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四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和諧是人類的共同理想和審美追求,中國建筑藝術的和諧美,是“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在建筑藝術中的反映和體現。建筑藝術的和諧美,影響到營造觀念的各個方面。在布局安排上,中國建筑以群體組合見長,講究各單體建筑物的橫向有序鋪排,各單體之間又用廊柱等結構將它們聯結為一個龐大的建筑群體;在建筑方位、建筑色彩以及建筑空間分割等方面,又深受陰陽、五行等觀念之影響,將人、自然與建筑物構成一個有機和諧的整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觀,是中國建筑最基本的哲學內涵。中國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強烈的“尚中”情結,集中體現在對中軸線意識的強化和運用上。中軸線南北貫穿,建筑物左右對稱,秩序井然,成為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傳統。考古發掘資料表明,至少在周代,院落空間已呈均衡對稱,就已經出現了中軸線,進而南北方位逐漸與東西方位分野。面南為貴以后,南北軸線逐漸成為主軸線,重要建筑及空間位置正處于中軸線上。與中軸線建筑形式美相關的是中國傳統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的建筑形象,在審美視覺上給人以安穩、持重、冷靜、坦然之感。但是,建筑的布局絕不是一種理想化的產物,這種理想的對稱均衡模式也不是絕對的,它往往受制于具體的場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匠人往往通過巧妙的藝術處理,在改變絕對對稱關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在觀感上仍獲得對稱均衡的審美效果。體量也是建筑藝術和諧美的一個重要品質。傳統建筑是皇權的象征,禮制的標幟,不同功能的建筑都要求有不同的體量。宮殿、都城、壇廟、陵寢等建筑形制,只有用巨大的有等級的體量,才能象征皇權的尊貴威懾和禮制的森嚴秩序,才能更有力地彰顯人與社會之“和”。儒家崇尚“大壯”之美,正是這一觀念的反映。儒道兩家都講“和”,都講“天人合一”。如果說,儒家思想通過宮殿、都城、陵寢、宗廟、民居等建筑形態,規范了倫理道德,以情與理的統一為審美理想,孜孜以求人與社會之和諧的話,那么,道家思想之于建筑則是以心與物的統一為審美理想,通過旨在追求人與自然之和諧的園林這一建筑形式,為文人士大夫的暢懷游心提供了一個自由之境。園林藝術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滲透與和諧統一。它通過借景、對景、隔景、分景和空間處理等多種造園手法,創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佳境,使自然美與藝術美達到了高度統一與融合。儒家禮制思想影響下的功能性建筑所講究的統一、均衡、對稱、裝飾等形式美原則,在園林建筑中都成了大忌,園林的和諧是由雜多和差異而構成的優美。中國園林建筑的和諧之美,正在于它所營造出的虛實相生、動靜相濟、淡雅幽遠、自然含蓄而又韻味無窮的意境之美。(摘編自劉月《和諧:中國傳統建筑審美之維》)材料二:道家哲學的核心是“道法自然”。中國傳統園林首要原則——“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顯然受到了素樸天然的道家思想的影響。古典園林營造手法多樣,其中之一就是借景。利用自然地形和環境來組織空間,精心布局,把某個景觀以外的風景巧妙地引“借”到此景觀自身,成為其一部分,這種手法就是“借景”。所“借”之景既可以是實景,也可以是虛景。“借”實景之例如頤和園,以大手筆“借”引了附近的西山之景,盡管源自人之巧思,但卻宛如天成。中國古典園林也善于借影、聲、光、香等虛景。《紅樓夢》中大觀園有一亭,名“沁芳”,水光借繞堤翠柳而顯得澄碧,流水借隔岸花香而沁得芬芳,小亭從而浸潤于縹緲清香及瀲滟水色之中,這應該是一例“借”虛景之佳作。甚至從園林景觀的命名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建筑與自然互映融會的情趣,比如,在“鋤月軒”里可以體會到“自鋤明月種梅花”的閑適。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更多倚重于道家順應天然的思想。中國文化中的儒道互補的文化取向在典型的前庭后園式的中國庭院建筑形態中可窺一斑。前庭后園的空間結構中,整個建筑群的前部是主體建筑,供人日常居住并且進行社會交流;后部的花園則是冶游休憩之所。在前部的居住之地,士子文人執禮有節,履行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典訓;在后部的冶游之處,他們優游閑適,享受著世外桃源般幽雅無羈的生活情趣。正屋主室的嚴格對稱透出了儒家對于倫理秩序的講究;花園風景的迂回曲折則體現出道家對于自然情趣的追求。一座庭園的結構安排隱然融會了兩種處世立身的精神訴求。(摘編自汪洪瀾《天人合一: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哲學》)材料三:“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筑群分成三大塊,以中軸線對稱分為東、中、西三路布局,借助水面,與緊鄰的拙政園、忠王府融會貫通,保持建筑風格的一致。主庭院建筑環繞水面,形成一種向心、內聚的格局,使人感到開朗寧靜。在建筑色彩上,保留了蘇州特有的清淡、秀麗的黑白色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室內運用光線來做設計,菱形、海棠形、方形等樣式的漏窗依墻而設,伴隨太陽移動形成動人的光影效果。觀賞者盡管處在現代化的建筑中,卻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氛圍。