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題10兩次鴉片斗爭學習目標:駕馭兩次鴉片斗爭列強的侵華史實。重點:兩次鴉片斗爭難點:列強侵華對中國造成的影響。趣味導引1、有人說,鴉片斗爭是由林則徐的過激行為引起的,假如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動斗爭。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提示:分析鴉片斗爭爆發的歷史必定性政治上,英國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的封建統治日益腐敗。經濟上,英國領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世界強國,而中國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軍事上,英國船堅炮利,戰斗力強,而中國裝備陳舊,軍紀敗壞。對外策略上,英國為擴大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到處進行殖民擴張,而清政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外科技文化的溝通,統治者愚昧無知,不了解世界局勢。在中英貿易中,由于中國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的抵制作用,英國依靠正常貿易難以打開中國市場,而其鴉片貿易又遭到禁煙運動的沉重打擊。(3)思想: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萌發三、其次次鴉片斗爭1、緣由:(1)根本緣由: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干脆緣由:列強提出修約要求遭到拒絕。2、過程:(1)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其次次鴉片斗爭爆發。(2)1858年,英法聯軍進攻天津,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天津條約》。主要內容主要危害外國公使進駐北京;便于影響操縱清政府內政外交;增開十大通商口岸:(營口、煙臺、淡水、臺灣、汕頭、瓊州,鎮江、南京、九江、漢口);(分布于沿海各省和長江中下游)外國侵略勢力擴展至沿海各省,并深化到內地(長江中下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列強取得了內河航行權(最早),便于商品向內地傾銷和軍事侵略;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成為洋人非法活動的護身符;賠償英法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英商損失費200萬兩白銀;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3)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北京,火燒圓明園,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北京條約》主要內容主要危害《天津條約》接著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天津成為列強在北方的重要侵略基地;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英國在香港地區的侵略勢力擴大;準許華工出國合法掠賣中國人口,開發海外殖民地;對英法兩國賠償各增至800萬兩白銀;進一步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3、影響:(1)中國丟失大片領土,主權受到更加嚴峻的侵害;(2)清政府的權力結構發生變更:起先被列強限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抗拒;(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加深了。(4)旨在推動王朝中興的洋務運動興起重難點解析:1、為何說其次次鴉片斗爭為什么是鴉片斗爭的接著與擴大?項目鴉片斗爭其次次鴉片斗爭接著目的相同打開中國市場,變中國為英國等國家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性質相同非正義的侵略斗爭,手段相同斗爭手段影響相像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擴大侵略國家英國英法聯軍侵略時間1840——1842年1856——1860年侵略區域沿海區域(東南沿海五口)深化到內地(沿海沿江十一口且深化長江中下游)斗爭影響領土完整、國家主權遭到破壞,起先淪為雙半社會丟失更多領土、主權,清政府起先被列強限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加深2、運用多元史觀解讀“鴉片斗爭”革命史觀:它是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的侵略斗爭,它使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奮起抗拒。?近代化史觀:它客觀上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創建了條件,主是是供應了市場、勞動力。?全球史觀:中國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資本主義的附庸,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局面。?文明史觀:鴉片斗爭后,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傳入中國,沖擊了落后的農業文明,促使中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社會史觀:鴉片斗爭后,西式服飾、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傳入中國,使中國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大眾傳媒與社會習俗發生重大變更,沖擊了中國傳統的社會習俗,特殊是出現“向西方學習”新思想的萌發及洋務運動出現。3、清政府為什么會接受領事裁判權呢?緣由有:(1)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人認為夷人是化外之民,不值得以中國之禮教之,對于夷人一直是執行寬大羈縻政策,任其自理、自治。所以對于外國人犯法由其官員管轄,并不認為不對。(2)怕惹麻煩。鴉片斗爭以來,清政府官員對于處理外國案件感到有點麻煩,處理得不令外人滿足,就要出問題。
(3)認為當時在中國的外國人只有千余人,分散在各口岸,似平問題不大。4、如何理解片面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賜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子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實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國待遇的取得必需有條約和依據。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締約雙方在同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相互享受最惠國待遇。但在近代中國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得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是片面的。"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
