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宋的政治》教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學情分析認知基礎七年級學生已初步掌握歷史時序思維,對“朝代更迭”“中央集權”等概念有淺層認知,且通過第一單元學習,了解隋唐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脈絡。但對“重文輕武”“分化事權”等抽象政治概念理解困難,需借助具體案例與直觀材料降低認知難度。學習特點學生對歷史故事、圖片視頻興趣濃厚,但邏輯分析能力較弱。教學中需通過“陳橋兵變”等歷史故事激發興趣,利用表格對比、角色扮演等活動,將“杯酒釋兵權”“樞密院與三衙分權”等復雜制度轉化為可體驗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從“現象描述”轉向“制度分析”。潛在難點學生難以理解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的內在邏輯(如為何同時削弱相權、兵權、地方權),以及“重文輕武”政策對國家發展的長遠影響(如軍事積弱與文化繁榮的辯證關系)。需通過因果鏈分析與辯證討論突破思維瓶頸。核心素養教學目標1.唯物史觀結合北宋建立的歷史背景,分析“陳橋兵變”的必然性,理解經濟基礎(藩鎮經濟獨立性削弱)與上層建筑(中央集權強化)的辯證關系。通過“杯酒釋兵權”等案例,認識統治階級維護政權的本質,理解階級矛盾對政策制定的影響。1.時空觀念通過《北宋與遼、西夏并立形勢圖》,掌握北宋政權的空間范圍及周邊民族政權的分布,理解地緣政治對北宋政策的影響。結合時間軸,梳理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階段性措施(太祖時期收兵權、太宗時期削相權),建立時序意識。2.史料實證研讀《宋史?太祖本紀》中關于“陳橋兵變”的記載,對比《涑水記聞》中的不同說法,分析歷史敘事的多樣性,初步掌握史料辨析方法。引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分化事權”的具體措施,論證北宋中央集權的特點。3.歷史解釋從政治、軍事、經濟多角度解釋北宋“重文輕武”政策的成因,理解其對政權穩定與國家發展的雙重作用。分析“澶淵之盟”的利弊,說明民族政權并立時期的復雜關系,培養辯證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4.家國情懷通過北宋文官直言敢諫的故事(如寇準力主抗遼),感受士大夫的責任擔當,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政治文化的認同。認識北宋制度設計對后世的影響(如行省制借鑒北宋分權理念),理解制度創新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北宋建立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地方分權(通判、轉運使)。“重文輕武”政策的表現與影響:科舉制發展、文官地位提升、軍事積弱。北宋與遼、西夏的關系:澶淵之盟的內容與評價。教學難點北宋中央集權措施的內在邏輯:為何通過“分化事權”實現權力集中?各項措施如何相互配合?“重文輕武”政策的辯證影響:如何理解其“穩定政權”與“導致積弱”的雙重作用?澶淵之盟的歷史評價:從“歲幣換和平”到“民族交流橋梁”的多元解讀。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情境再現?聚焦政權更迭教師活動:播放《大宋王朝》片段:陳橋驛士兵擁立趙匡胤為皇帝,士兵高呼“愿奉太尉為天子!”展示《宋太祖黃袍加身圖》,提問:“趙匡胤為何能兵不血刃登上皇位?這與唐末五代的政局有何關聯?”學生活動:觀察圖片并結合五代十國知識回答,初步感知北宋建立的時代背景。設計意圖:通過影視片段與歷史繪畫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對“五代十國分裂”的已有認知,以問題鏈引導學生關注“政權更迭頻繁”與“中央集權強化”的因果關系,快速切入課題。新課講授:制度解析?互動探究王朝初創:陳橋兵變與政權合法性構建教師活動:?環節1:史料對比?真相探究展示兩則史料:《宋史》:“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太祖驚起,未及有言,或以黃袍加太祖之身,眾皆羅拜呼萬歲。”《涑水記聞》:“太祖醉臥,眾將士相與謀曰:‘主上幼弱,未能親政。今我輩出死力為國家破賊,誰則知之?不若先立太尉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提問:“兩則記載有何不同?