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棗莊八中北校區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期中練習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標志著:()A.結束文革動亂 B.開始改革開放C.重建社會公正 D.完成撥亂反正2.孔子主張“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墨子主張“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商鞅主張“任其力不任其德”,“程能而授事”。這些主張A.說明尚賢得到諸侯國認可 B.體現新興地主階級選才標準C.有利于打破貴族壟斷官職 D.表明百家思想出現融合趨勢3.據統計,《孫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談話及答記者問多達242篇,對報館雜志致函或題詞十數篇。《孫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說、致詞或談話374篇,對報紙雜志的題詞有10余篇。這主要說明A.孫中山掌握時代話語權 B.輿論宣傳助力民主革命C.民主共和觀念深人人心 D.大眾傳媒趨向近代轉型4.德意志在平均勞動時間方面,由1872年每周72小時下降到1914年每周57小時,勞動生產率持續上升。產業工人實際工資在1871年至1913年之間翻了一番。人口平均壽命由1871年的37歲上升到1910年的47歲。這可以說明A.君主立憲政體利于德國社會的進步B.德國軍國主義提高了國民生活水平C.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工業化國家D.工業化奠定了德國民主改革的基礎5.春秋戰國時期,某一學派強調從個體自身的價值入手,呼喚人性的復歸。這種人性的復歸,是要回到生命的本真狀態。該學派A.主張超然物外的逍遙 B.強烈反對任人唯親C.推崇嚴刑峻法治國 D.提倡重建周朝制度6.“一邊是世界市場凱旋式的擴張,一邊是連天的炮火,大量無辜者在不斷地浴血——前南聯盟境內的戰爭、連年的以巴沖突、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非洲一些地方的種族仇殺……這些構成全球化時代的另一張世界政治地圖。”對材料出現的這些問題,可以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①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②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中國夏商之際的“方國”名稱來源于商朝晚期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卜辭,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稱呼這些諸侯部落或國家,它們與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構成一種政治聯盟關系,而西周在廣闊的疆域內授土授民,既封且分。這表明A.夏商實現了對方國的直接統治 B.方國與夏商王朝政治關系平等C.分封制增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力 D.分封制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開發8.家庭生活是一些作家創作小說的重要來源。在這些作家看來,一向溫情脈脈的家庭生活中發生的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戲劇”最能反映道德倫理、社會價值標準的巨變,從而成為作家描繪社會生活的一個絕好的視角。運用這種創作手法的文學作品是A. B.C. D.9.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曾承認,“為了和平,我們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蘇聯人就像一只冒險超出自己的領地,但一旦被發現又緊張地、還帶點負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貓”。他所指的是A.第一次柏林危機B.第二次柏林危機C.古巴導彈危機D.越南戰爭10.羅馬共和國末期,控制政權的軍事將領一方面推動一系列法律的頒行,另一方面又不經任何法律手續擬定“公敵宣告”名單,宣告名單上的人為公敵,任何人都可直接殺死“公敵”并獲得賞金。“自然法之父”西塞羅就因被列入名單而遭刺殺。材料反映出A.羅馬統治者缺乏法律觀念B.自然法精神不利于羅馬的擴張C.羅馬法的效用受制于強權D.共和制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11.西周初年,分封的大國多在邊遠地區,如晉、齊、燕等國,遠離周王室統治的中心地帶。這一布局旨在A.加強對外開疆拓土 B.促進邊遠地區開發C.構筑邊疆安全屏障 D.防范異姓諸侯叛亂12.歷史地圖是展現前人活動與地理空間結合的重要史料。觀察右側地圖,理解準確的是A.冷戰風云籠罩,造成分裂與對抗B.柏林被分區占領,局部熱戰出現C.美蘇操縱歐洲,北約與華約對峙D.德國實現統一,西歐走向聯合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郭守敬(1231—1316年),順德邢臺(今河北省邢臺市)人。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精通五經,熟知天文、算學,“習水利,巧思絕人。”至元元年(1264年),西夏境內的唐來、漢延等古渠,廢壞淤淺,“守敬更立閘堰,皆復其舊”。至元十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張文謙等主持修訂新歷,郭守敬提出:“歷之本在于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至元十六年,郭守敬領導開展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至元十七年,《授時歷》告成。有人建議利用灤河和渾河溯流而上,作為向上都運糧的渠道,郭守敬經探測發現這些建議不切實際。帝命郭守敬主持修建大都運河。至元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敝水,大悅,名曰通惠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郭守敬去世,享年八十六歲。后代史家稱贊“守敬開物成務,功施于千載”。——據《元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郭守敬的歷史功績。(2)根據材料,簡析郭守敬取得功績的原因。14.(20分)材料魏徵是唐初卓越的政治家,在用人問題上,他給太宗上疏說:“臣聞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舍其所短。”“賞不以勸善,罰不以懲惡,而望邪正不惑,其可得乎?若賞不遺疏遠,罰不阿親貴,以公平為規矩,以仁義為準繩,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實,則邪正莫隱,善惡自分。”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屢次以宦官充任使者,他們回京后又妄加彈奏,常使太宗發怒。魏徵即上奏說:“閹豎雖微,狎近左右,時有言語,輕而易信,浸潤之譖,為患特深,以今日之明,必無所慮,為子孫教,不可不杜絕其源。”——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1)依據材料,概括魏徵的用人思想。(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魏徵用人思想的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標志著社會公正的重建,故選C;1976年文革結束,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1978年開始拔亂反正,排除ABD。2、C【解析】
孔子、墨子和商鞅都主張根據選賢任能,這有利于打破貴族壟斷官職,C正確;三人的主張不代表諸侯主張,排除A;孔子的奴隸主貴族代表,排除B;D與題無關,排除。3、B【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孫中山的談話及答記者問、對報館雜志致函或題詞較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實質上是孫中山利用報館雜志來宣傳其民主革命思想,故B正確;孫中山掌握時代話語權的說法錯誤,排除A;民主共和觀念是辛亥革命的影響,材料體現不出,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強調大眾傳媒的近代化,故D錯誤。4、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德意志帝國1871年憲法頒布后,德國確立君主立憲制,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德國逐漸成為工業化國家,故選A項,排除D項。德意志帝國憲法具有明顯的軍國主義特征,但軍國主義強調國家利益、經濟軍事化,并不能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排除B項;材料并未把德國工業與美國工業作對比,排除C項。故選A。5、A【解析】
