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熟悉的街道》作文指導-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初中語文《熟悉的街道》作文指導-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初中語文《熟悉的街道》作文指導-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初中語文《熟悉的街道》作文指導-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初中語文《熟悉的街道》作文指導-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熟悉的街道》作文指導【作文題目】如果圍繞你熟悉的某條街道寫篇作文。你準備表達什么中心?選擇哪些能反映街道特點的材料?仔細思考,寫出你準備表達的中心。列出需要選用的材料,并注明詳略安排。(選自統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微提示】1.審題立意“老街”的含義:老街不僅僅是一條古老的街道,它更是歷史的見證、地域特色的代表、傳統風俗的見證、文化的載體和人們情感的寄托。立意方向:作為情感寄托,通過細致地描寫小時候在老街與小伙伴們玩耍的快樂場景,或是在老街上與親人相處的溫馨時刻,來抒發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念,或者對家鄉的深深眷戀……2.選材:可以重點寫景。圍繞街道或幽靜或熱鬧或環境優美或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特點,選取行道樹、花壇、兩旁的建筑物、街上的行人等,用鏡頭掃描方式進行展示。可以記敘街道上發生的事件。敘事過程中,要注意用街道上的景物來襯托人事,用街道上的文化來“催化”情節發展,凸顯出街道的獨特影響和標記。“意在筆先”,先要確立寫作中心,然后列出能想到的相關材料。依照是否能表現中心這個標準,進行取舍。3.寫作技巧·結構安排:總分總結構·時間順序:按照老街的發展歷程來寫,從它的起源、繁榮到如今的狀況。·空間順序:從老街的一端開始,沿著街道依次描寫所見所聞。【老街文化】可以以“當地非常有特色的或者有代表性的老街”主,來為學生詳細講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重點講三個角度。①歷史淵源講述老街的建立時間和背景,比如它是因何而興起,是作為商業中心、交通樞紐還是因為特定的政治、文化因素。②建筑風格介紹老街建筑的特點,如中式的四合院、徽派建筑的馬頭墻,或者西式的洋樓。解釋建筑風格所反映的時代特征和地域文化,比如南方老街的騎樓是為了適應多雨的氣候。③傳統手工藝講述老街中傳承至今的手工藝,像剪紙、刺繡、竹編等。分享手工藝人的故事,展現他們的堅守和傳承精神……寫作素材積累:1.老街,猶如一幅歲月沉淀的畫卷,在時光的長河中靜靜地舒展著它獨特的韻味。它是城市記憶的脈絡,承載著過往的故事和人們的情感。2.老街是一部厚重的史書。那斑駁的墻壁,猶如書頁上泛黃的字跡,記錄著歲月的滄桑變遷。古老的磚石,見證了無數的風雨和陽光,它們沉默不語,卻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繁華。每一塊石板都承載著前人的足跡,仿佛在低語著過去的喧囂與熱鬧。走在老街上,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那是馬蹄的噠噠聲,是商販的吆喝聲,是文人墨客的吟詩聲……《老街》構思

一、中心:老街歷史悠久,古色古香。隨著時代進步,但老街依然人情味十足,受到人們的熱愛。

二、材料:1.進入老街,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大的牌坊。(略寫)2.街口一家老藥店,已經開門經營幾百年。(詳寫)3.老街里充滿了特色的建筑,白墻灰瓦,高矮不一,風景處處都有。(略寫)4.如今,政府將老街修繕一新,復古典雅,成為游覽者的熱點。(詳寫)5.老街面貌依舊,店鋪里商品不斷變化,老街里人情味依然淳樸、濃厚。(詳寫)點評:文章構思從進入古街的牌坊說起,到街區中的特色建筑,最后寫新舊對比的思考、對老街的深情,內容豐富。“嫩黃瓜作文”認為,作者聚焦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和文化,突出老街的古韻和歷史感,有助于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全新發現,給讀者以獨特體驗。【佳作示范】1、熟悉的那條街我家附近的群安街,是條充滿煙火氣的老街。它不像商業街那樣繁華,卻藏著無數溫暖的日常,是我心中最特別的地方。清晨的群安街,總飄著早餐香。街角的包子鋪熱氣騰騰,老板熟練地掀開蒸籠,白白胖胖的包子露出臉。我常在這里買早餐,看老板笑瞇瞇地招呼客人:“姑娘,今天還是肉包配豆漿?”那語氣,像極了親切的鄰居。(這一段,我詳寫早餐鋪的場景,因為它最能體現街道的煙火氣。)沿著街道走,有家裁縫鋪。老裁縫爺爺戴著老花鏡,飛針走線補衣服。有次我的校服破了,爺爺邊縫邊念叨:“孩子讀書費衣服,補結實了才耐穿。”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手上,銀針閃爍,這畫面我至今記得。(這里略寫,體現街道的人情味。)傍晚的群安街更熱鬧。放學時,總能看到接孩子的家長互相閑聊,賣水果的小車旁圍滿挑水果的居民。夕陽給街道鍍上金邊,連墻上的爬山虎都染了暖色調。我喜歡這時慢慢走,聽著此起彼伏的招呼聲,心里滿是安穩。群安街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用一個個平凡瞬間,織成我記憶里最溫暖的網。它就像位無聲的老友,守著這里的煙火,也守著我的成長。《熟悉的那條街》點評立意:圍繞街道煙火氣與生活溫情,傳遞對老街的眷戀,主題質樸真摯。素材內容:選取早餐鋪、裁縫鋪、傍晚街景等日常場景,貼合生活,充滿真實感。結構:以時間為線串聯街道不同時段畫面,段落過渡自然,結尾升華自然不生硬。寫作手法/修辭:善用細節描寫,如包子鋪老板對話、裁縫爺爺縫補動作,無華麗修辭,卻用白描勾勒生活畫面。語言駕馭:文字樸實親切,符合七年級視角,如“像親切鄰居”等表述,自然傳遞情感。《街道一景》作文指導及例文選材指導:選取最能體現街道靈魂的畫面,如傳統手藝的堅守場景、陌生人溫情互動的瞬間、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與自然融合之景,以小見大展現街道的文化底蘊與生活溫度。例文:

