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聯盟2025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關于文明起源的研究與探索,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而文字的產生和使用在文明起源的進程中,始終都占據著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早期文明與文字關系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幾個最早的古代文明,都是伴隨著其文字的發明而獨立起源的。中外學者普遍認為,文字是文明社會與野蠻社會的分野所在。因為它促成了人類的記憶方式,不再僅僅依靠個人的記憶和口耳相傳,它記載智慧,傳播思想,使得科學、哲學和文學的發展成為可能,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轉變,使得思想更加抽象、普遍并具備邏輯的連貫性。可以說,文字突破了語言交際的時空局限,并能記錄、保存人類的文化活動,在社會發展與文明傳承中起到關鍵作用。甲骨文的發現,證明中華文明的記錄從甲骨文開始至現代漢字一脈相承,甲骨文是見證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標識。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王室或貴族用于占卜記事而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商代晚期甲骨文的出現有其歷史和社會原因:從新石器時代以來,就有了甲骨占卜的社會風氣,在繼承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商代社會的人們更加迷信占卜,占卜之風更加盛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禮記·表記》),王室貴族上自國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無不求神問卜。于是,占卜成了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卜后,人們用刀子把占卜的內容和結果等有關事情刻在甲骨上,并作為檔案材料保存下來。這些記錄占卜的刻辭叫做甲骨卜辭,這些記錄刻辭所用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在當時,甲骨文字不僅可以聯字成句,而且可以聯句成文、聯文成篇,已經是一種較為成熟、能自由運用的系統文字。中國甲骨文比起其他一些古代文明之文字(比如蘇美爾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時間稍晚一些,確屬不爭的事實。但中國漢字能夠流傳幾千年延綿不斷,至今不絕,這是其他古代文明中的早期文字都已成為死文字的窘況難以與之相提并論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字正是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亮點所在,殷墟甲骨文作為漢字中的最早系統形態,是研究上古文明和探源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特別是商代社會歷史和文化極其珍貴的第一手信史資料。(摘編自朱彥民《從甲骨文溯源中華早期文明》)材料二:中華文明具有“五個突出特性”,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蘊藏著豐富的中華文明密碼。殷墟甲骨文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實證,它體現在文字系統層面的賡續不斷和挖掘時間上跨度之久。中國的漢字,從商代直到今天一直沒有中斷,成為世界上唯一存活到今天并仍在廣泛使用的古文字系統。殷墟甲骨文自1899年被發現至今,90多年來挖掘持續不斷,這為殷墟甲骨文的深入持續研究奠定了基礎。殷墟甲骨文具有成熟的系統和完善的功能,體現出民族文化的原創精神,每個字都蘊含著古代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先民獨特的創造智慧。除此之外,跨學科研究價值也充分體現了殷墟甲骨文的創新性。殷墟甲骨文的研究不僅限于語言學和文字學,還涉及歷史學、天文學、氣象學、農學、醫學、歷史地理學、考古學等多種學科。這種跨學科的研究催生了很多新方法、新成果,體現了甲骨文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創新性。在安陽殷墟考察時指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系。殷墟甲骨文便具有這種“維系”的功能。其一,跨文化溝通的統一性。漢字始終屬于以形表意的文字系統,具有跨文化溝通功能,有著能夠溝通方言、跨民族使用的特征,成為不同民族文化認同的紐帶。其二,漢字構造與書寫風格的統一性。殷墟甲骨文中的文字大多遵循漢字的六書原則,體現了漢字構造的統一性。其三,其內容主要圍繞商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展開,為我們研究商代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充足的資料,體現了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統一性。殷墟甲骨文博采眾長、海納百川,吸納了許多遠古時期的陶器符號和巖畫符號,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甲骨文系統,記錄了當時人們包羅萬象的生產生活狀態。