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建筑“天人合一”的觀念,深受儒道思想的影響,是中國的哲學內涵在建筑上的最基本體現。B.中國古代建筑重視中軸線的作用,南北軸線逐漸成為主軸線,東西方位的建筑相對而言不再重要。C.園林建筑和諧之美,有儒家思想影響下由雜多與差異構成的優美,也有道家思想影響下韻味無窮的意境之美。D.前庭后園式的庭院建筑形態是儒道互補思想在建筑領域的具體體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得以統一。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傳統建筑群的均衡之美,即使受到具體場地、地形、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也往往不會缺失,這得益于匠人巧妙的藝術處理。B.如果宮殿、壇廟、陵寢、民居等建筑形制,沒有用巨大的有等級的體量,儒家所崇尚的“大壯”之美就無從體現。C.園林之景借助命名可增添情趣,如蘇州園林“風來亭”就是借助虛景的典例,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長風送月來”的愜意。D.士子文人在主體建筑執禮有節,在后部的花園優游閑適,足見修齊治平的理想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可以和諧相融。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不能體現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傳統建筑特點的是()A.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寫阿房宮,有“前殿阿房,東西四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的記載。B.中國所稱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有聯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廈等等,圍繞著一個或若干個庭院或天井建造成的。C.《紅樓夢》中,賈母等在綴錦閣吃酒,命梨香院的女孩子們在藕香榭奏樂,賈母說“就鋪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著水音更好聽”。D.故宮的部分房屋設計,用統一的柱子等距離排放,柱后窗門樣式相同或相近,屋室多為左右對稱,或是在柱邊放置大小齊一、數量齊一的臺基。4.“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出自明朝著名造園家計成的《園冶》,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蘇州博物館新館”是建筑大師貝聿銘的杰作,請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它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哪些理念。【答案】1.C2.B3.C4.①“人作”,在園林設計中,借景、對景等多種造園手法,源自人之巧思;“天開”,追求的是自然美與藝術美高度統一,宛如天成。②“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追求素樸自然。5.①講究群體組合的和諧之美,新館與拙政園、忠王府保持建筑風格一致;②講究對稱均衡之美,新館東、中、西三路布局,在改變絕對對稱關系后保持原有均衡追求,使人產生和諧之感;③講究色彩的和諧,新館保留蘇州特有的清淡、秀麗的黑白色調,與蘇州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④善于借景,善于利用自然地形和環境來組織空間,精心布局;借助水面增添意境之美;善于借助窗子與光線營造韻味無窮的效果。【解析】【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有儒家思想影響下由雜多與差異構成的優美”錯誤,張冠李戴。原文是說“儒家禮制思想影響下的功能性建筑所講究的統一、均衡、對稱、裝飾等形式美原則,在園林建筑中都成了大忌,園林的和諧是由雜多和差異而構成的優美”,可見,“由雜多和差異而構成的優美”并不是在“儒家思想影響下”產生的。故選C。【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B.“民居……沒有用巨大的有等級的體量……”錯誤,原文是說“宮殿、都城、壇廟、陵寢等建筑形制,只有用巨大的有等級的體量”,不包括“民居”;“儒家所崇尚的‘大壯’之美就無從體現”錯誤,說法絕對化,原文是說“儒家崇尚‘大壯’之美,正是這一觀念的反映”。故選B。【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A.體現了儒家崇尚的“大壯”之美。B.建筑物構成一個有機和諧的整體,體現了儒家崇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C.不能體現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傳統建筑特點。D.體現了儒家禮制思想影響下的功能性建筑所講究的統一、均衡、對稱、裝飾等形式美原則。故選C。【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從材料一“園林藝術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滲透與和諧統一。