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池州市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在歷史學習中,歷史史實和歷史解釋都很重要,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在天安門廣場上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B.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C.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D.1953年,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2.下側地圖反映的戰爭A.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 B.推翻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C.是近代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D.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3.1950年6月,新中國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950年的1.32億噸增長為1.63億噸、人均糧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長為285.2公斤。這從本質上反映出(
)A.新中國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B.土地制度的變革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C.土地改革促進了國家工業化建設D.土地改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4.歷史學習小組圍繞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進行研究性學習。該小組研究的主題是A.鞏固新生政權 B.完成祖國統一C.實現國家獨立 D.進行社會主義建設5.下表是1957年我國鋼、煤、電生產統計表,表中數據出現這樣變化的原因是項目鋼產量煤產量發電量比1952年增長296%96%166%比1949年增長33.9倍4倍4.5倍比舊中國最高年產量增長5.8倍2.1倍5.2倍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計劃的實施C.“大躍進”的掀起 D.改革開放的進行6.在“一五計劃”取得的建設成就中,密切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聯系的工程項目是A.川藏、新藏、青藏公路 B.鷹廈、寶成鐵路C.武漢長江大橋 D.鞍山鋼鐵公司7.20世紀50年代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土地所有制性質的是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運動C.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8.對于如圖中甲乙線及導致甲乙線數據出現轉變的原因的判斷,都正確的是(
)A.甲線是工業總產值變化趨勢,甲乙線數據變化的原因是一五計劃的實施B.乙線是工業總產值變化趨勢,甲乙線數據變化的原因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進行C.甲線是農業總產值變化趨勢,甲乙線數據變化的原因是一五計劃的實施D.乙線是農業總產值變化趨勢,甲乙線數據變化的原因是受工業化、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因素影響9.下列時間軸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的一段歷史,其中表述正確的是(
)A.①段出現“大躍進”等“左”的錯誤B.②段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時期C.③段國家進行了土地改革D.④段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0.從1956年到1966年,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時期取得的成就是①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②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③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④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1.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艱苦的條件下涌現出了一批“感動中國”的英雄模范人物。王進喜、焦裕祿、鄧稼先等成為這個時代的典型和象征。他們身上共同體現了(
)A.開天辟地、立黨為公精神 B.勇于改革、樂觀主義精神C.保家衛國、英雄主義精神 D.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精神12.一把歷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下面年代尺中,1978年相對應的方框里應該填寫:A.黨的誕生 B.曲折探索 C.歷史轉折 D.動蕩歲月13.小云同學帶著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搜集了“政企分開”“利改稅”“股份制改革”等資料。根據這些信息,判斷她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國有企業改革 D.民主與法制建設14.閱讀如下圖《1981年和2016年中國出口商品總額與構成》,分析正確的是(
)A.農輕重結構比例已嚴重失調 B.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業最發達國家C.我國經濟發展全面領先世界 D.改革開放推動出口結構變化15.如圖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A.綠色 B.創新 C.協調 D.開放二、辨析改錯(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16.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正確的打“正確”;錯誤的打”錯誤”,并加以改正。(1)1958年,中共八大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2)1976年10月,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3)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4)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實行政企分開。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3小題,共3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時期糧食產量變化(單位:億噸)
圖1
圖2——整理自陳海秋《建國以來農村土地制度的歷史變遷》材料二
我國建國三十五年來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已經初步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但是必須指出,這種優越性還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其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吨泄仓醒腙P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依據材料一,概括兩幅圖中反映的共同現象。分別運用相關的農業政策解釋圖1和圖2中反映的現象。(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后來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因和目標。(3)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和政府不斷調整經濟政策,綜合上述材料,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18.2024年3月4日和5日,“兩會”開幕?!皟蓵笔芹`行民主法治的重要場所,見證了新中國民主法治的探索發展歷程。【民主法治的確立】材料一
“45”是指當時的與會代表來自45個單位,涵蓋了黨派代表單位、區域代表單位、軍隊代表單位、團體代表單位、特別邀請人士等各行業各領域的代表。“56%”是指662名代表中,正式代表共510人,候補代表77人,特別邀請人士75人,黨外人士約占總人數的56%。——摘編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名單》材料二
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珴蓶|《論十大關系》(1956年4月25日)(1)請依據材料一、概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特點。綜合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說出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意義。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腥A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2)說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在哪次會議上制定的。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識。【民主法治的重構與發展】材料四
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摘編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3)請依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分析“現在的問題”出現的背景。材料五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中央對民主法治的推進(4)請依據材料五、分析我國民主法治發展的特點。19.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依據材料一,分別說出圖一到圖二的變化,圖三到圖四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
某學習小組為撰寫歷史小論文搜集了如下資料:①1980年,興辦4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②198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③1992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④2001年,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⑤2007年,我國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費量在過去10年里分別增長了51%和60%⑥2014年,全球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⑦2015年,中國出境旅游達1.17億人次⑧201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材料二的資料圍繞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可以提煉出多個主題。依據材料二,完成下列表格。資料序號提煉主題②、⑧主題一:
主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探索⑤、⑦主題三: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主題四: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材料三①把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②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④提出必須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材料四(3)依據材料三,將材料四示意圖的劃橫線處填寫完整。(填寫序號)材料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4)結合材料五,請你談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哪些努力?
