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核心素養提升練三十九從師夷長技到維新思想(40分鐘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在近代,中國傳統文化的憂患意識、變易觀念、華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傳統,通過現代詮釋獲得了新的生命,轉換為近代救亡意識、“變法—自強”思潮、革命觀念以及近代民族主義、民主主義等。這主要表明 ()A.西方思想影響著中國文化進程B.政治變革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C.傳統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導思想D.民族危機推動中國文化的轉型【解析】選D。材料中“通過現代詮釋獲得了新的生命,轉換為近代救亡意識”表明,傳統文化為了適應中國近代空前的民族危機不得不在原來的基礎之上作出了適應時代潮流與歷史使命的變更。故D正確。【加固訓練】1834年,在與英國首任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有關往來文書、通商等問題的交涉中,兩廣總督盧坤得出這樣的相識:“該夷船止有兩只,番稍止三四百人,別無長技,所持銅炮之利,可以及遠摧堅……且該夷素性兇狡,一直持其船堅炮利,蠶食諸夷,一旦創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勢必狡焉思逞。”這表明盧坤()A.對西方的相識停留在表象層面B.已經擺脫天朝上國的陳腐觀念C.夸大斗爭威逼為妥協制造借口D.相識到中英差距,產生防范心理【解析】選D。題干中“該夷船止有兩只……以后勢必狡焉思逞”的大意是:英國的船只有兩條,大約有三四百人,他們沒有其他的優勢,但是他們的銅炮特別厲害,可以在很遠的地方就摧毀堅實的東西,并且這些人素來兇殘狡猾,常常用他們的堅船利炮蠶食其他國家,一旦他們受到重創,必定不會甘心,以后確定還會竭盡腦汁思索如何得逞。這表明盧坤相識到英國堅船利炮的威力,中英之間的差距,產生了防范心理。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2.1859年太平天國頒布洪仁玕所著的《資政新篇》,19世紀60年頭到90年頭,晚清洋務派發起了洋務運動。這種殊途同歸的歷史現象反映了當時的中國()A.已經起先了全面的近代化歷程B.向西方學習以擺脫危機的發展趨勢C.先進學問分子起先向西方學習D.兩個政權都推動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解析】選B。洪仁玕的《資政新篇》和洋務派發起的洋務運動都是通過向西方學習來擺脫民族危機,故B正確。3.傳統的經世思想在鴉片斗爭后發生了變更,“經世思想不僅包涵批判現實、倡言改革的振興實學的內容,而且增加了關注夷情的新視角。”以下思想,可以歸入鴉片斗爭后經世思想的是 ()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B.“世道必進,后勝于今”C.“變法之本,在育人才”D.“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解析】選D。“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見改革,主見向西方學習,符合材料中批判現實倡議改革關注夷情的經世思想,故D正確。4.三十余年間闡發“中體西用”者不止洋務一派,凡談時務、講西學的人,莫不接受或附和這一主見,甚至倡發此論者還以早期的改良派居多。這說明()A.洋務派與維新派思想趨同B.西學已成為時代主流C.政治變革存在較大阻力D.“中體西用”得到普遍認可【解析】選C。材料反映的是學西學的進步人士認可中體西用思想,不主見變更中國傳統的封建體制,故不利于政治變革,故C正確。【拓展延長】對“西學東漸”的相識1.林則徐在探求西方學問及其抵擋外侮方面的思想和實踐為啟示人們向西方找尋真理起了開拓作用。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標記著先進的中國人邁出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2.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并把“師夷長技”的思想付諸實踐,邁出了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第一步。3.維新變法思想否定君主專制,強調變法圖存,促進人民覺醒,形成中國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并將思想解放運動發展為政治實踐。5.(2024·濰坊模擬)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在今日看來是正常的外交行為,當時的人們卻感到憤憤不平。這種“不平”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劇烈的國家主權意識B.對國際外交原則缺少理解C.傳統的天朝上國思想D.不斷增加的愛國主義意識【解析】選C。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為,不涉及國家主權,故A錯誤;對正常外交行為的“不平”反映出時人對國際外交原則缺乏了解,但這不是實質問題,故B錯誤;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即外國人進入到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帶,侵擾了天朝的尊嚴,故C正確;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為,與愛國意識無關,故D錯誤。6.齊如山(1875-1962)幼入同文館,在回憶錄中寫道:初進館,人不多,便每一個學生每月給三兩銀子的膏火,學一二年后,洋文有成果者,則增至六兩,再過一期增為八兩,后增為十二兩。彼時,一個翰林給中堂尚書家教讀,每月最多也不過八兩銀子。這從側面反映了 ()A.洋學堂招生艱難B.齊如山對同文館的懷舊心情C.官辦學校待遇好D.為培育政治精英不惜花重金【解析】選A。齊如山的回憶錄描述了初進同文館時每個學生的銀兩補貼,最起先是每月三兩,最終能達到每月十二兩,而在封建王朝地位很高的翰林給中堂尚書等高官做家教,每月才有八兩銀子,還比不上同文館的學生膏火。這從側面表現出同文館招不滿學生,才希望通過提高待遇來吸引和留住學生。故選A。