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 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1頁
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 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2頁
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 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3頁
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 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4頁
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 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5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選必3邏輯與思維

第三十五課

遵循邏輯思維規則核心考點一

歸納推理核心考點二

類比推理考點要求考題統計備考建議歸納推理及其方法2024選擇題:重慶卷本講選擇題和主觀題都有考查,復習時關注一些命題:理解歸納推理的含義與要求,把握歸納推理的方法,能夠區分探求因果聯系的常用方法,能結合實際事例,運用探求因果聯系的常用方法進行不完全歸納推理,培養科學思維的習慣;理解類比推理的內涵與性質,把握類比推理的方法;能結合實際事例,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推理,結合事物屬性、功能進行類比推理,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023選擇題:海南卷2022無類比推理及其方法2024選擇題:北京卷、湖南卷、甘肅卷2023選擇題:浙江卷、江蘇卷主觀題:北京卷、浙江卷2022選擇題:海南卷復習目標:1.理解歸納推理的含義和種類;掌握歸納推理的方法,把握探求事物因果聯系的方法;理解歸納推理的意義2.明確類比推理的含義,掌握提高類比推理可靠程度的條件,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理解類比推理在思維創新中的功用【考情回顧】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歸納推理及其方法歸納推理的含義含義種類類比推理及其方法歸納推理的方法正確進行完全歸納推理的條件: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提高可靠程度)類比推理的含義含義類比推理與比較、比喻的對比特點:或然推理類比推理的方法模擬方法——仿生學具體方法:結構類比、功能類比、條件類比提高可靠程度的要求重要作用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求同求異并用法、剩余法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簡單枚舉和科學歸納推理【思維導圖】

微型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

短篇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

中篇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

長篇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

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是小說形式的全部對象。

所以,所有的小說都是有故事情節的。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個別一般前提

人們認識事物,總是先通過觀察、實驗和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有關對象的事實材料,對它們進行整理和加工,得到一些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含義

以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的推理形式類型①完全歸納推理:其前提遍及認識的全部對象②不完全歸納推理:其前提不涉及認識的全部對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對象1.歸納推理的含義:核心考點一歸納推理【精講:核心知識】個大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著個小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著成熟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著未熟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著一仁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著多仁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著……(觀察到的花生仁都是有花生衣包著)所以,花生仁都有花生衣包著種類簡單枚舉歸納推理根據事物情況多次重復,并且沒有遇到相反的情況。

邏輯錯誤:容易犯“輕率概括”的邏輯錯誤(如守株待兔)科學歸納推理根據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推出某類對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方法可以通過考察更多的認識對象、分析認識對象與有關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等方法,提高這種推理的可靠程度考察對象范圍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結論的可靠性不完全歸納推理沒有對前提中的每個對象的情況都進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結論,這種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或然的(2)不完全歸納推理考察對象范圍某類事物的全部對象結論的可靠性這種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保真關系,屬于必然推理方法①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是真實的;②所涉及的認識對象,一個都不能遺漏(1)完全歸納推理2.歸納推理的種類和方法

科學歸納:

金受熱后體積膨脹,銀受熱后體積膨脹,鐵受熱后體積膨脹,因為金屬受熱后分子的凝聚力減弱,分子運動加速,分子彼此距離加大,從而導致膨脹,而金、銀、鐵都是金屬,所以,所有金屬受熱后體積都膨脹。

科學歸納推理雖然以科學分析為主要依據,但仍受主客觀條件制約。【歸納提升】完全歸納推理與不完全歸納推理對比完全歸納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區別考察對象的范圍結論與前提關系結論的可靠性聯系某類事物的全部對象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

結論沒有超出前提斷定的范圍

結論超出了前提斷定的范圍只要前提為真,推理結構正確,完全歸納推理必然推出真結論,是必然推理。

或然推理,即便前提都為真,結論也未必真

都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

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較小,結論的一般性程度較大典例1(2023·海南高考,22)在一次海南黎族傳統村落的研學活動中,同學們齊心協力穿過雨林險境,學習傳統黎錦技藝,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活動結束時,大家意猶未盡、感嘆時光短暫。小謝同學用以下語句表達對本次活動的感悟,其中屬于簡單枚舉歸納推理推出的是(