參考答案與解析1.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歷史解釋指的是闡明歷史發展變化的軌跡及其原因、意義等,而“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體現出了新中國成立對中國歷史產生的意義,屬于歷史解釋,C項正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在天安門廣場上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1953年,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都是在客觀陳述歷史事件,屬于歷史史實,排除ABD項。故選C項。2.D【詳解】根據題干戰爭圖片“上甘嶺”“板門店”可知與抗美援朝有關。據所學知識,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議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沉重打擊了美帝的侵略氣焰,保衛了朝鮮獨立和我國的安權,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D項正確;紅軍長征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排除A項;抗日戰爭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是近代中國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排除BC項。故選D項。3.B【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建國后進行的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使全國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從本質上說明生產關系的變革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B項正確;新中國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屬于政治方面,不屬于農業發展的本質原因,排除A項;材料中說明土改促進糧食產量的增加,不是工業化建設,排除C項;土地改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但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B項。4.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新中國剛剛成立,當時面臨的首要任務是鞏固新生政權,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都是鞏固新生政權的措施,A項正確;西藏和平解放實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目前我國尚未完成祖國統一,排除B項;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國家獨立,排除C項;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進行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排除D項。故選A項。5.B【詳解】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從1953年至1957年我國實行一五計劃,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表格顯示鋼、煤、電生產量別舊中國、1949和1952年都大幅度增長,主要原因是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結果,B項正確;土地改革是192年完成,排除A項;大躍進實行是1958年,排除C項;改革開放是1978年開始,排除D項。故選B項。6.A【詳解】為了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1953年-1957年黨和政府制定并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川藏、新藏、青藏公路是在“一五計劃”取得的建設成就中,密切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聯系的工程項目,A符合題意;BCD項都是一五計劃的成就,但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擇A?!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一五計劃”取得的建設成就的相關史實。7.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956年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實現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將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轉變集體所有制,在農村建立公有制,根本上改變了農村土地所有制性質,C項正確;1950-1952年我國實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使我國的土地制度由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所有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土地所有制性質,排除A項;人民公社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是在土地國有制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改變土地所有制的性質,排除BD項。故選C項。8.D【詳解】根據圖表數據可知,甲在1957-1960年持續上升,增長幅度大,乙在1957-1960年持續下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在1958年開始掀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時期掀起全民大煉鋼,出現工業總產值上升的現象,甲反映的是工業總產值,大躍進、人民公人民公社化的進行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總產值下降,乙線是農業總產值變化趨勢,D項正確;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會促進工業的發展,但乙線是農業總產值變化趨勢,與一五計劃無關,排除A項;乙線是農業總產值變化趨勢,并不是工業總產值變化趨勢,排除B項;甲線是工業總產值變化趨勢,排除C項。故選D項。9.B【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956-1966年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時期,B項正確;“大躍進”發生在1958年,排除A項;土地改革發生在1950-1952年,排除C項;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10.B【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開始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高昂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艱苦奮斗、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巨大成就,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天中型項目,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這個時期建設起來的,到1965年,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交通方面,修建了蘭新、青包蘭籌鐵路,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故B正確;1970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是在文革時期,故含有②的A、C、D錯誤。綜上答案B。11.D【詳解】依據所學可知,王進喜被譽為鐵人,鄧稼先被稱為“兩彈元勛”,雷鋒是黨的好戰士,焦裕祿是“黨的好干部”,他們都是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出現的英模人物,體現的時代精神是艱苦創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精神,D項正確;開天辟地、立黨為公精神指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體現出的精神,排除A項;材料人物體現的是艱苦奮斗精神,不涉及勇于改革,排除B項;保家衛國、英雄主義精神是抗美援朝英雄人物體現出的,排除C項。故選D項。12.C【詳解】根據題干的時間是197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黨的誕生是1921年;曲折探索的時間是66年;歷史轉折指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時間是1978年;動蕩歲月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時間是1966-1976年,ABD不符合題意時間,所以答案選C。