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江西新余二模語文試卷及解析語文本試卷共8頁,共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考試科目”與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監考員將試題卷、答題卡一并收回。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早在開始報告文學創作之前,傅煒如最先接觸的是特稿①寫作。畢業后,她進入媒體工作,參與過很多重大主題報道。但在一次次采訪后,她的心里升騰起一種不滿足感,她不想止步于簡單的新聞采寫,而想探索受訪人物的精神內在,以及他們與這個社會、時代的關系,對人生的態度,尋求自我價值的途徑等,從而創作出更有厚度和質感的東西。2019年,恰巧需要一部關于杭州錢塘江兩岸幾十年發展變遷的報告文學,而這里正是傅煒如從小到大生長的地方,因為情感上的聯系,她的創作靈感被重新喚醒,開始了近兩年的調研和采訪,從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入手,完成了《錢塘一家人》。當敲下最后一段字后,她有一種強烈的滿足感,她對自己說:看,長篇報告文學我也可以的。李菁:與小說、散文等體裁不同,報告文學更需要實地調研、考察等工作。創作前,你一般會做哪些準備工作?傅煒如:我會花大半的時間在調研和采訪上。首先是對選題的判斷,選題值不值得寫,在當下有什么樣的意義,會不會很快被時間淹沒,又是否有公共性,能否與讀者產生普遍連接等。此外,還有采訪的主要人物有沒有完整的行動軌跡、會不會講故事、善不善于表達心理活動等。我還喜歡研究涉及到的一些專業性知識,即便最后在作品中呈現的文字可能很少。我始終覺得,報告文學的落腳點雖在于文學,但也一定具備所寫題材領域的專業價值,身為作者需要去做足功課,思考文學之外的意義。還有一種準備是長期的、持續積累的,屬于作者內在的自我提升和成熟。因為報告文學作者需要對這個時代、社會有體察和感悟,需要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生活閱歷,也需要有能力處理資源和各種社會關系。李菁:在創作中你認為該如何讓“新農村”等主題重新煥發活力,體現時代性?傅煒如:對我來說,發現時代中有新的東西才好玩兒,才會吸引我去寫。我在《人民文學》發表的《稻香》,寫的是浙江鄉村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劉松、沈燕等一大批年輕的“鄉村CEO”來到鄉村,作為公司的總經理,將一些運營企業的創新性思路挪到村里,整合資源,提高收益,為鄉村帶去新業態、新模式。這些人物反映的是鄉村現階段的發展,村莊正在經歷一個鄉村地域空間重構和綜合價值重塑的過程。特別是在浙江,農村僅僅依靠農業就能生存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當下更加強調農村的地域空間是一個向外部開放的、多種產業復合體的經濟空間。這是一種新的概念。我認為作家對時代要有自己的理解。報告文學具有時代性、歷史性、政治性,“時代”是其中一個特點。我在寫作的時候,要處理很多背景資料,像國家政策、歷史脈絡、地理環境等等。但我不太愿意將大段的資料呈現在文本里,而會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闡釋,將材料放在人物、情節中,比如當一個政策改變了某個人物的選擇,成為其人生的轉折點,或者對事件的轉折起到了重大影響的時候,背景資料才在文本中體現意義,并有更加文學性的呈現。李菁:報告文學是基于事實的文學寫作,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審美表現力。你認為報告文學作家該如何融合個人敘事與國家敘事,讓作品兼具故事性與真實性?傅煒如:第一個問題,應該是報告文學作家們寫作的一貫追求。在我腦海里有一個模糊的方向,也是對自己的要求,作者要有大格局和大胸懷,關注世界、國家、社會。