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專項練習-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原卷版_第1頁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專項練習-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原卷版_第2頁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專項練習-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原卷版_第3頁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專項練習-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原卷版_第4頁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專項練習-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專項練習--2024屆高三歷史統編版二輪復習1.19世紀,接種疫苗、隔離受傳染的病人、保護供水、掌握有關抗菌劑的知識……這一切使西北歐的死亡率,從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歐洲的人口從1750年的14000萬急劇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萬、1850年的26600萬。這表明,西北歐死亡率降低和歐洲人口的增長(

)A.受益于醫學知識普及和發展 B.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C.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鞏固 D.工業革命向全球擴展2.1955年,中共中央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成立。之后,衛生部成立血吸蟲病防治局,各地成立血防所、血防站等機構,一場消滅血吸蟲病的“人民戰爭”就此打響。至1958年,12個省市消滅釘螺(血吸蟲的宿主)15億多平方米。由此可見,當時我國(

)A.醫療技術發展實現突破 B.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C.國民經濟恢復成效顯著 D.社會制度的優勢明顯3.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脊髓灰質炎是當時威脅全球的疾病之一。1956年1月,蘇聯派斯莫羅廷采夫、楚馬科夫等人前往美國與索爾克和薩賓等幾位美國科學家進行交流。同年6月,薩賓在美國國務院授權下,前往蘇聯一起研究活病毒疫苗。幾年后,蘇聯研究獲得成功,并推動了美國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今天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癥努力在全球根除這種疾病。由此可見(

)A.疫情推動意識形態改變 B.公共衛生政治化促進醫學發展C.防疫需要加強全球合作 D.政治格局的變動影響防疫成效4.1951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頒布,規定了職工在遇到生、老、病、死、傷、殘等困難時,有獲得各項保險待遇的權利。為此,許多人喊出“農民有土地,工人有勞保”的口號;有的職工還準備捐獻自己的養老積蓄支援抗美援朝戰爭。這反映了A.勞保條例奠定全民醫療保障基礎 B.國民經濟恢復工作的完成C.民生關懷利于建構社會大眾認同 D.計劃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5.2011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部衛生部共同召開紀念座談會,重溫毛澤東同志題詞,進一步弘揚“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這一崇高精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衛生事業科學發展。與這一題詞有關的是()A.發生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B.指示醫療工作者為人民群眾服務C.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D.加強建設國家公共衛生服務6.作為個案,下表反映出(

)1931年杭州市新市場商店清潔等級統計表(部分)檢查標準甲等乙等廚房清潔情況不連接廁所、室內寬敞明亮、使用器具干凈整潔不連接廁所、器具尚清潔井之清潔情況有飲水井構造合度、井壁不滲水有飲水井年久失修、水質渾濁環境清潔情況屋內明亮寬敞、空氣清新、溝渠暢通、地面干凈屋內寬敞明亮、空氣一般、溝渠有閉塞、地面較為清潔A.城市基礎設施發展 B.居住條件不斷改善C.公共衛生得到重視 D.食品安全監管到位7.1958年2月中央提出“鼓足干勁……苦戰三年,加速消滅血吸蟲病”,各地結合興修水利和農業生產高潮,發動了聲勢浩大的血吸蟲病防治運動。至1958年11月,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蟲病,已在半數以上的流行區基本消滅。據此可知,此時醫療衛生工作A.適應了國民經濟恢復需要 B.注重與群眾運動相結合C.解決了血吸蟲病治療問題 D.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8.全球衛生治理屬于全球治理的一個專門領域,專注于全球衛生問題的應對和解決。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研究司提出的全球衛生治理框架,該圖示體現出當今全球衛生治理的突出特點是A.治理模式的法制化 B.治理主體的多元化C.參與主體的平等性 D.體系運轉的高效性9.1981年9月,衛生部發文對退休醫生開業行醫的爭議作出解釋:退休金是退休醫生過去長期從事醫務勞動對社會所作貢獻的應得補償報酬,而開業行醫收入是他們重新付出勞動所得的報酬,應該允許(他們)開業行醫,繼續為人民服務。該文件的刊發(

)A.打破了公立醫院的壟斷局面 B.體現了尊重勞動的價值導向C.迎合了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 D.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10.下表為美國《1981年綜合預算調整法》中部分削減的內容及金額(單位:10億美元)。據此可知美國政府政策調整的依據是()內容1982年1983年1984年醫療、社會保險3.54.85.9醫療、住房補貼11.21.7其他項目21.829.735.3A.科學技術新發展的推動 B.“經濟復蘇”局面的出現C.凱恩斯主義理論的失靈 D.“福利國家”政策的破產11.抗日戰爭時期的陜甘寧邊區缺醫少藥,邊區政府號召“中醫科學化,西醫大眾化”,成立防疫總委員會,成立中西醫藥研究會,組建八路軍衛生材料廠,組織中西醫療隊下鄉診治活動。“我軍使用的中藥制劑,自制的竟占了全部用藥的三分之一”。這說明(

