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9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學生版+解析)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9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學生版+解析)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9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學生版+解析)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9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學生版+解析)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考試易錯題易錯題19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學生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題19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目錄01易錯陷阱(兩陷阱)【陷阱一】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陷阱二】沒有找到設錯點02避坑攻略&例析【攻略一】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二】典故形象分析不當——從典故、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三】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攻略四】表達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五】語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錯誤03易錯通關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通常涵蓋了對詩歌內容、情感、意象、語言風格以及作者背景等多個方面的考察。這類題目要求考生具備對詩歌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夠準確捕捉詩歌中的關鍵信息,并結合詩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經歷等,對詩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通過選擇題的形式,可以檢驗考生對詩歌鑒賞的基本功和綜合能力,是提升古代詩歌閱讀素養的重要途徑?!镆族e陷阱一: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易錯陷阱二:沒有找到設錯點【攻略一】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例題1】(2023·陜西西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別石泉①李紳序:在惠山寺松竹之下,甘爽,乃人間靈液,清澄鑒肌骨,含漱開神慮。茶得此水,皆盡芳味。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微渡竹風涵淅瀝,細浮松月透輕明。桂凝秋露添靈液,茗折香芽泛玉英②。應是梵宮連洞府,浴池③今化醒泉清。【注釋】①石泉,是無錫的惠山泉,有“天下第二泉”之稱。②玉英,傳說中神仙的飲品。③浴池,指梵宮中的浴池,傳說中菩薩洗澡的地方。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兩聯用視聽結合的手法細致入微地描繪了泉水之清和周圍的景色之美。B.喝茶離不開水,好茶須有好水,這首詩對無錫惠山寺的石泉之水表達了贊美之情。C.詩人認為,神仙喝的甘甜的“玉英”,就是用石泉的水烹煮香茶的嫩芽做成的。D.本詩寫用惠山泉水烹茶,與蘇軾“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異曲同工。規避陷阱: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竟ヂ远康涔市蜗蠓治霾划敗獜牡涔省⒁庀?、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例題2】(2024·上海楊浦·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贈傅都曹別【南朝】鮑照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風雨好東西,一隔頓萬里。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下列對本詩的評價恰當的一項是(

)A.畫面溫暖親切 B.意境蕭瑟朦朧C.描寫虛實結合 D.語言顯豁多諷規避陷阱:沒有找到設錯點。【攻略三】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例題3】(2024·河南新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九日范仲淹欲賦前賢九日詩,茱萸相斗一枝枝。可憐宋玉情無限,爭似陶潛醉不知。綠鬢愛隨風景變,黃華能與歲寒期。登高回處狂多少,笑殺襄陽拍手兒。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看到茱萸競相生長,想要像前人一樣在重陽寫詩,有引用前賢九日詩典故的意味。B.宋玉悲秋無限,陶潛醉酒忘塵,詩人在憐憫他們的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的不同。C.“綠鬢”運用借代手法,指青年,他們追隨世俗,但詩人更愛菊花能忍受嚴寒的摧折。D.尾聯表面說詩人登高的幾分狂會惹來襄陽小兒笑話,實則寫詩人內心堅定,不懼嘲笑。規避陷阱:沒有找到設錯點?!竟ヂ运摹勘磉_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例題4】(2024·上海浦東新·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郊行[宋]劉克莊薄有西風意,郊行得自娛。山晴全體出,樹老半身枯。林轉亭方見,江侵路欲無。何妨橋纜斷,小艇故堪呼。下列對本詩藝術手法理解賞析恰當的一項是(

