式衍射光柵”,解釋了讀者的疑惑。2.下列各項對第⑸段中寫“古代埃及人的金字塔”的目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A.將古代瑪雅人金字塔與古代埃及人金字塔作對比,突出古代瑪雅人金字塔的建造特點,初步探究古代瑪雅人金字塔發音的原因,增強說明的效果。B.將古代瑪雅人金字塔與古代埃及人金字塔作對比,突出強調兩種金字塔在建筑上有明顯的不同,增強說明的效果。C.列舉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的例子,具體說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特點,使讀者更明白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空心體的原因。D.列舉古代瑪雅人金字塔和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的例子,具體說明古代瑪雅人金字塔和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的建造特點,使讀者更明白。3.請從以下兩段文字中任選一段,分析其語言特點。①“瑪雅”是個神秘的代名詞,在歷史的長河中,它的存在有如曇花一現,卻留給后人一個又一個驚嘆。(第⑴段)②羽蛇神金字塔塔基每邊長60米,塔高24米,共分9層,頂部建有一座神廟。(第⑹段)1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烹飪之器的演化史①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一口章丘鐵鍋迅速成為了“網紅”。作為烹飪之器的鍋,它的進化和演變,濃縮了中國古代的科技進步史,同時也孕生了中華民族的烹飪文明。②石上烤肉是我國飲食文明的“覺醒”階段。最初,古人只是把獵取的動物和采摘的食物直接放到火上烤熟。在石器時代,人們發現了利用器具烹制食物的方法﹣﹣“石烹”,利用的是燒至熾熱的石塊。久負盛名的怒江石板粑粑就是古老的石烹方法的遺存,石板選用當地特有的一種青黑色頁巖,選好的石材還要經過多道工序的修整、加工、打磨、拋光和烘烤。③我國最早制造的烹飪之器是陶器,早期多是陶罐和陶釜。用作炊器的陶罐一般都是高筒且腹部較大,而陶釜的形狀與現在的燒鍋差不多,可以說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鍋。④用陶罐和陶釜烹飪食物時需要用石頭塊支起來,后來出現了自帶三條腿的炊具﹣﹣鼎和鬲(lì)。鼎是一種三足支鍋,而且三條腿都是實心的。鬲在形狀上與鼎十分類似,不過腿部是中空的。陶甑(zèng)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又一大發明,并因此首創了蒸食這種獨特的烹飪方式。陶甑是一種平底并有好些小孔的容器,把食物放在陶甑里,然后再將其套在陶鬲或陶鼎上方,則可以利用陶鬲或陶鼎燒出的蒸汽來蒸熟食物。⑤陶器在烹飪領域的應用,使得一些重要的烹飪方法應運而生,如煮、燜、燉、熬、蒸等,為我國古代飲食文明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和技術支撐。⑥青銅器的誕生更是促進了烹飪文明的發展。青銅炊器相較陶制炊器來說,不僅具有可塑性,不易破碎和變形,而且硬度更高,傳熱性能更好。⑦說起青銅炊器,不能不說青銅鼎。青銅鼎最初用來烹煮肉食或盛放肉類,大多為圓腹、兩耳、三足。春秋晚期之后,青銅鼎更多時候是作為一種禮器,逐漸被視為國家和權力的象征。青銅炊器的形狀也沿襲了陶制炊器,有青銅鬲、青銅甑等。青銅鬲和青銅甑可以分鑄,分別使用,也可以合鑄一體,稱為青銅甗(yǎn),相當于現在的蒸鍋。在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三聯甗,是目前所見到的唯一的這種復合炊具,既提高了熱能的利用效率,也能增加食物品類和總量。⑧青銅炊器的蓬勃發展,加上西周時期農業、牧業、漁業有了新的發展,從而誕生了炒、煎、炸等一些新的烹飪方法。⑨鐵制炊器的應用使我國的烹飪文明逐步進入成熟期。由于鐵器的普及,鐵釜、鐵鍋逐漸走入平民生活,使得烹飪技藝獲得了蓬勃發展。鐵制炊器具有傳熱快、耐高溫的特點,并且較青銅炊器更輕便一些,因此基于高溫油熟基礎上的新型烹飪方法應運而生,如各種煎炸、翻炒、爆炒、濕炒、干炒、煸炒、生炒、熟炒等。當然,鐵器時代的烹飪大繁榮,還得益于烹飪原料的豐裕和多種燃料的應用和普及。⑩現在,鐵鍋已成為國人最常用的烹飪之器,傳統的鐵鍋堅固耐用、受熱均勻,在導熱方面效果很好。鐵鍋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引起化學反應。炒菜時溶出的少量鐵元素,有益于人體健康。?中國烹飪器具體現出了中國人獨特的工具智慧和審美意識,成為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1.閱讀全文,請簡要概括中國烹飪器具的演化過程。2.閱讀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用作炊器的陶罐一般都是高筒且腹部較大,而陶釜的形狀與現在的燒鍋差不多,可以說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鍋。3.從說明方法的角度,簡要分析第⑦段畫線句的表達作用。在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三聯甗,是目前所見到的唯一的這種復合炊具,既提高了熱能的利用效率,也能增加食物品類和總量。13.閱讀下面的一組文本,完成后面小題。讀什么書,取決于為什么讀。人之所以讀書,無非有三種目的。一是為了實際的用途,例如,因為職業的需要而讀專業書籍,因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讀實用知識。二是為了消遣,用讀書來消磨時光,可供選擇的有各種無用而有趣的讀物。三是為了獲得精神上的啟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這個目的,我覺得讀人文經典是最佳選擇。