它通過借景、對景、隔景、分景和空間處理等多種造園手法,創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佳境”和材料二“古典園林營造手法多樣,其中之一就是借景”“中國古典園林也善于借影、聲、光、香等虛景”可知,“人作”,在園林設計中,借景、對景等多種造園手法,源自人之巧思;從材料一“創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佳境,使自然美與藝術美達到了高度統一與融合”和材料二“在一定意義上,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更多倚重于道家順應天然的思想”可知,“天開”,追求的是自然美與藝術美高度統一,宛如天成。從材料二“中國傳統園林首要原則——‘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顯然受到了素樸天然的道家思想的影響”可知,“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追求素樸自然。【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一“在布局安排上,中國建筑以群體組合見長,講究各單體建筑物的橫向有序鋪排,各單體之間又用廊柱等結構將它們聯結為一個龐大的建筑群體”和材料三“借助水面,與緊鄰的拙政園、忠王府融會貫通,保持建筑風格的一致”可知,講究群體組合的和諧之美,新館與拙政園、忠王府保持建筑風格一致;從材料一“與中軸線建筑形式美相關的是中國傳統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和材料三“以中軸線對稱分為東、中、西三路布局”可知,講究對稱均衡之美,新館東、中、西三路布局,在改變絕對對稱關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產生和諧之感;從材料二“中國古典園林也善于借影、聲、光、香等虛景”和材料三“在建筑色彩上,保留了蘇州特有的清淡、秀麗的黑白色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可知,講究色彩的和諧,新館保留蘇州特有的清淡、秀麗的黑白色調,與蘇州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從材料二“古典園林營造手法多樣,其中之一就是借景。利用自然地形和環境來組織空間,精心布局……”和材料三“主庭院建筑環繞水面,形成一種向心、內聚格局,使人感到開朗寧靜”“室內運用光線來做設計,菱形、海棠形、方形等樣式的漏窗依墻而設,伴隨太陽移動形成動人的光影效果”可知,善于借景,善于利用自然地形和環境來組織空間,精心布局;借助水面增添意境之美;善于借助窗子與光線營造韻味無窮的效果。(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一日三秋劉震云老景是安陽湯陰人,湯陰離殷墟近,販賣古董方便,老景二十歲起,便跟著人販賣古董。轉眼二十年過去,老景販賣古董賺了錢,便在湯陰縣城古衙邊買了一塊地,蓋起一座院落。湯陰古衙一帶,是縣城最繁華的地段。院落三進三出。院落蓋起,老景想在門頭懸一塊門匾。他看清朝和民國留下來的大宅,門頭上都懸一塊匾;匾上鏤空雕字,要么是“榮華富貴”,要么是“吉祥如意”等。門匾在外邊風吹日曬,雨淋雪打,需要一塊好木頭,要么是楠木,要么是檀木,要么是棗木。老景的二姑家,在鹽津塔鋪,年前剛蓋好院落。年關,老景到塔鋪串親,吃飯間,聞知塔鋪的木匠老范,當年買了一棵兩百多年的大棗樹,棗樹被解成板,打成了桌椅板凳,但有一塊樹心,還留在家里,便到老范家查看。一看這樹心不俗,有年頭,又堅硬似鐵,便花了二百塊錢,從老范手里,買走了這塊樹心。安陽林州,有專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錢比普通木匠貴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藝數一數二的,是一個叫老晉的人。老景把老晉請到家,讓老晉查看這塊樹心。老晉用手指叩了叩樹心,又把樹心翻來覆去查看半天,點點頭:“不錯,是塊好木頭”。“當得起門頭?”“當得起是當得起,關鍵是,想雕個啥?”“‘榮華富貴’或‘吉祥如意’。”“到底想雕啥?”老景:“門頭上的字,都是一個意思,你看著辦吧。”雕一塊門匾,需要八到十天的工夫,老晉便在老景家的新院子里住了下來。老景新蓋的院子,老景家還沒搬進來,老晉一個人先住了進去。當然屋子還是空的,只是在前院一間偏房里,給老晉搭了個床鋪。老晉住進來頭一天上午,將“榮華富貴”四個字從字帖拓到紙上,又將“吉祥如意”四個字從字帖拓到紙上,將兩幅字攤在院子里,衡量該雕哪一款。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不是兩幅字在含義上有什么差別,而是在計算二者的筆畫;筆畫稠的字雕刻起來麻煩,鏤空之后,筆畫與筆畫間連接的木頭薄,每下一刀,都要仔細思量;筆畫少的,筆畫和筆畫之間,不用動的木頭多,連接的木頭厚實,雕刻起來省工省力。兩者各四個字,其中都有稠字,筆畫計算下來,兩者數目差不多,花的工夫也差不多,所以猶豫。正猶豫間,一人踱步到院子來,背著手,打量老景家的院落。從前院踱到中院,又踱到后院,半天工夫,又回到前院。老晉看他打量院落的眼神,像是頭一回進著院落,知道是一個生人,便說:“客人看看就走吧,我也不是這里的主人,只是被人家雇來干活的。你呆的時間久了,主人知道了,面皮上不大好看。”那客人再打量一眼院落,問:“這院落的結構,是從安陽馬家大院套來的吧?”“我只是個木匠,不是磚瓦匠,看不透房子的蓋法。”“可是,結構跟馬家大院像,一磚一瓦的蓋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負了這些磚瓦和這個地段。”又說,“看似房子的蓋法有差池,區別還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無點墨啊。”“聽客人話的意思,你是個讀書人?”“讀書談不上,愛四處走走。”客人又說,“剛去古衙參觀,看這邊新起一座院落,大門開著,就進來看了看,老人家,打擾了。”說完,便向院外走。這時看到地上放著兩幅字,一幅是“榮華富貴”,一幅是“吉祥如意”,又停住腳步:“這是要干嗎?”“我是一個木匠,主人要雕一個門匾,讓我從中選一幅字。”客人笑了:“不是我愛多說話,這兩款字,和這房子蓋得一樣,都太俗。”“我剛才猶豫,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這兩款字,我雕了一輩子,也雕煩了。”