)A.開篇點題,交代了郊游目的,統領全詩。B.中間兩聯移步換景,有動態感和空間感。C.詩歌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來描寫。D.本詩意境開闊深遠,語言平實而有意趣。規避陷阱:沒有找到設錯點?!竟ヂ晕濉空Z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錯誤?【例題5】(2024·山西·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霽夜(宋)孔平仲寂歷簾櫳①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耧L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明朝準擬②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注釋】①寂歷:寂靜,冷清。簾櫳:窗簾和窗牖。

②準擬:料想。下列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窗簾和窗牖在深夜依然歷歷在目,暗示詩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B.夢中響起戍墻鈴聲,反襯詩人現實生活中功業無成、壯志難酬。C.雨前“狂風送雨”和雨后“淡月籠云”對比,突出雨后的清幽。D.秋聲墮葉與秋夜流螢,渲染殘敗冷清之景,抒發凄冷孤獨之情。規避陷阱: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2024·貴州六盤水·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兩句,看似在贊美所處時代政治開明,實則暗示了綦毋潛參加科舉的社會大背景,有一定的諷刺意味。B.“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兩句運用“東山客”“采薇”的典故,既寫出了綦毋潛的隱士身份,又點明他因應舉而放棄隱居生活。C.“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兩句,通過描寫綦毋潛往返于江淮和京洛之間的經歷,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展現了其求仕的艱辛過程。D.“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兩句,詩人以自身的經歷安慰綦毋潛,告訴他落第只是偶然,不要因此而覺得世間沒有知音徒自感傷。(2024·河南·一模)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晚次鄂州(唐)盧綸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以下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只截取了飄泊生涯中的一個片斷,卻反映了廣闊的社會背景。B.詩人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來表現所思所感,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C.本詩語言淡雅而含蓄,但情真意切饒有韻味。D.本詩即景抒懷,且巧用典故來表達所思所感。(2024·上?!ひ荒#╅喿x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霽夜(宋)孔平仲寂歷簾櫳①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耧L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明朝準擬②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注釋】①寂歷:寂靜,冷清。簾櫳:窗簾和窗牖。

②準擬:料想。下列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窗簾和窗牖在深夜依然歷歷在目,暗示詩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B.夢中響起戍墻鈴聲,反襯詩人現實生活中功業無成、壯志難酬。C.雨前“狂風送雨”和雨后“淡月籠云”對比,突出雨后的清幽。D.秋聲墮葉與秋夜流螢,渲染殘敗冷清之景,抒發凄冷孤獨之情。(2025·河北邯鄲·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絳幘雞人【注】送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注】絳幘雞人:天將亮時,古代宮中有頭戴紅巾的衛士,于朱雀門外高聲喊叫,好像雞鳴,以警百官,故名雞人。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詩人選用“雞人”報曉和尚衣局官員進獻禮服兩個細節,營造了早朝莊嚴肅穆的氛圍。B.頷聯以“九天閶闔”喻天子住處,勾勒了“早朝”氣勢,萬國為皇帝呈上華服冠冕,彰顯了大唐氣象。C.“日色”一句寫日色才臨,儀仗即動,“臨”和“動”兩字描寫細膩生動,展現了詩人高超的煉字技巧。D.“香煙”句中飄忽的輕煙、天子衣物上閃動的錦繡龍紋光澤等內容,描繪出皇家生活的奢侈。(2024·河南·模擬預測)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重寄表臣①二首劉禹錫(其一)對酒臨流奈別何,君今已醉我蹉跎。分明記取星星鬢,他日相逢應更多。(其二)世間人事有何窮,過后思量盡是空。早晚同歸洛陽陌,卜鄰須近祝雞翁②。【注】①表臣:即李程,唐隴西人,字表臣。唐長慶元年(821),劉禹錫由連州(今廣東連州)刺史調任夔州(今重慶奉節)刺史之際,在武昌與舊交李程重逢。②祝雞翁:古代神話傳說中善養雞者,他養雞并不為謀利,只是興趣使然,所養的雞也能自由生長。最終他在養雞的過程中領悟仙道。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酒”兩句點明二人在河邊分別,詩人并未喝醉,而在感慨自己人生失意。B.“世間”兩句展現詩人的感悟,認為貧窮不值一提,經歷過后便覺得不重要。C.“早晚”兩句表明詩人期待友人能早日與自己回到洛陽,過上純粹而快樂的生活。D.兩首詩表達的側重點不同,前者側重離別之情,后者側重對人生世事的思考。(2025·遼寧沈陽·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南鄭①馬上作陸游南鄭春殘信馬行,通都②氣象尚崢嶸。