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衛生與保健》課件-15.二一四 掌握嬰幼兒二便的護理方法_第1頁
《嬰幼兒衛生與保健》課件-15.二一四 掌握嬰幼兒二便的護理方法_第2頁
《嬰幼兒衛生與保健》課件-15.二一四 掌握嬰幼兒二便的護理方法_第3頁
《嬰幼兒衛生與保健》課件-15.二一四 掌握嬰幼兒二便的護理方法_第4頁
《嬰幼兒衛生與保健》課件-15.二一四 掌握嬰幼兒二便的護理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掌握嬰幼兒二便的護理方法模塊二項目一

任務四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嬰幼兒排便的生理特點;

2.知道二便護理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能力目標:

1.掌握更換尿布和紙尿褲的方法;

2.能夠培養嬰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

素質目標:

能在操作中關心和保護好幼兒,樹立起精技善育的照護理念,認同敬業、友善的價值觀,發揚責任心、愛心、細心的職業精神。

課前答疑工作單1:了解嬰幼兒排泄的生理特點、培養嬰幼兒良好排便習慣的方式方法、換尿布的步驟、二便護理的注意事項。1.尿布的更換方法目錄/CONTENTS2.排尿護理3.排便4.良好排便習慣的培養與便后清潔二便即嬰幼兒大便和小便,嬰幼兒尚未具備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成人應當注重照護嬰幼兒大小便。關注嬰幼兒大小便前的動作和表情,掌握時間規律,固定大小便場所,逐步培養嬰幼兒表達大小便的方式,做好大小便的護理工作,保障嬰幼兒的健康成長。掌握嬰幼兒二便的護理方法

一、尿布的更換方法01布尿布的換法02紙尿褲的換法(一)布尿布的換法第一步備好干凈的尿布,墊上隔尿墊并將幼兒放置于護理床上。第二步打開尿布,查看嬰幼兒排泄情況。如果是小便,輕輕抽出尿布即可;如果是大便,則需要用尿布從外向里擦拭并將大便包裹在尿布里,并用流動水沖洗干凈。第三步用一只手握著嬰幼兒兩只腳踝,輕輕抬高嬰幼兒的臀部,在其臀部下塞進一塊干凈的尿布。第四步女嬰容易尿濕后面,因此在包尿布時可將尿布后部折雙層。男嬰容易尿濕前面,包尿布時可將尿布前部折雙層。第五步調整好尿布的位置并固定好,穿上褲子。

使用布尿布時應當為嬰幼兒選擇透氣性能好、吸水性強的,同時清洗干凈的尿布一定要充分晾曬之后才能夠嬰幼兒使用,避免嬰幼兒臀部發炎。(二)紙尿褲的換法第一步準備好嬰幼兒毛巾、浴巾、尿布、換洗衣物、裝用肥皂、沐浴露、護膚產品、酒精、棉簽等。第二步打開紙尿褲,抬高嬰幼兒的臀部,將有膠帶的一側放在嬰幼兒臀部下面。第三步將紙尿褲另一側上折,揭開粘扣壓在固定的位置上。第四步第四步:整理好紙尿褲,檢查松緊度,并給嬰幼兒穿上褲子。

成人應當為嬰幼兒選擇大小合適的紙尿褲,同時在更換紙尿褲時應避免紙尿褲的粘貼扣與嬰幼兒皮膚接觸,損傷嬰幼兒薄嫩的肌膚。(三)注意事項做好準備成人在給嬰幼兒換尿布之前要注意清潔雙手并溫暖雙手,同時備齊用物。勤于更換定期查看嬰幼兒的排泄情況,一般在嬰幼兒早晨醒來、睡覺前、洗澡后都要及時給嬰幼兒更換尿布。及時互動要有耐心、有愛心,時刻關注嬰幼兒的情況,并通過語言等與嬰幼兒進行交流、互動,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嬰幼兒新陳代謝旺盛,而膀胱儲尿功能差,所以排尿的次數相對成人而言更多。因此,成人應當根據嬰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嬰幼兒的飲食量、出汗情況等,準確把握給嬰幼兒把尿的時間。二、排尿護理

二、排尿護理01嬰幼兒排尿的特點02常見異常排尿的原因和處理

一般來說,嬰幼兒出生1個月時,一天排尿約14次;3~6個月時,一天排尿約20次;6~12個月時,一天排尿約15~16次;1~2歲時,一天排尿約12次;2~3歲時,一天排尿約10次。隨著嬰幼兒月齡的增加,其排尿次數逐漸減少。(一)嬰幼兒排尿的特點

