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療愈心靈》第七單元群文聯讀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寄情山水療愈心靈》第七單元群文聯讀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寄情山水療愈心靈》第七單元群文聯讀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寄情山水療愈心靈》第七單元群文聯讀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寄情山水療愈心靈——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第七單元群文聯讀一、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的一個專門的散文單元,屬于學習任務群中的“文學閱讀與寫作”。單元主題為“自然情懷”,選取的五篇散文都是寫景抒情的名篇,包括《赤壁賦》情感豐富,哲理深刻,展現了蘇軾豁達的人生觀和宇宙觀;《登泰山記》詳細描繪了泰山雄偉壯麗的景象和登山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我與地壇(節選)》通過回憶在地壇公園中的所見所感,表達了對生命、苦難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通過這一系列優美的經典散文,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把握作品的內涵,理解作者的情感態度,分析作品的情景交融,獲得審美體驗。同時,也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巧進行景物描寫和抒發感情。二、學情分析學生基礎:高一的學生,剛從初中到高中,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有很多的改變。在初中階段,學生主要學習記敘文,并在八年級上學期學會了如何進行景物描寫。進入高中后,需要在原來寫景的基礎上,學會如何把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學生特點:高中階段的學生屬于青年期中期階段,其心理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和過渡性。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經典作品既渴求,又排斥。同時,隨著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對于經典作品的閱讀除了文字還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核心素養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學習寫景抒情、以情入景、以景言情。結合所學散文,鑒賞其優美的語言、意境和藝術手法的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通過比較閱讀、知人論世等方法,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揣摩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把握古代山水游記散文情景交融、情理結合的手法。審美鑒賞與創造:通過品味語言、感受形象、體驗情感,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現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培養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文中的人生感悟,繼承民族的審美傳統,以審美的眼光關照自然。四、評價任務課堂表現: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討論質量以及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作業完成情況: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包括課后練習、仿寫練習以及閱讀筆記等。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感受形象、品讀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了解山水之于作者的意義,并能切實體會“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運用,結合所設計的情境實現自我情感的超越五、學習活動每位作家似乎都有一個可觸、可感、可憶的靈魂棲居地,正如陜北的溝溝坎坎之于路遙,高密東北鄉之于莫言,白鹿原之于陳忠實,天津之于馮驥才。于我們個人而言,擁有一個精神家園,亦十分重要。順遂時,用以休憩;苦悶時,借以療傷。寄情山水往往啟發我們學會曠達,學會超然,更學會堅強,而在黑暗之中,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則顯得尤為珍貴。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的第七單元,感受這些作家們所處的困境,并體會大自然所帶給我們的心靈的慰藉任務一:知人論世,了解困境。