另外,還是要寫人,從“小”的人到“大”的人,從個人命運到人性的沉浮,從普通的個體到與國家的聯系。這種創作是一種雙向的創作,當個體與他人、時代和社會發生交集時,個體的寫作才變得有意義。第二個問題,故事性涉及到寫作的技巧、文本的建構,例如如何搭建結構,怎樣呈現個人風格的語言、怎樣運用意象等。至于真實性,我想起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說過的話:“我絲毫不想通過自己的虛構來增加或者沖淡所發生的一切的內外真實性……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去超過它。”李菁:無論是《稻香》還是《老藥工的六神丸與巧克力》,你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又充滿積極向上的能量。報告文學作家該如何創造生動的人物形象?傅煒如:在非虛構的語境里,我要承認,創作人物是很難的,因為一切都要來源于真實。這是非虛構和虛構的壁。像非虛構作品中關于人物的心理描寫,一定是受訪者自己說出來的,而非作者本人臆想。在客觀的基礎上將人物寫得生動,還是要靠采訪,采訪得有多深入,人物就有多鮮活。美國非虛構作家伊莎貝爾·威爾克森將采訪者和受訪者的關系稱為“加速的親密關系”。她把人物的采訪比喻成剝洋蔥,把洋蔥的外層撕開,會看到那層是閃亮、彈性的、柔軟的,作家當然也不會甘心用這一層,而是想要洋蔥的中心部分——最具有鮮明和真實風味的部分。在采訪中,即便是跟蹤式采訪,我們總是希望能夠更快地達到“洋蔥”的中心部分,這就需要加速的親密關系。采訪之外,還要善于觀察,在細節中找到他們的個性。(摘編自李菁《傅煒如:從特稿到報告文學,會一直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注】①特稿:運用解釋、分析、預測等方法,從歷史淵源、因果關系、矛盾演變、影響作用、發展趨勢等方面報道新聞的形式。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
因為特稿寫作過于簡單,不能創作出更有厚度和質感的作品,傅煒如就選擇了轉向報告文學寫作。B.
傅煒如認為報告文學作者應主動研究并具備相關題材領域的專業知識,表現了她卓越的寫作追求。C.
報告文學中不應該大段穿插國家政策、歷史脈絡等背景資料,因為這樣會有損報告文學的文學性。D.
報告文學屬于非虛構作品,因此作者在創作人物時不能運用虛構類作品常用的人物描寫寫作方法。2.
下列有關訪談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李菁聚焦報告文學創作這一話題,從準備工作、審美表現力、人物塑造等方面對傅煒如進行提問。B.
李菁在訪談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十分了解傅煒如的創作計劃、創作主題、代表作品及藝術特色等。C.
畫橫線的句子展現出李菁對采訪的引導力和把控力:先肯定了對方的作品亮點,再提出相關問題。D.
傅煒如的回答思路清晰、內容充實,還不時引述名家的言論,體現了優秀的表達能力和理論素養。3.
下列選項最不符合訪談對象談及“作家對時代要有自己的理解”這一觀點的一項是()A.
魯迅在《祝福》中借魯鎮的封閉迷信、民眾的愚昧麻木等內容對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進行了反思。B.
《包身工》不帶虛構和夸張地揭露了包身工悲慘的遭遇,同時揭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覆滅的命運。C.
《別了,不列顛尼亞》在現場與歷史的交織中充分挖掘了重大新聞事件“香港回歸”的現實意義。D.
《大戰中的插曲》采用第一人稱展開回憶,在樸實無華的敘述中,帶給讀者強烈的真實感、親切感。4.
材料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壁”一詞,請簡析其作用。5.