7.1902年梁啟超提出要進行“史界革命”,他認為應當變更歷史只記述“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而應當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并“求得其公理公例之現象”。梁啟超此舉意在 ()A.宣揚達爾文進化論 B.鼓吹維新變法C.培植國民精神 D.宣揚革命思想【解析】選C。依據材料可知,梁啟超認為應將歷史探討的范圍從帝王將相擴展到人類社會的進化過程,并探求歷史發展的規律,他的意圖是通過史界革命,重塑國民精神,以救亡圖存,故C正確。8.近代西方思想家激勵各種社會團體結黨營私、相互制衡,以此削減權力的濫用。晚清學者在介紹西方政治理論時卻強調廣開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體、全國團結與整合。這種差別說明近代中國 ()A.皇權至上思想根深蒂固B.解決民族危機成為迫切任務C.各種政治力氣更為團結D.保留君主制度符合時代須要【解析】選B。依據材料“晚清學者在介紹西方政治理論時卻強調廣開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體、全國團結與整合”,介紹西方政治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而強調君民同心,團結一樣,故B正確。9.“論者徒夸其水師之練習,營務之整頓,火器之精良,鐵甲戰艦之縱橫無敵,為足見其強;工作之眾盛,煤鐵之足夠,商賈之轉輸負販及于遠近,為足見其富,遂以為立國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強之末而非其富強之本也。”這說明作者主見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學習制度,改革強國C.武裝暴力,革命救國 D.實業救國,商戰富國【解析】選B。依據材料“論者徒夸其水師之練習……遂以為立國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強之末而非其富強之本也”可知,作者認為洋務派企圖通過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就使清王朝走向富強的愿望屬于舍本逐末,其引申主見即力主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故B正確。10.康有為“從崇尚經典走向懷疑經典,又從懷疑經典轉向‘大講西學’,最終吸取了西學中的近代精神,又回過頭來重新說明經典”。這反映了康有為()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B.借傳統文化推行變法C.主見以西學取代中學 D.調和了中西文化沖突【解析】選A。由題目中“崇尚經典走向懷疑經典”“吸取了西學中的近代精神”可知,康有為對傳統儒學進行了重新說明和整理,就是想要使儒家思想近代化,進而更好的說明西學,推行西方先進思想。故A正確。【拓展延長】戊戌維新對傳統價值觀的揚棄(1)戊戌維新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推動中國傳統民族意識的覺醒,夷夏模式的轉換,文化理性主義的取向以及民族同等觀念的萌發等。(2)維新派興辦西學,起先沖破“中體西用”的學問框架,提出全新的以“中西匯通”為特征的近代學問體系,實現了中國文化內在結構的更新。11.梁啟超說:“新民云者,非欲吾民盡棄其舊以從人也。新之義有二:一曰淬礪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二者缺一,時乃無功。”這說明培育“新民”的關鍵是 ()A.全面學習西方思想 B.繼承中國傳統文化C.徹底否定儒家學說 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解析】選D。依據題干“一曰淬礪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補其所本無而新之。二者缺一,時乃無功”可以看出強調的是兼采中西文化精髓,故D正確。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應解除。【加固訓練】《新學偽經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毀,1898年戊戌變法運動中再刻并進呈光緒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毀。下列對此理解精確的是 ()A.是西學東漸的開山之作B.屢遭禁毀實際影響有限C.其“偽經”系指今文經D.“新學”之“新”并非新舊乃是國號之意【解析】選D。西學東漸的開山之作并非是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故A錯誤;《新學偽經考》屢遭禁毀,恰恰證明白其較大的政治和社會影響力,故B錯誤;依據所學不難得知,康有為筆下的偽經指的是古文經而非今文經,故C錯誤;康有為“新學”之“新”是西漢王莽篡權后改稱的國號,故D正確。12.(2024·河南名校聯考)有學者指出,近百年的中西文明碰撞,是西方多元競爭性文明與中國大一統的“安分敬制”性文明之間的碰撞;中國近代的挫折與失敗,與這種以安分為內核的文明共同體缺乏演進與適應實力有關。這主要說明 ()A.傳統文明在近代演進中得以充溢B.兩種文明在碰撞中實現雙向發展C.西方文明全面超越中國傳統文明D.中西方文明結構影響了社會走向【解析】選D。依據材料“中國近代的挫折與失敗,與這種以安分為內核的文明共同體缺乏演進與適應實力有關”說明傳統文明在近代演進中不能適應現實須要,故A錯誤;材料中說明西方的文明在中國的傳播中占據主導,不是實現雙向發展,故B錯誤;材料中僅僅說明西方文明和中國傳統文明的沖突,并未說明其超越了中國傳統文明,故C錯誤;材料中顯示了中西文明的不同的特點所產生的不同影響,故D正確。二、非選擇題(37分)13.(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是從秦漢時期起先形成封建的大一統文化,董仲舒所提倡的“獨尊儒術”又把這一統一性推向極致,但這并不意味中國傳統文化只有單一的內容。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多樣性的統一,正如漢宣帝所稱的“吾家治國之道,霸王道雜之”。中國傳統文化的連續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古代歷經斗爭動亂、社會分裂和王朝更替,這個文化并未中斷自己的傳統,而是在繼承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獲得發展的新動力。僅就先秦而論,從周人對前代的維新,到孔子對周禮的重新說明;從孟子對孔子思想的深化發展,到荀子對先秦百家爭鳴的總結與融合,就表現為一個連續性與變革性的過程。