根據學案中的預習內容,概括作者所面臨的困境,從而培養學生的信息提煉能力和概括能力。篇目作家面臨的困境《故都的秋》郁達夫政治灰暗、閑居杭州、前途迷茫《荷塘月色》朱自清革命形勢混亂、自我理想失落《我與地壇》史鐵生下肢癱瘓、母親去世、生命停滯《赤壁賦》蘇軾被貶黃州、失意苦悶《登泰山記》姚鼐宦場沉浮、辭去官職、內心彷徨任務二:設身處地,體會困境。從第一人稱的角度,敘述作者創作時的困境。學生化身作者,通過文字展示作者創作時所處的困境,從而更深刻的了解作者此時心靈上的創傷。例:我是郁達夫,從小喜看書,要說我的命運,用命途多舛來形容也不為過。古人說,自古逢秋悲寂寥,對于我來說,這種感覺似乎今年尤其強烈。白色恐怖的氣息逼迫我,不得不遷居杭州,可我實在想念北平,所以從杭州到青島,再由青島到北平,再品一品,這令我魂牽夢繞的故都的秋。我是朱自清,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妻在屋里拍著閏兒,我悄悄帶上門,往荷塘走去。我渴望自由,卻又深陷惆悵,或許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或許徘徊在憧憬中的這份苦難,不僅于我而言,也屬于這個年代的所有知識分子吧!我是史鐵生,從前,二十多歲的生命,總是涂著多種色彩的。但似乎是上天的安排,使我在“最狂妄的年紀”癱瘓,工作、前途都離我而去,最愛我的、也是我辜負最多的母親,也離開了我。一夜之間,我成了這個世界的棄兒。而每當我走進地壇,每當我看見地壇,就仿佛看到了我自己。我是蘇軾,“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回想起當年被貶黃州,回想起當年夜游赤壁,回想起當年與友泛舟暢談,那大概是我生命中最憂愁,內心卻又最開闊的日子了。我是姚鼐,久經宦場沉浮的我終于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以衰病、養親為由辭去了刑部郎中及所任纂修官的職務。背負著半生的決心與抱負,我又回到了起點,但是心境卻不是從前了。子穎約我爬泰山的時候,我只當是去散散心,沒想到年關的爬山之行卻療愈了我的身心,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偉大,也讓我的內心得到了些許的寧靜。任務三:由景入情,自我療愈。賞析文中景物,概括景物特點,并探尋景物對于作者的意義。此環節讓學生多多誦讀,深入情境。并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到展露心境的句子進行賞析。篇目地點景物特征意義《故都的秋》北平破屋、濃茶、天色、馴鴿的飛聲、日光、藍朵、槐樹、絲紋、秋蟬、秋雨、樹清、靜、悲涼心靈的家園、靈魂的歸處《荷塘月色》荷塘小煤屑路(樹、月光)月下荷塘(葉子、白花、清香、流水)塘上月色(青霧、淡云、樹影)四面景色(樹、月光、遠山、燈光、蟬聲、蛙聲)素雅寧靜、朦朧清幽是“另一世界”、靈魂的棲息地《我與地壇》地壇琉璃、朱紅、高墻、玉砌雕欄、老柏樹、野草荒藤、蜂兒、螞蟻、瓢蟲、露水、滿園的草木荒蕪但不衰敗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赤壁賦》赤壁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東山,徘徊斗牛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開闊遼遠,清麗優美內心的苦悶得以消減,讓人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登泰山記》泰山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晚日照城,風景如畫天云一線,須臾五彩回視西峰,絳皓駁色多石少土,冰雪多松雄美壯闊、磅礴絢麗、燦爛多姿、蒼勁峻峭切身感受泰山的雄渾壯美,對自己的人生價值重新定位任務四:物我觀照,自我超越。設置情境式寫作,結合所學知識和技巧進行仿寫或創作練習,將所學內容運用到實際寫作中。“著重體現‘在這種困境下,哪些景物的何種特征給了我心靈上的慰藉,使我完成了自我內心的超越。’”并進行學生佳作展示。?請嘗試進行微寫作:?作為高中生,或許大家都曾因學習狀態不佳、考試失利而內心沮喪,圍繞這個情境,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著重體現“這種困境下,哪些景物的何種特征給了我心靈上的慰藉,使我完成了自我內心的超越”,字數為200字左右。佳作展示?深秋的黃昏,天空被染上了淡淡的橘黃色,我獨自一人徘徊在校園的小徑上,心情如同這即將落幕的日光,滿是考試失利的沉重與沮喪。四周,落葉如疲倦的蝴蝶,紛紛揚揚,它們以一種優雅的姿態告別枝頭,緩緩飄落,鋪就了一條金黃的小徑。我踏著落葉,腳下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在低語,講述著生命的堅韌與不屈。遠處,夕陽的余暉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如同我心中那抹不滅的希望之火。我凝視著這寧靜而壯美的景色,內心漸漸平靜。落葉的堅韌與夕陽的希望,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悄然注入我的心田,鼓舞著我重新振作。六、作業設計課后練習:針對課文中的重點知識點和難點問題進行練習鞏固。閱讀筆記:要求學生閱讀相關散文作品并撰寫閱讀筆記,記錄自己的閱讀感悟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