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一中2025屆普高招生全國統考(一)歷史試題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03年出版的,《蒙學初級修身教科書》中有:"群蜂結巢,既成,會議曰:如有伐我巢而殘我同種者,其刺之。人之有國,猶蜂之有巢。爾學生當知愛國,當知愛同種。”此文A.宣傳優勝劣汰理論 B.蘊含著民主革命的思想C.體現民族危機深重 D.表達對平等自由的追求2.在近代思潮演進過程中,曾出現過報刊或者雜志。按創辦的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時務報》、《新青年》、《申報》、《民報》B.《時務報》、《民報》、《申報》、《新青年》C.《申報》、《時務報》、《民報》、《新青年》D.《時務報》、《申報》、《民報》、《新青年》3.20世紀90年代,“伙伴關系”成為中國外交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我國政府在對外關系中,積極努力構筑“伙伴關系”框架。中國做出這一外交政策調整的原因是A.不結盟政策已不合時宜 B.多極化趨勢的深度發展C.反殖反霸成為時代潮流 D.發表“南方談話"4.在二戰后的民族解放浪潮中,亞非拉地區誕生了一大批新興民族國家。六七十年代,韓國、新加坡等經濟高速增長,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將大約30個經濟快速增長、市場潛力大的國家和地區稱為“新興市場”、“新興經濟體”。從以上變化可以看出A.新興力量重塑著戰后世界秩序 B.區域經濟集團的影響擴大C.發展問題是戰后世界的首要問題 D.經濟全球化加大了南北差距5.晉商在區域中充當著中介作用,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域的限制。這反映出晉商A.促進區域間經濟交流 B.推動商業市鎮的興起和繁榮C.主導商品經濟的發展 D.滿足社會各階層的經濟需求6.漢代,有足夠資金的農民可以較為方便地購買到鐵制的農具和牛拉的犁,比起那些只依靠木制農具、肩挑手提累斷腰的貧困農民,他們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獲得更高的產量。據此可知,漢代A.鐵器因費用高普及有限 B.技術進步加劇土地兼并C.土地兼并加快鐵器普及 D.田莊促進生產力的發展7.《通考》載:“太祖受命,以宰相專主文事,參知政事佐之,樞密使專主武事,副使佐之。”文中的“太祖”是指A.漢太祖劉邦 B.宋太祖趙匡胤 C.元太祖鐵木真 D.明太祖朱元璋8.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外交上實行“一邊倒”政策:60年代,外交重點轉移到亞非拉國家,形成了反蘇反美的“兩條線”外交戰略;60年代末,又確立了“聯美反蘇”的“反霸一條線”政策。這反映出新中國外交A.受到國際形勢影響 B.奉行不結盟政策C.自主性逐漸減弱 D.致力于全方位外交9.下圖是某次展覽中的一幅展品“東漢書信紙”,它原襯墊于銅鏡之下,故呈圓形,據推測為家書的殘片。它以麻為主要原料,并通過施膠等加工技術,改善了紙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紙張厚薄均勻。以下對該展品的說明和論證,正確的是:A.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B.展品上的字體是草書C.印刷術已經開始流傳D.紙最早發明始于東漢10.赫·喬·韋爾斯認為:“他們反對教皇不是因為他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是因為他不是這樣的領袖:因為他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這最能說明宗教改革的本質是A.反教皇是政治斗爭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主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爭11.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規定:“嗣后各式公文,無論京外,內敘大英國官民,自不得提書‘夷’字。”這表明當時的中國A.平等的外交觀念已經形成 B.“天朝上國”規制受到沖擊C.外交心態由自大轉為自卑 D.“師夷長技”已成外交共識12.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國低估會議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間存在著多種矛盾,中國應該采取積極方針,打破美國封鎖、禁運、擴軍備戰的政策,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與這份文件相關的外交活動A.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的順利解決B.使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外交關系C.打破了美國遏制中國的外交僵局D.確立的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家族是古代中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祖先崇拜是家族宗教的核心,家長死后成為祖先,因此對祖先的敬畏也就轉化為對父權的敬畏,強化了家長的權威。君權則是父權在社會中的延伸,父權則為國內政治生活中的個人專制提供了基礎。在家族中,家族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每個個體都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家族整體利益,因此自古就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犯法,夷滅三族”的認識。大多數家族都置有大量的族田,清代廣東一些縣的族田占到了耕地面積的50%以上,主要用于宗族祭祀、賑濟貧困的族人,以及資助族人入學接受正統教育。族田、父權和祭祀一起成為維系家族的重要手段。——摘編自楊知勇《家族主義與中國文化》材料二孫中山號召“合各宗族之力來成一個國族,以抵抗外國”,就是“用宗族的小基礎,來擴充國族”。具體做法是:先讓一個一個姓去聯合,次讓已經聯合的若干姓氏聯合起來,結成大的團體,在此基礎上再行大聯合,“便可以成一個極大中華民國的國族團體”。在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將家族主義視為統治人民的一個繩索——“族權”,要加以消除。祠堂族長壓迫族下子孫,對農民實行“打屁股”“沉潭”“活理”的肉刑和死刑等,所以教育農民覺醒,起來造族長的反,以此促進農村階級分化,破壞、戰勝家族主義,推翻祠堂族長的族權和封建政權。