老晉又問,“客人,你是讀書人,你有什么好主意?”“我有主意,你替人家干活,你也做不了主呀。”“主人跟我交代,門匾上雕什么,由我做主。”客人笑了:“這就是胸無點墨,也有胸無點墨的好處。那我替你想一想。”客人低頭沉吟半天,仰起頭說:“有一個詞,平日也見過,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思,這在人和人之間,是一句頂一萬句的話呀。”“問題是,這話放到門頭上合適嗎?”“這話放到門頭上,當然意思就轉了,說的就不是人和人的關系,而是人和地方的關系,在這里生活一天,勝過在別處生活三年,你說合適不合適?”老晉拊著掌說:“這話有深意,而且不俗,我喜歡,我就雕這個。”客人走后,老晉開始在棗木上雕刻“一日三秋”四個字。其實,老晉雕“一日三秋”四個字,并不是看中這四個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晉并不計較,主要是“一日三秋”四個字,比“榮華富貴”或“吉祥如意”四個字,筆畫少一半還多,雕刻起來少費工夫。待雕好,請老景過來看。老景看后,愣在那里:“你咋雕了個這,不是說好雕‘榮華富貴’或‘吉祥如意’嗎?”“那兩款都太俗,這個不俗。”接著,老晉將那客人對“一日三秋”的解釋,向老景解釋一遍。老景:“這個是不俗,得向人解釋,‘榮華富貴’和‘吉祥如意’是俗了,但大家一看就明白。現在,等于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了。事先,你咋不告訴我呢?”“你不是說,讓我做主嗎?”老景哭笑不得:“我是說讓你在‘榮華富貴’和‘吉祥如意’間做主,你咋做到外邊了呢?”“既然這樣,你再找塊板子,我重新雕就是了。”“罷了罷了,一塊門匾,怎么掛不是掛,別再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了。”老景又說,“‘一日三秋’,說起來也不是壞詞。”老晉松了一口氣:“可不。”(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晉嫌筆畫稠的字雕刻麻煩,木頭薄時動刀還得仔細思量,他就挑筆畫少的雕刻,由此來看老晉是有點小心眼的實在人。B.老景雖沒有多高的文化,但他能理解客人對“一日三秋”的解釋,這是他認為“一日三秋”不是壞詞的重要原因。C.老景先花大價錢找門匾木料、雇名匠雕刻,后來卻說“一塊門匾,怎么掛不是掛”,說明他對門匾的態度是矛盾的。D.新院落蓋在縣城最繁華的地段,三進三出,門匾選用百年棗樹心來做,暗含了老景對美好庭院生活的殷殷期望。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雖然都是對門匾內容進行斟酌,但老晉、老景、客人三人的心理各有不同,這樣寫利于刻畫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B.小說人物語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如老晉的“當得起”“想雕個啥”,客人的“差池”“胸中有無點墨”等,個性化色彩明顯。C.“門匾”這個道具在小說中兼具多重作用,但主要的作用是為了表現湯陰人是富有文化底蘊的。D.小說的人物對話既推進了情節發展,又能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也能更深入地表現人物的心理,極具藝術表現力。8.小說開頭繁雜而舒緩,結尾收束卻簡潔明快,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9.你認為作者設計“客人”這一形象有什么用意?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答案】6.C7.C8.①開頭部分敘述繁雜,對與雕刻門匾相關的人和事進行了詳實的交代,為后文情節發展做足了鋪墊。②結尾部分以對話的方式,簡潔地寫出了老景對門匾題字的接受和老晉的心理,言簡意深,令人回味。9.①便于推動小說情節發展,正是客人的出現使老晉的難題得到解決,使“一日三秋”門匾題字的出現更符合情理。②使人物形象多樣而立體,客人在身份、志趣、性格等方面與老景、老晉形成鮮明對比,在對比中使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多樣而立體。③豐富了文章主旨,借客人之口,傳達出對人、地、文化關系的深刻思考,使小說主題更加厚重。【解析】【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說明他對門匾的態度是矛盾的”錯,這里表現房子主人胸中無點墨。故選C。【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C.“主要的作用是為了表現湯陰人是富有文化底蘊的”錯,通過對匾額的不同態度,表現人物的不同性格。故選C。【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的作用的能力。①開頭部分敘述繁雜,由“轉眼二十年過去,老景販賣古董賺了錢,便在湯陰縣城古衙邊買了一塊地,蓋起一座院落”“他看清朝和民國留下來的大宅,門頭上都懸一塊匾;匾上鏤空雕字,要么是‘榮華富貴’,要么是‘吉祥如意’等。門匾在外邊風吹日曬,雨淋雪打,需要一塊好木頭,要么是楠木,要么是檀木,要么是棗木”“一看這樹心不俗,有年頭,又堅硬似鐵,便花了二百塊錢,從老范手里,買走了這塊樹心”“安陽林州,有專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錢比普通木匠貴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藝數一數二的,是一個叫老晉的人”等可知,對與雕刻門匾相關的人和事進行了詳實的交代,為后文情節發展做足了鋪墊。②由“罷了罷了,一塊門匾,怎么掛不是掛,別再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了”“老晉松了一口氣:‘可不’”可知,結尾部分以對話的方式,簡潔地寫出了老景對門匾題字的接受和老晉的心理,言簡意深,令人回味。