迷空游絮憑陵去,曳線飛鳶跋扈鳴。落日斷云唐闕廢,淡煙芳草漢壇平。猶嫌未豁胸中氣,目斷南山天際□?!咀ⅰ竣倌相崳鹤怨艦檐娛轮劓?,南宋時的抗金前線。②通都:四通八達的大都市。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照應題目,交代出游的時節地點:暮春之際,詩人在南鄭城邑信馬出行。B.頷聯視聽結合,詩人眼見柳絮飛舞,蒙蒙撲面;耳聞風箏放飛,呼呼作響。C.頸聯虛實相生,在落日斷云、淡煙芳草之中,詩人回想起南鄭昔日蕭瑟景象。D.尾聯從“南山阻斷詩人視線”的句意以及韻律的角度考慮,缺字可填“橫”。(2025·寧夏內蒙古·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秋懷邵雍寒露綴衰草,凄風搖晚林。鳥聲上復下,天氣晴還陰。節改一時事,人懷千古心。誰云子期死,舉世無知音。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的結構安排清晰明了,前四句描寫秋天景色,后四句則是展開議論。B.詩歌從寒露、凄風、鳥聲、晴陰等多個角度落筆,使秋日景色立體可感。C.詩人了解人性中軟弱的一面,指出人或許會在一念之間改變自己的氣節。D.詩的尾聯使用了“伯牙絕弦”的典故,以此展現出詩人寬廣自信的胸襟。(2024·四川宜賓·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始聞秋風劉禹錫昔看黃菊與君①別,今聽玄蟬②我卻回。五夜颼颼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③青云睡眼開。天地蕭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咀⑨尅竣倬呵镲L對作者的稱謂。②玄蟬:即秋蟬,黑褐色。③眄(miàn):斜視,一作“盼”。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別出心裁,用擬人手法寫出秋風“我”有情有義、去而復返的形象。B.頷聯緊扣標題“始聞秋風”,抒發了秋風依舊,而自己容顏漸衰的感慨。C.頸聯借秋風賦予“馬”和“雕”活力,巧妙地傳遞了作者內心的思和盼。D.尾聯寫秋風攙扶詩人登高四望的深情厚誼,使詩歌脈絡清晰,結構嚴謹。(2024·吉林長春·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郡齋①秋夜即事寄斛斯處士許秀才杜牧有客誰人肯夜過,獨憐風景奈愁何。邊鴻怨處迷霜久,庭樹空來見月多。故國杳無千里信,彩弦時伴一聲歌。馳心只待城烏曉,幾對虛檐望白河②。[注]①郡齋:郡守起居之處。杜牧于842年被外放為黃州刺史。②白河:指銀河。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的“誰人”“奈何”等詞語,流露出詩人遠離京城、獨處空齋的孤寂凄涼。B.庭院中樹葉飄零,給人以空闊冷清之感,幸好有皎潔的月光帶給詩人一絲慰藉。C.頸聯上句遠寫故鄉音訊渺茫,下句近寫弦歌心緒黯淡,有空間縮放自如之妙。D.本詩第七句與李清照《聲聲慢》中的“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立意相似。(2025·江蘇南京·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沁園春·送孫季蕃吊方漕西歸劉克莊歲暮天寒,一劍飄然,幅巾布裘。盡緣云鳥道,躋攀絕頂,拍天鯨浸,笑傲中流。疇昔奇君,紫髯鐵面,生子當如孫仲謀。爭知道,向中年猶未,建節封侯。南來萬里何求。因感慨橋公①成遠游。嘆名姬駿馬,都成昨夢,只雞斗酒②,誰吊新丘。天地無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平生客,獨羊曇③一個,灑淚西州?!咀ⅰ竣贅蚬?,橋玄,漢成帝時大鴻臚,他當年的一句評價改變了曹操的處境。②只雞斗酒,出自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代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③羊曇,東晉謝安的外甥,以善樂聞名。謝安去世后,羊曇輟樂一年,不過西州城;一日醉后誤至西州,慟哭不已。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爭知道”三句流露出詞人對英雄人物遭遇現實困頓的遺憾,承上啟下,全詞情感由激昂轉向低沉。B.下闋開始兩句,詞人感激孫季蕃像當年橋公欣賞曹操一樣對自己大力提攜,因此不遠萬里前來相見。C.“嘆名姬駿馬,都成昨夢”中的“名姬駿馬”借代繁華生活,一切繁華已然成夢,抒發了對人生命運不濟的感嘆。D.結尾處運用羊曇哭西州的典故,寫出孫季蕃對方漕離世的深切悲痛,凸顯了孫季蕃的重情重義。(2024·江蘇淮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溪上【明】何景明溪上茅齋不掩扉,西風初罷芰荷衣。月寒沙柳蕭蕭落,天晚江鴻肅肅飛。野客行吟水邊立,家人沽酒夜深歸。相逢醉語休辭數,城外黃花漸覺稀。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清冷的秋夜圖景,“初罷”一詞暗示了季節的轉換。B.頸聯著眼于水邊野客吟哦詩句和家人沽酒而歸的畫面,增添了生活的氣息。C.頸聯中的“行吟”兩個字令人聯想到屈原,塑造了一個高潔堅貞的野客形象。D.本詩選取“江鴻”“黃花”等秋天典型景物,寓情于景,情感表達含蓄蘊藉。(2024·山東臨沂·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不出門①白居易彌月不出門,永日無來賓。食飽更拂床,睡覺一嚬②伸。輕箑白鳥羽,新簟青箭筠③。方寸方丈室,空然兩無塵。披衣腰不帶,散發頭不巾。袒跣北窗下,葛天④之遺民。一日亦自足,況得以終身。不知天壤內,目我為何人?!咀ⅰ竣俅嗽娛窃娙司幼≡谙闵綍r所作,已是晚年。②嚬伸:欠伸,打呵欠。③箑:扇子;簟:竹席。④葛天:即葛天氏,是傳說中遠古部落名。葛天氏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就是“襲伏羲之號”的三皇時的“帝王”,相傳有葛天氏之樂,由三人操牛尾而歌唱,共八曲。其發明“樂舞”,是樂舞始祖。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聯詩人寫家無訪客、飯后與睡后的情況,表現了詩人居住環境的安靜和安閑的狀態。B.三四兩聯通過寫詩人日常避暑的工具和居室的環境,表現了詩人生活的典雅和起居的舒適。C.五六聯寫詩人衣著和個人形象的情況,寫出詩人因天氣太熱不得不披著衣服,散著頭發,露著胸脯來避暑。D.第七聯以“一日”和“終身”作對比,敘寫詩人居住此地的難得,并采用議論的抒情方式,抒發對此地的不舍情懷。