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研究》8600字(論文)_第1頁
《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研究》8600字(論文)_第2頁
《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研究》8600字(論文)_第3頁
《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研究》8600字(論文)_第4頁
《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研究》86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研究目 錄TOC\o"1-3"\h\u摘要 摘要繡球舞是一種深受壯族人民喜愛的舞蹈類型。這一舞蹈是男女互訴情素的表現形式,同時是呈現壯族文化的藝術手段。壯族人民將繡球與愛情文化相結合,運用舞蹈的形式來展現情感和民族特色,對于廣西的舞蹈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壯族民間舞蹈的多樣特性,筆者選擇壯族具有代表性的繡球舞作為研究的對象,這一舞蹈始發于拋繡球這一壯族傳統民間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舞蹈動態的繡球舞,具有民俗性、娛樂性和和諧性等特征,彰顯了豐富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需要我們進行保護和傳承。關鍵詞:繡球舞;廣西壯族;文化傳承;引言中國土地遼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獨具自身民族特性的文化和藝術特色,舞蹈就是其中之一。壯族作為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之一,在文化藝術、節慶習俗、服飾風格方面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能歌善舞的壯族人民通過舞蹈的形式將壯族文化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在眾多的壯族民間舞蹈類型中,繡球舞是十分具有代表的一類舞種。壯族人民將繡球與愛情文化相結合,運用舞蹈的形式來展現情感和民族特色,對廣西的舞蹈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壯族民間舞蹈的多樣特性,筆者選擇壯族具有代表性的繡球舞作為研究的對象,這一舞蹈始發于拋繡球這一壯族傳統民間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極富舞蹈動態的繡球舞,具有民俗性、娛樂性和和諧性等特征,彰顯了豐富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需要我們進行保護和傳承。第一章壯族民間舞蹈的概述第一節壯族民間舞蹈的起源藝術的發展與其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藝術是生活的一面鏡子,能夠反映出社會政治、文化、宗教等多個方面因素。舞蹈作為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社會文化生活的反映。而一個民族的舞蹈與這個民族的社會生活、文化傳統、精神品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壯族作為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之一,曾經是古代百越族的分支,主要分布于廣西和云南地區。對于壯族民間舞蹈最早描述來自于花山壁畫,而最古老的舞蹈是螞拐舞。由于廣西地勢多山,曾經交通不便,使得壯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體系,尤其是種類多樣的各類民族風俗活動和節慶祭祀活動,這些活動已經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而舞蹈這一藝術形式也是這些民族風俗活動和節慶祭祀活動必不可少的藝術表現類型,體現著壯族民族特性。廣西地區山清水秀,孕育出愛唱歌愛跳舞的壯族人民,他們伴著綠水青山一邊勞動一邊唱歌,形成了壯族的歌舞文化,帶有強烈的民族特性。壯族人民通過舞蹈來進行娛樂,不僅愉悅他人,也是在愉悅自我。