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與胚胎學 消化管_第1頁
組織與胚胎學 消化管_第2頁
組織與胚胎學 消化管_第3頁
組織與胚胎學 消化管_第4頁
組織與胚胎學 消化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化管Digestivetract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

(一)黏膜(mucosa):上皮;固有層;黏膜肌層

(二)黏膜下層(submucosa)

(三)肌層(muscularis):

內環行;外縱行

(四)外膜(adventitia):

纖維膜(fibrosa)或漿膜(serosa)

*二、食管(esophagus)上皮固有層黏膜肌層黏膜下層肌層外膜黏膜黏膜

黏膜下層食管腺復扁上皮黏膜肌食管的結構特點:

1、未角化復層扁平上皮

2、黏膜下層有食管黏液腺

3、骨骼肌-平滑肌

4、纖維膜*二、胃(stomach)胃壁四層結構(一)黏膜:表面形成胃小凹上皮:單層柱狀細胞,相鄰細胞近游離面形成緊密連接。柱狀細胞分泌粘液,起保護作用。*胃腺賁門腺:位于賁門幽門腺:位于幽門胃底腺:胃底胃體均為粘液腺頸部:與胃小凹底相連體部:較長位于腺中部底部:略膨大,可達粘膜肌2、固有層充滿腺體,腺之間及胃小凹之間有少量的結締組織和平滑肌,還含有淋巴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胃底腺(Gastricgland):

主細胞(chiefcell)

壁細胞(parietalcell)

頸黏液細胞(neckmucouscell)

內分泌細胞(endocrinecell)

干細胞(stemcell)*1)主細胞(chiefcell):胃酶細胞(zymogeniccell)部位:主要位于胃腺底部LM結構細胞呈柱狀,核圓形,位于基底部;胞質嗜堿性,基部較深;細胞頂部充滿酶原顆粒,制片中顆粒不易保存故胞質呈空網狀結構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EM結構核周有大量粗面內質網與發達的高爾基復合體頂部胞質中有許多圓形粗大的酶原顆粒*2)壁細胞(parietalcell):泌酸細胞(oxynticcell)分布:頸部體部較多LM結構細胞較大,呈圓錐形胞核圓形,居中,一個或雙核胞質強嗜酸性*EM結構細胞游離面細胞膜內陷形成分支小管,稱細胞內分泌小管小管壁和細胞頂面質膜相連,管腔有大量微絨毛。細胞內分泌小管是合成鹽酸的部位在分泌小管周圍有表面光滑的小管和小泡,稱微管泡系統,其膜結構與細胞頂面及分泌小管的膜相同胞質內含大量的線粒體*HCl

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原2)促進胰液分泌3)殺菌作用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功能a合成和分泌鹽酸HClb分泌內因子內因子是糖蛋白,與維生素B12結合成復合物,促使維生素B12吸收入血維生素B12是生成紅細胞的造血原料,當萎縮性胃炎等疾病,由于內因子缺乏,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可出現惡性貧血*胃底腺:(3)頸黏液細胞(4)未分化細胞(5)內分泌細胞3.黏膜肌:平滑肌0.9-1.5

二、黏膜下層:LCT三、肌層:很厚的平滑肌四、外膜:漿膜三、小腸(smallintestine)小腸壁四層結構:皺襞(plica):粘膜和粘膜下層向腸腔面形成的突起絨毛(villus):上皮和固有層向腸腔面形成的突起微絨毛(microvillia):細胞膜和細胞質向腸腔面形成的突起*小腸擴大表面積的結構:十二指腸回腸空腸(一)、黏膜上皮:單層柱狀細胞(吸收細胞)+杯狀細胞

1、單層柱狀細胞:LM結構細胞高柱狀,核卵圓形,位于細胞基部細胞游離面有紋狀緣,即EM下的微絨毛2、杯狀細胞:分泌粘液,起保護作用*微絨毛(紋狀緣)3、潘氏細胞:腺底部,錐體型,胞質內含嗜酸性顆粒,能分泌防御素、溶菌酶等EM結構:具有蛋白質分泌細胞的特點*2、固有層:(1)絨毛中軸的固有層:疏松結締組織,豐富的毛細血管,1~2條毛細淋巴管稱為中央乳糜管,少量平滑肌細胞(2)其余固有層:相鄰絨毛基部上皮陷入形成腸腺,由五種細胞形成,潘氏細胞、未分化細胞、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內分泌細胞;淋巴細胞和淋巴小結3.黏膜肌:內環外縱(二)、黏膜下層:

L.C.T.;含小A.小V.

十二指腸腺(三)、肌層:內環、外縱平滑肌(四)、外膜:主要為漿膜四、大腸(largeintestine)結構特點:黏膜無絨毛杯狀細胞特別多固有層有大腸腺長而發達,由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內分泌細胞和干細胞組成,無潘氏細胞;*直腸與肛門交界處

闌尾特點:腸腺短而少;淋巴組織多,黏膜肌不完整腸相關淋巴組織消化管的淋巴組織包括彌散的淋巴組織(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結,統稱為腸相關淋巴組織(GALT)*

微皺褶細胞/M細胞:(microfoldcell)分布:在腸集合淋巴小結處,局部粘膜向腸腔呈圓頂狀隆起,散在此處的上皮內結構:

M細胞游離面有短小的微絨毛和微皺褶,基底部內陷形成一個凹腔,腔內嵌有2—10個淋巴細胞,還有個別巨噬細胞胃腸內分泌細胞位置:散在于胃腸上皮和腺體內形狀:圓錐形或橢圓形,基底部附于基膜上特點:細胞基底部有許多分泌顆粒,顆粒具有嗜銀性或嗜鉻性功能:1)調節消化管和消化腺的活動

2)調節其它內分泌腺的分泌活動掌握掌握消化管一般結構掌握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