)A.國家重視農村醫療衛生工作 B.陜甘寧邊區的疫情日益嚴重C.邊區加強公共醫療衛生建設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步擴大12.盡管全球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推廣瘧疾消滅計劃,但它依然在制造令人難以想象的苦難。1967年,為治療瘧疾,中國啟動專項計劃。經過艱苦努力,終于取得了“一種挽救全球數百萬生命的醫學進步,特別是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這種“醫學進步”是指創制出(

)A.人痘接種法 B.青霉素 C.牛痘接種法 D.青蒿素1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出版的小學教科書具體規定了兒童洗手的教學步驟,便于記憶的“吃飯前,洗洗手”,“吃飯后,漱漱口”等類似語句在課本中隨處可見。該教科書的出版旨在(

)A.促進民主思想傳播 B.培育公共衛生觀念C.保障兒童基本權益 D.提升公民科學水平14.歷史上,我國西南地區瘧疾疫情十分嚴重,該地長期被視為“瘴癘之地”。20世紀50年代,國家通過衛生組織建設、宣傳教育普及服藥、衛生掃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這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A.地域發展差異縮小 B.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C.疫情防控成效顯著 D.西部大開發初見成效15.1929年2月召開的南京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上,余西岫提出了“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并述提案理由:一、中醫陰陽、五行理論,皆為憑空杜撰;二、中醫脈法出于讖緯之學,自欺欺人;三、中醫無法預防疫癘;四、中醫病源學說阻遏科學化。此提案獲得會議通過。對于此提案,說法正確的有(

)①中醫學不符合近代社會需求

②中醫脈法應用的難度較大③國民政府發展醫學事業的政策適當

④西化思想已影響醫學的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下表所示為1952年《人民日報》中有關報道的部分標題。據此可推知,當時中國(

)標題時間《華北華東中南各地愛國衛生運動廣泛展開拉薩市人民積極進行夏季衛生工作》7月5日《全國人民的愛國衛生運動獲得了巨大成績》7月6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繼續深入開展現已逐步成為經常性運動;有些地區尚須加強對運動領導》7月26日《更普及、深入、經常地展開愛國衛生運動——一九五二年八月四日在華東暨上海市人民愛國衛生運動廣播大會上的講話》8月8日《家家講衛生人人愛清潔愛國衛生運動在龍須溝》8月13日《把愛國衛生運動深入到每一個工廠、農村中去》8月17日A.國家加大對公共衛生的投入 B.農村醫療建設和醫療技術落后C.社會主義公共服務得到完善 D.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17.1950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確定的衛生事業發展方針是:“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1952年,第二屆金國衛生工作會議提出“衛生工作與群眾相結合”的發展原則。這反映了(

)A.較完善的醫療體系 B.國民經濟恢復發展C.新中國的政權性質 D.人民生活極大改善18.為保障我國人民身心健康,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現代醫療方面采取的措施與取得的成就有①開始推廣自來水,改善食品衛生狀況②積極開展血吸蟲病等傳染病的防治工作③人工瓣膜、試管嬰兒等技術領先世界④平均預期壽命達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9.1911年4月,由中國政府發起的“萬國鼠疫研究會”在沈陽召開。會議聚集了當時世界著名的傳染病專家,這既是國際上第一次以鼠疫防治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也是中國首次主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據此可知,這次會議的成功召開(

