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意象鑒賞 課_第1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意象鑒賞 課_第2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意象鑒賞 課_第3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意象鑒賞 課_第4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詩歌意象鑒賞 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高考古代詩歌閱讀第二講古代詩歌閱讀景物形象鑒賞1理解“意象”和“意境”兩個概念及其區(qū)別2用詩意的語言描繪詩歌中呈現(xiàn)的意境,掌握答題步驟學習目標【知識點概述】

1.“意”——詩人的思想、情感。“象”——物象、形象。意象指主觀情感與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它滲透著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是“意”與“象”的統(tǒng)一。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是詩人感情的載體。簡單地說,就是詩歌中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的物象。知識梳理【知識點概述】2.意境是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意)和一系列的意象(境)相契合,共同營造的情景交融的情感氛圍。知識梳理3.意象與意境的區(qū)別:區(qū)別:(1)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是可以感知的,實在的,具體的;意境則與全篇對應,是要體悟的、抽象的,是一種氛圍。(2)意象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些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用簡單的關系式來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圍【知識點概述】——意象的作用①渲染氣氛、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②交代人物活動的時令、地點。它通常表現(xiàn)為通過多個意象組成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環(huán)境或背景。③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即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感情,這是最主要的。④襯托人物節(jié)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現(xiàn)在詠物詩中。⑤結(jié)構上的線索作用。有的意象貫穿始終,則往往為線索。考點一詩歌意象