"(中英《虎門條約》)這就是說只要中國給其他國家好處,英國就可以同享。正常的國際交往中,最惠國待遇應是雙方互惠。英國只要求中國賜予英國最惠國待遇,卻未承諾英國賜予中國同等待遇。這就成為簽約雙方不同等的"片面"最惠國待遇。繼英國之后,有15個國家先后從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國待遇。由此會出現什么局面?清政府只要給一國某種特權,就要給全部享有片面最惠國待遇的國家同樣的特權,中國變為資本主義世界爭相宰割的對象。4、(2024·江蘇單科·6)鴉片斗爭后,兩江總督耆英說,“良民與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懦,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認為鴉片斗爭失敗的主要緣由是()A、貧富不均B、莠民作亂C、民性軟弱D、吏治敗壞【答案】D【解析】從材料“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說明當時吏治腐敗,這是中國戰敗的重要緣由,故D項正確;A項材料沒有體現;BC項是迷惑項,材料沒有說明BC項是斗爭失敗的緣由。5、(2024·海南單科·7)在中國歷史上,人們習慣以“夷”稱呼西方國家。然而,徐繼畬《瀛寰志略》(1848年)對西方各國的稱謂是“外國”“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稱“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稱呼西方各國。這反映了()A、中國半殖民地社會形成B、天朝觀念已被摒棄C、清朝政府接受國際慣例D、洋務運動成為共識【答案】B6、(2014·江蘇單科)下面是清道光帝給參加談判大臣所下達諭旨的部分內容,該諭旨()A.頒發于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B.隱含著天朝上國的外交觀念C.導致了社會性質的根本變更D.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答案】B【解析】由清道光帝諭旨中“準其貿易”“賞借”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朝天朝上國的外交觀念仍有體現,故B項正確。由諭旨中通商口岸的名稱及題干中“道光帝”可知,A項錯誤;由諭旨內容可知,《南京條約》尚未簽訂,中國社會性質沒有發生根本變更,C項錯誤;由“香港仍堅持‘賞借’”可以看出D項錯誤。7.(2024·衡水中學)1840年12月11日,迫于形勢,負責在廣東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國代表義津的照會中同意,此后英國給中方的信函不再運用“諭”“稟”文體。這表明?A.中國主權的丟失?B.天朝體制逐步崩潰?C.中西方地位同等?D.西方凌駕于清政府之上?【答案】B【解析】?清政府同意此后英國給中方的信函不再運用“諭”“稟”文體,說明清政府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英國不是中國的藩屬國,天朝體制逐步崩潰。故答案為B項。這種變更與中國主權無關,解除A項;C、D兩項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8、(2024·衡水中學)在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的簽約談判中,清政府對增開商埠、割地、修改稅則、賠款各項均比較簡單予以接受。但對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則以有違禮制為由多次拒絕,甚至準備以全免關稅來換取列強放棄公使駐京。這說明清政府A.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B.仍舊抱有天朝上國觀念?C.實行了敏捷的外交策略?D.起先建立近代外交體制?【答案】B9.閱讀下列兩幅斗爭示意圖:請回答:(1)依據地理和軍事等有關學問,說明兩次侵華斗爭的特點,并分析形成這些特點的緣由。(2)對西方列強的上述戰略,清政府實行的對策有何特點?指出這些對策的錯誤之處及其危害。【答案】(1)特點:主要進攻沿海沿江地區,以進攻經濟重心(江南地區)和政治重心(京津地區)為主要目標。緣由:英法遠道而來,作戰主要依靠海軍,沿海沿江地區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經濟和政治重心被攻占,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政治影響,能夠更快地迫使清政府屈服,實現其侵華目的。(2)特點:一是被動反抗,二是妥協退讓。錯誤及危害:被動反抗實質是消極防衛,造成被動挨打,并失己之所長,使敵人的優勢得以發揮。妥協退讓又加速了斗爭的失敗,在尚未根本失敗的狀況下簽訂了屈辱的條約。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鮮稱臣納貢之后,基于中國中心和中外一統的傳統理念,琉球、安南等先后成為清朝的朝貢國。清朝將三跪九叩禮作為最重要的朝貢禮儀,要求全部朝貢使臣覲見時比照中國臣子行此禮,以彰顯其共主地位。朝貢使團在華期間的活動和清朝遣使冊封朝鮮、琉球、安南三國國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儀式和禮節。清廷將“厚往薄來”的傳統理念用于對外交往的詳細實踐,主要手段就是開展朝貢貿易。?——摘自李云泉《再論清代朝貢體制》?材料二?強權主義導致條約制度的不同等……對他們來說,國際法是保障和補充不同等條約的執行工具,中西方之間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斗爭為前提,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條約來確立法則的實現。所以當時的國際法有著深厚的強權主義色調,體現出兩面性,一方面是列強國家欺壓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工具,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國家遵守國際法,另一方面假如涉及到列強國家的利益,即使違反國際法原則的行為也被認為是合法的。從《南京條約》簽訂起先,晚清中國也不斷受到國際法的影響與沖擊:譯著的大量的國際法著作為晚清社會帶來了新的觀念……晚清國人也對西方的領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觸,漸漸萌生了國際法上向國外派遣公使和領事的需求,并起先紛紛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領事,使中國的使領館制度日趨形成。中國外交起先重視通過國際法上的談判方式來解決清政府和他國之間的爭端,談判在這一時期對國家權益的挽回及維護國家主權方面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摘編自董臨瑞《從〈南京條約〉看晚清時期國際法在中國的運用》?(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清代朝貢制度形成的緣由。?(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歸納近代條約制度下國際法的特點,并闡述其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產生的影響。【答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能培訓專題工業機器人行業解說
- 玻璃清潔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 34起叉車事故解析
- 塔吊可視化管理
- 數字電子技術脈沖波形的產生與整形
- 2024年安全生產月-主題宣貫及基本安全知識培訓
- 雙體系建設培訓
- 《PKP患者的護理查房》課件
- 企業培訓之承包商管理30條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考試建議和意見試題及答案
- 高考語文新題型+“文學短評”相關寫作(真題+技法+練習)
- 高三數學復習備考策略課件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認識里外》教學PPT課件【幼兒教案】
- 于丹--莊子心得
- 2023年供貨方案 醫療器械供貨方案(四篇)
- 森林病蟲害防治自測練習試題與答案
- GB/T 3728-1991工業乙酸乙酯
- GB/T 34949-2017實時數據庫C語言接口規范
- GB/T 3452.1-2005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2023年國際焊接工程師考試IWE結構試題
- 精華版-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