)A.有效緩解了東北鼠疫問題 B.推動了西醫在中國的普及C.有利于改善中國國際形象 D.宣示了中國對東北的主權20.下面為陜甘寧邊區防疫工作統計表(節選)。這些措施反映出當時時間具體措施1941年11月《解放日報》開設“衛生專欄”,重點介紹傳染病的預防和一些衛生保健知識1942年4月邊區設立防疫總委員會,分區、縣先后成立衛生防疫委員會1942年5月通過《預防管理傳染病條例》,對傳染病進行分類,并規定相應的報告和防治制度1944年7月開辦了規模龐大的衛生展覽會,歷時八天,參觀者萬余人A.防疫抗疫已經成為全國的中心工作B.中國共產黨重視保護人民健康C.陜甘寧邊區的醫療衛生體系已完善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步的壯大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1910年冬,瘟疫從俄國西伯利亞傳到哈爾濱。清廷委任在陸軍軍醫學堂幫辦、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意曼紐學院的伍連德為東三省防疫醫官、欽差大臣。他深入疫區﹐解剖患者尸體﹐最終確診其為肺鼠疫,認定飛沫是其主要傳播途徑。此后,他開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別是使用口罩、隔離、公共場所消毒等措施,他還下令把浴池,茶樓劇院改成隔離區,還向東清鐵路局借來些車廂并將其改選成隔離醫院。自這些措施實行至次年3月1日,哈爾濱再無一人死于鼠疫。1911年4月3日,萬國鼠疫研究會在奉天(今沈陽)舉行,日本、英國、美國、俄國等十一個國家參加。伍連德當選為大會主席。同年4月29日,大會閉幕,各國的科學家對中國的鼠疫防治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摘編自何宏《醫學博士伍連德四次撲滅哈爾濱瘟疫》(1)根據材料,概括伍連德的歷史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伍連德具有的優秀品質。22.人口遷徙帶來文化重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一直到明清時期才越走越寬,呈現大規模的遷徙潮。“閩廣人稠地狹,田園不足于耕,望海謀生”,憑借著地緣上的毗鄰關系,東南亞成為中國移民特別是閩廣移民的遷徙地和避難所。鴉片戰爭之后,時值國內經歷太平天國、兩廣洪兵起義和廣東土客大械斗之后,東南地區滿目瘡痍,而東南亞種植園經濟發展,各國紛紛設立招工公所,以工資為抵押換取出洋旅費等手段吸引華工,甚至使用欺騙、綁架手段掠賣華工。數十年間,大約200萬華工到達東南亞地區。他們胼手胝足,打下了華人的一片天地。——改編自高榮偉《下南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人口大遷徙》等材料二伍連德祖籍廣東新寧縣,1879年出生在馬來西亞檳榔嶼;1902年,獲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07年,出任北洋陸軍醫校幫辦;1910-1911年間積極參與東北鼠疫的防治工作。在中國的30年間,在學術理論創新方面,伍連德與王吉民合著《中國醫史》,梳理了中國自周代以來的醫政、疾病史和醫學家及其學派,對中醫的現代性轉型做了開創性的探索。在實踐方面,積極投入中國的醫療事業的建設,如在哈爾濱、三姓和拉哈蘇蘇建立防疫醫院。——據黃丁《民族主義與現代化之間——論伍連德之中醫現代性轉型探索》整理材料三關于難民的新聞報道新聞周刊自俄烏軍事沖突爆發以來,短短三周多時間,波蘭首都華沙已經涌入超過30萬烏克蘭難民。據聯合國難民署數據,整個波蘭在三周內(截止2022年3月17日)已接納超過200萬烏克蘭難民。網易新聞2023年2月28日,聯合國難民署發布報告表示,今年非洲之角將迎來連續第六個少雨的雨季,來自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的數百萬人在水源稀缺、饑餓、不安全和沖突中掙扎求生,流離失所人數繼續攀升。(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移民東南亞的特點。結合所學,簡述華人對東南亞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伍連德對中國醫學的貢獻。結合所學,指出二戰以來保障人類健康起到關鍵作用的舉措(3)根據材料三,概括二戰以來難民的類型。有人說“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可以從東方的智慧中尋找答案",結合所學從全球治理體系中國方案角度簡述解決難民問題的“東方智慧”。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97年卡爾·弗呂格提出傳染病的飛沫傳播理論,認為日常談話和呼吸所產生的帶有細菌的小水粒(飛沫)能夠傳播疾病。1897年,波蘭醫生約翰·馮·米庫利茲·萊德齊發明了只有一層紗布的簡式口罩,并將其首次運用于外科手術中。1910—1911年的中國東北地區暴發鼠疫。中國衛生防疫、檢疫事業創始人伍連德經過調查后提出“必須接受并采取措施(戴口罩)以阻止肺鼠疫繼發性肺炎”的主張。實際上,20世紀初的東北政治形勢非常復雜,各方勢力都在中國東北地區爭奪抗擊鼠疫的領導權,中、俄、日、美和法國的防疫人員都設計了各自的口罩。伍連德設計的防疫口罩有效阻止了鼠疫向中國內陸腹地等更廣闊地域的傳播。此外,“伍式口罩”的防疫功效及其成功推廣也為公眾在1918年大流感時期接受和廣泛使用口罩減少了阻力。1918年11月,曾任職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的H.喬斯林·史密利給《英國醫學會雜志》寫信表示:“戴口罩是絕對有效的防護措施。”材料二

1950—1953年朝鮮戰爭中,中、蘇、美各方圍繞美國是否使用了生化武器爭論不休。中國成立了愛國衛生委員會并發動了大規模的愛國衛生運動,構建起將國防和衛生運動相結合的國家衛生政策,改善衛生條件以防止傳染病暴發,來挫敗美國的細菌戰。在遼寧安東市“除五害運動”中,5000多名工人和軍人戴著紗布口罩、棉布袋和手套,拿著筷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