【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①便于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由“客人低頭沉吟半天,仰起頭說:‘有一個詞,平日也見過,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思,這在人和人之間,是一句頂一萬句的話呀’”可知,正是客人的出現使老晉的難題得到解決,使“一日三秋”門匾題字的出現更符合情理。②使人物形象多樣而立體,由“這話放到門頭上,當然意思就轉了,說的就不是人和人的關系,而是人和地方的關系,在這里生活一天,勝過在別處生活三年,你說合適不合適”“其實,老晉雕‘一日三秋’四個字,并不是看中這四個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晉并不計較,主要是‘一日三秋’四個字,比‘榮華富貴’或‘吉祥如意’四個字,筆畫少一半還多,雕刻起來少費工夫”“我是說讓你在‘榮華富貴’和‘吉祥如意’間做主,你咋做到外邊了呢”等可知,客人在身份、志趣、性格等方面與老景、老晉形成鮮明對比,在對比中使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多樣而立體。③豐富了文章主旨,由“可是,結構跟馬家大院像,一磚一瓦的蓋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負了這些磚瓦和這個地段”“看似房子的蓋法有差池,區別還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無點墨啊”“這話放到門頭上,當然意思就轉了,說的就不是人和人的關系,而是人和地方的關系,在這里生活一天,勝過在別處生活三年,你說合適不合適”可知,借客人之口,傳達出對人、地、文化關系的深刻思考,使小說主題更加厚重。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親戚,上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按之,無狀。彥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跡,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上令彥博讓征。他日,征入見。言于上曰:“臣聞君臣同體宜相與盡誠若上下但存形跡則國之興喪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詔。”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為良臣,勿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異乎?”對曰:“稷、契、皋陶,君臣協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龍逢、比干,面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上神采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諫。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弒,世基等亦誅。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毋惜盡言。”或上言秦府舊兵宜盡除武職,追入宿衛。上謂之曰:“朕以天下為家,惟賢是與,豈舊兵之外皆無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廣朕德于天下也。”上謂公卿曰:“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者,與人同利故也。秦始皇營宮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麗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縱之不已,則危亡立至。朕欲營一殿,材用已具,鑒秦而止。王公已下,宜體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間,風俗素仆,衣無錦繡,公私富給。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上曰:“然。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有刪改)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臣聞君臣A同體B宜相與盡C誠D若上下E但存F形跡G則國之興喪H尚未可知。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與已有血緣或姻親關系的人。B.再拜,與“再拜獻大王足下”(《鴻門宴》)中的“再拜”都表示拜兩次以示恭敬之意,書信中用作對平輩或朋友的敬語。C.弒,殺、殺死。封建時代臣殺君、子殺父母均可稱為“弒”。D.“若縱之不已”與“沛公已出”(《鴻門宴》)兩句中的“已”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有人告發魏征,太宗派溫彥博調查卻查無實據,溫彥博認為魏征不避嫌疑,應予責備;魏征認為君臣要竭誠相待,上下一心。B.魏征希望唐太宗能夠使他成為治世的良臣,而不是像龍逢、比干因與君主當面爭論而被殺的忠臣。C.有人向太宗建言,應該任命秦王府原來的士兵全部做武官,把他們編入皇宮宿衛。太宗則認為只要是賢良之士都應親近、任用。D.在談論有人剖開身體來收藏美珠時,太宗認為官吏受賄、帝王窮奢極欲與此相同,魏征則拿孔子的話及夏桀和商紂的行為加以印證。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秦始皇營宮室而人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2)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14.