為何會出現不同的歷史敘事?”?環節2:角色扮演?合法性論證組織學生模擬“宋太祖即位詔書寫”,提示從“天命所歸”“終結戰亂”“保障民生”角度撰寫,提問:“趙匡胤為何強調‘受禪于天’?這反映了古代政權構建的什么特點?”學生活動:對比史料差異,分析官方史書與私人筆記的立場;通過角色扮演理解政權合法性的重要性。設計意圖:利用史料對比培養實證意識,通過角色扮演滲透唯物史觀,引導學生認識統治階級構建政權合法性的本質,突破“陳橋兵變是偶然事件”的淺層認知。集權之路:太祖太宗的制度設計教師活動:環節1:故事導入?兵權回收講述“杯酒釋兵權”故事,展示《宋太祖與石守信飲酒圖》,提問:“趙匡胤為何要解除石守信等將領的兵權?他如何說服將領交出權力?”環節2:結構圖解?中央分權展示北宋中央機構示意圖(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使分立),組織學生填寫表格:機構職能分割的權力體現的原則中書門下行政宰相行政權分化事權樞密院軍事調兵權軍政分離三司使財政財權財權集中提問:“宰相為何‘行宰相事,卻無宰相權’?這種設計如何避免權臣專權?”環節3:地圖分析?地方控權展示《北宋地方行政區劃圖》,標注通判、轉運使轄區,播放動畫演示“轉運使運輸財賦”過程,提問:“通判‘與知州同簽文書’的制度有何作用?轉運使將地方財賦收歸中央,會產生什么影響?”環節4:深度思辨?制度評價展示北宋官員數量變化表(太祖時期約1.5萬,真宗時期約2.4萬),提問:“官員數量激增與‘分化事權’有何關聯?這種制度設計的利弊是什么?”學生活動:通過故事理解收兵權的必要性;填寫表格掌握中央分權結構;觀察地圖分析地方控權措施;結合數據辯證評價制度影響。設計意圖:以“故事+圖解+地圖+數據”多維呈現集權措施,將抽象制度轉化為直觀認知。通過“權力分割—機構增設—效率影響”的邏輯鏈,引導學生理解中央集權的內在邏輯,落實時空觀念與歷史解釋素養。重文抑武:士大夫政治的興起教師活動:環節1:政策溯源?太祖遺訓講述“太祖誓碑”故事(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展示《宋史?文苑傳》序言,提問:“北宋為何確立‘重文輕武’國策?這與太祖出身(武將奪權)有何關聯?”環節2:數據對比?科舉變革展示隋唐與北宋科舉錄取人數對比表:朝代年均錄取進士數寒門子弟占比唐代約25人不足10%北宋約150人約40%提問:“北宋科舉制有何發展?這對社會階層流動與政治格局有何影響?”環節3:角色扮演?文武地位差異模擬場景:北宋中期,文官韓琦與武將狄青爭議“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兒郎”,分組辯論“北宋文官為何看不起武將?這種風氣對國家有何影響?”學生活動:通過故事理解政策動因;分析數據掌握科舉變革;通過辯論體會文武地位差異,辯證評價政策影響。設計意圖:以“出身影響政策”的因果分析滲透唯物史觀,利用數據對比凸顯科舉制的進步性,通過角色扮演深化對“重文輕武”弊端的理解,培養辯證思維。邊疆風云:遼宋夏關系的多元解讀教師活動:環節1:地圖指認?地緣格局展示《北宋與遼、西夏并立形勢圖》,標注澶州、興慶府等地點,提問:“北宋為何始終無法統一北方?遼、西夏政權的建立對北宋構成哪些威脅?”環節2:史料精讀?澶淵之盟閱讀《遼史?圣宗紀》與《宋史?寇準傳》對澶淵之盟的記載,提煉關鍵信息(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宋歲幣銀絹),提問:“從遼與北宋雙方視角,如何評價澶淵之盟?”環節3:辯證討論?歷史啟示展示兩種觀點:A.澶淵之盟是“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人民負擔”。B.澶淵之盟是“理性的政治妥協,促進民族交流”。提問:“你認同哪種觀點?請結合史實說明理由。”學生活動:指認地圖理解地緣壓力;對比史料分析盟約內容;參與辯論形成多元史觀。設計意圖:通過地圖構建空間認知,利用雙邊史料培養客觀分析能力,以開放性辯論引導學生從“單一道德評價”轉向“歷史情境分析”,落實史料實證與唯物史觀。總結提升:制度遺產與歷史回響教師活動:展示思維導圖,從“政權建立—中央集權—重文輕武—邊疆關系”四個維度總結本課內容,提問:“北宋政治的最大特點是什么?”聯系現實:對比北宋“分化事權”與現代政府“權力制衡”原則,提問:“古代制度對現代國家治理有何借鑒與教訓?”學生活動:觀察思維導圖歸納核心特點;結合現實思考制度的古今關聯。設計意圖:通過思維導圖強化知識體系,以“古今制度對比”凸顯歷史的現實價值,培養學生的歷史洞察力與現代公民意識。課堂練習:分層訓練?素養落地基礎題:北宋為削弱相權而設立的機構是()A.樞密院B.三司使C.中書門下D.御史臺材料題:閱讀材料:“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進。