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397-1999 旱作農業區劃與主體技術_第1頁
DB13T 397-1999 旱作農業區劃與主體技術_第2頁
DB13T 397-1999 旱作農業區劃與主體技術_第3頁
DB13T 397-1999 旱作農業區劃與主體技術_第4頁
DB13T 397-1999 旱作農業區劃與主體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3/T397-1999旱作農業工程涉及農機與農藝、工程與管理等多個方面,為保證旱作農業工程建設綜合標準的系統性、科學性,該標準體系由四部分15項標準組成。第一部分有1項標準《旱作農業工程建設總則》,第二部分有1項標準《旱作農業區劃與主體技術》,第三部分十大旱作農業技術一配套技術規程有12項標準,第四部分有1項標準《旱作農業工程建設的本標準自1999年4月1日發布并實施。2.1干燥度3區劃的原則與指標在農業類型區基礎上,根據干旱氣候資源、年毫米降水糧食作物生3.2指標指標包括經緯度、海拔高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干燥度和1993至1995年平均年毫米降水單位面積糧食作物生產能力。根據區劃原則與指標,全省旱作農區分為五大旱作農業類型4.1壩上旱作農業類型區位于北緯41°~42°40′,東經114°~河北省技術監督局1999-04-01批準1999-04-01實施包括張家口、承德市壩上的尚義、張北、康保、沽源、豐寧和圍場6縣。位于北緯39°40′~41°,東經114°~116°,海拔1200m以上;年降水450mm左右,干燥度1.5~2.0;年毫米降水糧食作物生產能力3.7kg/hm2。位于北緯36°20′~39°35′,東經113°30′~114°50′,海拔100m~800m;年降水500mm左右,干燥度≥1.5;年毫米降水個縣(市)。位于北緯39°32′~41°45′,東經116°50′~119°50′,海拔100m~1500m;年降水600mm左右,干燥度<1.3;年毫米降水個縣(市)。位于北緯36°15′~39°20′,東經114°50′~117°50′,DB13/T397-1999度1~1.6;年毫米降水糧食作物生產能力4.5kg/hm2。5分區資源特點與主體技術旱作面積59萬hm2,其中旱地52萬hm2,占耕地的93%;該區年平均氣溫-0.3℃~3.5℃,無霜期80天~110天。低溫干旱、風沙重,耕地瘠薄,地下水利用難度大,農業生產一旱作面積48萬hm2,其中旱地32萬hm2,占耕地的67%;該區年平均氣溫3℃~9℃,無霜期105天~150天。5.2.2主體技術以坡改梯田與綜合治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和機械溝播技術為旱作面積57萬hm2,其中旱地39萬hm2左右,占耕地的71.8%。坡地、沙地多,耕層薄,光熱豐富,降水量較多。以集雨旱作、地膜覆蓋和豐產溝、豐產坑栽培技術為主,重點搞旱作面積43萬hm2,其中旱地31萬hm2,占耕地的59%。該區該區年平均氣溫7.4℃~14℃,無霜期130天~210天。光熱充足,干旱嚴重,坡耕地多,土層薄,保水、蓄水能力差。以梯田建設、集雨旱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為主,重點推廣小麥地膜穴播、機械溝播、豐產溝、豐產坑栽培技術。旱作面積167萬hm2,其中旱地93萬hm2,占耕地面積的41%,其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