李菁與傅煒如關于報告文學創作的訪談對我們的寫作取材有哪些啟示?請根據材料概括說明。(二)現代文閱讀Ⅱ(共4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的項脊軒譚學韻多年以后,震川先生回到了那一間小小的項脊軒,望著枝纏藤繞的籬笆木門,心里頭百感交集。他輕輕拂袖,撣去門把上的塵灰,吱呀一聲,門開了,像是知曉故人的歸來。沿著青石板路望去,繁蕪的雜草叢中,手植的枇杷樹映入眼簾,亭亭如蓋,亭亭如蓋……幾縷陽光從密密匝匝的葉隙間傾瀉下來,用絲縷溫情雕刻著往日的小軒:茂盛的蘭桂,反照的日影,案頭上的書卷,未燃盡的油燈,乳白色的象笏,以及親人們的音容笑貌……和震川先生一樣,我也回到了那條灰白色的街道,站在那一棟舊式居民樓面前。原先安裝在一樓、面朝大街的深青色大鐵門已經拆除,留下來的只有因頻繁開關門撞擊而成的凹縫。我暢通無阻地邁進僅有少量太陽光線照進的小巷,視線在兩側灰暗斑駁的水泥墻上搜尋著、掃描著,然后定格在某一瞬間——兒時在墻上刻下的三只小火柴人兒,它們還在。我凝望著最初的凝望,滿懷溫柔,滿懷感動,仿佛是一場跨越時空的交匯。那棟樓是爺爺留下的,一共五層,爸爸一家住在五樓,三叔家住在四樓,四叔家住在三樓。老式居民樓沒有獨立的陽臺,沒有直上直下的電梯,但有夕照下的閱讀時光,有一家人的團圓飯,有三個小屁孩兒的笑與淚……在那棟舊樓房里,那些曾經存在過的悲歡離合,成為難以割舍的童年記憶。在《項脊軒志》中,歸有光曾描繪修葺前項脊軒的模樣——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潮濕如青苔般肆意滋長,屋內昏天暗日,待久了令人產生暈眩之感。書齋空間有限,案頭上書卷尚且無法安放,更何況他勃發的意氣。和項脊軒相比,我對自己的舊屋不禁要感嘆一句:幸甚至哉!舊屋的“陽臺”只是沿著窗戶搭建的一排粗鐵絲網,上面放著許多植物盆栽。有兩盆“肥美”的蘆薈,是奶奶從鄉下移植過來栽種的;有一盆蘭花和一盆水仙花,是每年逛花市時媽媽必須置辦的“年貨”;還有爸爸最愛富貴竹,時不時帶回來幾枝,一齊放在長型的陶瓷花盆中,直至插滿,蒼翠欲滴。閑暇時,他們總愛爭論誰的植物更耐看或更旺盛,而我在一旁觀望“看戲”,偶爾充當一下“墻頭草”,心里也甚是愉快。我喜歡下午趴在陽臺邊上讀書,陽光透過鐵絲網灑落在書上,形成格子狀的光影。累了,便俯視街道上穿梭往來的人和車,猜想著他們的故事;抬頭遠眺,目光越過林林總總的居民樓,可以望見眷戀在半空上的落日。夕陽西下,書面上的光影逐漸從書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從陽臺一頭的盆栽移動到另一頭的盆栽……再回望幾百年前的項脊軒,修葺過后,一切都煥然一新,震川先生得以在干爽明亮的書齋暢意閱讀,讀書時的思緒也隨之清晰起來。于是乎借書滿架,無所不讀。忽而偃仰嘯歌,聽萬籟聲;忽而冥然兀坐,寫一案文……豪放自在,悠然自得。眼倦時,透過一扇嵌著古木的窗牖,可見寂寂庭階啄食鳥,可見一輪明月上半墻,亦可見幾枝桂條影斑駁,有如東坡“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之妙也。淵沉于此,震川先生也不禁發出感嘆:東坡啊東坡,只恨我生不在彼時,要不我也能與你共享那一夜的月明,暢談那一刻的人生,你也不用遺憾少了那一個閑朋摯友。如果說,震川先生未分家時的項脊軒是“庭中通南北為一”,那么我的則是“樓中通上下為一”,一家只需在自己所在的樓層往樓梯處喊一聲,響亮的回聲便可迅速將信息傳達至不同層的另兩家。而在家中,最經常吆喝的要數奶奶了。她喜歡上下穿梭于三層樓,也不嫌累,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日常相聚,只要她喊一聲,我們便會來到她所在的一樓,聚在一起吃飯。飯桌上的時光是輕松和諧的,特別是年夜飯,一家人相聚于此,小孩兒坐在一起互相打鬧嬉戲,奶奶不住地嘮叨柴米油鹽生活瑣事,父輩們舉杯暢飲,聊聊過往一年的經歷和收獲,談談新一年的計劃和希冀,頗有一絲“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之況味。在這一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飯桌上,過去一年紛紛擾擾的煩惱和形形色色的喜樂,似乎都得以安放在桌的一隅,彌漫在空氣中的,是一家人、十顆心匯聚在一起而發散開來的溫暖。2012年,爸爸拿出了十幾年的積蓄,購買了當時市里一個新樓盤的套房,我們一家成為最早從老樓搬走的。還記得搬家大貨車來到樓下的那一天,我在自己房間里獨自待了很久。日影下的文字、飯桌上的碗筷、泥墻上的小人……直到爸爸媽媽敲開房門,我才從深重的記憶中醒來,走出房門,客廳空空。隨后幾年,三叔和四叔也陸續從老樓搬離,遷到不同的小區。雖仍在同一市區,但因奔波于各自的工作與家庭,一起聚首圍桌吃飯的時光越來越少了。而由于年齡的增長,腿腳不便,奶奶不再能夠頻繁地來往于三家之間。盡管如此,老人家仍常念叨:要努力讀書啊,阿嬤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你考上大學。震川先生也曾回憶起大母的喃喃之語:“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聽罷,仿佛夾雜著時光遠逝的一絲悲涼,但在苦累暗淡之中,又一切都生了光輝。(有刪改)6.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
作者想象歸有光回到項脊軒充滿溫情的場景,與《項脊軒志》中家散妻逝的凄涼之景形成鮮明反差。B.