(2024·廣東韶關·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送陶氏婦兼寄純甫①王安石云結川原暗,風連草木萎。遙瞻季行役,正對女傷悲。夢事中千變,生涯老百罹。更慚無道力,臨路涕交頤。注:①純甫,王安石的弟弟王安上,字純甫。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首聯巧用動詞和形容詞,寫出了環境的昏暗蕭瑟,襯托詩人暗淡沉郁的心情。B.“行役”泛稱行旅、出行,“季”可指同輩中年齡最小的,詩中指詩人弟弟王安上。C.頸聯中詩人由眼前的離別想到世事如夢,變幻莫測,感慨自己一生遭遇多種不幸。D.尾聯中詩人為自己的能力、修養不夠而感到十分羞愧,以致離別時不禁淚流滿面。(2024·安徽合肥·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自閬州領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①(其三)杜甫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仆夫穿竹語,稚子入云呼。轉石驚魑魅,抨弓落狖鼯②。真供一笑樂,似欲慰窮途。【注】①764年,劍南節度使嚴武再次鎮守成都;為結束長期流離失所的生活狀態,杜甫決定返回成都投奔故友。②狖,猿類動物。鼯,形似松鼠的動物。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二句寫“形色”時隱時現,“人煙”時有時無,讓人可以聯想到路途林巒回復、山谷荒涼的景象。B.第三、四句“穿竹”表現林之密,“入云”表現山之高,又從聽覺寫“語”“呼”,這些都照應了第一句。C.第五句的“轉石”和李白《蜀道難》“砯崖轉石萬壑雷”中的“轉石”意義和作用相同,都寫山勢之險。D.詩人《登高》一詩抒“艱難苦恨”之情,秋景蕭瑟,意境沉郁悲涼;而本詩繪景抒情,意境相對開朗舒暢。易錯題19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目錄01易錯陷阱(兩陷阱)【陷阱一】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陷阱二】沒有找到設錯點02避坑攻略&例析【攻略一】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二】典故形象分析不當——從典故、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三】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攻略四】表達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五】語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錯誤03易錯通關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通常涵蓋了對詩歌內容、情感、意象、語言風格以及作者背景等多個方面的考察。這類題目要求考生具備對詩歌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夠準確捕捉詩歌中的關鍵信息,并結合詩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經歷等,對詩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通過選擇題的形式,可以檢驗考生對詩歌鑒賞的基本功和綜合能力,是提升古代詩歌閱讀素養的重要途徑?!镆族e陷阱一: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易錯陷阱二:沒有找到設錯點【攻略一】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例題1】(2023·陜西西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別石泉①李紳序:在惠山寺松竹之下,甘爽,乃人間靈液,清澄鑒肌骨,含漱開神慮。茶得此水,皆盡芳味。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微渡竹風涵淅瀝,細浮松月透輕明。桂凝秋露添靈液,茗折香芽泛玉英②。應是梵宮連洞府,浴池③今化醒泉清?!咀⑨尅竣偈菬o錫的惠山泉,有“天下第二泉”之稱。②玉英,傳說中神仙的飲品。③浴池,指梵宮中的浴池,傳說中菩薩洗澡的地方。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兩聯用視聽結合的手法細致入微地描繪了泉水之清和周圍的景色之美。B.喝茶離不開水,好茶須有好水,這首詩對無錫惠山寺的石泉之水表達了贊美之情。C.詩人認為,神仙喝的甘甜的“玉英”,就是用石泉的水烹煮香茶的嫩芽做成的。D.本詩寫用惠山泉水烹茶,與蘇軾“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異曲同工。規避陷阱: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答案】1.C【導語】這首詩通過細致的視聽描寫展現出惠山寺石泉水的清澈甘爽,周圍松竹的青翠以及月光與秋露的靈動,營造出寧靜而神秘的氛圍。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將泉水與神仙飲品關聯,表達對石泉水的贊美,表現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贊賞與熱情。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就是用石泉的水烹煮香茶的嫩芽做成的”錯誤。這是詩人想象用石泉的水烹煮嫩芽,茶湯就像神仙喝的“玉英”。意在表現泉水的甘甜香美。故選C?!竟ヂ远康涔市蜗蠓治霾划敗獜牡涔?、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例題2】(2024·上海楊浦·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贈傅都曹別【南朝】鮑照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風雨好東西,一隔頓萬里。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下列對本詩的評價恰當的一項是(