《煙火老街,歲月情長》

老街的清晨,是被油條的滋滋聲與豆漿的醇香喚醒的。薄霧如紗,輕柔地籠罩著青灰色的瓦片,檐角的銅鈴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叮當”聲似從歲月深處飄來。

街角的老槐樹下,李大爺的修傘攤早早支起。一張斑駁的木桌,幾卷彩布,還有裝滿傘骨、傘繩的小木箱。李大爺戴著老花鏡,正專注地修補一把藍底白花的布傘。他布滿皺紋的手,靈巧地穿針引線,將破損的傘面仔細縫合。這時,一位年輕姑娘跑來:“大爺,這傘是奶奶留給我的,您幫我看看。”李大爺接過傘,輕輕撫摸傘面:“放心,能修好。”他一邊說著,一邊用工具將變形的傘骨慢慢校正,又細心地在接口處涂上防水膠。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在李大爺佝僂的背上,也灑在那把承載著回憶的傘上。

沿著街道前行,一家名叫“時光深處”的舊書店靜立在那兒。推開有些吱呀的門,滿室的書香與陳舊紙張的氣息撲面而來。店內,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戴著放大鏡,仔細整理書架上的舊書。窗邊,一個扎著馬尾的女孩捧著書,看得入神,嘴角不時泛起微笑。店外的街道上,賣花的婆婆將竹籃里的茉莉擺得整整齊齊,那潔白的小花,在晨光中散發著清幽的香。

午后,陽光愈發暖了。老街的墻根下,一只黑貓正追著自己的尾巴打轉。路過一家小吃店,老板熱情地招呼著客人:“來啦,今兒的餛飩還是熱乎的!”店內,幾位老街坊邊吃邊聊,笑聲不斷。街道旁的小河,水色清清,倒映著岸邊的垂柳,那細長的柳枝,似是在溫柔地撫摸著歲月。

夕陽西下,余暉給老街鍍上一層金邊。店鋪的燈光次第亮起,暖黃的光與漸漸亮起的星星相映。這條老街,藏著時光的故事,有著手藝人的堅守,有著陌生人的溫情,更有著歲月沉淀的寧靜與美好。它像一首悠揚的老歌,唱著人間的煙火與愛,讓每一個走進它的人,都忍不住放慢腳步,去感受那一份源自生活的暖與真。