人類歷史上產生了那樣一些著作,它們直接關注和思考人類精神生活的重大問題,因而是人文性質的,同時其影響得到了世代的公認,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因而又是經典性質的。我們把這些著作稱作人文經典。在人類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經典構成了一種偉大的傳統,任何一個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都無法忽視其存在。認真地說,并不是隨便讀點什么都能算是閱讀的。譬如說,我不認為背功課或者讀時尚雜志是閱讀。真正的閱讀必須有靈魂的參與,它是一個人的靈魂在一個借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這漫游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因而是一種個人化的精神行為。什么樣的書最適合于這樣的精神漫游呢?當然是經典,只要翻開它們,便會發現里面藏著一個個既獨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節選自周國平《經典和我們》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在傳統紙媒和電媒上的人均分配時間表讀書時間讀報時間看電視時間15.38分18.91分98.85分2012年中美兩國國民閱讀調查表調查項目中國美國公共圖書館數量3076個8951個人均擁有圖書館數量個/44萬人個/1.3萬人人均擁有圖書館藏書量0.58本50本公民擁有圖書證比例7%62%人均年閱讀量4.39本7本圖書暢銷類型教輔、養生、食譜、營銷等小說、科技等(材料三)一份調查報告:受訪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階層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為大學教授,15人仍在工人階層。在挑選這30人的時候,研究人員確認他們出身于相似的社會環境,而且家庭創傷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離婚等)。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給他們讀書或講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這種經歷。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時候家中有很多圖書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書。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親與12人的父親經常閱讀書報雜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親與4人的父親經常閱讀。15位教授小時候都受到大人在閱讀上的鼓勵,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勵。其中,教授組二號受訪者,他是一名社會學學者,7歲時母親去世,被送進孤兒院,一直到17歲自立成人。他在進入孤兒院時備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兒會發生什么事”。8歲時,這位受訪者在孤兒院圖書館發現了霍雷肖﹒阿爾杰①的系列故事書。這個發現對他影響深遠,因為它突然間了解到,盡管在孤兒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運,創造人生。霍雷肖﹒阿爾杰的書讓他看到“一個掌握自己命運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注釋:①霍雷肖﹒阿爾杰(1832——1899),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共創作了100多部作品。他專門撰寫貧困男孩發奮圖強最終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襤褸的迪克》。——節選自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加拿大的兩位科學家將觀看電視的人大腦神經與測試儀器連在一起,得出結論:電視主要是在和我們的身體而不是心智對話。具體來說,人類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鐘才能為復雜的刺激提供適當感覺閉合,而電視拒絕給我們這半秒鐘。媒體研究專家盧格曼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認為,書籍是與我們左腦交流,電視使我們頭腦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對于習慣電視畫面的孩子來說,閱讀印刷媒體是痛苦的,幾乎令人無法忍受,它無法適應我們目光跳動的習慣。——節選自許知遠《電子時代的閱讀》1.根據(材料一),周國平將閱讀定義為?2.你從(材料三)中得出哪些結論?3.閱讀上述材料,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閱讀各種無用而有趣的讀物是為了消遣,在時光的消磨里獲得精神的啟迪和享受。B.中美兩國在圖書館數量、人均閱讀量上的差異,可能是兩國創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C.從我國圖書暢銷書類型看,我國國民閱讀的取向過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與享受。D.習慣電視畫面可能會不習慣閱讀紙質文本,可控制看電視時間,更多地閱讀書籍。4.我國國民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你有哪些建議?三、語言表述14.西昌市很多單位和小區都配有廢舊衣物回收箱,經調查情況如下圖:請認真讀圖,用簡潔的文字概括該圖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現數字)。四、寫作15.按照題目和要求作文。說到眼淚,你會想到什么呢?眼淚有時候是軟弱,有時候是堅強,有時候是懺悔,有時候是寬容,有時候是羞怯,有時候是勇氣,有時候是失敗,有時候是成功……請以“眼淚”為題目作文。要求:①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④文中不要出出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D【解析】