壯族人民在舞蹈中體現出歡快、愉悅、安逸的民族特質,通過舞蹈的動作與節奏來進行呼應,配上悠揚的山歌,使得舞蹈展現出無拘無束、自由恣肆的民族特色。第二節壯族民間舞蹈的種類及特征 壯族民間舞蹈的舞種類型很多,大約有300多種,舞蹈主題涉及到壯族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社交生活、生產勞動、祈福求神、婚喪嫁娶等。根據功能可以將壯族傳統舞蹈分為宗教性舞蹈和娛樂性舞蹈兩大類,筆者將具體分析這兩大類舞蹈的具體舞蹈種類。第一小節宗教性舞蹈 宗教性舞蹈中,舞蹈主要是從事祭祀活動的宗教活動者,他們往往作為人與神交流的媒介,主要的工作是從事祭祀活動的主持和施行。在這類舞蹈類型的功能性較強,主要是借助舞蹈的形式進行求神、祈福、驅災、消禍等活動。宗教類型的舞蹈在壯族民間舞蹈類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說大部分的壯族民間舞蹈都是由宗教祭祀上的活動行為演變而來的,只是有的舞蹈現在已經淡化了宗教色彩,成為單純的娛樂性舞蹈,而有的舞蹈至今仍舊保留著鮮明的宗教特色,由于壯族民間的宗教或巫事活動主要由師公、道公或巫師(或稱摩公、巫婆)主持舉行,因而其舞蹈形式亦以師公舞、道公舞和巫舞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跳舞的主要是壯族民間的神職人員,主要包括了師公、道公、巫師之稱謂,對應的舞蹈分別是師公舞、道公舞、巫師舞。在壯族的歷史發展中,信仰多元是其民族特性,并沒有形成統一的信仰類型,而且還汲取了佛教、道教方面的內容,使得壯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呈現出原始宗教為主,兼具了道教和佛教因素的多神信仰模式。但是,無論是師公舞還是道公舞,都是從本民族原有的巫師舞蹈體系中衍生出來的。所以他們三者的舞蹈的形式、動律及內涵自然也會有諸多相同的因素與特征。目前師公舞的娛樂性和表演性更強,而道公舞和巫舞則基本保持原有的神性特征。第二小節娛樂性舞蹈 壯族舞蹈中娛樂性舞種占了很大部分,在節慶之日的時候會進行跳起這類舞蹈。在這類舞蹈中,主要有表現日常生活和動物形態的兩類舞蹈。 在表現生活的舞蹈主要是展現壯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事件。主要包括勞動生活和日常生活兩類。勞動生活舞蹈主要模擬的是壯族所從事的日常勞動,如打獵、插秧、捕魚等,由此衍生出的舞蹈類型包括了狩獵舞、插秧舞、捕魚舞等。而日常生活舞蹈則是模擬壯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會進行的一些活動,如本文提及的繡球舞,還有這一舞蹈來自于女方拋繡球選意中人的習俗,通過這一舞蹈來展現男女之間的情感紐帶。這類舞蹈都有以下的共同之處: 第一,這類舞蹈都是跟隨著鼓點節奏來進行,舞蹈動作張揚歡脫,舞姿輕盈歡快,節奏輕松明快,動作簡練樸實,情緒熱烈亢奮; 第二,這類舞蹈的參與者人數都較多,表演者以青年男女為多; 第三,這類舞蹈的參與者都身穿壯族特色服裝以此來進行慶賀; 第三,這類舞蹈主題都是與壯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有關,通過這類舞蹈來慶賀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例如繡球舞就是在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跳的,以此來表達男女之間的心意; 表現動物形態的舞蹈是通過模仿動物的動作以此來及逆行娛樂和求福的作用。這類舞蹈的共同之處有以下幾點: 第一,跳這類舞蹈的時候,舞蹈表演者需要搭配上有動物造型的道具,配合著音樂節奏進行舞蹈; 第二,在跳這類舞蹈的時候,舞者跟隨著音樂模仿動物的動作和儀態,形成一定的舞蹈調度; 第三,通過舞蹈動作表達壯族人民的民族思想情感; 第四,這類舞蹈完成動物表現都需要多個人合作進行。例如,在跳春牛舞的時候,一個人充當牛頭,一個人充當牛尾,一個人充當趕牛人。舞牛頭的人是領舞,其他是伴舞者,領舞和伴舞的配合,這樣更夠讓整個舞蹈表現力更強,娛樂性更強。第二章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第一節“繡球舞”簡介 繡球舞是壯族民間舞蹈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類型,是一種娛樂性舞蹈。這一舞蹈主要來春節、“三月三”、中秋節這樣壯族的重大傳統節日中進行。 拋繡球的風俗有文獻記載來自于宋代,但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在繡球民俗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繡球舞。