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1頁
10.3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2頁
10.3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3頁
10.3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4頁
10.3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邏輯社會爭議解決第九課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第十課訴訟實現公平正義認識調解與仲裁解析三大訴訟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嚴格遵守訴訟程序依法收集運用證據以和為貴選調解便捷經濟選仲裁訴訟及其特點訴訟的主要類型訴訟權利面面觀尋求法律援助起訴與應訴審理與判決處處留心皆證據主張權利靠舉證第四單元社會爭議解決第十課訴訟實現公平正義第三框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處處留心皆證據01思考問題:1.在訴訟過程中,證據的作用?2.證據包括什么?法庭上的奇葩證據視頻:問題:視頻中的男子為什么如此興奮?證據有什么重要性?證據有哪些類型?一、處處留心皆證據1、證據(1)含義就是證明的根據,它是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2)作用①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證據是打官司決勝負的關鍵砝碼。②對司法機關而言,證據是查明案件真實情況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確裁判的依據。③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證據是當事人主張自己權利的重要工具。④在刑事訴訟中,證據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無辜者不受錯誤追訴的盾牌。相關鏈接: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作業)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并不完全一致:案件事實只是法律事實,與現實生活中的事實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決定訴訟勝負的是法律事實,而不是生活事實。在多數情況下,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可以達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實由于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無法成為法律上認可的法律事實。一、處處留心皆證據講授新課(3)證據的分類證據類型民事訴訟法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行政訴訟法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刑事訴訟法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某日晚小王下班走到家門口,忽聽到隔壁張家傳來呼救聲急忙推門過去見張小妹倒在地板上鮮血直流就立即報告了派出所。公安人員立即趕到現場,見張小妹尚未斷氣趕快將她送醫院搶救同時在現場發現鞋印兩個。張小妹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后說是鄰居李大龍在她身上連砍兩刀并且搶去她的金項鏈一條現金1400余元。公安人民提取李大龍的鞋印經鑒定與現場所留的鞋印一致。經批準公安人員將李大龍拘留,并在李家中搜出金項鏈一條現金1400余元以及三角刮刀菜刀各一把。經鑒定沾在菜刀上的血跡血型與張小妹的血型相同,菜刀與張小妹的傷口吻合。經辨認金項鏈一條確是張小妹的。審問過程中李大龍承認由于賭博輸了錢而去張家搶劫金項鏈一條現金10000余元的犯罪事實。物證物證鑒定意見當事人陳述/嫌疑犯供述當事人陳述鑒定意見證人證言思考:找出本案已經收集到哪些法定證據?課堂練習思考:偷拍、偷錄的資料能否作為民事訴訟的證據?證據的取得要合法,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排除的根本性標準在于收集該特定證據的手段與結果是否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侵害。如果偷拍、偷錄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竊入別人家中),這種資料就不能作為證據;如果不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則可以作為訴訟證據。一、處處留心皆證據2、證據的收集和保存(1)重要性:收集與保存證據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證據意識,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證據,一旦發生糾紛,難免處于不利地位。(2)要求:做事要留痕,講的就是要留證據。(3)體現:

與別人合作要盡量簽書面合同;借錢給別人,要對方寫借條;返還比較重要的東西給別人,要對方寫收條;買東西或者接受服務要盡量索取發票;等等。

案例一:小明媽媽(歐陽女士)在一家商廈購買了一串標明“天然黃水晶”的水晶項鏈。后來她把這串項鏈拿到一家珠寶鑒定中心進行鑒定,鑒定書寫明此項鏈不是天然水晶,而是方解石。歐陽女士將商廈告上法院,要求其按照信譽卡上的承諾賠償。在法庭上,由于原告拿不出有力的證據證明這條項鏈是自己在商廈購買的,法院判決歐陽女士敗訴。案例二:小明班主任(周某)去酒店參加同事的婚禮,孰料卻被酒店的旋轉門夾傷了腳。因索賠一事協商未果,周某一紙訴狀將酒店訴至人民法院。庭審中,酒店方辯稱周某并非在本店夾傷。周某便向法庭出示了現場的錄像、目擊證人的證言以及醫院的病歷等證據。最后因證據充分有力,周某勝訴。任務2:討論兩個案例中分別由誰擔當舉證責任?為什么?主張權利靠舉證02新消法實施體現的是哪種舉證原則?二、主張權利靠舉證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2)“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當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法律岀于公平合理的考慮,由對方負責舉證。1、民事訴訟舉證責任(1)舉證原則:二、主張權利靠舉證2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①要求: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②原因:行政訴訟的核心問題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對人在舉證能力上無法與行政機關抗衡。③目的:通過舉證責任分配方式來體現公正。二、主張權利靠舉證3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①刑事訴訟法規定: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

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②刑事訴訟法還規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并排除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回顧:罪責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必修三P105)罪刑法定:

這是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其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和“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應當由法律加以規定,對于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非法證據排除:

通常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使用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證據均不得在刑事審判中被采納。疑罪從無:

這是刑事訴訟法中確立的旨在實現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權的重要制度,指對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須依據確定、充分的證據。對于缺乏充分證據的案件,司法機關應當不起訴或判處被告人無罪。二、主張權利靠舉證2、舉證基本原則(1)是什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是任何訴訟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2)為什么:①必要性: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訴訟的靈魂。②意義:在訴訟中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有利于正確解決糾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知識匯總】:三大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例外規定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

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舉證責任倒置行政訴訟行政機關提供證據

對行政不作為案件起訴,原告有提供申請證據的責任;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