——摘編自馮爾康《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代轉向》(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家族的基本特點,并分析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孫中山和對古代家族認識的不同之處,并對兩人的觀點進行簡要評價。14.(20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中新社奧斯維辛2012年4月27日電)(記者張朔)中國總理溫家寶27日專程前往波蘭奧斯維辛市,參觀“奧斯維辛-比克瑙德國納粹集中和滅絕營紀念館”,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那里的死難者,并敬獻了花圈。二戰期間,德日法西斯的瘋狂侵略和血腥屠殺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回顧那段痛苦的日子,我們應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警惕個別國家右翼勢力的危險舉動和恐怖主義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在波蘭建立了奧斯威辛集中營,對猶太人實施種族滅絕政策,共有110萬人在這里被殺害。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該集中營。在瑞典、英國、波蘭等許多國家,1月27日已經成為大屠殺遇害者的法定紀念日。l996年,德國也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納粹受害者紀念日”,告誡人們要永遠記住這段慘痛的歷史。(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法西斯反人類政策。二戰期間世界各國應對法西斯的瘋狂侵略和血腥屠殺的行動先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變化后采取的措施及結果。材料二:《聯合國憲章》第一次莊嚴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類身歷不堪言之戰禍,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經歷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戰火的洗禮,戰后人類的理性進一步得到張揚,民主、人權與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二戰后國際社會為防止戰爭悲劇重演進行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材料三:奧斯維辛的歷史意義很重要,當時集中營里關押的不僅僅是猶太人,還有很多反法西斯的斗士,所以記住奧斯維辛是為了讓全人類都記住那次殘酷的二次大戰,永遠不要讓悲劇再次上演。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威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3)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威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材料時間是“1903年”,此時《辛丑條約》已簽訂,清政府成為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所以材料教科書主要是勸導學生要愛國,要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體現了民族危機深重,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優勝劣汰理論的宣傳,A項錯誤;材料未體現民主革命的思想,B項錯誤;材料未體現對平等自由的追求,D項錯誤。故選C。2、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申報》是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創刊;《時務報》是在1896年8月在上海創刊;《民報》創刊與1905年;《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創刊,因此C選項是正確排序,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選項排序錯誤,排除。3、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世界格局呈多極化趨勢并深入發展,“要對話而非對抗,要合作而非沖突”,所以我國政府積極發展平等、合作、互利和依存的伙伴關系,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是新時期我國采取的外交政策,并非不合時宜,排除;此時的時代潮流是和平與發展,C選項錯誤;D選項是在改革開放處在關鍵時期的重要談話,與該政策調整沒有直接關系,排除。故選B。4、A【解析】
從新興民族國家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再到一些國家成為新興市場和經濟體,這些新興力量沖擊著戰后舊的世界秩序,故選A;材料反映的是一些經濟快速增長、市場潛力大的國家和地區稱為“新興市場”、“新興經濟體”,并非都是區域經濟集團,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發展情況,并非強調戰后世界的首要問題是發展問題,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發達國家發展情況,無法體現南北差距加大,排除D。5、A【解析】
從材料中“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品的長途販運,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區域限制”可知晉商促進區域間經濟交流,故選A;而B項“商業市鎮”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項錯在“主導”,排除;D項說法絕對化,排除6、B【解析】
據材料可知,使用鐵制農具的農民可以耕作更多土地,說明技術進步加劇土地兼并,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說明鐵制農具價格,但顯示鐵制農具會顯著提高生產力,排除A項;土地兼并會導致大量農民破產更加貧窮,進而限制鐵制農具的進一步普及,故C項錯誤;田莊會導致大量農民破產更加貧窮,進而限制鐵制農具的進一步普及,排除D項。7、B【解析】