關于繡球舞的形成有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對年輕男女相愛了,在新歡當晚,姑娘被山上的妖怪擄走了,關在山上石洞里面的。新郎和眾親友想去解救姑娘,但是山洞太高,周圍地勢險惡,他們不能上去。正在這一危難時刻,有位神仙娘子扔下了一個繡球給姑娘,姑娘就把繡球帶子綁在石頭上,然后拋擲給新郎,然后順著繡球繩帶滑了下去。之后妖怪追了上來,新郎就把繡球拋了出去,繡球立馬變成一團火,將妖怪燒死了。親朋好友簇擁著這對新人回到家中,之后繡球就成了他們的吉祥物,他們就做了許多的繡球,跳繡球舞來進行慶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繡球舞。 繡球舞在舞蹈過程中需要運用繡球這一重要的舞蹈道具。繡球本身也是壯族文化中的吉祥物之一,是壯族男女之間傳遞感情的定情信物。繡球舞中所使用的繡球是廣西壯族的經典工藝品。繡球多采用紅、黃、綠這些鮮艷的顏色來作為面料,(詳見圖一至圖三)首先將布料裁剪縫制成花瓣的形狀,在這些花瓣上面通過線的繡制和布料的拼接來制作出各種各樣的圖案,上面的圖案主要包括花果植物、祥禽瑞獸、吉祥文字等。之后根據6、8和12的順序來由內向外縫制在一起,之后在繡球下面系上一條穗子。 每逢重大節日來臨的時候,壯族的男青年就會邀請女生來進行對歌和舞蹈,如果女生覺得男方適合自己,就會將自己手中的繡球拋擲于他。小伙子在接到繡球之后,繼續唱歌和舞蹈,之后又將繡球拋擲回去。這樣往來之間,也是傳遞情感和求偶的過程。 (圖一:廣西壯族繡球)(圖二:廣西壯族繡球)(圖三:廣西壯族繡球)第二節“繡球舞”的藝術特征第一小節舞蹈動作的形態特征 舞蹈是一種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遞情感的藝術類型。繡球舞的舞蹈動作來自于的拋繡球過程。在跳繡球舞的時候,需要舞蹈者了解拋繡球這一體育活動的規則、動作要領等。在進行繡球舞的過程中需要舞蹈者保持動作的連貫、勻稱、柔和。在拋繡球的時候,不僅手臂需要向前做出拋擲的動作,而且還需要身體的重心進行移動和轉體,在拋擲的時候,腿也需要蹬出,讓球的運動軌跡呈現出拋物線的狀態。在拋擲出繡球之后,眼睛還需要跟隨著繡球拋擲的軌跡進行移動,整體的舞蹈形態都有繡球運動類似,在動作上保持連貫性,舞蹈動作矯健優美,變化豐富,極具觀賞價值。第二小節舞蹈節奏的和諧性 雖然繡球舞的節奏張弛有度,動作外放活潑,但是整體的舞蹈情緒卻是較為內斂的。在進行舞蹈的過程中,舞蹈者的動作有很強的藝術性,并非單純強調舞蹈動作的難度和速度,而是強調舞蹈節奏和音樂之間的律動,展現一種和諧性。這樣一種協調統一的和諧性能夠傳遞出舞蹈者穩重矯健的一面。因為繡球舞本身是求愛舞蹈,男方跳給女方看的時候,需要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所以繡球舞的舞蹈節奏張弛有度,展現男性舞蹈者獨特的氣質,體現了壯族人民粗狂質樸的一面。因為這樣和諧的節奏律動,使得舞蹈者在進行舞蹈的時候不是單純的只看重頭部驅趕的運動,而且還要關注四肢之間的配合,通過四肢之間有節奏的舞蹈,來凸顯整體的和諧性。這種舞蹈動作的和諧性不僅可以體現在男性舞蹈者身上,在女性舞蹈者身上也有體現,繡球舞的女舞者主要在舞蹈節奏中傳遞出溫柔寬和的一面,她們的動作相較于男性來說沒有那么夸張,在更加舒緩的舞蹈節奏中展現女性的柔美,傳遞出她們美好的感情,極具感染力。第三小節舞蹈形式的民俗性 民族的文化特性主要是通過民俗來進行展現。通過民俗活動能夠了解到這個民族的文化性質、精神特征、民族品格等。壯族的舞蹈中具有鮮明的民俗性。繡球舞的起源來自于民間的拋繡球找伴侶的民俗活動。在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中,這一民俗主要演變成為一種獨立的舞蹈藝術樣式。繡球舞主要是在壯族的重大節日中進行,而不再是像拋繡球活動一樣在婚嫁之日進行,雖然表演的時間有所不同,但是同樣都能夠傳遞出鮮明的壯族民俗文化和地域性特征。 壯族民間歌曲系統發達,許多壯族人民都會學唱壯族民歌。在“三月三”這樣的節日,壯族的青年人不僅會唱山歌,還會跳繡球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跳繡球舞的時候,舞蹈者需要穿著具有壯族特色的民族服飾,壯族男女身著具有廣西特色、繡滿了各類紋樣、五顏六色的壯錦,在壯族山歌的悠揚歌聲中,跳起了繡球舞蹈。繡球舞蹈需要多人進行配合才能完成,在舞蹈的過程中遵循一定的舞蹈規范和規則,保持舞蹈動作的統一。第四小節舞蹈內容的娛樂性 壯族的舞蹈中,娛樂性舞蹈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分支,也是重要的舞蹈內容。