甲骨文文字形態多樣,既有象形、指事、會意等原始造字方法,也有形聲、假借、轉注等更為復雜的構字方式,這種多樣性既反映了漢字發展的歷史過程,又體現了殷墟甲骨文對不同文字形態的包容和吸收。殷墟甲骨文蘊含著巨大的文化張力和文化魅力,表現為在各方國部落交流交往交融的過程中,能夠以開放的姿態兼收并蓄外來文化。殷墟甲骨文主要用于記錄商代的占卜活動,這些占卜活動往往與社會的和平、穩定息息相關。殷墟甲骨文體現的和平性特征,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共處與交流,它所形成的漢字文化搭起了文化交流的平臺,成為各國人民和平交往的紐帶。(摘編自陳智勇《殷墟甲骨文蘊藏的中華文明密碼》)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文明與文字的發明和使用息息相關,文字的產生對早期文明的獨立起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B.甲骨文作為較為成熟且能自由運用的系統文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標識,它的發現證明中華文明一脈相承。C.陶器符號和巖畫符號是研究上古文明和探源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是漢字中的最早系統形態。D.甲骨文的“維系”功能之一,是它作為以形表意的文字系統,能夠連接不同方言、跨越不同民族使用。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一項是()A.文字突破了語言交際的時空局限,記錄并保存文化活動,成為了文明社會與野蠻社會的分野。B.殷商時產生了甲骨占卜的社會風氣,王室貴族上自國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無不求神問卜。C.甲骨文奠定的漢字系統是世界古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仍被繼續使用的文字系統。D.甲骨文造字方法靈活,文字形態多樣,是中華民族文化原創精神和獨特智慧的體現。3.下列選項中,適合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二最后一段觀點的一項是()A.“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甲骨文“商”字有一解釋是鳳,是商的圖騰,下部的“冏”像穴居,象征殷商先祖的居住地。B.音樂之“龢”,飲食之“盉”,人聲之“和”,和諧是它們共同的語義基因,后來都用“和”字表示。C.甲骨文的“射”字,通過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了射箭的基本工具和動作,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射箭技能的重視。D.1899年國子監祭酒王懿榮派人抓藥,檢視藥材時偶然發現刻寫著文字的龜甲碎片,上面的文字便是甲骨文。4.結合材料二,概括殷墟甲骨文作為中華文明重要載體的突出特征。5.結合兩則材料,你認為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有何積極意義。【答案】1.C2.B3.B4.①連續性。②創新性。③統一性。④包容性。⑤和平性。5.①甲骨文的發現,證明中華文明的記錄從甲骨文開始至現代漢字一脈相承,其發現和研究為溯源中華早期文明提供了實證支持;②促進了學科之間的融合,在跨學科研究方面催生了很多新方法和新成果。③促進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認同,具有跨文化溝通的維系功能。④促進了人類文明的融合與交流,有利于維護和平穩定。【解析】【導語】這兩篇材料主要探討了甲骨文作為中華文明重要載體的多重價值。材料一強調其對漢字系統的持久影響和民族認同的重要性,展示了甲骨文化在中華文明延續中的核心地位。材料二側重于甲骨文的創新性和跨學科研究價值,揭示了其蘊含的文化交流和包容特性。這些文字系統和文化現象研究,不僅證實中華文明的獨特性與持續性,還為理解古代社會的政治、宗教和社會生活提供了寶貴的實證。【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陶器符號和巖畫符號……是漢字中的最早系統形態”錯誤,材料一最后一段說“殷墟甲骨文作為漢字中的最早系統形態”,可見漢字中的最早系統形態不是“陶器符號和巖畫符號”。故選C。【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B.“殷商時產生了甲骨占卜的社會風氣”錯誤,材料一第二段是說“從新石器時代以來,就有了甲骨占卜的社會風氣”。故選B。【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最后一段觀點是:殷墟甲骨文體現和平性特征。A.是甲骨文“商”字的解讀,與和平性無關。B.“和諧是它們共同的語義基因”表明了殷墟甲骨文和平性的特點。C.是甲骨文的“射”字的解讀,與和平性無關。D.是甲骨文的發現,與和平性無關。故選B。【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第二段,由“它體現在文字系統層面的賡續不斷和挖掘時間上跨度之久。中國的漢字,從商代直到今天一直沒有中斷”概括出:連續性。②第三段,由“殷墟甲骨文具有成熟的系統和完善的功能,體現出民族文化的原創精神”概括出:創新性。③第四段,由“殷墟甲骨文中的文字大多遵循漢字的六書原則,體現了漢字構造的統一性”概括出:統一性。④第五段,由“殷墟甲骨文蘊含著巨大的文化張力和文化魅力,表現為在各方國部落交流交往交融的過程中,能夠以開放的姿態兼收并蓄外來文化”概括出:包容性。⑤第六段,由“殷墟甲骨文體現的和平性特征,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共處與交流”概括出:和平性。