)A.畫面溫暖親切 B.意境蕭瑟朦朧C.描寫虛實結合 D.語言顯豁多諷規避陷阱:沒有找到設錯點。【答案】C【導語】這首詩通過鴻雁相集、風雨隔絕的意象,營造出一種蕭瑟而朦朧的意境。詩人借輕鴻與孤雁的邂逅相親,表達了對友人惜別的深情。詩中以景寓情,善于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傳達內心的離愁別緒,語言含蓄而蘊藉。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詩中描繪的畫面并不溫暖親切。從“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等句可以看出,詩人營造的是一種寒冷、憂愁的氛圍。落日下的江渚帶著寒意,愁云在天空中聚集,這些景象都沒有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所以該項不符合詩的意境。B.詩中雖有“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這樣體現冷寂、憂愁情緒的詩句,但前半部分“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描繪的是輕快的相遇場景,并非全詩都籠罩在蕭瑟氛圍中。詩中雖有“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這樣的回憶內容,帶有一定的模糊感和如夢似幻的意味,但大部分意象和場景較為具體明確,如鴻、雁的活動,落日、川渚的景象,以及自己不能翔而徘徊的狀態等,整體上沒有營造出一種朦朧的意境。所以這個選項是不恰當的。C.“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描繪眼前景象,暗示相遇場景。“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是當下環境和自身狀態的真實刻畫。以上是實寫。“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回憶過去相聚時光,與現在對比。這是虛寫。所以這個選項是恰當的。D.詩中的語言是比較含蓄的。詩人主要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和比喻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的離別之愁和個人困境,沒有直白地表達諷刺的意思,所以該項也不符合詩的特點。故選C。【攻略三】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例題3】(2024·河南新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九日范仲淹欲賦前賢九日詩,茱萸相斗一枝枝。可憐宋玉情無限,爭似陶潛醉不知。綠鬢愛隨風景變,黃華能與歲寒期。登高回處狂多少,笑殺襄陽拍手兒。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看到茱萸競相生長,想要像前人一樣在重陽寫詩,有引用前賢九日詩典故的意味。B.宋玉悲秋無限,陶潛醉酒忘塵,詩人在憐憫他們的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的不同。C.“綠鬢”運用借代手法,指青年,他們追隨世俗,但詩人更愛菊花能忍受嚴寒的摧折。D.尾聯表面說詩人登高的幾分狂會惹來襄陽小兒笑話,實則寫詩人內心堅定,不懼嘲笑。規避陷阱:沒有找到設錯點?!敬鸢浮緽【導語】范仲淹的《九日》以重陽節為背景,表達了對季節變化的感慨和生命意義的思索。詩中通過對比宋玉的多愁善感和陶潛的醉意悠然,表現出詩人超然物外、志趣高潔的情懷。最后,詩人以坦然的自嘲,展現出一種不懼世俗嘲諷的豁達“狂”態,凸顯出內心的堅定與從容。詩歌用典自然貼切,寓意深長,體現出詩人曠達的人生態度。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憐憫他們”理解錯誤,頷聯并無憐憫陶潛之意,表達了詩人與宋玉、陶淵明的不同,既不悲秋,也不出世,而是自有胸懷。故選B。【攻略四】表達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例題4】(2024·上海浦東新·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郊行[宋]劉克莊薄有西風意,郊行得自娛。山晴全體出,樹老半身枯。林轉亭方見,江侵路欲無。何妨橋纜斷,小艇故堪呼。下列對本詩藝術手法理解賞析恰當的一項是(

)A.開篇點題,交代了郊游目的,統領全詩。B.中間兩聯移步換景,有動態感和空間感。C.詩歌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來描寫。D.本詩意境開闊深遠,語言平實而有意趣。規避陷阱:沒有找到設錯點。【答案】A【導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秋日郊游的景象和情趣。首句借西風引出秋意,點明郊游主題。中間兩聯通過移步換景描繪了山體、老樹與江水的變化,表現四周的自然景觀和詩人愉悅的心境。尾句則通過輕松的筆調展示了即使橋纜斷裂也無妨的豁達心態,整體風格簡潔明快,充滿意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中間兩聯移步換景”錯誤,頷聯“山晴全體出”是對天晴后群山顯現出來的整體景色描寫,用“出”寫山“顯現”出來具有動態美和空間層次感;“樹老半身枯”寫山上的樹,是具體景物的描寫。這兩句寫景點面結合,不屬于移步換景。C.“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來描寫”錯誤,詩中主要是從視覺角度來寫景,沒有明顯的聽覺、觸覺描寫內容。D.“本詩意境開闊深遠”錯誤,本詩意境相對比較清新自然,并沒有體現出開闊深遠。故選A?!竟ヂ晕濉空Z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錯誤?【例題5】(2024·山西·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霽夜(宋)孔平仲寂歷簾櫳①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明朝準擬②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咀⑨尅竣偌艢v:寂靜,冷清。簾櫳:窗簾和窗牖。