)A.人心齊,泰山移

B.一分耕耘一分收獲C.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D.一寸光陰一寸金【解析】B:簡單枚舉推理是根據事物情況多次反復,并且沒有遇到相反的情況,由部分情況得出一般性結論。本次研學活動中,同學們齊心協力穿過雨林險境,學習傳統黎錦技藝,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可以通過簡單枚舉歸納推理推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B符合題意。A:僅通過“齊心協力穿過雨林險境”歸納出人心齊,泰山移,不能全面的歸納研學活動的感悟,A不符合題意。C:材料不能體現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感悟,C不符合題意。D:本次研學活動,雖然大家意猶未盡、感嘆時光短暫,但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不能真正表達對海南黎族傳統村落的研學活動的感悟,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B考向一歸納推理的類型【探究:命題方向】加練1

壯苗三分收,弱苗一半丟;好種出好苗,好樹結好桃;旱豇豆,澇小豆,不旱不澇收綠豆……以前種地沒有機械化,也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靠的都是人們積累的經驗。這些經驗①是人們通過觀察農業生產的全部現象總結出來的②是通過尋找認識對象與有關現象間因果聯系得出的一般性結論③是通過從一般到個別的推理得出的具有或然性的結論④說明推理能夠幫助人們發現認識對象的規律和本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①求同法(契合法)——“異中求同”“求同法”邏輯形式場合

先行情況

被研究對象1.ABCa2.ADEa3.AFGa……所以,A是a的原因例1:甲、乙、丙、丁四戶人家都報告說,家人發生了嘔吐、昏迷現象。警察發現,這些住戶的居住條件各不相同,飲食也不同,中毒者的年齡、健康情況也不同,但有一個情況是共同的,他們同飲一口井的水。井水可能是引起嘔吐、昏迷的原因。aA

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出現在多個場合中,而在這些場合中只有一個有關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這個共同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A是定量,其他都是變量。3、探求因果聯系的方法②求異法(差異法)——“同中求異”

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在第一場合出現,在第二場合中不出現,而在這兩個場合之間只有一點不同,即第一場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場合沒有這個因素A,其他有關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這個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A是變量,其他都是定量。)“求異法”邏輯形式

場合先行情況被研究對象1.ABCa2.-BC-……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例2:例如:100年前,一艘遠洋船載著五個中國人和幾個外國人由中國開往歐洲。途中,除五個中國人外,其他人全病得奄奄一息。經診斷,他們都患有維生素C缺乏病。同坐一艘船,同樣是人(同),為什么中國人同外國人情況卻不一樣呢?原來中國人愛喝茶,茶葉中有維生素C。(異)aA③共變法——“求量的變化”①含義:如果被考察現象a在發生某種程度變化的各個場合中,只有一個因素A也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那么,這個相關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②正確地應用共變法需要注意兩點:第一,只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兩種共變現象之間才有因果聯系;如果還有其他現象同時發生變化,結論就不可靠。

第二,兩種現象的共變總有一定限度,超出這個限度,共變關系就會消失,或者會發生另一種相反的共變關系。例3:中國科學家發現,當太陽上的黑子大量出現時,長江流域的雨量就多;當太陽上的黑子出現不那么多時,長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當太陽上的黑子出現很少時,長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很少。場合先行情況

被研究對象1.

A1、B、C、D

a12.

A2、B、C、D

a23.

A3、B、C、D

a3……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A1a1a2a3A2A3求同求異并用法A.含義:如果在某一現象出現的幾個場合中(正事例組),只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這一現象不出現的另外幾個場合中都沒有這個情況(負事例組),那么,這個情況可能就是這個現象出現的原因。B.特點:既求同又求異/“兩同一異”。例如:醫療隊調查甲狀腺腫大原因:流行的幾個地區調查結果:地理環境、經濟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點:居民食物和飲用水中缺碘;不流行的幾個地區調查結果:地理環境、經濟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點:居民食物和飲用水中不缺碘。醫療隊綜合上述調查情況得出結論:缺碘是產生甲狀腺腫大的原因。

求同求異并用法的使用步驟是:通過在正反兩面分別使用求同法,再對其結論使用求異法,最終推出A與a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簡而言之,就是兩次使用求同法,一次使用求異法推出結論的。即A出現,則a出現;A不出現,則a不出現。根據求異法可知:A是a的原因。④求同求異并用法——既求同又求異/“兩同一異”剩余法A.含義:我們考察某一復雜現象產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個特定范圍內,又知道這個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這一復雜現象產生的剩余原因。(由已知推未知)B.特點:“從余果求余因”。例如:19世紀上半葉,天文學家發現天王星在其軌道上運行時,有4個地方發生偏斜現象。當時已知3個地方的偏斜是分別受三顆行星吸引所致,于是推測第4處的偏斜也是受某顆行星吸引所致。后來,天文學家終于在1864年9月23日發現了這顆新的行星——海王星。“剩余法”邏輯形式已知復合現象1(A、B、C、D)是復合現象2(a、b、c、d)的原因,