當父母發生爭論時,“我”從旁“觀戲”,偶爾還充當“墻頭草”,父母間情感不和并沒有影響孩童的愉悅。C.
作者詳寫大家庭群居的熱鬧,略寫小家庭陸續從老樓搬離,含蓄表達了自己對大家庭離散的傷感。D.
奶奶希望“我”努力讀書,在有生之年看到“我”考上大學,這讓“我”感受到長輩對自己殷切期待,倍感溫暖。7.
下列對“再回望幾百年前的項脊軒”這個段落,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
作者回想歸有光在修葺后的項脊軒讀書寫字的歡快情景,說明環境能影響人的心境。B.
作者采用了對仗、排比的句式再現《項脊軒志》中的情景,既使材料集中,又節奏明快。C.
庭中明月半墻、桂影斑駁與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之景都有種寧靜清幽的美。D.
歸有光認為蘇軾當時缺少有像他這樣可以暢談人生的閑朋摯友,是蘇軾一生的遺憾。8.
作者為何要把自己曾居住的樓房說成是“我的項脊軒”?請結合作品內容簡要分析。9.
本文設置了歸有光和“我”兩條線索,他們時而相對,又時而交融,請簡要分析這樣寫
妙處。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
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馀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于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勾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勾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謂陶朱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天下稱陶朱公。(節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材料二:越王復召相國,謂曰:“子有陰謀兵法,傾敵取國九術之策,今用三已破強吳,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術,為孤前王于地下謀吳之前人。”于是種仰天嘆曰:“嗟乎!吾聞大恩不報,大功不還,其謂斯乎?吾悔不隨范蠡之謀,乃為越王所戮。吾不食善言,故哺以人惡。”越王遂賜文種屬盧之劍,種得劍又嘆曰:“南陽之宰而為越王之擒!”自笑曰:“后百世之末,忠臣必以吾為喻矣。”遂伏劍而死。(節選自《吳越春秋》)材料三:太史公曰:范蠡者,楚之三戶人也。與時逐而不責于人,身死無怨言于后世。此所謂完人者乎!(節選自《史記·貨殖列傳》)10.
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以為此天下A之中B交易C有無D之路通E為生可以F致富矣G于是自謂H陶朱公。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意思或用法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
事,文中意思為“事奉”,與《六國論》“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的“事”意思相同。B.
所以,文中意思為“……的原因”,與《師說》中“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所以”意思不同。C.
懷,文中意為“攜帶”,與《過秦論》中“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的“北”用法相同。D.
為,介詞,表被動,與《屈原列傳》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見”字用法相同。12.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
范蠡輔佐越王滅亡了吳國,一洗會稽之恥,越王準備和他平分越國,如果范蠡不接受,就要治他的罪,范蠡依從自己的想法,帶著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B.
范蠡乘船飄海到了齊國,更名改姓,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父子合力治理產業,不久,積累幾十萬財產,齊人聽說他賢能,于是讓他做國相。C.
越國大夫文種后悔自己沒有聽從范蠡的計謀,最終受到了越王的猜忌,落得個拔劍自刎的下場,由此可以看出文種留戀功名利祿,為人極度自負。D.
太史公司馬遷認為,范蠡能夠順應時代的變化而行動,從不苛求于他人,即使死后也不會有人對他有怨言,可見太史公司馬遷對范蠡為人的推崇。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2)吾悔不隨范蠡之謀,乃為越王所戮。14.