【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二段“甲骨文的發現,證明中華文明的記錄從甲骨文開始至現代漢字一脈相承,甲骨文是見證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標識”可知,甲骨文的發現,證明中華文明的記錄從甲骨文開始至現代漢字一脈相承,其發現和研究為溯源中華早期文明提供了實證支持;②由材料二第三段“這種跨學科的研究催生了很多新方法、新成果,體現了甲骨文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創新性”可知,促進了學科之間的融合,在跨學科研究方面催生了很多新方法和新成果。③由材料二第四段“具有跨文化溝通功能,有著能夠溝通方言、跨民族使用的特征,成為不同民族文化認同的紐帶”可知,促進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認同,具有跨文化溝通的維系功能。④由材料二最后一段“殷墟甲骨文體現的和平性特征,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共處與交流,它所形成的漢字文化搭起了文化交流的平臺,成為各國人民和平交往的紐帶”可知,促進了人類文明的融合與交流,有利于維護和平穩定。(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月亮掛在狐須上敏奇才雨瓢潑似的下了三天兩夜,空氣濕冷,帶著一絲霉氣,讓人透不過氣來。賽里木踩著泥濘到院門外面望了無數回,就是不見小雌牛回來。這已經是第三天了。那天清晨,大雨仍然傾盆倒似的,根本出不了門。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出去尋找一下了。賽里木穿上雨衣,頂著雨簾出了門。老伴不放心,頂了一塊塑料布站在門洞里,看著賽里木一瘸一拐地在雨霧里出門上山。去年,也是這樣一個雨天,小雌牛的母親回來得遲了,賽里木等得心焦,也是頂著雨霧出門去找的。賽里木去了山里,沒把小雌牛的母親找回來,倒是抱回來了一只瑟瑟發抖的野狐娃。老伴見賽里木抱回一只野狐娃,心里就隱隱地涌起了一股子氣。若干年前,不務農活兒、滿山尋著野生打獵的賽里木渾身就是一股子野狐的腥臊味,臊味大得讓人近不了身。“老輩人常說,打死家禽不離人,養死野生不戀家,你抱回來一只臭烘烘的野狐娃,算啥樣事呢?純粹是腦子沒亮晶。”賽里木不顧老伴的嘮叨,在屋檐下給野狐娃釘了一個小木屋。野狐娃蜷縮在里面,用兩只黝黑的眼睛看著外面,見賽里木和老伴走來時,就不由得往后縮。小木屋放在屋檐下,老伴有點兒嫌。賽里木討好老伴:“我想這只野狐娃肯定是讓老野狐拋棄了,或者是老野狐都死了,狐族里就剩它一只野狐娃了。”老伴不接他的話,心里卻也不忍心把這只野狐娃送走——也是個生命,既然抱回來了,那就養著,權當賽里木給他自己贖罪。野狐娃喂養的時日久了,也就對賽里木和老伴依戀了。賽里木把野狐娃放出小木屋,它就圍著賽里木轉,像條小狗似的。“誰說野生養死不戀家?那是養的人沒有費心費勁養而已。”賽里木大聲說給老伴聽。野狐娃慢慢長大,食量也大了許多,不但要吃奶,還要吃點兒肉食,這就讓賽里木喂著有點兒吃勁了。牛奶夠它吃,但要給它喂肉食,那可是要賽里木的老命呢。他和老伴省吃儉用,想攢點兒錢,以備頭疼腦熱時有個花費。老伴看著野狐娃賊溜溜的眼睛,笑著對賽里木說:“它想吃肉了到野山里吃去。養了幾個月,養大它了,它該走了。”“是該放歸山林了。”賽里木說。賽里木當了半輩子獵手,犧牲在他手里的野生不計其數。早些時候,到了數九天,他家的檐柱上就掛滿了野狐筒子,火紅火紅的,很是耀眼。幾十條野狐筒子掛在檐柱上,野狐的腥臊味就彌漫在院子里。檐柱上不掛野狐筒子的時候,野狗野貓不時地翻過院墻,偷食存放在柴房里的野生肉,可自從檐柱上掛滿了野狐筒子,這些偷嘴的野生竟然避得遠遠的。那些年,賽里木一家人嘴上沒受過窮,頓頓有野生肉吃。可是老話說,害命的事情做久了,會生發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來。有天下午,賽里木坐在院子里抱著槍擦槍時,槍突然走火,擊翻了在一旁玩耍的外甥。還好,槍子兒只是穿破了外甥小腿的肌肉,沒有危及性命,但這一下把賽里木嚇得差點兒丟了老命——當晚他渾身發汗,大抖大顫,胡說亂喊。他喊著說睡夢里有無數的野生和野禽張牙舞爪地朝他撲來,撕他的身體,咬他的脖子,啄他的眼睛。此后很長時間,他夜夜點著燈盞,不敢閉眼睛睡覺。這時候,他知道,該歇手了。他懺悔著。病好之后,他就狠了心,砸了槍托,讓打獵的生涯成了歷史。那天清晨,賽里木把野狐裝進一只背篼里,背到了很遠的一處山林。賽里木把野狐娃放出背篼,可野狐娃站在離賽里木不遠的地方,不肯離去。賽里木拿起石頭扔它,嚇它,趕它,直至把它趕進了一處毛梢林,賽里木才悄然下山,回家。在回家的路上,賽里木聽到了野狐娃像嬰兒似的哭叫聲,凄絕悲慘,一聲聲悲情的叫聲傳得很遠很遠。賽里木回到家里,望著曾經圈養野狐娃的小木屋,心里空蕩蕩的,好像缺了點兒什么東西。老伴也說,她心里空蕩蕩的,像丟了心肺似的。雨霧拉得重重的,門洞外面的雨水像河一樣淌著,淹過了老伴的鞋面。她就那樣頂著塑料布,像木雕或泥塑似的站著,等著。賽里木蹚著泥水,一步三滑,三步一倒,到處尋找小雌牛。到傍晚時分,雨突然停了,烏云也漸漸飄散。哪兒有大坑,哪兒有山崖,哪兒的土坑里牛滑下去在雨天爬不出來,賽里木都知道。他一路走,一路想,要是找完這些溝崖仍尋不著小雌牛,他就放棄尋找,回家,不然,連他都回不了家。他終于走到了那處巨大的天坑跟前,賽里木走到天坑邊時,上弦月已經掛在了天邊。他沿著天坑邊的草坡往下邊望去,發現小雌牛就站在天坑里,朝他哞叫了幾聲。賽里木激動得手舞足蹈,不小心腳下一滑,像坐了冰車似的滑進了天坑。賽里木覺得他是在一揚一簸中飛馳而下,身不由己。他順手抓住了一把青草,青草卻斷了。他往下滑得越來越快。到坑底時,他的頭磕在了一塊小石頭上,眼前一花,啥也不知道了。賽里木靜靜地躺在幽幽的月空下,夢見一彎月光擦拭著他的臉龐,又夢見幾滴雨水落在了臉上,熱乎乎的。賽里木終于從夢境里醒了過來,他看見了一只火紅的火狐貍,正用舌頭舔著他的臉龐。一彎月光清亮地照著,一閃一閃地掛在火狐貍銀色的長須上,調皮,可愛,閃爍不定。