鴉片斗爭后,中國文化步入近代,走進從舊向新、從傳統向現代的艱難轉型,也呈現出連續性和變革性的統一。——摘編自張應杭《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材料二近代中國百年憂患,緣由許多,其中之一就是當時的中華文化體系不能供應現成的現代化方案,我們必需從外來文化體系中去找尋。從康有為到孫中山,多數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體系中找尋救國良方,但均未勝利;而中國共產黨人運用同樣是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后,使中國從積貧積弱的逆境中擺脫出來,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這就以實踐證明白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與中國固有文化體系相結合,并不斷吸納全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華,使中華文化體系能與時俱進,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說明白中華文化體系有吸取、融合并消化異質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機制,也是中華文化強大生命力的體現。——摘編自曾加榮《中國傳統文化概要》(1)依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13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中國文化在近代發生的新變更,并分析其緣由。(12分)【解析】第(1)題第一問可以依據材料中的“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多樣性的統一”“而是在繼承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獲得發展的新動力”“就表現為一個連續性與變革性的過程”等信息分析歸納得出。其次問應當聯系教材所學,從中國封建社會的突出特征來分析說明。第(2)題第一問可以依據材料中的“當時的中華文化體系不能供應現成的現代化方案”“從康有為到孫中山……但均未勝利;而中國共產黨人……使中國從積貧積弱的逆境中擺脫出來,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等信息,以及聯系所學來說明;其次問應當聯系所學,從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民族危機加深、西方民主啟蒙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和先進中國人的探究等方面來說明。答案:(1)特點: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連續性和變革性相結合;保守性和開放性并存。(6分)成因:中華文明長期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疆域廣闊,統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的影響;中華傳統文化自身的傳承、積累;農耕經濟占主導。(任答出4點即可得7分)(2)新變更:被動地吸取西方的先進文化;與救亡圖存緊密相連;學習內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為主。(6分)緣由: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西方列強入侵,民族危機加深;西方民主啟蒙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先進中國人的不懈探究。(任答三點即可得6分)14.(2024·長郡中學模擬)(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清時期中外歷史事務1644年,多爾袞召見傳教士湯若望,委任他主編新歷1687年,法國路易十四和法國皇家科學院派遣白晉等五名精通天文地輿的傳教士來華1697年,康熙特派白晉為“欽差”,赴法爭取聘請更多的科學家和攜帶更多的科學書籍來華1715年,康熙授意傳教士德里格、馬國賢致書教皇,要他選擇精通“天文、律呂、算法、畫工、內科、外科幾人來中國以效力”1720年,九名技藝人才隨教皇使節到中國,受到康熙的任用和優厚待遇1590年,耶穌會士羅明堅返回歐洲后向羅馬的外交官和耶穌會士學者供應了其巨著《圖書論》中有關中國的資料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關于中國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國的哲學家孔夫子》1735年,耶穌會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穌會士在中國的考察資料匯總成的巨著《中華帝國志》,被譽為“中國百科全書”1767年,魁奈因發表鼓吹中國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譽為“歐洲的孔子”1770年后,霍爾巴赫發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頭裝修保修協議書
- 集體股權分紅協議書
- ktv噪音環保協議書
- 飯堂內部轉讓協議書
- 起訴房產分割協議書
- 共同承包地建房協議書
- 配件損壞賠償協議書
- 防汛倉庫整修協議書
- 婚沒孩子離婚協議書
- 解除資產合同協議書
- 臁瘡(下肢潰瘍)中醫護理方案
- 人教新目標八年級上冊英語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B-說課稿2
- DL∕T 2010-2019 高壓無功補償裝置繼電保護配置及整定技術規范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習作《-即景》教學課件
- AQ 1050-2008 保護層開采技術規范(正式版)
- 發貨管理規范
- 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DL-T5554-2019電力系統無功補償及調壓設計技術導則
- QBT 3888-1999 鋁合金窗不銹鋼滑撐
- 女生穿搭技巧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昌大學
- 大熊貓的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