材料三中太史公以“完人”來評價范蠡,從中可見范蠡卓越的智慧,根據材料一內容,從“從政、處世、經商”三個角度概括內容要點,完成下列表格。角度內容要點文本內容佐證從政謀略有術______處世進退有度______經商______做生意看準時機,薄利多銷(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游西湖(其二)①[宋]朱熹越王城下水融融,此樂從今與眾同。滿眼芰荷方永日,轉頭禾黍便西風。湖光盡處天容闊,潮信來時海氣通。酬唱不夸風物好,一心憂國愿年豐。[注]①亦作《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與少傅國公唱酬西湖佳句,謹次高韻,聊發一笑》,“西湖”指福州西湖,為趙汝愚主持開浚,用以灌溉農田。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西湖開浚后,越王城下水波蕩漾,既有風景之美,又帶來民生之利。B.
放眼望去,詩人將寬廣的湖面、盛開的荷花、豐收的稻谷盡收眼底。C.
湖光盡頭,天地一片遼闊,讓人聯想到湖水隨江潮漲落,與大海氣息相通。D.
全詩寫景富有層次,詩人由近及遠,通過不同景物描繪美麗
西湖風光。16.
有人說,朱熹這首詩體現了儒家“仁以為己任”的思想。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岳陽樓》中的“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繪出洞庭湖分斷吳楚、吐納日月的恢宏氣象。(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蘇軾在《石鐘山記》中通過對石鐘山得名的探究,指出了與之相反的錯誤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3)古人作詩,在寫景時常會前一句寫山,后一句寫水,或者反之,如宋代詩詞中
“________,________”兩句便是如此。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共5題)在《說文解字》中,“木”是作為木本植物的專用字。本字增筆減筆重筆木本末朱片才林森在小篆中,“木”可以直接生成不同的漢字(見圖表):“木”加上一筆,可以變成“本”“末”“朱”。加在下面是“本”,“本”的本義是樹根,用一橫標示出樹根的位置。(甲)。在中間加一橫是“朱”,標示出樹木的主干,如果“朱”再加上木字旁,就成了“株”,它的本義為露出地面的樹根部,即樹樁、樹干。如“
①
”中的“株”指的就是樹樁。我們再來看“片”字,它實際上是(乙),表示是木頭的一半;把“木”右面去掉一筆,就是“才”,也就是“材”的古字,樹木劈開后就成為木材。此外,漢字構形中,雙木為林,三木為森。在漢語中,“林”和“森”也是有區別的:林是樹林,森則是樹木更多、更為密集的樹林,A,如杜甫歌頌諸葛亮的詩《蜀相》的名句“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即是此義。在《說文解字·木部》中還介紹了樹木的各種功用。其中,樹木最高的使用價值是用于建筑材料。由于中國古代的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無論是地基、支撐,還是打板、夯墻,因而都離不開木頭。所謂“建材貴直”,建筑房屋的木材以直為貴。而在種種建筑材料中,棟梁的價值和重要性仍是最高的。在房屋結構中,棟梁指的房屋的大梁,承擔了整個房屋的主結構,要選用上好的木材制成。后來,我們把能夠支撐起事業、能派上大用場的人,也稱“
②
”。木材的第二種重要功用是做車輪。古代沒有橡膠,車輪是以木材制成的。具體的辦法就是荀子所說的“??以為輪”,即把木頭一邊烤,一邊掰彎,經過工匠漫長而細心的制作,最終將原本直的木材,加工成圓形的車輪。因此,做車輪的木頭就需要有韌性,能夠達到彎曲而且還不斷的標準,這就是所謂“B”。18.
依據圖表所示,仿照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對“增筆”與“減筆”的表述,在文中甲、乙兩處括號內填寫句子,分別解釋“末”與“片”兩字的構形。19.
請在文中畫橫線的①、②兩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
請在文中畫波浪線的A、B兩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1.
文中最后一段加點的詞語有兩處使用錯誤,請找出并加以修改。22.