舞蹈內容的娛樂性主要包括娛神、娛鬼、娛人、娛己,其中娛己的特色是最為鮮明的。在繡球舞的發展過程中能夠看到它對于拋繡球運動進行的改編,形成了舞蹈藝術獨特的編排技法、肢體動作和舞美設計等。繡球舞作為一種由男女求愛發展而來的舞蹈動作,它的娛樂性主要體現在娛人和娛己上,同時自娛自樂性質更為突出。壯族民族本身就熱情開朗、積極樂觀,他們跳舞更多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快樂和愉悅的,展現他們對于美好生活和強健體魄的追求。繡球舞的傳說本身就是為了慶祝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能夠展現他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贊頌,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們自立自強、獨立自由、積極進取的民族特性。雖然社會在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藝術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但是繡球舞這類舞蹈類型的內容都是以自娛為主,跳舞的人不僅舞蹈主體,同時也是審美主體、娛樂主體,在帶給他人審美體驗和愉悅的同時,也讓自己獲得審美的快感。第三章壯族民間舞蹈“繡球舞”的藝術價值第一節繡球舞的審美價值 繡球舞的舞蹈動作主要以拋繡球的轉、搖、拋、接四個舞蹈動作為主,配合上聳肩、揉臂、繞肩、抖手等動作,跟隨著音樂節奏來進行舞蹈。在進行舞蹈的時候,繡球舞姿態具有自身的獨特風格特征。繡球舞中保留了許多壯族傳統的舞姿和技巧性特征,有助于研究壯族民間舞蹈的發展歷程和具體類型。有的繡球舞是男女群舞,所以在舞蹈造型上兼具了壯美和秀美的雙重風格。 壯美的舞蹈風格主要源自于壯族人民對于大自然和神靈的敬畏之情,他們通過舞蹈動作來展現。這一風格主要來自于祭祀活動,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雖然一些舞蹈類型消失了,但是舞蹈的動作則保留下來,在其他的舞蹈類型中繼續呈現,繡球舞就是其中之一。而秀美的舞蹈風格主要來自于壯族人民對于廣西山水秀美風光的呈現,山清水秀的地區風光孕育了能歌善舞的壯族人民,他們通過舞蹈的形式來展現對于家鄉美景的喜愛之情。 在繡球舞中,壯美的舞蹈風格主要有男舞者演繹,秀美的舞蹈風格主要由女舞者來演繹。繡球舞蹈最開始用于求偶,因此在舞蹈的過程中需要向心儀的對象展現自己的最美好的一面,通過舞蹈動作,男性舞者展現自己陽剛健康的一面,而女性舞者則通過舞蹈展現自己的陰柔溫婉之美。女性舞者在拋擲繡球的時候,以舒緩的動作為主,結合上下肢的配合將繡球拋擲而出,通過腰的扭動,展現出女性的溫婉柔和一面。 男性舞者作為接受繡球的一方,需要很好地應變能力,能夠精準地接到繡球。在接到繡球之后還需要將繡球在手中進行反轉把玩之后再將繡球拋擲回去。一來一回,循環往復,繡球在空中劃出優美的拋物線,配合上舞者之間輕巧又有力道的舞蹈動作,帶來一種眼花繚亂的審美享受。第二節繡球舞的文化價值第一小節宣傳文化團結民族 繡球舞是廣西壯族的傳統舞蹈,繡球舞向我們展示了壯族的古老傳說、演繹壯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傳揚一種壯族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壯族的繡球舞在壯族人民的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壯族人民獨特的文化特質。通過宣傳壯族繡球舞,可以幫助其他民族的人民了解壯族的文化,感受到壯族人民堅忍不拔、熱情上進的性格。在重大節日里進行的繡球舞表演能夠讓人民一起慶賀歡騰,奮勇前進。第二小節身心愉悅陶冶情操 舞蹈也具有和體育運動相似的功能可以強身健體,強健體魄。在繡球舞者在跳繡球舞的時候,能夠帶動全身的肌肉、骨骼、關節都進行活動。舞蹈也是一項有氧運動,能夠幫助舞蹈者提高心肺功能。而且,在進行繡球舞的時候,表演者跟隨著音樂節奏進行動作,不僅能夠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而且還能夠獲得美的享受,這對于身體和精神來說都有極佳的幫助。第三小節保留民俗傳承舞蹈 民族文化能夠通過民俗得到體現。通過民俗將民俗精神、民族品格、民族心態這些抽象概念具象化。而壯族民間舞蹈的主要表現內容就是壯族民俗。例如在繡球舞中,就體現了壯族拋繡球互訴情愫的民俗。通過繡球舞,將這種民間風俗習慣藝術化,增強其中的審美性,有利于這一民俗文化進一步的傳承。在“三月三”這樣的壯族傳統節日中,通過繡球舞,讓人們在歡歌笑語中傳承民俗。