13.C【詳解】根據題干“小云同學帶著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搜集了‘政企分開’‘利改稅’‘股份制改革’等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她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是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后,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了步伐,在中大型企業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邁進,對小型企業采取改組、聯合等多種形式,加快企業的改革步伐,C項符合題意,C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體現土地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民主與法制建設,A、B、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14.D【詳解】根據題干《1981年和2016年中國出口商品總額與構成》可知,中國的初級產品出口逐漸下降,工業制成品出口大幅度上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經濟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了進出口結構的調整。因此,分析正確的是改革開放推動出口結構變化,D項正確;圖片僅涉及中國出口結構的變化,材料中沒有體現出農輕重結構比例的失調問題,排除A項;圖片沒有比較中國工業制造水平與世界的信息,排除B項;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尚未全面領先世界,排除C項。故選D項。15.B【詳解】新發展理念指的是綠色、創新、協調、開放、共享。依據圖片信息“國產大型客機C919”“中國‘天眼’”“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可知,題干的重大科技成果主要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創新理念,故B符合題意,ACD與圖片主旨不符,排除。故選B。16.(1)錯誤;“中共八大”改為“中共八大二次會議”(2)錯誤;“林彪”改為“江青”(3)正確(4)錯誤;將“實行政企分開”改為“增強企業活力”?!驹斀狻浚?)根據所學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故原題錯誤,將“中共八大”改為“中共八大二次會議”。(2)根據所學可知,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故原題錯誤,將“林彪”改為“江青”。(3)根據所學可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故原題正確。(4)根據所學可知,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故原題錯誤,將“實行政企分開”改為“增強企業活力”。17.(1)共同現象:糧食產量不斷增長;農業政策1: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糧食產量的提高。農業政策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促進了糧食產量的不斷增長。(2)原因: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啟示: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要依據國情制定政策,實事求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等?!驹斀狻浚?)共同現象:根據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時期糧食產量變化圖”得出,圖1“1949年至1952年糧食產量圖”,圖2“1978年至1984年糧食產量圖”糧食產量都不斷增長。農業政策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糧食產量的提高。農業政策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分田包干到戶,自負盈虧。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促進了糧食產量的不斷增長。(2)原因:根據材料二“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得出,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目標:根據材料二“就是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啟示:根據材料一得出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糧食產量的提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促進了糧食產量的不斷增長;根據材料二得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社會主義經濟充滿活力,綜合上述材料得出,不同的歷史時期,黨和政府不斷調整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要依據國情制定政策,實事求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等。18.(1)特點:參會代表的廣泛性。意義: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基礎。(2)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3)背景:“文革”時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壞。(4)越來越重視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民主特點突出。【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一“‘45’是指當時的與會代表來自45個單位,涵蓋了黨派代表單位、區域代表單位、軍隊代表單位、團體代表單位、特別邀請人士等各行業各領域的代表?!?6%’是指662名代表中,正式代表共510人,候補代表77人,特別邀請人士75人,黨外人士約占總人數的56%?!笨梢愿爬ǔ鲋袊嗣裾螀f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特點是:參會代表的廣泛性。意義:根據材料一“‘45’是指當時的與會代表來自45個單位,涵蓋了黨派代表單位、區域代表單位、軍隊代表單位、團體代表單位、特別邀請人士等各行業各領域的代表?!?6%’是指662名代表中,正式代表共510人,候補代表77人,特別邀請人士75人,黨外人士約占總人數的56%。”;材料二“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苯Y合所學可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的意義是: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會議:根據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腥A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苯Y合所學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力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制定的;認識:結合所學可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因此,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認識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3)背景:根據材料四“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F在的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學個人購車按揭合同9篇
- GB/T 22321.1-2025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漢字48點陣字型第1部分:宋體
- 最高額抵押借款合同書
- 循環借款合同書標準范例
- 二零二五全新餐廳轉讓協議合同
- 2025辦公設備銷售合同,辦公設備銷售合同書,辦公設備銷售合同范本
- 2025標準抵押合同范本
- 人力資源服務外包合同協議書模板
- 2025水路貨物運單(合同)
- 2025版終止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云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物理試卷含解析
- 市政排水移交協議書
-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實驗高中-雙休背后: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高三家長會【課件】
- 中職世界歷史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護理查房提出問題
- T-ZMDS 10019-2024 經顱電刺激儀基本技術規范
-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
- 2024福建中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江西省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外科補液原則》課件
- 《墨家思想》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