文佳同學看到一副有趣的對聯,“□森淼焱垚五行俱全,□羴骉猋麤萬物祥和”,但上聯和下聯首字都模糊不清了,請你運用漢字構形中“重筆”的知識,幫她補寫出這兩字,并簡要說說理由。四、寫作(60分)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有人說,人要與自己和解,唯有接納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也有人說人要與自己死磕,所謂成長與優秀、不過是與自己死磕罷了。是放自己一馬還是逼自己一把?這是個問題。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結合自身的學習與生活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5年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試題語文本試卷共8頁,共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考生注意: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填寫在答題卡上。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的條形碼的“準考證號、姓名、考試科目”與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監考員將試題卷、答題卡一并收回。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5題答案】【答案】1.B2.B3.D4.①此處的“壁”使用比喻手法,表達了虛構與非虛構之間的界限。②形象生動地強調了真實性對報告文學人物創作的影響,突出了深入采訪的重要性。5.
①要關注選材在當下的意義,使內容具有時代性;②既要關注個人命運、人性沉浮,又要關注國家世界,有大格局和大胸懷(或者融合個人敘事與國家敘事)。③積累使用真實素材,讓作品真實,可讀可感。(二)現代文閱讀Ⅱ(共4題,16分)【6~9題答案】【答案】6.B7.D8.
①自己居住的樓房和項脊軒都是讀書的樂園,都寄寓著祖母的厚望;②自己居住的樓房和項脊軒都牽連著可貴的親情,演繹著人間悲歡離合的故事。9.
①歸有光的項脊軒修繕前的窘迫與“我”舊時生活的美好形成相對關系,兩相對照,更加襯托出“我”回憶舊時的溫馨、快樂、幸福之感受;②歸有光和自己重回舊處的溫暖感動、往日讀書的閑適、祖母對兒孫的希望等交融為一,兩線并行,表達出對過往生活、親情的感慨與眷念,強化了情感共鳴;③兩條線索時而相對、時而交融,使行文富于變化,豐富文章文化內涵,拓寬文章的意境空間。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10~14題答案】【答案】10.BEG11.C12.C13.
(1)住在家里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高位,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2)我后悔沒有聽從范蠡的計謀,于是被越王殺害。14.①.
輔佐越王,消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②.
了解勾踐可以共患難,不可共處安樂,于是選擇功成身退③.
經營有方(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16題答案】【答案】15.B16.
①“仁”即“愛人”,“仁以為己任”要求士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朱熹此詩便體現出這種精神。②首聯中詩人初見西湖,便想到它的成功開浚可使官民同樂;頷聯中詩人見眼前的“芰荷”,而聯想到秋日糧食收成,均體現其心系百姓的仁愛精神。③尾聯“一心憂國愿年豐”更是直抒憂國憂民之情。詩人雖與人酬唱,但并未陶醉于山水玩樂之中,而是心憂國家百姓,體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題答案】【答案】①.
吳楚東南坼②.
乾坤日夜浮③.
事不目見耳聞④.
而臆斷其有無⑤.
落木千山天遠大⑥.
澄江一道月分明(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18~22題答案】【答案】18.甲處:“木”加在上面一橫是“末”,“末”的本義是樹梢,用一橫標示出樹梢的位置。乙處:把“木”從中間砍掉一半19.
①守株待兔②棟梁之才20A處:因此森有茂密之義
B處:輪材貴韌21.
修改:刪去“因而”。修改:“仍”改為“也”。22.