【設問方式

】①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②這首詩寫景細致,請簡要分析。2、提問變體:①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一聯(lián)或者某幾句進行賞析。3、新題型提問方式:①指出“XXX”意象的含義.②詩中“XXX”意象的作用是什么?③請概括詩中畫面。【答題步驟】①描景:找出詩中描繪的意象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②構境:分析意象的基本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或內(nèi)涵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③析情:指出描繪意象的作用或效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題模板】這首詩歌選用了……的意象,描繪了一幅……的畫面,渲染了一種……的氛圍,(抒發(fā)表達)了詩人……的感情。典題精講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注】嚴武(726-765):字季鷹,華州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題思路與步驟】①抓住詩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②描繪詩歌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③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晚秋、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等。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凝重的夜景:昨夜深沉,北風呼嘯,長驅(qū)漢關;天空陰云密布,邊關冷月高懸,西山戰(zhàn)鼓猶急。陰沉凝重,暗示邊境局勢的緊張。反襯邊關將士誓死破賊、決戰(zhàn)必勝的豪邁情懷。【答案提綱】詩的前兩句描繪的是一幅昨夜深沉,北風呼嘯,長驅(qū)漢關,天空陰云密布,邊關冷月高懸,西山戰(zhàn)鼓猶急的初秋邊關的夜景;(描景)渲染了陰沉凝重的氛圍,暗示著邊境局勢的緊張;(構境)反襯邊關將士誓死破賊、決戰(zhàn)必勝的豪邁情懷。(析情)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詩招南陽秀才林逋①莫因公薦偶失意,便擬飄蓬作旅人。志壯任存題柱②事,病多爭向倚門③親。危堤柳色休傷別,上苑杏花長自春。況有西湖好山水,歸來且濯錦衣塵。(注)①林逋(967年-1028年),北宋著名詩人,中年以后隱居杭州西湖。②題柱:相傳東漢靈帝時,長陵田鳳為尚書郎,儀貌端正,入奏事,“靈帝目送之,因題殿柱曰:‘堂堂乎張,京兆田郎。’”后以“題柱”為得到皇帝賞識。③倚門:《戰(zhàn)國策·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謂父母望子歸來之心。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明事由,詩人相勸朋友不可因未被推薦成功,就如漂泊的游子般意志消沉。B.第三句使用“題柱”典故,勸勉朋友應繼續(xù)保留遠大志向和抱負,終會得到賞識。C.第四句使用“倚門”典故,進一步勸朋友振作精神,否則容易生病而令父母擔憂。D.尾聯(lián)情真意切,以西湖美景相招,相信山水之美能夠為朋友洗滌衣塵、慰藉心靈。C.“否則容易生病”錯誤,“病多爭向倚門親”中的“病”,意為憂愁苦惱,承接首聯(lián)“失意”,并非生病。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詩招南陽秀才林逋①莫因公薦偶失意,便擬飄蓬作旅人。志壯任存題柱②事,病多爭向倚門③親。危堤柳色休傷別,上苑杏花長自春。況有西湖好山水,歸來且濯錦衣塵。15.本詩頸聯(lián)所寫柳色、杏花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①本詩所寫“柳色”,本指高堤上的綠色柳樹,“杏花”本指皇家園林中的杏花;②詩人借“柳色”,勸朋友不要悲傷離別,詩人借“杏花”,勸朋友莫失意,要心存壯志;③“柳色”“杏花”,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達詩人對友人的勸慰:要保持希望,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像,是詩人寄托感情的所在。從詩題可以看出本詩是勸慰友人之作。詩歌的前兩聯(lián)是詩人鼓勵自己的朋友(南陽秀才)不要因為一時得失就意志消沉,浪蕩江湖。只有身懷遠大報復,才能有所作為,上可報呈天子圣意,下可報答父母恩情。緊接著頸聯(lián)勸慰朋友看到青青柳堤時不用感傷離別,畢竟上苑盛開的杏花也可以安慰你。“柳”本身就是傷心離別之意,堤上“柳色”更是惹人心傷,但是詩人一改傷心基調(diào),勸朋友努力進取。這里的“杏花”指皇家園林中的杏花。用“堤岸之柳色”與“上苑之杏花”鼓勵友人心存壯志,樂觀積極。3.閱讀下而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①岑參東郊未解圍,忠義似君稀。誤落胡塵里,能持漢節(jié)歸。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卻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飛。(注)①安史之亂期間,裴判官落入叛軍手中,逃出后,欲重歸河陽幕府。②嫖姚:漢代名將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處借指李光弼,點題“再歸河陽幕府”。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從國難起筆,感慨局勢艱危,而朝中卻罕有忠義報國如裴判官之輩。B.“胡塵”借指叛軍,此處“誤落胡塵里”是說裴判官不幸落入叛軍手中。C.用蘇武持節(jié)歸漢的典故,贊揚裴判官主動請纓出使,深入敵營不辱使命。D.全詩充滿了對守節(jié)不移、忠義報國之人的贊美之情,讀來慷慨豪壯,感奮人心。C.“贊揚裴判官主動請纓出使”錯誤,結(jié)合上聯(lián)中“未解圍”“忠義”等詞可知,應是用蘇武持節(jié)歸漢的典故,贊揚裴判官像蘇武一樣,堅守氣節(jié),矢志不降。3.閱讀下而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①岑參東郊未解圍,忠義似君稀。誤落胡塵里,能持漢節(jié)歸。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卻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飛。(注)①安史之亂期間,裴判官落入叛軍手中,逃出后,欲重歸河陽幕府。②嫖姚:漢代名將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處借指李光弼,點題“再歸河陽幕府”。15.本詩頸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對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①頸聯(lián)描寫了裴判官行前與詩人卷簾望山,舉杯痛飲,別時不顧風雪,策馬奔馳的畫面;②這樣寫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時環(huán)境的惡劣;③烘托(反襯)了裴判官歸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線殺賊的愛國者形象。(1)作答詩詞描繪的畫面題,分析時要抓住體現(xiàn)時間、地點、景物特點和人物活動等詞加以概括分析。本詩頸聯(lián)抓住意象“簾”“山”“酒”“馬”“雪”“衣”,結(jié)合動詞“卷”“對”“上”“沾”,可知詩句描寫了裴判官行前與詩人卷簾望山,舉杯痛飲,別時不顧風雪沾衣,策馬奔馳的畫面。(2)其中“雪沾衣”寫出天氣惡劣,大雪紛飛;通過“山”可見,詩人在雪中還要行山路。此聯(lián)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時環(huán)境的惡劣;結(jié)合下文“卻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飛”,烘托了裴判官歸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線殺賊的愛國者形象,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的英雄膽氣與一腔豪情。【知識點概況】

意境,就是詩(某幾句詩)中所有意象的“總和”。意境的范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營造的境界;而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構成這個建筑的一些磚石。考點二意境分析(一)設問方式1、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2、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二)分析思路鑒賞古詩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種氣氛或傳達了何種情感,情景之間的關系如何等問題。【常用術語】1、雄渾壯麗雄奇險峻遼闊蒼茫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恢弘高遠浩瀚遼闊博大新奇深遠綿邈高遠遼闊-----雄、險、闊、奇2、清幽明凈閑適恬淡恬靜優(yōu)美淡雅閑適和諧靜謐優(yōu)美迷人清新明麗清凈幽遠寧靜恬淡安謐美好清凈悠閑-----清、閑、淡、雅、靜3、蕭瑟凄涼孤寂冷清肅殺荒寒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蕭疏凄寂沉郁孤愁------凄、孤、冷、寂、愁4、開闊蒼涼蒼涼悲壯------悲壯