點評:文章精選修傘攤、舊書店、小吃店等場景,細節處李大爺修傘的動作、女孩讀書的神態等生動細膩,景物描寫如薄霧、老槐、夕陽等貫穿始終,營造出老街獨有的煙火氛圍。結尾點題,將老街的景與情升華,真實展現其歲月情長,令人回味。熟悉的那條街我最熟悉的街是建東街。每當我走在這條街上,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那種從街頭巷尾傳來的煙火氣息,像是一段老歌,輕輕唱在心頭。清晨,建東街的早市總是格外熱鬧。攤販們早早地擺開了攤子,街道兩旁彌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豆腐、火燒、山藥、大蒜、烤饃,還有那些外地的特產,新疆的大棗、孝義的核桃,種類繁多,熱氣騰騰。攤位前常常擠滿了人,老大爺老大娘挑選商品時特別仔細,眉頭微皺,像是在用心挑選每一份食材。那些趕著時間的父母們,便匆匆掃二維碼付錢,拿了東西就走,帶著一種忙碌而無奈的表情。而在攤位旁邊,總有幾個孩童站在一旁,眼睛盯著美味的小吃,臉上寫滿了渴望和期待。每一處攤位,都是一幅生動的生活畫,街道上彌漫著濃濃的人情味,仿佛整個城市的味道都匯聚在這里。到了傍晚,建東街的夜市則開始另展風貌。雖然攤位不多,但那些賣小吃的攤子,哪一個不是香氣撲鼻,讓人忍不住駐足。麻辣燙、油條、老豆腐、炒擔擔面、炒碗團……每一份小吃都帶著記憶的味道。攤位前,一對年輕的情侶并肩坐著,女孩笑著拿起一個雞柳,遞給男孩,眼里滿是甜蜜。而在不遠處,一位年邁的老人坐在小凳上,靜靜地享受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稀飯,臉上泛起了久違的微笑。人們圍坐在攤位前,食物的香氣和嘈雜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熱騰騰的食物,散發著讓人放松的誘人氣息。這是一個讓人覺得有些疲倦的城市,在這里找到了溫暖和安慰的地方。建東街還有一處別具一格的地方——崇義園。崇義園靜靜地坐落在街道的南端,那里有假山、人工湖和青翠的草地。園中的景色,仿佛和城市的喧囂隔開了幾分。每當我走在長廊里,湖水在陽光下閃著光,偶爾可以聽見遠處傳來的水流聲和孩子們的嬉笑聲,心里總是特別安寧。崇義園不光是一個游玩的地方,它還是這個城市文化的象征,仿佛在說著什么溫柔的故事。我常常看到幾位老人在園中漫步,談笑風生,仿佛在述說著過去的時光。孩子們在秋千上飛來飛去,歡聲笑語充滿了空氣,仿佛一切都與時光無關,永遠定格在了這片寧靜與快樂中。建東街,既有日常生活的喧囂,又有文化和寧靜的深度。它的早市、夜市,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市井氣息,而崇義園又帶來了幾許寧靜和人文的情懷。每一次走過這里,都會讓我想起生活的種種,不緊不慢,溫暖如初。走在這條街上,仿佛城市與我之間有了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著那些平凡又美好的日子。這條街,不僅是我與這座城市的紐帶,它承載了每一個人的記憶,藏著每一位街坊鄰里的歡聲笑語,連接著生活的忙碌與寧靜,歷史與文化的回憶。熟悉的街道在我快樂的童年生活中,有一條長廊承載了我不少的樂趣。記得小時候,每當放學或是放假,我都會去那兒看一看,玩一玩。你問為什么?因為那里有意思的東西實在是一雙手都數不過來。這條長廊位于外公外婆所住小區的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落里。入口被幾棵大樟樹給遮蔽,密密麻麻的爬山虎蔓延在周圍,從遠處看起來,就像是個荒廢了的"神秘"建筑。你想進去還不容易哩!得先穿過彎曲的小路,再翻過幾道草叢,才能看見“藏”在深叢中的長廊。走進內里,你就會發現,它并不像從外面看起來的那樣破舊不堪。潔白的瓷磚,精致的柱子,廊頂上垂下來的葡萄藤如同綠色的瀑布。就是這樣一條十多米的長廊,成為了小區孩子們的烏托邦,也包括我在內。夏天在這長廊里玩耍是大家最喜愛的。當太陽爬上最頂端,大家都熱得不敢出門,蟬也熱得"滋啦"一直叫。到那時,小伙伴們就會不約而同地出了門,向長廊狂奔。當穿過小路,再翻過草叢進入長廊后,整個世界就仿佛只有我們幾個了。長廊外面巨大的樹冠遮住了毒辣的陽光,讓里面變得涼爽宜人。我們一邊躺在那潔白的瓷磚上,享受著背上傳來的陣陣涼意,一邊望著頭頂那如綠色瀑布般的葡萄藤輕松地垂下,陽光透過藤蔓灑在我們臉上,身上。忽然,我們發現在那茂盛的藤蔓之間,還藏著一串串剛剛長出來的小葡萄。它們或大或小,或青或紫,可愛極了!看得人直流口水。我們按耐不住,便踩著長椅,踮起腳尖去摘葡萄。怎奈何我們不夠高,只能在旁邊的草叢里找一根長長的樹枝想將葡萄打下來,一下,兩下……那“倔強"的小葡萄依舊不為所動。沒辦法,我們只能屁顛屁顛地去找在家吹空調的大人,將一臉不情愿的他們拉來為我們摘葡萄。小小一串的葡萄如同那綠色的瑪瑙,被我們寶貝似的捧在手心。小心翼翼地從蒂上摘下,小小地咬上一口......真酸!大家都不由地皺緊了眉頭、瞇起了眼睛。大人笑了,我們也笑了,笑聲回蕩在這長廊和這安靜的午后,顯得格外的悅耳。等到天暗下來,蟬鳴依舊熱鬧,那長廊便成了魯迅先生筆下百草園一般的存在。