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老伴后來同意賽里木養野狐,不僅是出于對生命的尊重,更是為了讓賽里木贖罪。B.賽里木擦槍走火后,決定不再打獵,表明他已經完全懺悔并決心保護野生動物。C.野狐被放歸山林時的不愿離開以及它凄絕悲慘的叫聲,反映出它已經失去了野性。D.喂養時日久了,野狐依戀老伴,所以當送走野狐時老伴恍然若失,說明她嘴硬心軟。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頭描寫瓢潑大雨,暗示了賽里木因小雌牛的丟失而感到透不過氣,又自然而然地切入對去年雨中尋牛的回憶。B.“養死野生不戀家”體現了當地老人對野生動物的認識,這與后文野狐對賽里木一家的依戀形成了反差。C.寫賽里木意外滑下天坑時,采用短句,通過一連串的動作來表現人物下意識的反應和當時情形的危急。D.見到賽里木帶回野狐,老伴想到他曾因打獵而身上一股腥臊味,并且耽誤農活,因此心中感到不快。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權當賽里木給他自己贖罪”,結合文本談談你對“贖罪”的理解。9.小說結尾寫火狐貍舔舐天坑中的賽里木,有人認為不符合現實,也有人認為小說結尾處理得很好,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答案】6.D7.A8.①賽里木早年曾大量獵殺野生動物,在老伴看來是一種罪過。②贖罪指賽里木現在不再打獵、養護野狐來抵消罪過。9.觀點一:小說結尾不符合現實。理由:①小說中“養死野生不戀家”是牧區人民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小說結尾卻寫野狐舔舐賽里木的臉龐,賦予狐貍人性特點,與生活經驗不符。②狐貍被送歸山林時間久、距離遠,賽里木暈倒后,野狐卻恰好能發現他不符合現實。觀點二:小說結尾這樣處理很好。理由:①野狐被賽里木夫婦養了幾個月,對賽里木夫婦產生了很深的依戀,被放歸山林時不舍離開,野狐找到并舔舐賽里木的情節符合情理。②小說的結尾朦朧、夢幻而又溫暖,人與動物相互救護,體現人與動物、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表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解析】【導語】文章通過賽里木尋找小雌牛的經歷,描繪了一段人與自然和解的故事。開頭描寫了大雨的壓抑氛圍,引出賽里木對過往捕獵生涯的懺悔。文章中野狐的養育與釋放是賽里木內心變化的象征,反映出他對生命的珍視和悔悟。結尾火狐貍的出現,雖不符合現實邏輯,卻象征性地展示了自然對賽里木的寬恕與接納,增添了溫情與希望的光輝。整體上,作品通過細膩的情感刻畫,展現了人對自我救贖的追求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更是為了讓賽里木贖罪”錯誤。根據原文“也是個生命,既然抱回來了,那就養著,權當賽里木給他自己贖罪”可知,“權當”體現出老伴同意賽里木養野狐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對生命的尊重,而非為了讓他贖罪。“權當”一詞表明贖罪的想法是附加的,而非主要動機。B.“并決心保護野生動物”錯誤。根據原文“此后很長時間,他夜夜點著燈盞,不敢閉眼睛睡覺”“他懺悔著。病好之后,他就狠了心,砸了槍托,讓打獵的生涯成了歷史”可知,賽里木擦槍走火后決定不再打獵的確表達了他的悔意,但文中并沒有提到他“決心保護野生動物”。他的行為更多是因為害怕和愧疚,而不是出于保護動物的主動意圖。C.“反映出它已經失去了野性”錯誤。根據原文“可野狐娃站在離賽里木不遠的地方,不肯離去”可知,野狐被放歸山林時的不愿離開以及凄絕的叫聲,體現的是它對賽里木一家的依戀,而不是失去野性。故選D。【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暗示了賽里木因小雌牛丟失而感到透不過氣”錯誤。開頭描寫瓢潑大雨,營造了一種沉悶、壓抑的氛圍,暗示了賽里木心中的不安和焦慮,但并非暗示賽里木因小雌牛丟失而“透不過氣”。故選A。【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詞語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理解重點詞語首先要理解詞語的表層含義,然后結合文本情境理解其深層含義。“贖罪”的意思是用某種實際表現抵銷罪過。根據原文“賽里木當了半輩子獵手,犧牲在他手里的野生不計其數”可知,賽里木年輕時曾是一名獵手,家中檐柱上掛滿野狐皮,顯示他對野生動物的肆意捕獵。這種過度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對自然生靈造成了傷害。因此,在老伴眼中,賽里木過去的打獵生涯并非無辜,而是一種應受到譴責的“罪過”。根據原文“他喊著說睡夢里有無數的野生和野禽張牙舞爪地朝他撲來,撕他的身體,咬他的脖子,啄他的眼睛。此后很長時間,他夜夜點著燈盞,不敢閉眼睛睡覺”可知,賽里木擦槍走火意外傷及外甥后,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說的內疚與恐懼,意識到自己曾經的打獵行為可能引發無法預料的惡果。此后,他決定放下獵槍,不再獵殺野生動物,這種行為上的改變成為他贖罪的一種表現。他不再獵殺,表明他已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試圖以此方式來消解內心的負罪感。同時,他在雨中撿回并養護一只野狐娃,細心照料,將它看作是一條需要珍惜的生命。養護野狐不僅是一種善行,更是賽里木通過行動來抵消過去對野生動物所造成的傷害。【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根據題干“有人認為不符合現實”中“不符合現實”可知,此觀點主要依據現實,認為這個結尾不符合生活經驗和邏輯合理性;根據“也有人認為小說結尾處理得很好”中“小說結尾處理得很好”可知,此觀點立足于小說的藝術效果,認為這個結局強調情節的情感合理性和主題意境。