當進諫的群臣因太宗神采英毅而舉措失當時,唐太宗的做法是什么?對此,他的理由是什么?【答案】10.BDG11.B12.A13.(1)秦始皇修建宮殿而百姓怨怒反叛,是因為他使百姓困苦而使自己獲利。(2)我與你們應該同心合力相互輔助治國理政,希望可以避免被人恥笑。14.做法:每次見人奏事,表現出溫和臉色,希望得到大臣的規勸諫諍。理由:①君王需要借助忠臣來知曉自己的過失;②臣子要直言勸諫,不要阿諛奉承,否則君亡國滅,自己也無法保全。【解析】【1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聽說君主和臣下應該上下一心,互相竭誠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國家興亡就難以預料了。“君臣同體”是“聞”的賓語,故在B處斷開;“若”有假設之意,一般前面斷開,故在D處斷開;“則”有承接之意,一般前面斷開,故在G處斷開。故選BDG。【1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及識記古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B.錯誤。“書信中用作對平輩或朋友的敬語”錯,應該是“對尊長”。句意:魏征再次跪拜說。/拜兩拜敬獻給大王。C.正確。D.正確。已:停止/已經;句意:但如果無止境地放縱欲望。/劉邦出去后。故選B【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溫彥博認為魏征不避嫌疑,應予責備”錯,根據原文溫彥博所說“征不存形跡,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可知,溫彥博是認為魏征做事沒有留下痕跡,遠遠避開嫌疑之事,內心即使沒有私心,也有可以責備之處。故選A。【1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營”,建造,修建;“病人”,使百姓困苦,古今異義詞;“……者,……也”,判斷句的標志。②“戮力”,盡力,合力;“庶”,表示可能或期望;“為……所”,表被動,被。【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法:由“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諫”概括出:每次見人奏事,表現出溫和的臉色,希望得到大臣的規勸諫諍。理由:根據“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概括即可。參考譯文:冬十二月,有人報告說右丞相魏征袒護他的親戚,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但查無所獲。溫彥博對太宗說:“魏征做事沒有留下痕跡,遠遠避開嫌疑之事,內心即使沒有私心,也有可以責備之處。”太宗命令溫彥博責備魏征。有一天,魏征入朝覲見,對太宗說:“我聽說君主和臣下應該上下一心,互相竭誠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國家興亡就難以預料了,我不敢奉詔。”太宗驚訝地說:“我已經后悔了。”魏征再次跪拜說:“我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我成為良臣,不要成為忠臣。”太宗說:“忠臣和良臣有差別嗎?”魏征回答說:“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榮,這就是所謂的良臣。龍逢、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當面爭論,自己被殺,國家也滅亡了,這就是所謂的忠臣。”唐太宗神采奕奕,英偉剛毅,大臣們覲見時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這種情況,每次有人奏事,總是盡量和顏悅色,希望聽到規諫的話。太宗曾對公卿們說:“人想要看見自己的形體,必須借助明鏡。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過錯,必須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剛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會阿諛奉承,屈從旨意,君主失去了國家,臣子怎么能獨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諂媚侍奉隋煬帝以保持自己的富貴,煬帝被殺,虞世基等人也被誅殺了。你們應以此為戒,政事如有過失,一定要無所保留暢所欲言。”有人向唐太宗進言主張秦王府原來的士兵都應授予軍職,補進御林軍中。太宗對他說:“我以天下為一家,只要是賢良之士我都親近、任用,怎么能認為舊屬士兵之外就沒有可以信賴的人呢?你的這種意思,不是讓我的德行廣布于天下。”太宗對公卿說:“從前大禹鑿山治水而百姓沒有指責的怨言,原因在于他能與民同利。秦始皇修建宮殿而百姓怨怒反叛,是因為他使百姓困苦而使自己獲利。奢華珍奇的東西,固然都是人們想擁有的,但如果無止境地放縱欲望,那么國家的危亡很快就會到來。我曾想修建一座宮殿,材料已準備好了,鑒于秦朝滅亡的教訓又停止了。王公及以下的群臣,應該體會我的此番用意。”從此二十年間,社會風氣樸素,沒有人穿錦繡的衣服,官府百姓都很富足。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聽說西域的胡商得到美珠,就剖開身體來收藏它,有這樣的事情嗎?”侍臣說:“有。”太宗說:“人們都知道嘲笑胡商愛珠,卻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然而,接受賄賂而觸犯法律的官吏和窮奢極欲而亡國的帝王,和那些胡商的可笑之處有什么差別呢?”魏征說:“過去魯哀公對孔子說:“有個非常健忘的人,搬家卻把自己的妻子給忘掉了。”孔子說:“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夏桀和商紂貪戀身外之物,竟然把自己都忘掉了。”