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140.10
X55
DB5206
銅仁市地方標準
DB5206/T25—2018
代替DB522200/T107-2015
梵凈山名優紅茶審評規范
ThereviewspecificationofFanjingshanfamousqualityblacktea
2018-12-06發布2018-12-06實施
銅仁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5206/T25—2018
梵凈山名優紅茶審評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梵凈山名優紅茶的術語和定義、審評、質量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梵凈山名優紅茶審評。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T8302茶取樣
GB/T1448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
DB52/T532地理標志產品石阡苔茶
DB52/T1012梵凈山紅茶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梵凈山名優紅茶
以梵凈山區域內(江口縣、印江縣、松桃縣、石阡縣、沿河縣、德江縣、思南縣、玉屏縣)福鼎
大白茶、石阡苔茶等國家級良種或地方優良品種茶樹單芽、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為原料,經精湛加工
工藝加工而成的紅茶產品。
4審評
4.1審評條件
4.1.1環境
感官審評室應坐北朝南,北向開窗,面積不小于15㎡。室內色調為白色或淺灰色,無色彩、無異
味干擾。室內光線柔和、明亮,自然采光,無陽光直射。干評臺工作面照度應為1000lx;濕評臺照度
不低于750lx。自然光線不足時應有輔助照明,輔助光源光線應均勻、柔和、無色彩、無投影。評茶時,
保持安靜,控制噪音不得超過50dB。室內溫度宜保持在15℃~27℃。
4.1.2用具
4.1.2.1審評臺
1
DB5206/T25—2018
干評臺高度800mm~900mm,寬度600mm~750mm,臺面為黑色啞光;濕評臺高度為750mm~800mm,
寬度450mm~500mm,臺面為白色啞光。審評臺長度視實際需要而定。
4.1.2.2評茶專用杯碗
評杯呈圓柱形,高65mm,外徑66mm,內徑62mm,容量150mL。具蓋,蓋上有通氣孔,杯蓋上面外徑
72mm,下面內圈外徑60mm。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三個呈鋸齒形的濾茶口,口中心深3mm,寬2.5mm。
碗高55mm,上口外徑95mm,上口內徑90mm,下底外徑60mm,下底內徑54mm,容量250mL。
4.1.2.3評茶盤
木板或膠合板制成,正方形,外圍邊長230mm,邊高33mm,盤的一角開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
上寬50mm,下寬30mm。涂白色油漆,要求無氣味。
4.1.2.4分樣盤
木板或膠合板制成,正方形,內圍邊長320mm,邊高35mm。盤的兩端各開一缺口,涂以白色,要求
無氣味。
4.1.2.5白色搪瓷葉底盤
長方形,規格:長230mm,寬170mm,邊高30mm。
4.1.2.6稱量用具
天平,感量不低于0.1g。
4.1.2.7計時器
定時鐘或特制秒表,精確到秒。
4.1.2.8其他
a)刻度尺:刻度精確到毫米;
b)網匙:不銹鋼網制半圓形小勺,用于撈取碗底沉淀的碎茶;
c)茶匙:白瓷湯匙,無花紋,容量約10mL;
d)其他用具:燒水壺、電爐、塑料桶等。
4.1.3審評用水
采用在銅仁市行政區域內銷售的桶裝純凈水,無純凈水銷售的區域選用的水質理化指標及衛生指
標應符合GB5749要求。同一批茶葉審評用水水質應一致。
4.1.4審評人員
茶葉審評人員具有《評茶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身體健康無異味,個人衛生條件好,審評前不
吸煙、飲酒、食辛辣味食品和使用香脂類的化妝用品。
4.2取樣
按GB/T8302的規定執行。
4.3審評因子
2
DB5206/T25—2018
梵凈山名優紅茶審評時按“五項因子”內容進行,包括茶葉的外形(形狀、嫩度、色澤、勻整度
和凈度)、湯色、香氣、滋味和葉底。
4.3.1外形
4.3.1.1形狀
產品的造形、輕重、大小、粗細、寬窄、長短。
4.3.1.2嫩度
產品原料的生長程度。
4.3.1.3色澤
產品的顏色和光澤度。
4.3.1.4勻整度
產品形狀的完整程度,產品色澤的均一程度。
4.3.1.5凈度
茶梗、茶片及非茶類夾雜物的含量。
4.3.2湯色
茶湯的顏色種類與色度、明暗度和清濁度。
4.3.3香氣
香氣的類型、濃度、純度、持久度。
4.3.4滋味
茶湯的濃淡、厚薄、醇澀、純異和鮮鈍等。
4.3.5葉底
葉底的嫩度、色澤、明暗度、勻整度(包括嫩度的勻整度和色澤的勻整度)和葉張程度。
4.4審評方法
4.4.1外形審評
將縮分后的有代表性茶樣200g~250g,置于評茶盤中,雙手握住茶盤對角,用回旋篩轉法,使茶
樣按粗細、長短、大小、整碎順序分層并順勢收于評茶盤中間,根據上層、中層、下層,按4.3.1的審
評內容,用目測審評茶葉形狀、色澤、凈度和勻整度。用手感方法掂估茶葉身骨輕重。
4.4.2茶湯制備
從評茶盤中扦取充分混勻的有代表性的茶樣3.0g,茶水比為1:50,置于相應的評茶杯中,注滿沸