第四章基于“繡球舞”如何促進壯族傳統舞蹈傳承與創新的建議 舞蹈是通過身體語言傳承文化的藝術形式,不同民族文化背景會形成不同形態的舞蹈形式。保護和傳承類似繡球舞這樣具有鮮明壯族特色的傳統舞蹈,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節追根溯源,樹立多元文化觀 壯族繡球舞蹈的誕生與發展與壯族文化關系密切,使得壯族繡球舞蹈能夠在歷史中流傳下來,同時,壯族繡球舞蹈之中體現了豐富的壯族文化傳統,通過保護和傳承壯族繡球舞蹈,能夠樹立壯族民族文化的特性,樹立民族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壯族繡球舞蹈的發展不僅需要有傳承人和學習者,還需要將相關的舞蹈動作、音樂、形態進行記錄,從而促進壯族繡球舞蹈的傳承與傳播。對于壯族繡球舞蹈的保護和傳承,追本溯源,通過影像、圖像、文字等形式將繡球舞蹈的相關動作進行記錄,并且對于繡球舞的文化內涵進行再闡釋,創新繡球舞的藝術形式。可以將繡球舞與影視、短視頻等現代手段相結合,提高繡球舞的傳播渠道,賦予繡球舞當代精神和生命力。藝術源自于生活,因此舞蹈表演出自于生活,虛心向民間文化傳承人學習,從而才能夠了解并且掌握繡球舞的表演以及背后蘊含的豐富民族精神。第二節政府加強繡球舞的保護與傳承 以繡球舞為例,政府應該加強對這些體現壯族民族文化的藝術形式的保護與傳承。可以將動態的保護與靜態的保護相結合,例如通過在學校這樣的教育場所內設置有關繡球舞蹈的課程,讓學生們來學習相關的舞蹈,起到動態傳播和保護的作用;同時,建立“生態博物館”,讓人們了解繡球舞背后的文化底蘊。政府可以加大對于保護和傳承繡球舞的政策傾斜,設立相關的基金來扶持這類舞種的發展,打造壯族文化品牌,加強文化和學術交流,提高繡球舞的理論建設。第三節發展繡球舞蹈傳承隊伍 壯族繡球舞作為壯族的傳統舞蹈項目,同樣也具有體育項目的特性。因此,可以將壯族繡球舞蹈推廣到教育領域,加大對于壯族繡球舞蹈的傳承人的培養。壯族繡球舞蹈可以作為大中小學的體育課、音樂課的教學資源。壯族繡球舞蹈兼具了音樂性、藝術性和體育性的特征,不僅可以增強藝術修養,而且還可以強身健體。壯族繡球舞蹈的節奏快、肢體運動幅度大,有助于舞蹈者培養藝術情操,而且沒有嚴格的場地限制,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有助于提高舞蹈者的身心素質。各大學校還可以將壯族繡球舞蹈發展成為校本課程,積極與當地優秀的壯族繡球舞蹈表演者聯系,讓他們來到學校中,向學生們表演壯族繡球舞蹈,增強學生對于壯族繡球舞蹈的興趣,在學生群體中發現和發展壯族繡球舞蹈的可造之才。在重大節日中,舉辦與壯族繡球舞蹈有關的舞蹈活動,鼓勵學生參與舞蹈活動,促進壯族繡球舞蹈的傳承。 還可以將壯族繡球舞改編為廣場舞蹈,號召群眾廣泛參與其中,不僅具有鍛煉身體的功能,還能夠促進壯族繡球舞融入到群眾的生活中去。第四節結合電子傳媒傳播手段來保護與傳承 通過結合現代電子傳媒傳播手段方式來記錄和保存民族舞蹈。舞蹈是一種需要實踐的藝術形式,想要傳承僅僅依靠文字和圖像的記錄遠遠不足。通過電子視頻錄制下優秀舞者的表演,讓舞蹈的動作形成連貫形象化的演繹,對于學習和傳播舞蹈文化都有重要的意義。舞蹈的發展與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借助現代傳媒傳播手段來記錄下舞蹈種類的發展歷程,發現舞蹈種類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有助于在保護過程中更加系統化。例如,可以對繡球舞的傳承進行溯源考察,挖掘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內涵,深化其對于民族發展的意義,有助于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承。第五節結合旅游資源進行傳播 充分利用壯族民間舞蹈音樂文化在廣西的各旅游景點、民族節日活動的傳播效力,增加人們對壯族民間舞的認知,使這些珍貴的民族舞蹈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在當前注重文化傳承和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借助載歌載舞的形式,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壯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比如:繡球舞作為傳統的舞蹈,經常會在春節、“三月三”、中秋節等壯族傳統節日中進行,尤其是像“三月三”這樣的在壯族十分重要的節日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