也像這樣的人。”太宗說:“對。我與你們應該同心合力相互輔助治國理政,希望可以避免被人恥笑。”(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小題。詠白海棠曹雪芹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秋容”,指海棠花素淡的姿容。據“五行”之說秋色屬白,“秋”既點明花開的季節,又指花容素淡美好,與“淺淡”二字吻合。B.“攢”,叢聚,“七節攢成”是說花在枝頭層層而生,形容海棠枝節繁茂;“雪滿盆”,以“雪”借代花,突出海棠花開之繁盛。C.“獨倚畫欄”,指獨自斜倚畫欄像是有所思慮。這里以人喻花,把海棠喻為獨守空閨的女子,“獨”字寫出其孤苦的心緒。D.“清砧怨笛”中,“清砧”指清冷的搗衣聲。古時女子為遠行人做寒衣,常于秋夜搗衣使之平,故砧聲多用以表達懷念遠人。“怨笛”也與悲情有關。16.曹雪芹擅長用隱語,《紅樓夢》中的詩作多半“寄興寓情”,往往與文中人物相關。此詩是《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中海棠詩社結社之前賈寶玉所作,請據此分析頷聯中影射的人物分別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哪兩位,并說明原因。【答案】15.B16.薛寶釵、林黛玉。①“出浴太真冰作影”中,“太真”指楊貴妃。薛寶釵曾被喻為楊貴妃,“冰作影”點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內心冷漠無情,恰如“冰”人。②“捧心西子玉為魂”中,“西子”指西施,言西施捧心而顰為其美。林黛玉初入賈府,賈寶玉就稱她“病如西子勝三分”,又因見其“眉尖若蹙”,送“顰顰”二字作黛玉的字,林黛玉以玉為魂,恰說明了寶玉心中的林妹妹纖塵不染,分外清高。【解析】【1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以‘雪’借代花”錯誤。“雪”,不是借代,是借喻。詩中把繁盛的海棠花首先比喻為“雪”,再用“雪”來稱呼海棠花,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直接把本體(海棠花)說成喻體(雪)。故選B。【1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經典名著和詩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從“太真”和“西子”來看,分別影射“薛寶釵”和“林黛玉”。從小說原文“寶玉聽說,自己由不得臉上沒意思,只得又搭訕笑道:‘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以及詩句“出浴太真冰作影”的“太真(楊貴妃)”等內容都說明影射的第一位是薛寶釵;小說第七回關于“冷香丸”的描繪,可知該方性味寒涼用于治療熱癥,并小說中也說薛寶釵“從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得出“雪”的意象符合薛寶釵其內心冷漠無情恰如“冰”的人物性格設定。原著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從寶玉的眼中看到的林黛玉即是“西子”,并寶玉說“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妙”,賈寶玉因見其“眉尖若蹙”送“顰顰”兩字作黛玉的字,可知“病如西子勝三分”指林黛玉;“玉為魂”形容林黛玉的魂魄是玉做成的,恰說明了寶玉心中的林妹妹纖瑕不染,分外清高。(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對于一個夾在大國之間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國”,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變勇敢并懂規矩。(2)“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正是在總結歷代帝王的盛衰變化中,發現了那些承擔天下之大任的君王往往呈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這使得能夠善始善終的君王特別少,他由此告誡唐太宗要積德義。(3)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看出王安石對變法招來的怨誹早有預料。【答案】(1)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2)(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3)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鐘揚是從未止步的“跨界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基礎課程結束,17歲的鐘揚選擇轉入無線電電子學系學習。這個專業橫跨“無線電”和“電子學”兩大學科,需要敏銳的跨學科領悟力和持之以恒的堅持力,而這兩點正是鐘揚的特質,這種“跨界”的學科也給予他更寬廣的想象和馳騁空間。然而鐘揚自己也沒有想到,學了無線電電子學,后來分配到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那時的植物學界習慣于傳統的植物學研究方法,對數量分類學嗤之以鼻。鐘揚出于自己的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知識背景,不但敏銳地察覺到其中的問題,從而自己的發展方向也迅速找到了——將無線電電子學的知識應用到分子生物學、進化和生態學的研究中。至今,像鐘揚這樣突破學科界限、耕耘交叉地帶的學者仍屬少數。更為難得的是,鐘揚在科學追求的路上,沒有放棄一直鐘愛的詩歌創作,他的一顆“文藝心”填平了科學與文學之間的溝壑。他翻譯的科普讀物《大流感》,語言生動,廣受歡迎。