觀點一:根據原文“老輩人常說,打死家禽不離人,養死野生不戀家”可知,從牧區經驗來看,野生動物即便被馴養也很難改變天性,通常不依戀人類。貍最終回到賽里木身邊并舔舐他的臉龐,不符合人們對野生動物的認知。根據原文“賽里木把野狐裝進一只背篼里,背到了很遠的一處山林”可知,賽里木在很遠的山林中放歸狐貍,時間也過去較久。現實中,狐貍要在這種情況下找到賽里木的準確位置幾乎不可能。因此從現實邏輯來看,這一結尾存在不合理之處。觀點二:根據原文“賽里木把野狐娃放出背篼,可野狐娃站在離賽里木不遠的地方,不肯離去”可知,火狐貍被賽里木夫婦養了數月,與他們之間產生了深厚的依戀。當被放歸山林時,它表現出不舍的情感,因此在賽里木身處危難時,火狐貍回到他身邊舔舐他的情節符合情感邏輯。狐貍的回歸象征著它對賽里木的一種情感回應。結尾寫火狐貍出現在賽里木身旁并舔舐他的臉龐,賦予小說一種朦朧、溫暖的意境,象征自然對人類的寬恕與包容,表達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相互依存的主題。通過狐貍的回歸,小說不僅展現了賽里木的“贖罪”得到了自然的回應,也讓故事帶有了詩意的象征。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李世勣嘗得暴疾,方云“須灰可療”,上自剪須,為之和藥。世勣頓首出血泣謝。上曰:“為社稷,非為卿也,何謝之有?”世勣嘗侍宴,上從容謂曰:“我兒新登儲貳,朕求群臣可托宮事及幼孤者,無以逾公,公往不負李密,豈負朕哉!”世勣流涕辭謝,嚙指出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見信如此。二十三年,太宗寢疾,謂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為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李世勣為疊州都督;世勣受詔,不至家而去。有頃,上崩。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九月,乙卯,以李世勣為左仆射。它日,李世勣入見,上問之曰:“朕欲立武昭儀為后,遂良固執以為不可。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上意遂決。許敬宗宣言于朝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昭儀令左右以聞。庚午,貶遂良為潭州都督。麟德初,東封泰山,詔勣為封禪大使,乃從駕。次滑州,其姊早寡,居勣舊閭,皇后親自臨問,賜以衣服,仍封為東平郡君。又墜馬傷足,上親降問,以所乘賜之。(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材料二:以利為恩者,見利而無不可為。故子之能孝者,必其不以親之田廬為恩者也;臣之能忠者,必其不以君之爵祿為恩者也。懷利以孝于親、忠于君,利盡而去之若馳。利在他人,則棄君親,背然諾,不旋踵矣。此必然也。故慈父不以利畜其子,明君不以利餌其臣。太宗遷李世勣為疊州都督,而敕高宗曰:“汝與之無恩,我死,汝用為仆射,以親任之。”是已明知世勣之唯利是懷,一奪予之間相形以成恩怨其為無賴之小人灼然見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長孫無忌之勛戚可依也,褚遂良之忠貞可托也,世勣何能為者?太宗不決而托以國政。利在高宗,則為高宗用;利在武氏,則為武氏用。唯世勣之視利以為歸,而操利以籠之,早已為世勣所窺見,以圖于利。“家事”一言,而社稷傾于武氏,所必然矣。若謂其才智有余,任之以邊陲,錮之于疊州可矣。(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10.材料二劃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一奪予A之間B相形C以成恩怨D其為E無賴之小人F灼然G見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為,替、給,與《鴻門宴》“為擊破沛公軍”的“為”意思相同。B.荷,蒙受,與《愚公移山》“子孫荷擔者”的“荷”字意思不相同。C.“東封泰山”的“封”與《燭之武退秦師》“既東封鄭”的“封”字意思相同。D.“托以國政”與《歸去來兮辭》“眄庭柯以怡顏”的“以”用法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太宗把朝廷之事和太子托付給李世勣,他認為在這件事上其他大臣都不如李世勣,王夫之認為這樣很愚蠢。B.太宗為了讓李世勣感恩高宗,將他降職,囑托高宗以后再重用他為仆射,王夫之認為太宗早已了解李世勣為人。C.許敬宗揚言老百姓尚能換妻,對于高宗欲立武昭儀為皇后這件事,其他人不該隨意發表言論。武昭儀身邊的人把這些話報告給她。D.王夫之認為李世勣是為利而忠于君王,利盡就會背棄。如果他才智卓絕,把邊陲重任委任給他,在疊州禁錮他即可。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見信如此。(2)故慈父不以利畜其子,明君不以利餌其臣。14.王夫之認為李世勣有所窺見,“以圖于利”,若依此觀點,材料一中有哪些事件可以作為實證?請簡要概括。【答案】10.BDF11.C12.C13.(1)不久李世勣大醉,太宗就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他身上,他被信任到了這種地步。(2)所以慈父不用利益來養育自己的孩子,明君不用利益來引誘他的臣子。14.①得到太宗托付,李世勣拭淚辭謝,咬破指頭,沾血為誓,太宗更加信任他。②被太宗貶職,不回家立即上任,得到高宗信任,任命為左仆射。③高宗要立武昭儀為皇后,李世勣說是高宗家事,不必問外人,高宗重用他。【解析】【導語】這篇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資治通鑒》及王夫之的《讀通鑒論》,展示了對于唐太宗和李世勣之間恩義關系的不同視角。