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廢水處理的污泥處理系統及工藝總體布置設計案例》2200字_第1頁
《化工廢水處理的污泥處理系統及工藝總體布置設計案例》2200字_第2頁
《化工廢水處理的污泥處理系統及工藝總體布置設計案例》2200字_第3頁
《化工廢水處理的污泥處理系統及工藝總體布置設計案例》2200字_第4頁
《化工廢水處理的污泥處理系統及工藝總體布置設計案例》22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工廢水處理的污泥處理系統及工藝總體布置設計案例綜述目錄TOC\o"1-3"\h\u20925化工廢水處理的污泥處理系統及工藝總體布置設計案例綜述 17314第1章污泥處理系統設計計算 218751.1污泥處理目的與原則 25161.2污泥泵房 2192111.2.1設計計算 2181321.2.2設備選型 221231.3貯泥池 3146271.3.1設計計算 3194131.3.2貯泥池草圖 3218231.4污泥濃縮池 384331.1.1設計說明 3165731.1.2設計計算 4267841.1.3設備選型 6274751.5污泥脫水機房 69151.2.1設計計算 6275141.2.2設備選型 711458第2章污水處理工藝總體布置 874552.1平面布置 845682.1.1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則 8314732.1.2平面布置圖 8245202.1.3構筑物參數 8120472.2高程布置 9279772.2.1高程布置的主要原則 9322842.2.2污水處理高程布置 9148682.2.3污泥高程計算 10第1章污泥處理系統設計計算1.1污泥處理目的與原則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在處理中應實現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污泥經過回收和利用可以避免二次污染,減少水分,降低體積容積,便于運輸和處置。REF_Ref6259\r\h[26]1.2污泥泵房1.2.1設計計算經過二級處理產生的剩余污泥量為,含水率為P1=99.2%;污泥回流量為;R為污泥回流比。1.2.2設備選型選用為WQ型的潛水排污泵,剩余污泥與回流污泥選用相同型號,分別選用3臺WQ型潛水排污泵,2用1備。其性能見下表4—1。表4—1WQ型潛水排污泵性能1.3貯泥池1.3.1設計計算貯泥池體積 (4—1)設貯泥池兩座,貯泥時間為5h。則取貯泥池有效體積為:V=70m3;取有效池深3m,超高1.0m,設池寬4m,則池長5m,故污泥池設計尺寸為:L×B×H=5m×4m×4m。1.3.2貯泥池草圖圖4—1貯泥池草圖1.4污泥濃縮池1.1.1設計說明污泥的濃縮時間在10h和16h之間,濃縮池有效水深為3m至4m,定期排泥時,兩次排泥間隔時間一般為8h。具體污泥濃縮池結構剖視圖見附頁四。設計參數如下:1、剩余污泥進泥濃度Xr=8000mg/L;2、設污泥濃度=1000kg/m3;3、剩余污泥含水率為99.2%。4、設計濃縮后含水率P2=97.0%;5、設污泥固體負荷=45kgSS/(m2·d);6、濃縮池個數N=2座,并聯;7、污泥濃縮時間15h。1.1.2設計計算進入濃縮池的剩余污泥量為Q=22.741、沉淀部分有效面積 (4—2)2、沉淀池直徑 (4—3)取沉淀池直徑為15m。3、濃縮池的容積 (4—4)4、沉淀池有效水深 (4—5)5、濃縮后剩余污泥量 (4—6)6、池底高度 (4—7)7、污泥斗容積 (4—8)污泥斗容積 (4—9)污泥斗中污泥停留時間 (4—10)8、濃縮池總高度H=h1+h2+h3+h4+h5=0.3+2.25+0.3+7.5+1.43=11.78m設計中濃縮池總高度取12m9、濃縮后分離出的污水量 (4—11)10、溢流堰溢流堰周長 (4—12)濃縮池尺寸為D×H=15m×12m1.1.3設備選型根據設計尺寸濃縮池采用垂架式中心傳動濃縮刮泥機,擺臂上的刮渣板將渣推入集泥斗排除池外。