(三)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或指出描寫的具體景象、意象)。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要注意兩點:一要忠實于原詩,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yōu)美。2、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意境)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典題精講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春晚書山家屋壁貫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①如家禽。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

①鸂鶒(xīchì):水鳥名。典題精講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春晚書山家屋壁貫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①如家禽。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

①鸂鶒(xīchì):水鳥名。(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東鄰西舍無相侵”一句,寫出了農(nóng)家生活祥和寧靜,沒有恃強凌弱、爾虞我詐、互相爭奪等社會現(xiàn)象,寄托了詩人的理想和情趣。B.“蠶娘洗繭前溪淥”一句,通過描寫“蠶娘”在淥溪邊漂洗蠶繭的場景,既寫出了農(nóng)家勞動的艱辛,也表現(xiàn)出“蠶娘”的辛勤和豐收的喜悅。C.尾聯(lián)寫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態(tài)、動作描寫,表現(xiàn)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側(cè)面烘托出“我”流連忘返的心情。D.本詩末尾用一“熟”字狀“西坡瓜豆”,描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回應上文滿塘黑壓壓的蒲與到處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2)

(景物形象)本詩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試作簡要分析。(6分)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①如家禽。前村后壟桑柘深,答案景象:前三句描繪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產(chǎn)豐富的景象:池塘里蒲草森森,傳來陣陣清香,水鳥悠閑嬉戲,如家禽一樣,一點也不怕人,桑樹和柘樹到處都是,顯得翠色蔥蘢。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靜謐安恬的氛圍。②為下文描寫和諧安寧的山村生活做了鋪墊。③寄托了作者對寧靜美好、民風淳樸的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之情。[解析][B項,“寫出了農(nóng)家勞動的艱辛”與詩意不符。表現(xiàn)的是農(nóng)村美好生活的畫面。]2.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1)~(2)題。(11分)

初夏江村

高啟①輕衣軟履步江沙,樹暗前村定幾家。水滿乳鳧翻藕葉,風疏飛燕拂桐花。渡頭正見橫漁艇,林外時聞響緯車②。最是黃梅時節(jié)近,雨余歸路有鳴蛙。[注]

①高啟(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詩人。此詩作于高啟回到家鄉(xiāng)青丘鄉(xiāng)間隱居時。②緯車,即繰車,抽繭出絲的工具。(1)下面對本詩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

)A.開篇一個“步”字表現(xiàn)出詩人在鄉(xiāng)間行走時輕腳細步、悠閑自得的情狀;寫水鳥時的“翻”字,寫飛燕時的“拂”字,活現(xiàn)出動物的生氣和自在,充滿詩情畫意。B.詩的前三聯(lián)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寫所見所聞,最后一聯(lián)從聽覺角度寫所聞,全詩再現(xiàn)了黃梅時節(jié)的鄉(xiāng)村景象。C.本詩首聯(lián)總起,奠定全詩的基調(diào);頷聯(lián)緊承上聯(lián)寫景;頸聯(lián)則由寫物轉(zhuǎn)入寫人,尾聯(lián)則點明了全詩的主旨。D.“渡頭正見橫漁艇”一句化用了韋應物《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意。解析:C項,“尾聯(lián)則點明了全詩的主旨”錯誤,尾聯(lián)還是寫景,以景結(jié)情,沒有點明主旨。(2)全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心境?(6分)解析:分析意境要抓住意象。全詩列舉了“乳鳧”“飛燕”“漁艇”“緯車”“鳴蛙”等意象,結(jié)合這些意象概括畫面特征,然后揭示詩人的情感即可。可以適當參考第一道選擇題。答案:①全詩通過描寫詩人江邊悠閑漫步、浮游于荷葉間的野鴨、翻飛于桐花中的燕子、靠岸的漁船、鳴響的繰車、陣陣的蛙聲等意象,營造出鄉(xiāng)間清幽閑適、充滿生機的意境。②作者通過再現(xiàn)農(nóng)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狀態(tài),抒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寧靜及其閑情逸致的感情。(第一問答題時須用“意象+意境”的格式,意象1分,意境2分;第二問答題時須用“內(nèi)容+情感”的格式,內(nèi)容1分,情感2分。語意相近即可)3.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14~15題。(9分)孤山寺端上人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