材料一呈現了唐太宗對李世勣的恩寵和信任,乃至為了讓李世勣為太子盡忠而策劃的一系列安排,但王夫之在材料二中對此持批評態度,指出李世勣以利為動機的本性,認為太宗此舉不智。兩者結合,反映出歷史事件的復雜性及對個人品行和政治策略的不同解讀。【1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在一次剝奪和給予之間就相互對照(看出其心思),由此形成恩恩怨怨。他是個無賴小人,這是很明顯的了。“一奪予之間”作狀語,中間不斷開,應在B處斷;“相形以成恩怨”中“相形”是謂語動詞,“以”意為“從而”,引出“成恩怨”的結果,應在D處斷;“其為無賴之小人”中“其”是主語,“為”是謂語動詞,“無賴之小人”是賓語,結構完整,應在F處斷;“灼然見矣”中“灼然”是狀語,修飾謂語動詞“見”,中間不斷開。故選BDF。【1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均為“替,給”。句意:是替國家著想,不是替你著想。/替大王打敗沛公的軍隊。B.正確。蒙受/肩負,背負。句意:他就會蒙受你的恩情。/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人。C.錯誤。意思不同。封禪/使……成為邊境。句意:(皇帝)在東邊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之后。D.正確。介詞,把/連詞,來。句意:太宗猶豫不決卻把國家政事托付給他。/看看庭院里的樹木使臉色和悅。故選C。【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武昭儀身邊的人把這些話報告給她”錯誤。根據材料一最后一段“昭儀令左右以聞”可知,武昭儀得知許敬宗的話后,讓身邊的人將此話講給高宗聽。故選C。【1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俄而”,不久;“解”,脫下;“見”,表被動,被。(2)“以”,用;“畜”,養育;“餌”,動詞,引誘。【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①根據材料一第一段李世勣得到太宗的重托,他“流涕辭謝,嚙指出血”以表忠心,謀取信任,從而為自己謀取利益。②根據材料一第二段李世勣在被太宗貶職之后,“世勣受詔,不至家而去”,沒有猶豫迅速執行命令,獲取了高宗的信任,后被高宗任命為左仆射。③根據材料一第三段高宗要立武昭儀為皇后,李世勣順應君心,稱“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贏得高宗的好感,更加重用他,家人也受到封賞。參考譯文:材料一:李世勣曾經突然生病,開的藥方說“胡須燒成灰可以治療”,皇上親自剪下胡須,為他調和藥物。李世勣叩頭叩到出血,哭泣著道謝。皇上說:“是替國家著想,不是替你著想,有什么可謝的?”李世勣曾經陪侍宴會,皇上從容地對他說:“我的兒子剛剛被立為太子,我尋求可以托付宮廷事務以及年幼孤兒的大臣,沒有人能超過你,你過去不辜負李密,難道會辜負我嗎!”李世勣流著淚辭謝,咬破手指,沾血為誓。不久喝醉了,皇上于是脫下自己的衣服蓋在他身上,他被信任到如此地步。二十三年,太宗生病,對太子說:“李世績才智卓絕,然而你對他沒有恩德,恐怕他不能夠順服你。我現在將他降職,假如他即刻就走,等我死后,你以后可再重用他為仆射,他就會蒙受你的恩情,必定會為你竭盡死力;如果他猶豫回頭觀望,應當殺掉他。”五月,戊午日,(太宗)任命同中書門下三品李世績為疊州都督;李世勤接受詔令后,沒有回家就前去上任。過了不久,太宗駕崩。六月,甲戌日初一,高宗即位。九月,乙卯日,(高宗)任命李世績為左仆射。某天,李世績進宮覲見,高宗問他說:“朕想要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固執己見認為不可以。褚遂良既是顧命大臣,那么事情就應該停止嗎?”李世績答道:“這是陛下的家事,又何必去問外人呢!”高宗立后的主意于是定了下來。許敬宗在朝中揚言道:“莊稼漢多收了十斛麥子還想著要換個老婆呢,何況天子要立皇后?人們又何必管那么多事而亂發不同意見呢?”武昭儀讓身邊的人將此話講給高宗聽。庚午日,高宗將褚遂良貶為潭州都督。麟德初年,(皇帝)在東邊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下詔讓李世勣擔任封禪大使,于是他跟從皇帝的車駕。在經過滑州的時候,他的姐姐早年守寡,居住在李世勣的舊居,皇后親自前往慰問,賜給她衣服,還封她為東平郡君。又有一次(李世勣)墜馬傷了腳,皇帝親自前往詢問,把自己所乘坐的(馬)賜給他。 (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材料二:把利益當作恩情的人,看到利益就沒有什么不可以做的。所以真正能孝順的兒子,一定是不把父母的田地房屋當作恩情的人;真正能忠誠的臣子,一定是不把君主的爵位俸祿當作恩情的人。懷著利益之心來對親人孝順、對君主忠誠,利益沒有了就會像奔馳的馬一樣迅速離開;如果利益在別人那里,就會拋棄君主和親人、違背諾言,毫不遲疑。所以慈祥的父親不憑借利益來養育兒子,英明的君主不憑借利益來引誘臣子。太宗把李世勣調任為疊州都督,并且告誡高宗說:“你對他沒有恩情,我死后,你任用他為仆射,從而親近信任他。”這已經明顯知道李世勣只想著利益,在一次剝奪和給予之間就相互對照(看出其心思)。由此形成恩恩怨怨,他是個無賴小人,這是很明顯的了;卻把輔佐柔弱的繼位君主的重任交給他,不也是很愚蠢嗎!長孫無忌作為有功勛的親戚可以依靠,褚遂良的忠貞可以托付,李世勣能做什么呢?太宗猶豫不決卻把國家政事托付給他。利益在高宗這里,就被高宗任用;利益在武氏那里,就被武氏任用。只有李世勣把利益當作歸依,而(太宗)用利益來籠絡他,這早已被李世勣所看透,從而更加貪求利益。“這是陛下的家事”這一句話,于是國家政權就倒向了武氏,這是必然的了。如果說他才智有余,把他任用在邊疆地區,把他禁錮在疊州就可以了。 (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廣州都試①劉克莊自昔番禺統府雄,君恩暫許領元戎。不羞短發垂肩白,且愛前旌照眼紅。筆久不靈妨草檄,臂新無力怯開弓。