那時,小伙伴們就會帶著塑料瓶去長廊周圍捉知了和螞蚱,十分開心。這便是我童年時快樂的源泉——長廊。它給我的童年,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回憶。熟悉的街道風吹起穿梭時間畫面的鐘,翻開了記憶的書本。眼前浮現出一幕幕畫面,我依稀記得那熟悉的小巷。巷子里的陽光總是喜歡遲到,似乎它并不急于喚醒這個沉睡的世界。而當夕陽西下時,它卻總是不舍得離開,慢慢地在天邊渲染出一片美麗的晚霞。巷子在這份靜謐的氛圍中顯得更加寧靜而美好。巷子很小,只有十幾戶人家,兩側房屋白墻黛瓦、錯落有致,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墻角的花爭相綻放,香氣借著風,給遠處的人們送去一絲幽雅,也給小巷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小時候,我總是喜歡從巷子的這頭跑到那一頭,仿佛奔跑是我童年的主旋律。那時我從未覺得疲倦,只知道一味地向前跑。上一年級了,放學回到家,我放下書包就往外跑。在巷子的青石板上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跳房子,或拿著風車在巷子里跑來跑去,或在花、泥中找小蟲。當天邊出現火燒云時,大人們會圍著圍裙在家門口叫我們回家吃飯。這時我們總是帶著笑臉和沾滿泥土的手回到家中。夜幕降臨,家家戶戶亮起了燈,人們在巷子中散步、聊天,享受著這難得悠閑的夜晚。我們便坐在青石板上數著天空中掛著的群星,欣賞著優美的月色。我逐漸長大,在夕陽的照射下,漫步在尋常的小巷子里,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白墻黛瓦的老屋,古樸又溫暖。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這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巷中,格外溫馨。墻角的花兒輕輕搖曳,似乎在向我訴說這里的歲月靜好。巷子里的居民們,臉上洋溢著和善的笑容,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輩子,見證著巷子的變遷,也守護著這份寧靜。孩童們念起了我兒時的童謠,唱起了我兒時的歌。這些回憶,如今已經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最珍貴的財富。每當我回到這里,看著那熟悉的小巷,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純真的年代。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但小巷和那些美好的回憶永遠不會消失。熟悉的街道曾記那幽深的街道,盛滿了兒時的回憶;曾記那幽深的街道,溫暖了多少童年歲月;曾記那幽深的街道,裝載了我滿滿的時光。家旁的那條街道是用水泥鋪就而成的,上面砌上各種鵝卵石。夏天時我和伙伴們最喜歡去那玩,干燥的氣息彌漫在周圍。我們迫不及待地脫下涼鞋,光著腳丫踩上去,冰冰涼涼的觸感鉆入腳底,愜意極了。這時,我們便會不約地相視一笑,坐在街旁舔著冰棍。清脆爽朗的笑聲充滿了整個街道,成為一抹兒時歡樂的回憶。街道旁有一棵高大的柚子樹,生得高而壯。每年至秋,我最盼望的就是柚子成熟。每天一放學,我和伙伴們就一窩蜂地跑到柚子樹下。秋風輕拂過樹梢,樹葉發出“刷刷”的響聲。我們巴巴地抬頭望著柚子,祈禱它快快成熟。和往常一樣,我們依舊去看柚子樹,前面不知誰突然叫道:“柚子成熟了!柚子成熟了!”我噔地一下,跑上前去,果然柚子金黃黃的,高高懸掛在枝頭,把樹枝都壓彎了。我們找來了大人,把所有柚子都搖下來了。一個個柚子掉在地上,我們爭先恐后地去搶,把搶到的柚子“私吞”。柚子切開后露出紅通通的果肉,咬上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榨成汁兒,果肉咬起來,軟軟的。至今,只要見到柚子,我都忍不住回想起家旁那棵柚子樹。

街道旁住著一位老人,60多歲的年紀了,一大把花白的胡須,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待人溫和謙遜,大人們叫他李師傅,總是帶著兒客氣,我們喜歡叫他老李,親切又不失禮貌。老李總愛坐在柚子樹下的小板凳上,眼睛微瞇。我們玩無聊時,就愛纏著他,讓他給我們講故事。我們一群小豆丁眨巴眨巴大眼睛渴求地望著他,老李忍不住笑起來,摸摸花白的胡須,佯裝無奈道:“好吧好吧,我給你們講。”我們一聽,都開心地笑起來,各自搬了張小板凳,把老李圍了個正著。他從烏龜賽跑,講到狐假虎威,我們聽得都聚精會神。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大人們出來,呼喚孩子們吃飯,我們才戀戀不舍地與老李分別。街道是我整個童年的回憶,它承載著我兒時的點點滴滴,是我兒時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