水、加蓋、計時,沖泡5min后按沖泡順序依次等速將茶湯濾入評茶碗中,茶湯濾盡,葉底留在杯中,
按香氣(熱嗅)、湯色、香氣(溫嗅)、滋味、香氣(冷嗅)、葉底的順序逐項審評。
4.4.3內質審評
3
DB5206/T25—2018
按香氣(熱嗅)、湯色、香氣(溫嗅)、滋味、香氣(冷嗅)、葉底的順序逐項審評。
4.4.3.1香氣
審評香氣時,一手持杯,一手持蓋,靠近鼻孔,半開杯蓋,嗅評從杯中散發出來的香氣,每次持
續2s~3s,隨即合上杯蓋。可反復1次~2次。根據4.3.3的審評內容判斷香氣的質量。并熱嗅(杯溫75℃
左右)、溫嗅(杯溫45℃左右)、冷嗅(杯溫接近室溫)結合進行。
4.4.3.2湯色
審評湯色時用目測根據4.3.2的審評內容審評茶湯,審評時應注意光線、評茶用具對茶湯審評結果
的影響。
4.4.3.3滋味
用茶鑰取適量(約5mL)茶湯于口中,用舌頭讓茶湯在口腔內循環打轉,使茶湯與舌頭各部位充分
接觸,并感受刺激,隨后將茶湯吐入吐茶桶中或咽下,根據4.3.4的審評內容審評滋味,最適宜的茶湯
溫度在50℃左右。
4.4.3.4葉底
將杯中的茶葉全部倒入白色搪瓷葉底盤中,加入適量清水,讓葉底漂浮起來,根據4.3.5的審評內
容,用目測、手感等方法審評葉底。
4.5評茶計分
4.5.1評分形式
4.5.1.1獨立評分
整個審評過程由一個或若干個評茶員獨立完成。
4.5.1.2集體評分
整個審評過程由三個或三個以上(奇數)評茶員一起完成。參加審評的人員組成一個評茶小組,
推薦其中一人為主評,審評過程中由主評先評出分數,其他人員根據品質標準對主評出具的分數進行
修改和與確認,對觀點差異較大的茶進行討論,最后共同確定分數,如有爭論,投票決定。并加注評
語,評語引用GB/T14487中的術語。
4.5.2評分方法
茶葉品質順序的排列樣品應在二只以上,評分前工作人員對茶樣進行分類、密碼編號,審評人員
在不了解茶樣的來源、密碼條件下進行盲評,根據審評知識與品質標準,按外形、湯色、香氣、滋味
和葉底“五因子”,采用百分制,在公平、公正條件下給每個茶樣每項因子進行評分,并加注評語,
評語引用GB/T14487中的術語。
4.5.3分數確定
4.5.3.1每個評茶員所評的分數相加的總和除以參加評分的人數所得的分數。
4.5.3.2當獨立評分評茶員人數達五人以上時,可在評分的結果中去除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其
余的分數相加的總和除以相應人數所得的分數。
4.5.4結果計算
4
DB5206/T25—2018
將單項因子的得分與該項因子的評分系數相乘,并將各個乘積值相加,即為該茶樣的總得分。梵
凈山名優紅茶各因子系數為:外形20%;湯色15%;香氣25%;滋味30%;葉底10%計算公式如下:
Y=A*a+B*b+…+E*e
式中:
Y——茶葉審評總得分;
A、B…E——各品質因子的審評得分;
a、b…e——各品質因子的評分系數。
4.5.5結果評定
根據計算結果審評的名次按分數從高到低的次序排列。
如遇分數相同者,則按“滋味→外形→香氣→湯色→葉底”的次序比較單一因子得分的高低,高
者居前。
5質量要求
5.1感官指標
應具有梵凈山名優紅茶相應茶葉品種的品質特征,無非茶類夾雜物,無異味、無霉變,符合上級
有關部門頒發的名優紅茶實物標準樣的要求。梵凈山名優紅茶感官品質應符合DB52/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水源鎮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棠湖中學2025年高三聯考數學試題(聯考)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學2025年初三教學質量檢查(二統)數學試題含解析
- 武漢傳媒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省西安電子科技中學2025屆下學期初三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西經貿職業學院《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法規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蘇南京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元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京中醫藥大學《長沙文化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海洋大學《和聲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度河南省水務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2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CJT156-2001 溝槽式管接頭
- 人力資源外包投標方案
- 09畢業設計任務書
- (通用)中考數學總復習 第三章 函數 第4節 反比例函數課件 新人教
- 屋面開洞施工方案,好(全面完整版)
- 涂層厚度檢測記錄(共10頁)
- 水書釋義字表
- 天文導航技術發展綜述
- 三甲醫院財務工作流程圖
- 4S店三表一卡標準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