即今超距多梟俊,安用輜車載此翁。〖備注〗①都試:漢代一種講武習兵的考試制度。15.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開頭兩句表明,詩人蒙受君王的恩遇,君王剛剛任命他在軍事重鎮番禺統領軍隊。B.本詩第四句與李賀《雁門太守行》“半卷紅旗臨易水”都選取軍旗意象,反映軍旅生活。C.頸聯中“妨”和“怯”二字,表明詩人已經年邁體衰,不能書寫檄文,并且已經無力開弓。D.詩人觀照自身,看到考場上多是雄健英武的年輕人,欣喜之情和作者的身份契合。16.本詩中“短發垂肩白”與陸游《書憤》中“衰鬢”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答案】15.C16.①劉詩通過“短發垂肩白”表達了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帶有對年邁的自嘲和毅然擔當的坦然心態。②陸詩通過“衰鬢”表達了自己如今白發蒼蒼卻功業未竟的悲涼心境,表現了詩人內心壯志未酬的悲憤和不甘。【解析】【導語】這首詩以自嘲的語氣表達了劉克莊雖蒙君恩重任,但年邁而力不從心的矛盾心情。詩中既有對白發老人的無奈,又有對昔日雄心壯志的懷戀。詩人通過對比手法表現了自己面對年輕俊杰的自愧不如,整體情感復雜且富有層次。【1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C.“不能書寫檄文,并且已經無力開弓”錯誤。頸聯的意思是“長久不拿筆,缺少靈感,妨礙起草檄文的能力。近年來,臂膀少力,怯于去拉開強勁的大弓”,并不是“不能書寫檄文”“已經無力開弓”。故選C。【1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劉詩中頷聯的意思是“我并不認為白發垂肩是件羞恥的事,依然喜歡看滿眼紅色的旌旗”。“短發垂肩白”表達了對年華老去的感慨。詩人盡管頭發已經白了,但他并不以此為羞恥,反而以一種輕松的心態看待自己的衰老,這表明他對自己年邁的自嘲和坦然心態。通過“且愛前旌照眼紅”可知,盡管年邁,他依然熱愛軍旅生活,對擔任軍事長官的職責感到自豪和滿足,象征著他依然精神煥發,充滿斗志,體現了他的毅然擔當。《書憤》中的相關詩句是“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他自比為“塞上長城”,但壯志未酬,歲月無情,鏡中的白發已經斑白。他渴望為國效力,但現實卻讓他感到失望和痛苦。“衰鬢”不僅表達了對年華老去的無奈,更表現了他內心壯志未酬的悲憤和不甘。(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發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嘆,和陶淵明的“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情感相似。(2)人才對于國家的發展都極為重要,正如蘇洵在《六國論》中提到,如果六國“以賂秦之地,________________,以事秦之心,________________”,一起攻打秦國,秦國必定寢食難安。(3)辛棄疾常用軍事意象賦予宋詞以積極豪邁、昂揚血性之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2)封天下之謀臣禮天下之奇才(3)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抬頭看天,是一種極為簡單且直接的身心放松術。它既不需要特定的場所,也不需要額外的裝備,更不會占用過多的時間。在室內,只要有一扇小小的窗,便能輕松達到“人在屋中坐,心在天上飄”的美妙境界。到戶外,那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潔白似棉花糖般的云朵,亦或是偶爾輕盈掠過的飛鳥,皆能為人們帶來一種A的感覺。天空是一雙輕盈的翅膀,迅速將人們從緊張忙碌的生活中帶離。眾多研究早已證實,與自然環境親密接觸以及觀賞開闊的環境,(甲),這種愉悅是物質享受無法取代的,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有著極為顯著的正向影響。雖然我們抬頭仰望同一片廣袤無垠的天空,(乙),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體驗與感悟皆是獨一無二的,就如同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芬芳。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和心境之下,對天空的感知也會大不相同。有時,天空會呈現出絢麗的色彩,仿若一幅B的畫卷;有時,它又顯得寧靜深邃,似一位沉思的智者。這些不同的感受往往伴隨著人們對生活的新穎理解和心靈的深刻觸動。①觀賞天空能產生如此豐富多樣的體驗,是因為天空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矛盾與和諧的統一體。②它完美地結合了動態的云彩和靜態的藍天,引起了大宇宙與小個體的鮮明對比,同時也展示了變化無常與恒定不變的循環往復。③這種復雜而多元的特性,使得天空能夠如一位寬容的母親般包容每個人的心情和感受。④無論何時何地,它無論天空是晴朗如洗還是陰霾密布,都無條件地接納我們,給予我們深深的慰藉和寧靜。⑤這種接納讓人們能夠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安寧,也讓人們在內心深處找到共鳴和力量。天空,不再僅是自然的景象,而是心靈深處情感的寄托。18.文中第一段用“翅膀”比喻“天空”,使用暗喻的修辭方法。請以“云”為本體寫一個句子。要求:語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貼切,表達流暢。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0.