材料“太祖受命,以宰相專主文事,參知政事佐之,參知政事佐之,樞密使專主武事”表明宰相的權力被參知政事分割,還設置了樞密使掌管軍事權力。依據君主專制的加強可知,這符合宋太祖趙匡胤的措施。B正確;漢朝時期沒有產生參知政事,A錯誤;元太祖晚于宋太祖,不符合題意,C錯誤;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D錯誤。故選B。8、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外交政策,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排除;中國始終如一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選項錯誤;D選項也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排除。故選A。9、A【解析】
據材料對紙張特點的描述,可知當時造紙術已較成熟,A項正確。觀察圖片可知字體為隸書,而不是草書,B項錯誤。印刷術開始于隋唐之際,與材料不符,C項錯誤;西漢前期,紙已開始出現,D項錯誤。10、D【解析】
依據材料“因為他(教皇)本應該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他卻是一個富有的世俗君主”并結合宗教改革來看,反對教皇就是反對封建君主,實質上是對封建制度的斗爭。D正確;反對教皇只是表面現象,實質上是對封建制度的反對,A錯誤;民主革命指的是反侵略反封建,而宗教改革沒有反對外來侵略,不是民主革命,B錯誤;民族革命是爭取民族的獨立,其主要革命對象是外國的侵略勢力,不符合題意,C錯誤。故選D。11、B【解析】
不得提書‘夷’字,是對傳統華夷觀的沖擊,即對“天朝上國”觀念的沖擊,故B正確;此時的外交并不平等,排除A項;自卑的說法不準確,不能體現,排除C項;“共識”說法錯誤,排除D項。12、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日內瓦會議【詳解】根據材料內容“新中國成立之初”“美、英、法”“促進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可知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一起召開的國際性會議,結合所學知識為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故A正確;B項內容為亞非會議的影響,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內容為新國成立初期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D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1954年2月18日,蘇、美、英、法四國外長在柏林會議達成協議,建議在日內瓦召開由中、蘇、美、英、法以及有關國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祖先崇拜;父權(族權)專制;家國一體;家族利益至上;有強大的經濟保障。影響: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有利于專制統治的鞏固;有利于小農經濟的發展;有利于維護偶家傳統倫理道德;忽視和壓制了個人的基本權利,不利于近代民主法制社會的建設。(2)不同:孫中山主張對古代家族進行改造,聯合成國族團體,抵御外來侵略。認為舊的家族具有封建性和專制色彩,應該發動農民徹底推翻舊式家族。評價:孫中山—反映了近代中國人團結一致救亡圖存,爭取民族獨立的愿望;但忽略了舊式家族的封建屬性,無法達到反帝反封建的目的。—是農村中徹底反封建的重要內容;推動工農聯盟鞏固和農村民主革命的發展。【解析】
(1)特點:依據材料“祖先崇拜是家族宗教的核心”來看,具有祖先崇拜的特點;依據材料“君權則是父權在社會中的延伸,父權則為國內政治生活中的個人專制提供了基礎”來看,父權專制,具有家國一體的特點;依據材料“家族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每個個體都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家族整體利益”來看,家族利益至高無上;依據材料“大多數家族都置有大量的族田”來看,古代家族具有強大的經濟保障。影響:古代家族的家國一體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鞏固專制統治,有利于小農經濟的發展,維護儒家傳統倫理道德;但是其長期忽視和壓制了個人的基本權利,不利于近代民主法制社會的建設。(2)不同:依據材料“合各宗族之力來成一個國族,以抵抗外國”來看,孫中山主張對古代家族進行改造,聯合成國族團體,抵御外來侵略;依據材料“教育農民覺醒,起來造族長的反”來看,認為舊的家族具有封建性和專制色彩,應該發動農民徹底推翻舊式家族。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新理念下的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 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職業路徑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面試須知試題及答案
- 大數據數據挖掘模型構建重點基礎知識點
- 與模具設計師考試相關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成功法寶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應試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職業發展與試題及答案探討2024
- 2024年東莞市寮步鎮招聘特聘材料員筆試真題
- 阿爾茨海默癥健康教育
- 2025年注會合同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礦區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數據分析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 醫療器械安全知識培訓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四校聯考英語試題(解析版)
- 工地試驗室管理經驗交流
- 2025年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50套復習題庫及答案
- 破釜沉舟成語故事課件全
- 能源行業碳排放監測與減排系統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