上聯補寫:鑫
理由:上聯前五字均應為重筆構形,且缺五行中的“金”。下聯補寫:犇
理由:下聯前五字均應為重筆構形,且應填入與“羊馬犬鹿”相類似的馴養動物。四、寫作(60分)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有人說,人要與自己和解,唯有接納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也有人說人要與自己死磕,所謂成長與優秀、不過是與自己死磕罷了。是放自己一馬還是逼自己一把?這是個問題。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結合自身的學習與生活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審題指導]這段材料表達了對個人成長和自我認知的兩種不同看法。它涉及到了人們在面對自身時,應采取何種態度和方法來達成自我提升和超越的問題。首先,有人主張“人要與自己和解,唯有接納自己才能超越自己”。這種觀點強調自我接納的重要性。它認為,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接納并欣賞自己的全部,包括優點和缺點,才能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認知,從而有力量去超越自我,實現更大的成長。這種態度鼓勵我們對自己保持寬容和理解,避免過度苛責和自我否定,從而在內心找到平靜和力量。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人要與自己死磕,所謂成長與優秀、不過是與自己死磕罷了”。這種觀點則強調自我挑戰和自我斗爭的重要性。它認為,成長和優秀并非輕松可得,而是需要通過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極限來達成。這種態度鼓勵我們不斷逼迫自己,努力克服困難和挑戰,從而在斗爭中不斷提升自我。因此,這段材料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放自己一馬還是逼自己一把?”這實際上是在探討人們在追求自我成長和超越時,應如何在自我接納和自我挑戰之間找到平衡。過于寬松的自我接納可能會導致缺乏進步的動力,而過于嚴格的自我挑戰又可能使人陷入過度壓力和挫敗感中。因此,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靈活調整自己的態度和方法,既不過于苛責自己,也不過于放任自己,從而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綜上所述,這段材料是關于個人成長和自我認知的兩種不同看法的討論,它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提升和超越時,需要認真思考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態度和方法。[寫作提示]這段材料表達了對個人成長和自我認知的兩種不同看法。它涉及到了人們在面對自身時,應采取何種態度和方法來達成自我提升和超越的問題。首先,有人主張“人要與自己和解,唯有接納自己才能超越自己”。這種觀點強調自我接納的重要性。它認為,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接納并欣賞自己的全部,包括優點和缺點,才能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認知,從而有力量去超越自我,實現更大的成長。這種態度鼓勵我們對自己保持寬容和理解,避免過度苛責和自我否定,從而在內心找到平靜和力量。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人要與自己死磕,所謂成長與優秀、不過是與自己死磕罷了”。這種觀點則強調自我挑戰和自我斗爭的重要性。它認為,成長和優秀并非輕松可得,而是需要通過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極限來達成。這種態度鼓勵我們不斷逼迫自己,努力克服困難和挑戰,從而在斗爭中不斷提升自我。因此,這段材料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放自己一馬還是逼自己一把?”這實際上是在探討人們在追求自我成長和超越時,應如何在自我接納和自我挑戰之間找到平衡。過于寬松的自我接納可能會導致缺乏進步的動力,而過于嚴格的自我挑戰又可能使人陷入過度壓力和挫敗感中。因此,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靈活調整自己的態度和方法,既不過于苛責自己,也不過于放任自己,從而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綜上所述,這段材料是關于個人成長和自我認知的兩種不同看法的討論,它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提升和超越時,需要認真思考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態度和方法。[寫作思路]寫作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放自己一馬還是逼自己一把”。什么是“放自己一馬”?“接納自己”。什么是“逼自己一把”?“與自己死磕”。所以寫作的關鍵詞為“接納自己”與“與自己死磕”。為什么要“接納自己”?因為人要“超越自己”。為什么要“與自己死磕”?因為人要“成長與優秀”。“接納自己”,接納什么?自然是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如顏值、才能、成就等。“與自己死磕”,什么叫“死磕”?那就是不認輸,并想方設法去彌補、增進、完善。那么應該“接納”還是“死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好是認定一個方向作為主軸,同時兼及另一個方向,但不建議平均著筆,“既要……又要……”。[立意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立意:1.自我接納與自我挑戰的平衡立意點:人生需要在自我接納與自我挑戰之間找到平衡。自我接納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從而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而自我挑戰則可以激發我們的潛能,推動我們不斷前進。2.成長方式的多樣性立意點:每個人的成長方式都是獨特的,有些人可能更適合通過自我接納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財務會計重點內容試題及答案
- 采購與供應鏈協同創新合作組織結構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注冊會計師復習過程中的反思試題及答案
- 企業財務的穩健經營策略研究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思維訓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有效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實驗室常見問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論項目管理中有效溝通的考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的核心考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中的經濟波動影響分析試題及答案
- 氬弧焊接施工方案
- 排拉表標準格式
-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
- 園林史課件-第7講-中國園林的成熟期(元明清初)和成熟后期(清中、末)-私家園林
- 商業攝影課件
- 第十套廣播體操教案
- GB/T 629-1997化學試劑氫氧化鈉
- 焦化廠生產工序及工藝流程圖
- optimact540技術參考手冊
- 第一章電力系統仿真軟件介紹課件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