②準擬:料想。下列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窗簾和窗牖在深夜依然歷歷在目,暗示詩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B.夢中響起戍墻鈴聲,反襯詩人現實生活中功業無成、壯志難酬。C.雨前“狂風送雨”和雨后“淡月籠云”對比,突出雨后的清幽。D.秋聲墮葉與秋夜流螢,渲染殘敗冷清之景,抒發凄冷孤獨之情。規避陷阱: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敬鸢浮緾【導語】這首《霽夜》通過描繪雨后夜景,將寂寥深夜的清涼意境和秋日的微涼感受相結合?!凹艢v簾櫳”“淡月籠云”展現靜謐幽美,流螢伴秋葉增添自然生動。尾聯透過“洗出廬山萬丈青”的期冀,表達出對晴明清新的期待和生活中的希冀。全詩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暗示詩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錯,“寂歷簾櫳深夜明”是說寂靜冷清的窗簾和窗牖在深夜被月光照亮,這是詩人醒來看到的場景,并非暗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B.“反襯詩人現實生活中功業無成、壯志難酬”錯,“睡回清夢戍墻鈴”只是詩人從夢中醒來聽到戍墻鈴響,沒有體現功業無成、壯志難酬的情感。D.“渲染殘敗冷清之景,抒發凄冷孤獨之情”錯,“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營造的是一種秋夜的清幽氛圍,而非殘敗冷清、凄冷孤獨的意境。這里的秋聲、墮葉、涼意、流螢等意象組合,更多地是展現秋夜的靜謐和自然之美。故選C。(2024·貴州六盤水·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兩句,看似在贊美所處時代政治開明,實則暗示了綦毋潛參加科舉的社會大背景,有一定的諷刺意味。B.“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兩句運用“東山客”“采薇”的典故,既寫出了綦毋潛的隱士身份,又點明他因應舉而放棄隱居生活。C.“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兩句,通過描寫綦毋潛往返于江淮和京洛之間的經歷,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展現了其求仕的艱辛過程。D.“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兩句,詩人以自身的經歷安慰綦毋潛,告訴他落第只是偶然,不要因此而覺得世間沒有知音徒自感傷?!敬鸢浮緼【導語】王維的《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融情于景,以平和的語調表達對友人落第后歸鄉的深切慰藉。詩中巧用典故,描繪了東山隱士的淡泊和世事艱辛的對比。結尾處寫出逆境中仍需自信和樂觀,不隱含批判,而是對知音的珍惜,層次分明,意蘊豐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有一定的諷刺意味”錯,這兩句詩是說:政治清明時代絕無隱者存在,為朝政服務有才者紛紛出來。這是對綦毋潛的勸勉,鼓勵他積極入世進取,不存在諷刺意味。故選A。(2024·河南·一模)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晚次鄂州(唐)盧綸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以下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只截取了飄泊生涯中的一個片斷,卻反映了廣闊的社會背景。B.詩人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來表現所思所感,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C.本詩語言淡雅而含蓄,但情真意切饒有韻味。D.本詩即景抒懷,且巧用典故來表達所思所感。【答案】D【導語】《晚次鄂州》描繪旅途的孤寂與鄉愁。晴朗天氣彰顯行程遙遠,估客與舟人的行為隱喻動蕩不安,三湘秋色和明月下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因戰亂而失去舊業的無奈,最后在鼓鼙聲中表現了其內心的惆悵與憂慮。情景交融,意蘊豐富。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D.“巧用典故”錯,整首詩沒有使用典故來抒情達意。主要是通過眼前的實景(如“云開遠見漢陽城”)、船上人的活動(“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以及自己的心理描寫(“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等來直接抒發情感。故選D。(2024·上海·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霽夜(宋)孔平仲寂歷簾櫳①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耧L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明朝準擬②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咀⑨尅竣偌艢v:寂靜,冷清。簾櫳:窗簾和窗牖。

②準擬:料想。下列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窗簾和窗牖在深夜依然歷歷在目,暗示詩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B.夢中響起戍墻鈴聲,反襯詩人現實生活中功業無成、壯志難酬。C.雨前“狂風送雨”和雨后“淡月籠云”對比,突出雨后的清幽。D.秋聲墮葉與秋夜流螢,渲染殘敗冷清之景,抒發凄冷孤獨之情?!敬鸢浮緾【導語】這首《霽夜》通過描繪雨后夜景,將寂寥深夜的清涼意境和秋日的微涼感受相結合?!凹艢v簾櫳”“淡月籠云”展現靜謐幽美,流螢伴秋葉增添自然生動。尾聯透過“洗出廬山萬丈青”的期冀,表達出對晴明清新的期待和生活中的希冀。全詩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A.“暗示詩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錯,“寂歷簾櫳深夜明”是說寂靜冷清的窗簾和窗牖在深夜被月光照亮,這是詩人醒來看到的場景,并非暗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B.“反襯詩人現實生活中功業無成、壯志難酬”錯,“睡回清夢戍墻鈴”只是詩人從夢中醒來聽到戍墻鈴響,沒有體現功業無成、壯志難酬的情感。D.