A.句式雜糅,應該為“原因是裝飾家居”和“出于裝飾家居的需要”;B.成分殘缺,應該在“戰斗機”后加“能力”;C.語序不當,應該把“從現在起到明年5月份”放到“宣布”后。故選D。2、C【解析】

C項有誤,應為: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3、C【解析】

要求學生識記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ABD三項正確,C項“隋唐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及鄉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錯誤,應該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及鄉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4、B【解析】

試題分析:A項,語序不當,“踐行”和“培育”互換位置;B項,正確;C“至少”與“以上”矛盾;D項,主語一致時,關聯詞在主語后,應該改為“誠信不僅……,而且……”。故答案為B。5、A【解析】

A項:正確讀音:yīn/yānjué/jiáotiáo/diào,每對讀音都不同,答案選A;B項:正確讀音:rú/nuòshì/shìduō/chù,侍奉∕恃才傲物,讀音相同;C項:正確讀音:qǐ/yǐpíng/bǐngdù/dù,置之度外∕度日如年,讀音相同;D項:正確讀音:pì/pìsǎn/sànpū/fù,譬如∕偏僻,讀音相同。6、(1)校園欺凌在很多國家普遍存在,是不少國家中小學教育中的頑疾。(2)第一,政府及時出臺預防和治理校園暴力對策方案,如開通舉報校園暴力的熱線電話,加強學校周圍安全巡邏。第二,學校對教師加強反校園欺凌的培訓,加強對學生的人性教育。第三,家長要及時處理孩子身上的問題,教育并幫助孩子。【解析】

(1)這是一道綜合性試題。對于解答材料的整合與探究這類題目,一定要將幾則材料內容都認真研讀,找到幾則材料關注的共性問題,加以整合,嘗試著從中篩選、概括一條最主要的信息。如可概括為校園欺凌在很多國家(材料一的我國、材料二的韓國、材料三的日本)普遍存在,是不少國家中小學教育中的頑疾。(2)篩選信息有三個原則:帶著題目,通讀全文,把握大意。對照考題,找到答題區,篩選出相關的語言材料,選好答題的角度,組織好答題的語言。快速瀏覽全文,驗證答案。如可分析“韓國政府分別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連續出臺了預防和治理校園暴力對策方案,并開通了舉報校園暴力的24小時電話117熱線,將學校周圍二百米內設為警察負責區,并加強學校周圍安全巡邏”“加強人性教育才能從源頭上疏解引發暴力的誘因”“日本國會在2013年通過了《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日本文部科學省要求學校教職員工接受相關培訓,還將應對校園欺凌的表現納入教師的評估系統”等句,這是政府行為和學校、教師的角度思考解決的辦法。當然,還可以從家長的角度思考解決的辦法。7、但余鐘磬音會當凌絕頂感極而悲者矣昨夜江邊春水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解析】

詩文名句默寫試題的題型主要是填寫題,復習詩文名句,首先是要記誦清楚背誦的詩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確理解詩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內容;第三是要記清楚詩文名句中的每個字,默寫詩文名句不能寫錯別字。此題要注意“磬”“凌”等字的書寫。8、人物言行的矛盾:示例一:《儒林外史》中范進在母親死后守孝期間不肯用奢侈的杯箸,卻毫不猶豫地吃了大蝦圓子。他言行的矛盾正諷刺了他的虛偽可笑。示例二:《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中《變色龍》一文寫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一會說天熱了要脫大衣,一會說天冷了要穿大衣,前后言行的矛盾正諷刺了他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惡嘴臉。夸張變形的描寫:示例一:《格列佛游記》寫到飛島國的拉格多科學院的教授們研究怎么從黃瓜里提取陽光,怎么將糞便轉化為食物等等,這些夸張的描寫諷刺了當時某些脫離實際的無聊的科學研究。示例二:《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中《一個小公務員之死》一文寫膽小的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不慎將唾沫濺到了前排將軍的身上,他唯恐將軍認為自己有意冒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將軍道歉,惹來將軍不耐煩的訓斥而恐懼致死,這樣夸張的描繪諷刺了沙皇俄國社會極端恐怖所造成的人們的精神異化和心靈扭曲。【解析】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根據自己的閱讀積累從“人物言行的矛盾”“夸張變形的描寫”兩個角度賞析即可。如:范進中舉發瘋,胡屠戶打了范進一巴掌,再也回不過手指來,都是寓諷刺于夸張之中。這些高度的夸張突出了本質。范進對名利的潛心追求把命運押在科舉業上,若癡若狂的精神狀態;胡屠戶的勢利、迷信、愚蠢都是人物性格的本質。作者把這些真實本質的東西通過變形、夸張,使其原形畢露。