在生命的高度和廣度上,鐘揚一直在探索自己的邊界……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19.結合文段,分析劃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答案】18.鐘揚基于自己的無線電電子專業的知識背景,不但敏銳地察覺到其中的問題,而且迅速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19.①使用比喻修辭,把科學與文學之間的差距比喻成“溝壑”,②生動形象地突出鐘揚的文藝氣質把兩個領域的差距抹平,③為下文其翻譯作品《大流感》大受歡迎作鋪墊。【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子語病有三:一是搭配不當,“出于”改為“基于”;二是關聯詞語使用不當,“從而”改為“而且”;三是語序不當,根據主語一致的原則,把“迅速找到了”移至“自己的發展方向”前面。【1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從句子構成來看,“他的一顆‘文藝心’填平了科學與文學之間的溝壑”一句使用比喻修辭,“科學與文學之間的差距”為本體,“溝壑”為喻體。從表達效果來看,此比喻句生動形象地突出鐘揚“沒有放棄一直鐘愛的詩歌創作”,他的文藝氣質把兩個領域的差距抹平。從文段內容上看,下文寫道“他翻譯的科普讀物《大流感》,語言生動,廣受歡迎”,本比喻句為其翻譯作品《大流感》大受歡迎作埋下伏筆,自然過渡到下文內容。(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怎樣讀《紅樓夢》?這絕不是只有一種答案。讀的方法可以因人因條件而異,不必拘于一途,你完全可以甲,抵達書中絕妙深奧之處。但這不等于說,不需要聽別人的指點。(①),剛從山上下來的人或游過此山的人,他的指點切實可靠得多。就我多年的閱讀經驗而言,知人論世是讀《紅樓夢》的起點。曹雪芹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生活在什么樣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有怎樣的特點……(②),你可能無法理解作者、讀懂作品。對一般的讀者,要知人論世,讀一些紅學家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了;對想要深入研究的讀者,那就必須讀相關的原著,如《清史稿》《清實錄》。讀《紅樓夢》,自然還應該認真地反復地讀,乙地讀一二遍,是不可能對此書有較為全面的認識。蘇東坡讀書有“八面受敵法”,在他看來,每一書都要讀之數遍,每次應精讀一項,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擊破,在讀了若干遍后,方有其成。這樣看起來似乎有點笨,耗時耗力,(③),讀成之后就能經得住各方面的考驗。這與不作深入鉆研的讀書方法比較起來,效果會丙。這樣說來,讀《紅樓夢》又只能拘于一途,聽人所指、融我所思,即能有所悟、有所得。20.請在文中括號里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2.請你運用“八面受敵法”,為《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擬定閱讀計劃要點。要求:結合《紅樓夢》具體內容,完成下表;句式整齊,表達簡潔。“八面受敵”讀紅樓_①_,逐一突破首讀:讀寶黛愛情,悲喜交織次讀:讀_②_再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牧養殖廢棄物處理與利用技術研究與開發進展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備用配件批發考核試卷
- 江西鷹潭市第一中學2025屆第五高考測評活動高三元月調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萍鄉市栗縣2024-2025學年小學六年級數學畢業檢測指導卷含解析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物理:示波器的奧秘高效課堂教學設計
- 晉中學院《幼兒舞蹈創編與技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理工學院《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人工智能基礎與應用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饒縣2025屆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答案
- 天水師范學院《字體設計、版式設計、InDesign版式設計項目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GB/T 24894-2025動植物油脂甘三酯分子2-位脂肪酸組分的測定
- 2025-2030中國北京市寫字樓租售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 第三單元整本書閱讀《朝花夕拾》“魯迅心中的那些情”主題交流課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 氣候變化適應成本-深度研究
- 第2課《風鈴》課件 花城版音樂三年級下冊
- R245fa螺旋管內分液冷凝特性實驗研究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6.3《國家司法機關》聽課評課記錄
- 管理溝通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交通大學
- 分離式蜂蜜飲品生產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課件 歡樂購物街 2.買賣我做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