“渲染殘敗冷清之景,抒發凄冷孤獨之情”錯,“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營造的是一種秋夜的清幽氛圍,而非殘敗冷清、凄冷孤獨的意境。這里的秋聲、墮葉、涼意、流螢等意象組合,更多地是展現秋夜的靜謐和自然之美。故選C。(2025·河北邯鄲·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絳幘雞人【注】送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咀ⅰ拷{幘雞人:天將亮時,古代宮中有頭戴紅巾的衛士,于朱雀門外高聲喊叫,好像雞鳴,以警百官,故名雞人。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詩人選用“雞人”報曉和尚衣局官員進獻禮服兩個細節,營造了早朝莊嚴肅穆的氛圍。B.頷聯以“九天閶闔”喻天子住處,勾勒了“早朝”氣勢,萬國為皇帝呈上華服冠冕,彰顯了大唐氣象。C.“日色”一句寫日色才臨,儀仗即動,“臨”和“動”兩字描寫細膩生動,展現了詩人高超的煉字技巧。D.“香煙”句中飄忽的輕煙、天子衣物上閃動的錦繡龍紋光澤等內容,描繪出皇家生活的奢侈?!敬鸢浮緿【導語】王維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通過細膩而生動的描繪,將早朝的場景如實展現。詩中運用“雞人”報曉、禮服進獻以及宮廷、朝拜場面的細節,刻畫出清晨大明宮的莊嚴氣象,表現帝王的威儀與唐代的富麗。同時結合動態描寫,使場景愈加富有生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詩歌內容和煉字的能力。D.“描繪出皇家生活的奢侈”錯誤?!跋銦熡桚埜 钡囊鈭D在于描述早朝時的莊重和威嚴,“香煙”是指宮殿中的香爐升起的煙,隨著陽光照在天子的龍袍上,顯得格外莊重和神圣,而非奢侈。這句詩的重點在于表現宮廷的神圣與崇高,而非奢華生活。故選D。(2024·河南·模擬預測)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重寄表臣①二首劉禹錫(其一)對酒臨流奈別何,君今已醉我蹉跎。分明記取星星鬢,他日相逢應更多。(其二)世間人事有何窮,過后思量盡是空。早晚同歸洛陽陌,卜鄰須近祝雞翁②?!咀ⅰ竣俦沓迹杭蠢畛?,唐隴西人,字表臣。唐長慶元年(821),劉禹錫由連州(今廣東連州)刺史調任夔州(今重慶奉節)刺史之際,在武昌與舊交李程重逢。②祝雞翁:古代神話傳說中善養雞者,他養雞并不為謀利,只是興趣使然,所養的雞也能自由生長。最終他在養雞的過程中領悟仙道。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酒”兩句點明二人在河邊分別,詩人并未喝醉,而在感慨自己人生失意。B.“世間”兩句展現詩人的感悟,認為貧窮不值一提,經歷過后便覺得不重要。C.“早晚”兩句表明詩人期待友人能早日與自己回到洛陽,過上純粹而快樂的生活。D.兩首詩表達的側重點不同,前者側重離別之情,后者側重對人生世事的思考?!敬鸢浮緽【導語】劉禹錫的《重寄表臣二首》描繪了與友人李程河邊惜別與對世事人生的深思。第一首細節刻畫,作者在“對酒臨流”中流露出對友人離別的無奈與自身生涯感慨,特別是“星星鬢”對時光流逝的捕捉,令人動容。第二首則探討人世間的無常與虛空,通過“同歸洛陽”的愿景和祝雞翁寓意,寄托了對純粹生活的向往。兩首詩歌情感真摯,展現了劉禹錫對人事與生命本質的哲思。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認為貧窮不值一提”錯誤?!笆篱g”兩句中,詩句“世間人事有何窮,過后思量盡成空”表達的是世間的人與事哪里有窮盡,事后想來,這些人和事終究都是一場空。詩句并未提到“貧窮”。故選B。(2025·遼寧沈陽·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南鄭①馬上作陸游南鄭春殘信馬行,通都②氣象尚崢嶸。迷空游絮憑陵去,曳線飛鳶跋扈鳴。落日斷云唐闕廢,淡煙芳草漢壇平。猶嫌未豁胸中氣,目斷南山天際□?!咀ⅰ竣倌相崳鹤怨艦檐娛轮劓偅纤螘r的抗金前線。②通都:四通八達的大都市。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照應題目,交代出游的時節地點:暮春之際,詩人在南鄭城邑信馬出行。B.頷聯視聽結合,詩人眼見柳絮飛舞,蒙蒙撲面;耳聞風箏放飛,呼呼作響。C.頸聯虛實相生,在落日斷云、淡煙芳草之中,詩人回想起南鄭昔日蕭瑟景象。D.尾聯從“南山阻斷詩人視線”的句意以及韻律的角度考慮,缺字可填“橫”?!敬鸢浮緾【導語】這首詩通過陸游在南鄭郊外騎馬游歷所見的景象,展示了暮春時節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詩人以縹緲的柳絮、呼嘯的風箏、落日斷云和淡煙芳草,表現了詩人對美好景物的留戀和對過去歷史的懷念.尾聯則表現了詩人胸中仍未釋懷的壯志,縱目南山,寄托出對未來的眺望與期待。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意象、表現手法和情感的能力。C.“頸聯虛實相生”錯。昔日的宮闕荒廢、高壇塌平,是眼前實景,并非虛寫。故選C。(2025·寧夏內蒙古·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秋懷邵雍寒露綴衰草,凄風搖晚林。鳥聲上復下,天氣晴還陰。節改一時事,人懷千古心。誰云子期死,舉世無知音。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的結構安排清晰明了,前四句描寫秋天景色,后四句則是展開議論。B.詩歌從寒露、凄風、鳥聲、晴陰等多個角度落筆,使秋日景色立體可感。C.詩人了解人性中軟弱的一面,指出人或許會在一念之間改變自己的氣節。D.詩的尾聯使用了“伯牙絕弦”的典故,以此展現出詩人寬廣自信的胸襟?!敬鸢浮緾【導語】這首詩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色,表現了秋日的清冷和變化,同時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知音難覓的感慨。詩的前半部分以具體的自然景象刻畫秋日,后半部分通過典故抒發個人情感,展示了詩人不為環境所動、追求知音的執著和自信。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C.“軟弱”“人或許會在一念之間改變自己的氣節”錯誤。詩中“節改一時事,人懷千古心”是指時序的轉變與人心的悠久情懷,并非指出人會因一念之間而改變氣節。詩人通過四季變換來表達人的情懷歷久彌新的感慨,并非揭示人性軟弱。故選C。(2024·四川宜賓·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始聞秋風劉禹錫昔看黃菊與君①別,今聽玄蟬②我卻回。