這樣就達到意趣橫生,諷刺之光四射,起著深刻批判作用。再如《格列佛游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欲、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在這篇著名的小說里,他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沙皇專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廣泛的藝術概括性。小說的內容富有喜劇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官走來斷案。在斷案過程中,他根據狗是或不是將軍家的這一基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作者通過這樣一個滑稽的故事,把諷刺的利刃對準沙皇專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動政權爪牙們的無恥和丑惡和人性的扭曲。最突出的是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從他對下屬、對百姓的語言中表現他的專橫跋扈、作威作福;從他與達官貴人有關的人,甚至對狗的語言中暴露他的阿諛奉承,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從他污穢的謾罵隨口噴出來揭開他貌若威嚴公正里面的粗俗無聊。同時,作者故意很少寫他的外貌神態,令人可以想象:此人在說出這一連串令人難以啟齒的語言時,竟然是臉不變色心不跳的常態,由此更突出了這一人物丑惡的嘴臉、卑劣的靈魂。二、閱讀9、1.B2.這兩句詩用工整的對偶句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當時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體現了詩人的憂國情懷。【解析】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賞析詩歌的能力。B頸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所用修辭是雙關,不是比喻。故答案為B。2.試題分析: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通常解題思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達效果。“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涼的自然景象比喻國事的衰微,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緊緊的聯系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當時風雨飄搖的危急的形勢,極深切地表現了作者的愛國情懷。本題也可以從對偶修辭的角度賞析。古詩詞句子的賞析,要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揣摩、推敲語句的妙處。賞析可以從詩句的特色,或修辭,或表達方式,或遣詞造句,或表現手法,或表現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10、1.9.①一向②于是③更④親自2.①正碰上孫策去世,孫權的姐夫見到他認為不同于常人,將他推薦給孫權。②我認罪還來不及,不敢說什么。3.諸葛瑾回顧往事,既指出殷模放棄祖墳、帶領全家老小來歸順,跟著您征戰是有功,又指出如今辜負了圣上的恩德該受罰,暗示處理應慎重。退一步的勸說反而引起孫權的傷感,念起了舊日舊情。4.思慮有度、善于勸諫【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多古今異義詞,如“素”:一向。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而“遂”作為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值”:適逢。“卒”:死,去世。“異”:意動用法,以……為異。“謝過”:認罪。“不暇”,沒時間,來不及。3.文言文信息篩選。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如可分析諸葛瑾所說的“瑾與殷模等遭本州傾覆,生類殄盡。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歸圣化。在流隸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厲,陳答萬一,至令模孤負恩惠,自陷罪戾。臣謝過不暇,不敢有言”等句,即可整理出答案。因為這些話感動了孫權。因而才“特為君赦之”。4.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質,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點,我們可以分析具體事件,因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種描寫,因為通過描寫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從“瑾揣知其故,不敢顯陳,遂于權前為書,泛論物理,因以己心遙往忖度之。畢,以呈權”等句分析,可以看出思慮有度的人。從諸葛瑾替殷模說話的內容分析,可以看出諸葛瑾是一個善于勸諫的人。譯文:諸葛瑾字子瑜,瑯琊郡陽都縣人。東漢末年逃避禍亂來到江東,正碰上孫策去世,孫權的姐夫見到他認為不同于常人,將他推薦給孫權。和魯肅等人一起受到賓客的禮待,后來任孫權的長史,(又)改任中司馬。建安二十年,孫權派諸葛瑾出使蜀國與劉備互通友好,(他)和弟弟諸葛亮都在公事相會(時才)見面,結束后(他們)從不私下會面。諸葛瑾為人儀表堂堂、思慮有度,當時人們佩服他的寬宏高雅,孫權也很器重他,重大事情(都向他)征詢。