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谷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宋史》)問題:根據材料,概括北宋政治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拓展題:對比北宋與唐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分析北宋“分化事權”的創新與局限(提示:從權力集中程度、行政效率角度分析)。設計意圖:基礎題鞏固核心知識點,材料題訓練史料概括能力,拓展題培養跨朝代比較思維,實現對核心素養的分層檢測。板書設計第6課北宋的政治1.王朝建立:陳橋兵變(960年)背景:五代十國分裂,武將奪權頻繁關鍵:通過“受禪”構建政權合法性2.中央集權的強化軍事:杯酒釋兵權,樞密院與三衙分權(調兵與統兵分離)中央: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使分掌行政、軍事、財政(分化事權)地方:通判監督知州,轉運使收財賦(強干弱枝)3.重文輕武的國策表現:科舉擴招,文官地位高于武將影響:文化繁榮vs軍事積弱(“將不識兵,兵不識將”)4.邊疆關系:遼宋夏并立?澶淵之盟(1005年):歲幣換和平,促進邊界貿易與文化交流設計意圖:采用“建立—集權—政策—關系”四層結構板書,以關鍵詞與圖示結合,突出制度邏輯。通過對比性表述(如“文化繁榮vs軍事積弱”),強化學生對政策雙刃劍效應的理解。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制度解析的可視化:通過中央機構示意圖、地方控權地圖、數據對比表等工具,將復雜的政治制度轉化為直觀圖像,有效突破“分化事權”等抽象概念,學生理解度較高。辯證思維的培養:在“重文輕武影響”“澶淵之盟評價”等環節設置開放性討論,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歷史事件,避免非黑即白的認知,落實歷史解釋素養。現實關聯的深度:以“古今權力制衡對比”收尾,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制度的現代價值,家國情懷的培養更具時效性。改進方向難點突破的優化:“樞密院與三衙分權”的軍事制度仍有學生理解困難,可補充“樞密院調兵需皇帝批準,三衙統兵無調兵權”的具體案例(如宋太宗遙控指揮作戰失敗),增強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東師范大學《構成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輔助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燕京理工學院《現代生物醫藥研究進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新華學院《機器學習與混合現實》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電子信息領域工程倫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工商學院《核技術應用發展與創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主任工作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跆拳道健身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赤峰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7-2023)
- 新漢語水平考試HSK三級真題(附答案)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科學模擬測試題附答案
- 中考語文復習之圖文轉換課件
- 2021版檢定和校準實驗室程序文件
- Excel模板-中國地圖填色圖
- 人工挖孔安全檢查記錄表
- Q∕GDW 13236.8-2019 導、地線采購標準 第8部分:鋼芯鋁合金絞線專用技術規范.pdf
- 連鑄工藝培訓講義(PPT86張)課件
- 印后加工工藝培訓課件(共61頁).ppt
- 有理數混合運算100題有答案
- 譯林版六下英語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同步練習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