根據材料“從個體自身的價值入手,呼喚人性的復歸……回到生命的本真狀態”可知該學派體現了道家追求超然的精神境界,A項正確;強烈反對任人唯親體現了墨家尚同思想,排除B項;推崇嚴刑峻法為法家思想,排除C項;提倡重建周朝制度為儒家思想,排除D項。故選A。6、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世界市場的發展及地區局部沖突不斷,為此可以解決的方案包括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①②③④符合題意,D正確,ABC排除。故選D。7、C【解析】
夏商時期中原王朝和地方諸侯方國構成政治聯盟,到西周時期“授土授民、既封且分”建立諸侯國,形成中央與地方的統屬關系,表明分封制增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力,C項正確;夏商時期中原王朝與方國是政治聯盟,還未實現對地方的直接統治,A項錯誤;夏商王朝是各方國的“共主”,與方國不是平等關系,B項錯誤;材料分析的是中央與地方關系,不僅局限于邊遠地區的開發,D項錯誤。8、B【解析】
根據題干“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戲劇”最能反映道德倫理、社會價值標準的巨變,從而成為作家描繪社會生活的一個絕好的視角”可知這些小說旨在闡述社會現實生活的矛盾,體現了現實主義特點,《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作品,故B項正確;《巴黎圣母院》為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排除A項;《老人與海》與《等待戈多》均屬于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排除CD項。故選B。9、C【解析】赫魯曉夫時期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中采取妥協態度,符合材料“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故C正確;第一次柏林危機時期蘇聯封鎖西方占領區通向西柏林的通道,并未作出重大讓步,故A錯誤;第二次柏林危機期間,美國試圖犧牲聯邦德國利益與蘇聯達成妥協,故B錯誤;越南戰爭時期蘇聯也不存在作出重大讓步,故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第一次柏林危機、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爭等相關史實,再緊扣材料關鍵信息“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讓步”,即可排除無關選項,得出正確答案。10、C【解析】
本題考查羅馬法。依據材料可知,羅馬共和國末期軍事將領可以不經任何法律手續擬定直接處死“公敵”的“公敵宣告”,這說明當時羅馬軍事強權限制了法律的作用,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依據材料“控制政權的軍事將領一方面推動一系列法律的頒行”結合所學可知,羅馬統治者具備法律觀念;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自然法精神對羅馬擴張的影響;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對共和制的評價。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1、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分封的大國多在遠離周王室統治的邊遠地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拱衛王室、構筑邊疆安全屏障,故C正確;對外開疆拓土、防范異姓諸侯叛亂不是主要目的,故AD錯誤;促進邊遠地區開發是客觀影響,故B錯誤。12、A【解析】1949年,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德國分裂。故本題應選A項;德國分裂屬于冷戰,故排除B項;華約誕生于1955年,與題目中的時間“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項;德國于1990年實現統一,與題目中的時間“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項。【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美蘇冷戰。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歷史功績:西夏治水;修訂新歷;天文測量;發明天文儀器;修建通惠河等。(2)原因:良好的家庭教育;本人潛心科研、躬行實踐、大膽探索富有創新精神;關注國計民生事業;元代中央政府大力支持。【解析】
(1)歷史功績:根據“守敬更立閘堰,皆復其舊”得出西夏治水;根據“主持修訂新歷”修訂新歷;根據“領導開展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天文測量;根據“測驗之器莫先儀表”得出發明天文儀器;根據“郭守敬主持修建大都運河”得出修建通惠河等。(2)原因:根據“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得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根據“精通五經,熟知天文、算學”“習水利,巧思絕人”得出本人潛心科研、躬行實踐、大膽探索富有創新精神;根據“守敬更立閘堰,皆復其舊”得出關注國計民生事業;根據“元世祖忽必烈命張文謙等主持修訂新歷”等信息概括得出元代中央政府大力支持。14、(1)用人思想:知人善任;揚長避短;賞罰分明,不徇私情;反對重用宦官。(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江國企招聘2025寧波寧海傳媒集團下屬公司招聘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菏澤2025年菏澤市市直事業單位引進87名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信陽師范大學《工程機械液壓傳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炎黃服飾文化產品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場館經營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工商行政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體育職業學院《工科大學化學-物理化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數字取證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眉山藥科職業學院《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預測與決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民法典知識題庫110題(含答案)
- 小學數學小升初小升初專題復習小升初專題復習
- GB/T 4942.1-2001旋轉電機外殼防護分級(IP代碼)
- GB/T 24675.2-2009保護性耕作機械深松機
- GB/T 224-2008鋼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法
- 中等職業學校藝術課程標準(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GB/T 1355-2021小麥粉
- 無人機結構與系統-第1章-無人機結構與飛行原理課件
- (完整)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專業水平能力試題庫及答案(通用版)
- 2023年STD溫鹽深剖面儀行業分析報告及未來五至十年行業發展報告
- 護理管理中的組織溝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