五夜颼颼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③青云睡眼開。天地蕭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注釋】①君:秋風對作者的稱謂。②玄蟬:即秋蟬,黑褐色。③眄(miàn):斜視,一作“盼”。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別出心裁,用擬人手法寫出秋風“我”有情有義、去而復返的形象。B.頷聯緊扣標題“始聞秋風”,抒發了秋風依舊,而自己容顏漸衰的感慨。C.頸聯借秋風賦予“馬”和“雕”活力,巧妙地傳遞了作者內心的思和盼。D.尾聯寫秋風攙扶詩人登高四望的深情厚誼,使詩歌脈絡清晰,結構嚴謹。【答案】D【導語】劉禹錫的《始聞秋風》通過描繪秋風來臨時的景象,表達了歲月流逝的感慨。盡管年華逝去,詩人借馬與雕展現出更為積極的精神面貌,傳達出一種老而彌堅、不斷進取的生活態度,全詩充滿了樂觀與豪情。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D.“寫秋風攙扶詩人登高四望的深情厚誼”錯誤,原意是指詩人為了感受秋風帶來的清爽明凈之境,不惜拖著帶病的身體登上高臺翹首四望。扶病,意思是支撐病體,帶病工作或行動。故選D。(2024·吉林長春·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S①秋夜即事寄斛斯處士許秀才杜牧有客誰人肯夜過,獨憐風景奈愁何。邊鴻怨處迷霜久,庭樹空來見月多。故國杳無千里信,彩弦時伴一聲歌。馳心只待城烏曉,幾對虛檐望白河②。[注]①郡齋:郡守起居之處。杜牧于842年被外放為黃州刺史。②白河:指銀河。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的“誰人”“奈何”等詞語,流露出詩人遠離京城、獨處空齋的孤寂凄涼。B.庭院中樹葉飄零,給人以空闊冷清之感,幸好有皎潔的月光帶給詩人一絲慰藉。C.頸聯上句遠寫故鄉音訊渺茫,下句近寫弦歌心緒黯淡,有空間縮放自如之妙。D.本詩第七句與李清照《聲聲慢》中的“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立意相似?!敬鸢浮緽【導語】這首詩通過對秋夜景色的描繪以及對友人的寄贈,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無人過訪和庭院月色的靜謐,契合了詩人的孤寂,鴻雁與庭樹等意象,展現了詩人的深沉的思鄉之情。全詩情感與景色融為一體,給人以深刻的感受。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B.“給人以空闊冷清之感,幸好有皎潔的月光帶給詩人一絲慰藉”錯誤,“庭樹空來見月多”中的“空”,意為“徒然”,“空來”即“徒然地來”,詩句的意思是即使月光皎潔,也是徒然的,體現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而不是“皎潔的月光帶給詩人一絲慰藉”。故選B。(2025·江蘇南京·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沁園春·送孫季蕃吊方漕西歸劉克莊歲暮天寒,一劍飄然,幅巾布裘。盡緣云鳥道,躋攀絕頂,拍天鯨浸,笑傲中流。疇昔奇君,紫髯鐵面,生子當如孫仲謀。爭知道,向中年猶未,建節封侯。南來萬里何求。因感慨橋公①成遠游。嘆名姬駿馬,都成昨夢,只雞斗酒②,誰吊新丘。天地無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平生客,獨羊曇③一個,灑淚西州?!咀ⅰ竣贅蚬瑯蛐?,漢成帝時大鴻臚,他當年的一句評價改變了曹操的處境。②只雞斗酒,出自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代指對死者的祭奠物品。③羊曇,東晉謝安的外甥,以善樂聞名。謝安去世后,羊曇輟樂一年,不過西州城;一日醉后誤至西州,慟哭不已。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爭知道”三句流露出詞人對英雄人物遭遇現實困頓的遺憾,承上啟下,全詞情感由激昂轉向低沉。B.下闋開始兩句,詞人感激孫季蕃像當年橋公欣賞曹操一樣對自己大力提攜,因此不遠萬里前來相見。C.“嘆名姬駿馬,都成昨夢”中的“名姬駿馬”借代繁華生活,一切繁華已然成夢,抒發了對人生命運不濟的感嘆。D.結尾處運用羊曇哭西州的典故,寫出孫季蕃對方漕離世的深切悲痛,凸顯了孫季蕃的重情重義?!敬鸢浮緽【導語】劉克莊的這首《沁園春》,通過送友人的情境表現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詞的上闋描繪出孫季蕃的豪情壯志和不凡氣度,下闋則以歷史典故為引,寄托對故人的感嘆與追思,情感由激昂轉向低沉,唱嘆人生如夢。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詞人感激孫季蕃像當年橋公欣賞曹操一樣對自己大力提攜,因此不遠萬里前來相見”錯誤。下闋開始的兩句,并不是表達詞人對孫季蕃的感激之情,而是寫孫季蕃不遠萬里而來吊唁方漕的行為,引發詞人關于人生、命運無常的感慨。故選B。(2024·江蘇淮安·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溪上【明】何景明溪上茅齋不掩扉,西風初罷芰荷衣。月寒沙柳蕭蕭落,天晚江鴻肅肅飛。野客行吟水邊立,家人沽酒夜深歸。相逢醉語休辭數,城外黃花漸覺稀。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清冷的秋夜圖景,“初罷”一詞暗示了季節的轉換。B.頸聯著眼于水邊野客吟哦詩句和家人沽酒而歸的畫面,增添了生活的氣息。C.頸聯中的“行吟”兩個字令人聯想到屈原,塑造了一個高潔堅貞的野客形象。D.本詩選取“江鴻”“黃花”等秋天典型景物,寓情于景,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敬鸢浮緾【導語】這首詩描繪了秋季溪上茅齋的清冷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如月、沙柳、江鴻,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顯蕭瑟的氛圍。詩人在感受秋色中加入人事活動,“野客行吟”與“家人沽酒”相映,既表現了詩人對季節更替的感慨,也流露出其內心的孤寂與淡淡惆悵。詩情恬靜,自然與人事水乳交融。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C.“塑造了一個高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