文中標序號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出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有人認為“而是”改為“更是”表達效果更好。你的看法是什么?請簡要說明理由。【答案】18.云是一支靈動的畫筆,在廣袤的天幕上勾勒出一幅巨大的畫卷。19.A.心曠神怡B.五彩繽紛20.②“引起”改為“體現”④“它”放在“都無條件地接納我們”前21.甲:能為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乙:但每個人都能看到獨特的世界(但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獨特的)22.示例一:我的看法是“而是”不改,效果更好。這里用“不再僅是……而是……”強調了天空從單純的風景變成了人們內心的情感寄托,語氣強烈,突出了天空對于人們的重要性和獨特意義。示例二:我的看法是“而是”改為“更是”,效果更好。這里用“不再僅是……更是……”的遞進句式,既表明天空本身是一種風景,又在作為風景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其情感意義。【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暗喻,即隱晦的比喻,常用比喻詞“是”“就是”“變成”等連接,有時也可以不用比喻詞。“天空是一雙輕盈的翅膀,迅速將人們從緊張忙碌的生活中帶離”,這個句子使用了暗喻的修辭方法,將“天空”比作“翅膀”,其間由“是”連接。要求使用暗喻,以“云”為本體,另一個句子,可先捕捉“云”的典型特點,而后選取恰當的喻體,用“是”連接。如云在空中飄動,點綴著湛藍的天空,構成一幅絕妙的天然畫卷。可將“云”看作是畫筆,而這幅絕妙的天然畫卷就是由“云”這支畫筆勾勒而成的。這樣一來,“云”是本體,“筆”就是喻體。寫出來的句子大致如:云是一支靈動的畫筆,在廣袤的天幕上勾勒出一幅巨大的畫卷。【1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空,結合段首“是一種極為簡單且直接的身心放松術”,和前文“便能輕松達到‘人在屋中坐,心在天上飄’的美妙境界”,可知此處指出到戶外觀看天空、云朵,飛鳥等食物,都能讓人舒暢愉悅,可填“心曠神怡”。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B空,此處所填成語作定語,修飾“畫卷”,結合前一句“天空會呈現出絢麗的色彩”,可知這幅花卷是色彩斑斕絢麗的,可填“五彩繽紛”。五彩繽紛:顏色繁多,非常好看。【2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②句,“引起……對比”搭配不當,可將“引起”改為“體現”。第④句,“它無論天空是晴朗如洗還是陰霾密布,都無條件地接納我們”語序不當,“它”應該放在“都無條件地接納我們”前。【2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甲句,結合后文“這種愉悅是物質享受無法取代的,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有著極為顯著的正向影響”,可知此處指出“與自然環境親密接觸以及觀賞開闊的環境”的作用和效果,這種作用體現在心理健康上,故可填:能為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乙句,句式上,可用“但是……”和前文“雖然”搭配,形成轉折;內容上,結合后文的解釋,“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體驗與感悟皆是獨一無二的,就如同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芬芳”,克制此處指出抬頭仰望同一片廣袤無垠的天空,會帶來不同的感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見感染癥狀的微生物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深度備考試題及答案
- 固定收益證券的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雅安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摸底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財務會計應用實例借鑒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評審書心得
- 項目管理考試的知識內部邏輯探索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實踐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重要政策解讀試題及答案
- 課題研究申報書音樂
- 生物泌尿系統的組成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中國協同辦公系統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70周歲以上駕駛員駕照年審換本三力測試題庫答案
- 2024年貴州省中考滿分作文《關鍵時刻我在這樣做》4
- 2024年社區工作者考試必考1000題含完整答案(全優)
- 手衛生知識考核試題題庫及答案
- 專項突破03四則運算實際問題(應用題)(8大考點)(學生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
- 加油站的法規法律合規管理
- 2025年孝感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
- 學生急救演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