1.嬰幼兒排尿次數增加嬰幼兒排尿次數可能會因為天氣原因有所增加、嬰幼兒可能會因為情緒緊張引發尿頻這是正常現象。嬰幼兒身體的疾病如尿道口炎、膀胱炎等也可能會導致嬰幼兒排尿次數增加,需盡早就醫。

(二)常見異常排尿的原因和處理

2.嬰幼兒排尿中的誤區

嬰幼兒腎臟功能不夠健全,食物中蔬菜、水果中含的一些無機鹽成分遇冷出現結晶沉淀,導致嬰幼兒在寒冷季節尿色為乳白色,過一會變成乳白色渾濁液體,這是正常現象。嬰幼兒2~2.5歲時,雖然白天可以控制排尿,但夜間仍有無意識的排尿,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二)常見異常排尿的原因和處理大便是食物和水經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殘渣而形成,嬰幼兒大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胃腸道的生理與病理狀態,反映嬰幼兒的身體狀況,所以觀察嬰幼兒的大便非常重要。嬰幼兒正常的大便是沒有黏液、膿血和寄生蟲的,且顏色為黃色和棕黃色,可能會因為飲食類型不同而有所變化。三、排便(一)嬰幼兒不同年齡段的大便排泄新生兒胎便母乳喂養的嬰幼兒大便人工喂養的嬰幼兒大便新生兒多數在出生24小時內排胎便,胎便呈墨綠色,略帶黏液,一般在2~3天內排盡。如超過24小時仍未見胎便排除,則需要檢查消化道看是否有畸形。純母乳喂養的嬰幼兒排出的大便顏色呈黃色或金黃色,有時會稀薄,大約每天排2—5次,添加輔食之后排便次數相對減少。一歲以后逐漸形成規律性大便,約一天一次。人工喂養的嬰幼兒大便顏色呈淡黃色,干燥、略帶氣味。人工喂養的嬰幼兒每天排便次數為1—2次,個別幼兒隔天排便一次。

(二)異常大便排泄的原因和預防01便秘02腹瀉1.便秘

便秘主要指的是排便頻率減少,通常超過3~4天不排大便則為便秘。長時間不排大便導致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變得干、硬,從而造成排便的次數減少、排便困難。1.便秘原因預防處理嬰幼兒便秘產生的原因很多,如配餐不合理、生活不規律以及疾病等其他因素。此外,其他因素如發燒、營養不良、佝僂病、腹腔疾病等疾病也會使腸蠕動減弱,導致嬰幼兒便秘。依賴母乳喂養的嬰幼兒便秘,建議調整母親的膳食結構,多吃果蔬。依賴配方奶粉的嬰幼兒便秘,要嚴格按照沖調說明實行。幫助嬰幼兒養成定時排大便的習慣。及時添加果泥、菜泥、碎菜等較大顆粒的食品。堅持撫觸、主被動操、戶外活動等,增加嬰幼兒活動量。用消毒棉簽蘸消毒過的植物油,輕輕刺激嬰幼兒的肛門;或開塞露塞入肛門。在嬰幼兒排大便前,以嬰幼兒的臍孔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嬰幼兒的腹部。癥狀較輕時,成人可以在溫水中加入小檗堿,讓嬰幼兒坐浴,坐浴后肛門涂上少量金霉素軟膏并保持局部清潔。(此方法僅用于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

四、良好排便習慣的培養與便后清潔01良好排便習慣的培養02排便后的清潔工作1.培養嬰幼兒定時大小便的習慣2.訓練嬰幼兒使用便盆的方法(一)良好排便習慣的培養1.便后擦凈屁股選用柔軟的紙巾,注意一定要從前向后擦,擦凈后檢查肛門附近是否有紙屑殘留,避免引起尿道炎、膀胱炎。2.便后洗手嬰幼兒大小便后,要引導嬰幼兒用其專用洗手液洗凈雙手并擦干。3.便后清洗、消毒便盆給嬰幼兒擦好屁股后,要清洗便盆并對其進行消毒。(二)排便后的清潔工作崗位情景練習

情景練習1:欣欣,2歲,平日多喜肉食,蔬菜水果攝入較少,近日3~4天排一次大便,且便中帶血,擦拭肛門時,手紙上有血跡。問題:請問欣欣可能出現了什么問題?如何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