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寫作素材積累題庫:歷史事件素材分析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寫作素材積累題庫:歷史事件素材分析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寫作素材積累題庫:歷史事件素材分析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寫作素材積累題庫:歷史事件素材分析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寫作素材積累題庫:歷史事件素材分析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寫作素材積累題庫:歷史事件素材分析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斷句題要求:請根據文言文原文,在適當的位置斷句,并解釋斷句的理由。1.周公吐哺,天下歸心。2.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3.諫太宗十思疏,唐太宗聽后深受啟發。4.蘇軾《赤壁賦》中提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5.《左傳》記載:“鄭伯克段于鄢,莊公寤生。”6.《史記》中記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7.李白《將進酒》中提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8.《孟子》中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9.《史記》中記載:“太史公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0.《莊子》中提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二、古詩詞鑒賞題要求:請閱讀下列古詩詞,回答問題。1.請簡述李白的《靜夜思》中的意象及其表達效果。2.請分析杜甫的《春望》中的情感變化及其原因。3.請解釋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所蘊含的哲理。4.請簡述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的景物描寫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5.請分析李清照的《如夢令》中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所蘊含的意境。6.請解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所表達的情感。7.請分析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所描繪的景象。8.請簡述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的情感變化及其原因。9.請解釋杜牧的《秋夕》中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所蘊含的意境。10.請分析王之渙的《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四、現代文閱讀題要求: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回答問題。1.請概述魯迅的《阿Q正傳》中阿Q的性格特點。2.請分析茅盾的《子夜》中吳蓀甫的人物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意義。3.請簡述巴金的《家》中家道中落對主要人物的影響。4.請解釋曹禺的《雷雨》中周樸園與四鳳之間的復雜關系。5.請分析郭沫若的《女神》中“自我”的內涵及其在詩歌創作中的體現。6.請概述沈從文的《邊城》中翠翠與天保、儺送之間的愛情故事。7.請解釋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中農村土地改革的歷史背景。8.請分析老舍的《駱駝祥子》中祥子性格的轉變及其原因。9.請簡述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中農村青年婚姻觀念的變化。10.請解釋柳青的《創業史》中梁生寶的創業精神及其對時代的影響。五、作文題要求:根據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材料:一位老人在公園的長椅上坐著,他的眼神空洞,手中拿著一張泛黃的照片。旁邊的小女孩好奇地問他:“爺爺,您為什么總是看這張照片?”老人微笑著說:“這張照片里的孩子,曾經是我。”作文題目:回憶的力量六、文學常識題要求:請根據以下文學常識,回答問題。1.請簡述《紅樓夢》的作者和成書背景。2.請解釋《西游記》中的“四大名著”指的是哪四部作品。3.請概述《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故事。4.請解釋《水滸傳》中的“梁山泊”指的是什么。5.請簡述《儒林外史》中的“儒林”指的是什么。6.請解釋《聊齋志異》中的“志異”二字的意義。7.請概述《西游記》中的“唐僧取經”的故事。8.請解釋《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關系。9.請簡述《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的歷史背景。10.請解釋《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的由來。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斷句題答案及解析:1.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解析:根據文言文的語法規則,主語“周公”和謂語“吐哺”之間應斷句,同時“天下”作為“歸心”的賓語,兩者之間也應斷句。2.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解析:根據時間狀語“春秋時期”和人物“孔子”之間應斷句,同時“周游列國”作為孔子行為的描述,兩者之間應斷句。3.諫太宗/十思疏,唐太宗/聽后/深受啟發。解析:根據動詞“諫”和賓語“太宗十思疏”之間應斷句,同時“唐太宗聽后”作為時間狀語,后面應斷句。4.蘇軾《赤壁賦》/中提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解析:根據作品名“蘇軾《赤壁賦》”和內容描述之間應斷句。5.《左傳》記載:“鄭伯克段于鄢,莊公/寤生。”解析:根據記錄內容“鄭伯克段于鄢”和“莊公寤生”之間應斷句。6.《史記》中記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解析:根據記錄內容“秦失其鹿”和“天下共逐之”之間應斷句。7.李白《將進酒》中提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解析:根據自然現象“黃河之水”和“天上來”之間應斷句,同時“奔流到海”和“不復回”之間應斷句。8.《孟子》中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析:根據“得道”和“多助”之間應斷句,同時“失道”和“寡助”之間應斷句。9.《史記》中記載:“太史公/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解析:根據記錄者“太史公”和其言論之間應斷句。10.《莊子》中提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解析:根據“吾生”和“也有涯”之間應斷句,同時“知也無涯”作為整個句子的補充說明,前后應斷句。二、古詩詞鑒賞題答案及解析:1.《靜夜思》中的意象主要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達了詩人夜晚思念家鄉的情感。解析:通過分析詩句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這兩個意象,可以理解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2.《春望》中的情感變化從憂國憂民到對國家未來的希望,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解析:通過分析詩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句子,可以看出詩人在戰爭中的痛苦和對國家的憂慮。3.《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表達了自然界萬物生生不息的哲理,以及對離別友人的感慨。解析:通過分析詩句中的“離離原上草”和“一歲一枯榮”,可以理解詩人對自然界生命輪回的觀察和對友人的依依不舍。4.《登鸛雀樓》中的景物描寫主要展現了樓頂遠眺的壯闊景象,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的志向。解析:通過分析詩句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可以看出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未來的憧憬。5.《如夢令》中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描繪了詩人夜晚的孤寂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解析:通過分析詩句中的“雨疏風驟”和“濃睡不消殘酒”,可以理解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往事的留戀。6.《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詩人對親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解析:通過分析詩句中的“但愿人長久”和“千里共嬋娟”,可以理解詩人對親人的關愛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7.《青玉案·元夕》中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描繪了元宵節的熱鬧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析:通過分析詩句中的“東風夜放花千樹”和“更吹落、星如雨”,可以理解詩人對節日氣氛的描繪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8.《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的情感變化從對時局的憂慮到對國家未來的希望,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解析:通過分析詩中的“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等句子,可以看出詩人在戰爭中的痛苦和對國家的憂慮。9.《秋夕》中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描繪了秋夜中的寂靜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