(他)和孫權交談說話勸諫諷喻,未曾(有過)激烈直露(的言辭),(只是)略微顯示風度神采,大體講明意見要義,如果有不合(孫權心意的),就放棄(它)而去談其他事情,慢慢地再借其他事情來引起先前的話題,用類似的事情來求得孫權理解,因此孫權的意見往往就不再堅持。吳郡太守朱治,是孫權提拔的將領,(孫權對他)一向十分尊敬。孫權曾因事對他有怨恨,卻很難親自詰難斥責,懷恨在心不能釋懷。諸葛瑾揣摩明白了其中的緣故,但不敢公開說出來,于是在孫權面前寫信,廣泛地論說事物道理,借此用自己的想法來迂回揣測孫權的心意。寫完后,把信交給孫權,孫權很高興,笑著說:“我的思想解開了。顏淵的德行,使人更加親近,難道(不是)說的這樣的事情嗎?”孫權又曾怪罪校尉殷模,給他定的罪名令人感到意外。眾大臣很多人替殷模說情,孫權的憤怒更盛,和(眾人)反復爭辯,只有諸葛瑾默不作聲,孫權說:“子瑜為什么獨自不說話?”諸葛瑾離開坐席說:“我和殷模等人遭遇家鄉動亂,百姓幾乎死光了。(我們)放棄祖墳,扶老攜幼,撥開野草,(前來)歸依圣明的教化。在流亡的仆役中,蒙受著養育長生的幸福,(卻)不能相互自我督促激勵,(來)報答萬分之一(的恩德),以致于使殷模辜負圣上的恩德,自己陷于罪惡之中。我認罪還來不及,實在不敢說什么。”孫權聽了這些話很傷感,就說:“(我)特地為您赦免他。”11、1.D2.A3.從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形象性分析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文章第⑻⑼段所寫的內容除介紹了瑪雅金字塔回音背后的物理現象,將金字塔發聲的神秘現象歸結為“反射式衍射光柵”,還介紹了金字塔有此回音現象的另外獨特之的地方。據此,答案為D。2.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說明方法作用的理解。本題作答要在閱讀文章內容,根據文章的說明對象分析作答。本題說明的對象是“瑪雅金字塔回聲的原理”,用“古代瑪雅人金字塔與古代埃及人金字塔作對比”,意在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文章說明對象的特點。據此,A項最切合題意。故答案為A。3.試題分析:考查對說明文語言特點的理解。說明文語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學性、準確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1)本題可以從說明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角度進行分析。(2)本題可以從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準確性的角度進行分析作答。注意分析時要從語言特點的角度分析,不要從使用說明方法的角度分析。如“60米,塔高24米,共分9層”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詳細地說明了“羽蛇神金字塔”的外形(塔基、塔高),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12、1.石烹﹣陶器﹣青銅器﹣鐵制炊器。2.迄今為止是對時間的限制,說明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鍋,不排除以后會發現更早的鍋,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3.舉例子,具體有力的介紹了青銅甗的設計巧妙。【解析】1.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掌握。根據第二段,第三段,第六段和第九段的首句可知:我國炊器的演變是石烹﹣陶器﹣青銅器﹣鐵制炊器。2.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為了說明的更加準確,說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飾和限制的詞語。這句話中的“迄今為止”是對時間的限制,不排除以后會發現還要更早的鍋。這個短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3.本題考查說明方法。細讀第七段劃線句可知,這句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所以說明方法是舉例子,結合具體語境可知,這處舉例具體的介紹了青銅甗的設計巧妙的特點。13、1.閱讀是一個人的靈魂在文字構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的個人化的精神行為。2.①閱讀成就一個人長大后的命運與發展。②父母對閱讀的重視直接影響孩子的成就。3.A4.①父母自身對閱讀的關注與重視,會影響孩子,建議親子共同閱讀。②縮短看電視的時間,多接觸紙質閱讀材料;③對閱讀內容要適當進行引導,讓實際用途、消遣、精神的享受并存,提倡經典閱讀;④設置國家讀書節,開展全民讀書活動。【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閱讀”的定義的概括能力。在材料一的第三段中,周國平講述了“閱讀”的含義,用原文句子解釋即是“它是一個人的靈魂在一個借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這漫游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因而是一種個人化的精神行為”我們簡化該句,并能概括“閱讀”的定義。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能力。認真閱讀材料原文,從中總結出“閱讀”“父母對閱讀的重視”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作用。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大意的辨析能力。其中的A項表述不正確。原因是閱讀無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