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D是d的原因,所以,A與a有因果聯系。⑤剩余法——“從余果求余因”1、摩擦生熱的結論,那就是幾種不同的事物摩擦都生熱;4、遇難落水的人在水中最多能堅持多久?有人研究發現,會游泳的人在水溫0℃時能堅持15分鐘,2.5℃時是30分鐘,5℃時是1小時,10℃時是3小時,25℃時是一晝夜。可見,人在水中堅持時間長短與水溫高低有因果聯系。5、很久以前,人們發現有些鳥能遠行萬里而不迷失方向。后來,科學家發現天晴時,這些鳥能確定其飛行的正確方向;反之,天陰見不到太陽時,它們就會迷失方向。由此,科學家得出結論,鳥能遠行萬里而不迷失方向是因為利用太陽來定方向。共變法2、摩擦生熱的結論,鋸片不鋸木頭時不熱、鋸木頭就熱;3、摩擦生熱的結論,那就是鋸一會兒微熱,鋸時間長就燙手。求同法求異法共變法練一練:下列用的是哪種因果聯系法?求同求異法下列運用了哪種探求因果關系的方法

隨著國家減稅降費、融資支持政策的陸續出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逐一破解,發展信心進一步提振。由此推斷,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促進其發展壯大。

在解放軍某西北哨所駐地,曾經有很多蛇,經常爬進房間搗亂。但是,當地哈薩克族人家里卻從沒發現見過蛇。戰士們發現哈薩克族人家居住條件與哨所是一樣的,只是比哨所多養了鵝。于是,戰士們就買了幾只鵝養在哨所,后來就再也沒發現蛇了。

夏天,人們經常可以發現,過夜的饅頭生霉變質了,過夜的米飯生霉變質了,過夜的肉湯也生霉變質了,這些主食和副食盡管質地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是置于霉菌易于滋生的高溫季節里。可見,易于滋生霉菌的高溫條件,乃是過夜主副食發生質變的原因。

當初發現天王星后,科學家們發現天王星軌道有四處偏離,其中三處偏離因為受到已知行星的引力所致,另外一處偏離的原因不明。于是,科學家們認定,剩下的該處偏離也應是另一未知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后來,果然發現了海王星。

在某部門調查中發現,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區,刑事案件發案率就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區,刑事案件發案率都較高,由此可見,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發案率較低的原因。共變法求異法求同法剩余法求同求異并用法【辨識判斷】典例2(2023·江蘇高考,12)春天的微風中飄散的不僅僅有花粉,一些植物病毒也可以借著花粉在花與花之間傳播。某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在農業區采集的花朵攜帶著100多種不同病毒的基因組片段,而來自人類活動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僅攜帶12種病毒。該團隊認為,如果一塊農田的植物物種趨于同質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這里。得出這一結論是運用了(

)A.求同法

B.求異法

C.類比推理

D.演繹推理【解析】B:由題述信息可知,在植物病毒可以借著花粉在花與花之間傳播這一相同條件下,與人類活動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攜帶較少病毒情況相比,農業區植物寄居的病毒更多是被考察的現象,農田的植物物種趨于同質化是差異因素,從而得出農田的植物物種趨于同質化與農業區植物寄居的病毒更多存在因果聯系的結論,這是運用了求異法,B正確。A: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出現在多個場合中,而在這些場合中只有一個有關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這個共同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題述信息是根據“農田的植物物種趨于同質化”這一差異因素進行的推斷,A不符合題意。C: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一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題述信息不涉及類比推理,C不符合題意。D: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前提推出個別結論的推理。某研究團隊是根據農業區采集的花朵比草原上的花朵攜帶更多病毒進行推斷,得出“植物物種趨于同質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這里”的一般性結論,這屬于歸納推理,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B考向二歸納推理的方法典例3(2022·海南高考,22)小海通過上游泳課發現,自己在10℃的水中可游0.5小時;在15℃的水中可游1小時;在18℃的水中可游1.5小時;在21℃的水中可游2小時。小海因此得出結論:游泳時間長短和水溫高低有關。小海得出此結論的推理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異法