REF_Ref6347\r\h[27]主要技術參數見表4—2。表4—2中心傳動濃縮刮泥機型號池徑/m池深/m周邊線速度/(m/min)功率/kWSTC-I20203.51.61.51.5污泥脫水機房1.2.1設計計算1、脫水后污泥量 (4—14) (4—15)脫水機房設計尺寸為10m×8m×6m。1.2.2設備選型經濃縮池濃縮后為含水率為97%的污泥共6.86m3/h=161.64m3/d。選用DSY系列帶式壓濾機,設置兩臺機器同時工作。具體參數見表4—3。表4—3DSY型帶式壓濾機型號處理能力m3/h電機功率kW泥餅含水率濾帶寬度mmDSY20006~122.266%~81%2000第2章污水處理工藝總體布置2.1平面布置2.1.1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則第一,根據不同的功能將廠區合理分區布局,劃分為:行政辦公區、生產裝置區、公、輔裝置區、儲運物流區等,各自統一集中規劃,避免相互干擾也便于管理。第二,目前大多數化工廠區都有可持續發展需要,在一次規劃、分批實施的前提下,盡量結合:市場調查、礦產資源勘查、技術經濟發展分析、交通運輸規劃考慮好工廠規劃的近、遠期關系確定好生產規模,合理預留廠區發展用地。第三,總平面布置的節約用地規劃,要充分的做到工廠布置一體化、生產裝置露天化、建(構)筑物輕型化、公用工程社會化。REF_Ref6392\r\h[28]2.1.2平面布置圖廠區總平面布置圖見附頁五。2.1.3構筑物參數各構筑物的格數及尺寸如下表5—1所示表5—1各構筑物的個數及尺寸編號名稱尺寸大小(長×寬×高)(m)個數1中格柵3×2×122集水池5×4×1413調節池43×42×6.514平流式沉砂池10×6.5×1.525水解酸化池31.5×31×7.526A/A/O池137.5×68.5×6.327二沉池D=35H=1.528消毒池16×23×1.319貯泥池5×4×4210污泥濃縮池D=15H=12211污泥脫水機房10×8×612.2高程布置2.2.1高程布置的主要原則污水處理工程的高程布置一般應遵守如下原則:(1)認真計算管道沿程損失、局部損失,各處理構筑物、計算設備及聯絡管渠的水頭損失。(2)考慮遠期發展,水量增加的預留水頭。(3)處理構筑物之間跌水等浪費水頭的現象,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實現自流。(4)在認真計算并留有余量的前提下,力求縮小全程水頭損失及提升泵站的揚程,以降低運行費用。(5)需要排放的處理水,在常年大多數時間里能夠自流排放水體,注意排放水位不一定選取水體多年最高水位。(6)應盡可能使污水處理工程的出水管渠高程不受水體洪水頂托,并能自流。REF_Ref6392\r\h[29]本設計中工藝高程流程圖見附頁六。2.2.2污水處理高程布置以污水水體的最高水位為起點,沿處理流程向上倒推計算各高程。設河水的常水位為19m,則排水口高出常水位1m。計算結果見表5—2。表5—2構筑物及管渠水面標高計算表構筑物名稱水面標高(m)水面標高構筑物頂標高(m)構筑物底標高(m)上游下游m計量槽20.220.120.1520.417.1消毒接觸池20.36420.21420.28920.58916.289配水井20.66020.46020.56620.80012.260二沉池21.36020.86021.10121.41017.110A/A/O反應池21.84521.44521.64522.04517.645配水井22.14021.94222.04122.44118.041水解酸化池20.83520.34520.64521.04517.025沉砂池23.52823.37823.45323.75319.453調節池21.36821.02721.26421.64517.875提升泵房21.62521.18921.46221.758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