C.共變法

D.類比法【解析】A: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出現在多個場合中,而在這些場合中只有一個有關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這個共同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材料反映的是游泳時間長短和水溫高低相關,未存在明顯的一個共同因素,A不符合題意。B:求異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在第一場合出現,在第二場合中不出現,而在這兩個場合之間只有一點不同,即第一場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場合沒有這個因素A,其他有關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這個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材料明顯未體現求異法,B不符合題意。C:共變法是指如果被考查現象a有某些變化,有一個因素A也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那么,這個相關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小海得出“游泳時間長短和水溫高低有關”運用的是共變法,C正確。D:材料反映的是不完全歸納推理而非類比推理,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C加練2加拿大洛文教授為了弄清候鳥遷徙之謎,曾將秋天捕捉的幾只候鳥,在入冬后,一部分置于白晝一天短于一天的自然環境里,另外的置于日光燈照射之下的類似于白晝一天天延長的人工環境里。到了12月間,將兩種環境里的候鳥全都放飛,結果發現,日光燈照射的候鳥像春天的候鳥一樣向北飛去,而未受日光燈照射的候鳥卻留在原地。據此,洛文教授認為:引起候鳥遷徙的原因不是氣溫的升降,而是晝夜的長短。洛文教授運用的推理方法是①共變法歸納推理

②求同求異并用法

③簡單枚舉歸納推理

④或然性的歸納推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1.類比推理的含義含義邏輯結構原因必要性客觀依據

類比推理就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一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一般→一般;一類→另一類)

化肥中所含的主要養分是鈣、鎂、氮、磷、鉀,這些養分是植物生長所需要的,而且,化肥呈粉末或液體狀態時,植物更容易吸收。

石煤渣中也含有較多的鈣、鎂、氮、磷、鉀,把石煤渣磨成粉末,植物也容易吸收。

所以,我們可以把石煤渣磨成粉末作為植物生長的肥料。邏輯結構形式:A對象具有屬性a、b、c、dB對象具有屬性a、b、c、所以,B對象具有屬性d人們認識事物,常常會用已經認識的某個或某類事物去推斷尚未認識的另一個或另一類事物。這就需要運用類比推理。客觀事物及其屬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事物屬性之間的內在聯系,是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核心考點二

類比推理【精講:核心知識】1.類比推理的含義特點邏輯錯誤

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證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的推理運用類比推理時,我們應該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不能僅僅根據對象間表面上某些性質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們在本質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則,就容易犯“機械類比”的邏輯錯誤。

建筑師在蓋房時可以對照設計圖;教師備課可以看各種參考書;

所以,學生在考試時可以看教科書及相關材料。1.類比推理的含義類比不同于比較、比喻比較類比比較比喻區別基礎以比較為基礎上以比較為基礎性質是一種推理形式是一種簡單的認識方法是一種修辭手法目的得出新結論認識兩類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生動形象地描寫或說明認識對象聯系類比和比喻都以比較為基礎,類比要在比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不比較就找不到兩個或兩類事物的異同,就無法進行推理。2.類比推理的方法類比推理的方法(1)從思維方法的角度看,模擬方法是一種類比推理方法。

仿生學運用的是模擬方法。仿生學所運用的是模擬方法,

它專門研究和模仿生物的構造及功能,用于制造先進技術裝置。(2)類比推理既可以在對象的要素和結構之間進行類比,

也可以在對象的功能之間進行類比,

還可以從導致事物某種功能的條件方面進行類比。下列類比是在對象之間“比”什么?①由兒童刮木聽聲的游戲,到聽診器的發明②由蜘蛛結網,到不需要在深水處建筑橋墩的吊橋③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產牛黃功能類比結構類比條件類比2.類比推理的方法提高類比推理可靠程度(1)類比的根據越多越好。(2)作為類比推理根據的相同屬性越是接近本質屬性,相同屬性與推出屬性之間的相關程度越高,結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3)前提中確認的屬性不應該有與結論相互排斥的屬性(應該相一致)。一旦前提中出現與結論相互排斥的屬性,就不能推出結論。例:一些新藥在臨床應用之前,總要先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以此來推斷這種新藥對人體可能引起的反應。高等動物的屬性比低等動物更接近人類,以高等動物做新藥試驗比以低等動物做試驗進行類比,其結論要可靠得多。例:李四光由松遼平原與中亞西亞相似的地質構造推論松遼平原有大油田的類比之所以可靠,就是因為地質結構與生成石油密切相關。例:在科學史上,人們曾用月球與地球相類比,它們有許多相同屬性,由此推出月球上也有生物。但后來人們發現月球晝夜溫差很大,并且沒有空氣和水,根本不適宜生物生存,因而推翻了月球有生物的論斷。2.類比推理的方法類比推理的重要作用綜合運用邏輯推理

(1)類比推理在科學技術創新中具有前鋒的作用。

歷史上,許多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都是從類比推理開始的。科學技術人員通過類比推理,開啟思路,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

(2)在日常論證說理中,類比推理可以幫助我們創新性地解決他人思想上的困難,糾正他人認識中的錯誤。

(1)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證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的推理。(2)但是,歸納推理在幫助人們發現認識對象的規律方面,類比推理在幫助人們獲取新知識方面,都具有自身的價值。(3)在實踐中,人們總是將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結合在一起使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不同推理類型的思維功能。1.(2024·山東高考,13)古代有一種“欹器”,呈梭形,以繩穿之,懸于兩桿之間。當里面空著時,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時,豎直而立;水逾七分,則發生傾覆。正所謂,“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廚師恰當把握火候,才能烹飪出美味佳肴。醫生準確把握劑量,才能讓藥品發揮效用。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動、取得實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探求注水量與欹器狀態之間的因果聯系運用了求異法②從把握火候、把握劑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屬于或然推理③“中則正”說明維持事物質的穩定性需要把持有度④從事物個性中抽取“度”的共性,上升到了思維具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共變法。如果被考察的現象a在發生某種程度變化的各個場合中,只有一個因素A有量的變化,而其他因素都不變,那么,這唯一發生變化的因素A與被考察的現象a有因果聯系。當里面空著時,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時,豎直而立;水逾七分,則發生傾覆。探求注水量與欹器狀態之間的因果聯系運用了共變法,不是求異法,排除①。②:從把握火候、把握劑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是不完全歸納推理,屬于或然推理,②正確。③: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動、取得實效。“中則正”說明維持事物質的穩定性需要把持有度,堅持適度原則,③正確。④:思維抽象是指從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質規定,或者從其個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維活動,④錯誤。故本題選C。C【探究:命題方向】2.(2024·湖南高考,15)受蝙蝠飛翔的啟發,中國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會飛的竹蜻蜓,古代科學家通過研究竹蜻蜓,提出了關于旋翼的制造原理,后來蘇州巧匠根據這一原理,發明了一種飛車,通過腳踩踏板驅動轉動機構來帶動螺旋槳轉動,讓飛車離地一尺多高,竹蜻蜓傳入歐洲后,為研制現代螺旋槳、直升機提供了靈感。由此可見()①從蝙蝠到竹蜻蜓運用了模擬方法②從竹蜻蜓到飛車運用了比較推理③從竹蜻蜓到直升機運用了類比推理類比推理④從竹蜻蜓到直升機運用的推理內在邏輯是必然推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受蝙蝠飛翔的啟發,中國人制作出會飛的竹蜻組,這一過程模仿了生物的構造及功能,運用了模擬的方法,①正確。竹蜻蜓傳入歐洲后,為研劇現代螺旋槳、直升機提供了靈感,這一過程運用了類比推理,但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③正確,④錯誤。比較是一種簡單的認識方法,不是推理,②說法錯誤。A3.(2023年1月浙江高考,29)漫畫《相似》(作者:張昕)告訴我們(

)①相同或相似屬性越多,類比的可靠性越高

②相同屬性越接近本質屬性,類比的可靠性越高③事物的屬性之間既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

④類比要在比較的基礎上得出新的結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②③:漫畫中樹與樹之間、人與人之間,既有相似,也有差異,可知事物的屬性之間既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在進行類比時,既要看到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屬性,又要看到它們的屬性之間的差異性,它們的相同屬性越接近本質屬性,類比的可靠性越高,②③符合題意。①:漫畫體現的是作為類比推理根據的相同屬性越是接近本質屬性,相同屬性與推出屬性之間的相關程度越高,結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而不是強調類比的根據越多越好,①不符合題意。

④:漫畫反映了事物之間的相似與差異,沒有體現類比要在比較的基礎上得出新的結論,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C4.(2023·福建高考,13)對新生兒遺傳性耳聾基因進行檢測時,某科研團隊遇到一個難題:如何把識別基因序列的微米級磁珠通過幾納米長的探針連接到芯片上(1微米=1000納米)。他們觀察到毛毛蟲的腳雖然小,但足夠多,能將碩大身體緊緊附著在植物葉面上。從中受到啟發,他們通過增大探針的密度成功實現磁珠和芯片的連接。該團隊解決難題的過程運用了(

)A.類比推理

B.歸納推理

C.發散思維

D.聚合思維【解析】A: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有部分屬性相同,從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該科研團隊將毛毛蟲和芯片兩種事物的要素和功能等相似屬性進行類比:一是要素對比,毛毛蟲的腳小、腿多、身體碩大;芯片的探針小、磁珠大。二是功能對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